作者:欧阳悟道序 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了我们还出不了一个大师?”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的瓶颈和软肋。然而,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求解终成无解,大师依然隐匿。逝去的时代总让人感怀,即便是民国这样的乱世也是如此。对于今人来说,民国是个特殊的时代,有人曾这样形容它:“不旧不新又又旧又新,不古不今又又古又今,不中不外又又中又外,不东不西又又东又西。”那是一个思想自由、学术活跃的年代,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师。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无不令人高山仰止。重读大师,他们高风亮节的行止也无不于此间一一复活,细微的文字将这些“大家”们所处的那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予以还原,展现出他们独特的生命历程和探索精神,其间矍然触目的,是一个个“达则兼济天下”的倔强的挺拔的背影。...
作者:汪淏第一章 一场梦,一部书有一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有位叫曹雪芹的先生写了一部《红楼梦》,之后,我又做了一场跟我梦里看到的《红楼梦》有关的梦。这场稀奇而有趣的梦,出现在我生命的轮盘转悠到第四十五圈上,其时我在山庙里做和尚已有很多年了。恍然记得,那天我似在坐禅,又像是在做梦,或许是我坐禅时做的梦。顺便说一下,坐禅时做梦,做梦时还在坐禅,在我那就是家常便饭。很多回了,我还在梦里头做梦呢。说白啦,我就是个喜欢梦,也喜欢做梦的人,甚至不妨说我日夜与梦相伴,跟梦亲如兄弟。我的梦啊,它们就像那山林里的树叶一般稠密,又似这山涧溪水一样日夜不息。醒着的时候,我仿佛觉得自己身处梦境之中。而做梦时节,倒是觉得比清醒时还要清醒几分。很多时候,我都快把自己给搞糊涂了,这些年来,我究竟是不是一直都活在梦里头?唉,也许我贾宝玉这一生啊,干脆就是一场漫长的梦境,或者是一连串的梦幻?我得承...
一 临近黎明时,阿义被母亲的呕吐声惊醒。借着窗棂间射进来的月光,他看到母亲用枕头顶着腹部跪在炕沿上,双手撑着席,脑袋探出去,好像一只鹅。从她的嘴巴里,吐出一些绿油油的、散发着腥臭气味的东西。他跳下炕,从水缸里舀来半瓢水,递过去,说:“您喝点水吧。”母亲抬起一只手,似乎想接住水瓢,但那只手在空中抡了一下就落下了。她抽搐着身体,又搜肠刮肚地吐了一阵,然后呻吟着说:“阿义……我的儿……娘这次犯病,怕是熬不过去了……”阿义的眼里悄悄地涌出了泪水。他鼓着气力,雄壮地说:“您不要说丧气话,我不喜欢听您说丧气话。我这就去胡大爷家借钱,借了钱,去镇上搬医生。”母亲抬起头,脸色比月光还白,双眼幽幽,盯着阿义,说:“儿子,咱不借钱,这辈子……不借钱……”她从脑后拔下两根银钗,递给阿义,说:“这是你姥姥传给我的,拿去卖了,抓两副药吧……娘实在是活够了,但我的儿,你才八岁……”她...
作者:成君忆再版前言我要感谢命运女神对我的偏爱,也要感谢中信出版社的潘岳女士和方希女士——抑或命运女神那时就附着在两位女士身上,让她们成为我的编辑和老师,使得《水煮三国》有了“招摇过市”的机会。还有那些负责图书发行与市场营销的朋友,也为此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每当念及于此,我就不免为自己的幸运而自鸣得意起来。从那以后,我便一“煮”成名。就像《细说三国》的黎东方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用和平的方法翻了身。”我不再是一个追赶电梯的上班族,也不再从事卖弄聪明的管理咨询工作。因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财务自由,我能够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或者外出讲学,或者回家写作,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我喜欢的书。...
作者:史杰鹏第一部 故里恩仇第一章 豫章射箭事件征和四年的九月,秋天。大汉的豫章县。赤乌冉冉升上树梢,豫章城邑逐渐笼罩在一片金色温暖的秋阳之中。此刻在南浦里,一个三进有着回廊和高大楼阁的院子中间,人来人往,正在进行着一场筵席的准备。从门前客人到来的数量和筵席的规模来看,应该是例行的年底大铺。虽然自太初改历以来,天下郡县都奉诏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但民间的习惯并不那么容易被完全改变,百姓们用了几百年的《颛顼历》,从楚国一直用到秦朝,又一直用到大汉。每年到了这个桂花将要开尽的日子,他们骨子里便止不住有欢乐一场的冲动,一纸诏令怎么可能让他们完全抛弃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风俗呢?况且就算是太守府和县廷的簿记文书,也仍然经常采用以九月为年底的计时方式,他们又有什么不可以效仿的。...
作者:[美]托马斯·哈里斯翻译:赵昆第一部:《红龙》联邦调查局特工威尔·格雷厄姆在经过那次与“食人魔王”汉尼拔·莱克特的“生死遭遇”后,从岗位上退休三年了。这时他以前的战友杰克·克劳福德来请他重新出山,因为最近发生了神秘的系列杀人案——有两家人分别在两个月圆之夜破残酷杀害。离下一个月圆之夜还剩三个星期,可是他们还没抓到这个杀人狂。市民们也人人自危,惶恐不安。一个纯洁的肓人姑娘却首先邂逅了这个变态狂,他们之间甚至产生了爱情……威尔·格雷厄姆必须以全家人和他本人的生命安全为赌注来追查这名谋杀者——红龙,魔鬼的化身。作者简介:托马斯·哈里斯(1940—)是个和蔼可亲的络腮胡子。他每晚给母亲打个电话报平安。他精通厨艺,喜欢给朋友做美食。只有当埋头书斋时,他才变成那个游走于心理迷宫的悬疑作家,那个深不可测的汉尼拔医生的创造者。...
..读书无禁区在林彪和“四人帮”横行的十年间,书的命运和一些人的命运一样,都经历了一场浩劫。这个期间,几乎所有的书籍,一下子都成为非法的东西,从书店里失踪了。很多藏书的人家,象窝藏土匪的人家一样,被人破门而入,进行搜查。主人历年辛辛苦苦收藏的图书,就象逃犯一样,被搜出来,拉走了。这个期间,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成了书的监狱。能够“开放”的,是有数的几本。其余,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莎士比亚到托尔斯泰,通通成了囚犯。谁要看一本被封存的书,真比探监还难。书籍被封存起来,命运确实是好的,因为它被保存下来了。最糟糕的是在一片火海当中被烧个精光。后来发现,烧书毕竟比较落后,烧完了灰飞烟灭。不如送去造纸,造出纸来又可以印书。这就象把铁锅砸碎了去炼铁一样,既增加了铁的产量,又可以铸出许多同样的铁锅。而且“煮书造纸”比“砸锅炼铁”还要高明。“砸锅炼铁”所铸的锅,仍然是被砸之前的锅,是...
作者:(清)如莲居士【,】第一回 两辽王安葬白虎山 狄仁杰拒色临清店 诗曰: 开卷遗篇演大唐,忠良奸佞诈和贤。 巍巍薛氏留青史,干艺皇家取后绵。 这部书,乃是薛刚大闹花灯,打死皇子,惊崩圣驾,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中兴大唐天下全部传记。话说征西元帅两辽王薛丁山,同夫人樊梨花,平了西凉,择日班师回朝。先一日,亲唐国王纳罗排筵饯行,众功勋皆在席饮酒。饮至半酣,内有秦汉、刁月娥夫妻二人,出席走至樊梨花面前,禀道。“师父临下山之时,吩咐道:西凉一平,叫我夫妻二人仍回云梦山修真,不受红尘之福。今当拜元帅夫人,即要回山去了。”樊梨花道:“你夫妻二人,应享清福,与天地同朽。既立心要回山去,也不敢相强。但我们俱是宿债未完,不知何日方能脱此劳碌矣。”又见唐万仞叫声元帅夫人道:“我已死二十九年,蒙九天玄女娘娘复救重生,则此身已是化外之身,今当拜别元帅夫人,往鸾凤山修真学道。”...
作者:孙睿正文第一章 毕业了1一切都始于夏天。我对夏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仅因为可以看到蹶着屁股蹲在路边吃麻辣烫的姑娘露出五颜六色的内裤和或深或浅的乳沟,更因为我的每次生活变革都是从一个夏天开始到另一个夏天结束的。十六年前的夏天,我离开可以听阿姨讲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与小姑娘睡一张床,午睡后人手一个苹果或大白兔奶糖的幼儿园,进入了名为“学校”的地方,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学生生活,先后就读于北京某小学、某初中、某高中,某大学,然后在夏天毕业,没有按事情理应发展的那样,就职于北京某公司,却待业在家,蜗居在北京的某个角落,生活着。2那年夏天,我毕业了。毕业即失业,工作没找到完全在意料之中,上学的时候,我除了参加学校的文学社,看了四年《素女经》、《荤男传》之类的油印小册子,再就是于现实与理想中晃荡了四年。...
作者:[美]葛瑞格·摩顿森(Creg Mortenson)校译:严冬冬◎三杯茶 第一部分(1)让悲伤的渴望深藏心中,永不放弃,永怀希望,安拉说:“破碎者是我所爱。”任你破碎的心,悲伤吧!——阿比尔海尔《无名小卒,无名小卒之子》打字机对葛瑞格?摩顿森的手来说实在太小了。他老是一次敲到两个键,只好撕掉信纸从头开始,这样成本就更高了。这台IBM古董打字机一小时一美元的租金看似合理,但耗了五个小时,他只完成了四封信。除了打字机用起来不舒服之外,主要问题在于摩顿森不知道如何下笔。“亲爱的奥普拉?温芙瑞女士,”他用食指指尖敲着打字键,开始打第五封信,“我是您的忠实观众。您对需要帮助者的真心关怀,让我深受感动。我写这封信是想告诉您,在巴基斯坦有个小村庄叫科尔飞,我想在那里筹建一所小学。您知道吗?在美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许多孩子根本没有学校可去。”...
作者:[苏]肖洛霍夫顿河悲歌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噢噫,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噢噫,静静的顿河,你的流水为什么这样浑?啊呀,我静静的顿河的流水怎么能不浑!寒泉从我静静的顿河的河底向外奔流,银白色的鱼儿把我静静的顿河搅浑。——哥萨克古歌第一卷 第一章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丛丛的白艾,马蹄践踏过的、生命力顽强的褐色车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
作者:[英]蕾秋·乔伊斯译者:黄妙瑜【,】内容简介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