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出庶出 >

第10章

庶出庶出-第10章

小说: 庶出庶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姑太太一家来,显然罗衣他们要幸福许多,虽然俗话说宁愿跟着讨米的妈不愿跟着当官的爹,可事实上在这个男权社会,爹死了绝对比妈死了要惨。妈不在了可能受继母的威胁,但爹不在了,那就是受全世界不怀好意的人威胁。特别要是族中有几个渣属性的,“孤儿寡母”这四个字就是代表着一把血泪史,这也是老太太执意要接女儿回娘家的缘故。死了当家男人,儿子又小,稍微差点的就会被生吞活剥了去,当亲妈的肯定揪心不已。
哭完了见完了,就是送姑太太去她以后要住的院子。萧家的院子结构是——老太太的主院在中轴线上。前面是二门,再往前客厅,客厅前面是一块空地,种了几颗桃树与杏树。左右是老爷们的外书房。主院两侧散落着一些院子,分别是左前院大房;右前院二房;左后院三房;中后院大爷绍世夫妻的院子。右后院客院,现正好给姑太太住。也就是说姑太太以后会是二房的邻居之一。右边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暂时空着。
最后就是后花园了,后花园的边界并不是罗衣以前想象的围墙,而是两排下人居住的房舍,最靠近三房的地方则是大厨房。房舍后还有一块狭长的空地,也没有树什么的。再往后才是院墙,开了一个后门,丫头婆子采买的好出入。传说中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罗衣很怀疑其真实性!
等到姑太太安顿下来,罗衣一行人也回了院子。时间也不早了,估计姑太太一行人梳洗完毕就要开席。罗衣也懒得再翻出绣活,只倚在榻上翻着从绍衣那里偷渡来的市井小说,大名鼎鼎的《三言二拍》。这类书虽然不是禁书,但是咧好似闺阁女子看着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她从不敢带到书房去,锦绣知道了不过啰嗦两句,要让她哥她爹知道,那就死定了!在那两个大男子主义的眼里,女人就该只读《女戒》的。为此罗衣不免腹诽,糟蹋了二嫂子一身好才华!不过就如今男人对后院的无视程度,特别是二老爷这种典型的反面教材,倘或做妻子的真只认得几个字,后代必然几乎百分百的报废率。整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儒们果然是毁人不倦!
等到酉时三刻,便有丫头来报——老太太传饭了。此时已经立冬,白天已经很短。此刻早就天黑了,前头婆子打起三四个灯笼,丫头们各自扶着自己的主人,浩浩荡荡的往上房走去。老太太的上房里摆了四桌,本来曹华章算是外男,但显然要在这里常驻,因此也没什么屏风。萧家依然集体守孝中,席面上别说酒了,荤菜都没有一道,还不能像寻常吃团圆饭那样大声说笑。一顿饭吃得只剩下杯碗轻微碰撞的声音,安静的有些压抑。老太太忽然就失去了兴致,匆匆吃完,众人也就各自回房安歇了。

次日,罗衣等人一出门,迎头就碰上姑太太一行,蹲下行礼:“姑母安,表哥安,表姐安,表妹好……”
华章脸再次通红:“见过二表哥表嫂,二表妹三表妹好。”看吧,果然古代礼仪就是这么变态……
大部队会合一起走到上房,又热热闹闹的见过一回礼。老太太见华章一进来就眉开眼笑:“哥儿坐到我这里来,昨日匆忙,今日且让我好好瞧瞧。”
华章听话的走过去,老太太一把拉到怀里一阵摩挲:“真俊!可进学了?”
“回外祖母话,还未曾。”
老太太指着绍世绍熙说:“你大表哥与二表哥俱中了秀才,你们常在一起切磋切磋,一同进步才是。”
“是。”
老太太又笑问:“如今你们哥几个在哪读书呢?”
绍世回道:“三弟跟着我,四弟跟着二弟。”
“好,好!”老太太有些得意问华章:“你愿跟着哪位哥哥读书呢?”
华章低头说:“不敢,只看哪位哥哥有空,随便指教我一番就是了。”
老太太想了想:“去跟着你二哥吧,一起守制读书也便宜,住的也近些。”
华章点头称是。
闲话了几句,爷们和大太太开始陆续告辞,毕竟只有不当家的女人和未婚的姑娘们有那么多空陪着老太太闲扯。
老太太早习惯了,送走儿孙并打包带走华章:“且让他们先走,别碍咱们的事。”才把华英拉到怀里问:“好孩子,你读了些什么书?说与我听听。”
华英笑道:“不过是些女四书。”
“正好!”老太太又让锦绣坐在另一边:“你二表姐也是个读书识字的,你们日后一起读书做活吧。”
华英和锦绣齐齐称是。一群小姑娘又聚在一起相互深入了解了一番,华彩罗衣和纱织三人年纪相近,又同是庶出,不免多说了几句。华英和锦绣亦然,不过锦绣如今是家中女儿最长者,也不忘招呼了华彩几句。一时间满屋子小姑娘的唧唧喳喳声,硬是把上房闹出了菜市场的感觉。老太太直眯着眼笑,三太太依然可以保持微笑装菩萨,间歇与老太太或姑太太说两句无关痛痒的闲话。
过了辰时,老太太笑道:“哎呀呀,你们几个闹的我头晕,且自己玩去。”
一群娘子军立马闭嘴起身行礼,一套动作日常练习下来,端的是行云流水。
老太太又说:“三太太且带着姑娘们先回去,碧玉留下来与我说说陕西风光吧。”
谁不知道老太太母子想趁机说私房话?都十分识趣的退下了。

众人一走,老太太瞬间疲惫下来,摸着女儿的鬓角说:“这十几年实在委屈你了。”
姑太太一听这话,直接扑到老太太怀里大哭起来:“娘!我是真难过!呜呜呜……您不知道他有多混账!考了四五回俱没考中,我又不曾逼他!他倒日日借酒消愁起来,书也不看,成日见跟那几个妖精似的丫头混在一起!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还有这样的事?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不是那年那个混小子没了得事,全怪在我头上,说我这个当嫡母的不慈,若不是因为有章哥儿,非休了我不可。”姑太太咬牙切齿的说:“我又不是没给他生儿子,眼里只有那个狐狸精和她生的儿子!等到出事了,又想起我这个嫡妻了!”说着哭的更难过:“娘!我这些年过的苦啊!”
老太太眼泪哗哗就下来了:“我的儿啊……”
“如今他死了,他那些叔伯兄弟又欺我孤儿寡母的,要谋算我们的家产。公公做了那么些年官,攒下那些家底,他们就眼红了。族长非逼着章哥儿娶他的内侄女,说什么他都不委屈侄女儿做慌亲,我还不识好歹!呸!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也敢妄想我们章哥儿!”姑太太抹了把眼泪:“幸亏大哥二哥去了,不然我真没法活了!活着没想过他一天福,死了还不放过我!娘,我怎么这么命苦!”
老太太内心绞痛,不由也哭道:“日后也别回那穷乡僻壤去了,只跟着我们过,等日后章哥儿有了出息必然孝敬你的。你哥哥是个好的,嫂子必不敢亏待你。我的儿啊,你别哭了,再哭下去,我心都要碎了。我苦命的女儿啊……”
“娘!”
“碧玉!”
母子两抱头痛哭,不知过了多久,才断断续续的停下来。
 

14、绣房 。。。 
 
 
相比之下,姑娘们就轻松多了。三太太带着纱织宝络回房,锦绣则带着表姐妹两个到了她与罗衣共用的小院。
华英和华彩打量着两姐妹的房间,只见布置皆是一模一样——前面绣房兼起居室后面卧室。两姐妹中间公用的房间用一个四扇的水墨芙蓉屏风和幔帘格成两段,前面是客厅,正中摆了个案,放着炉瓶三事,并没有使用。旁边各摆着几把椅子一个茶几。看样子是姐妹们来做客时的坐处。后段是书房,比前面大了许多,两姐妹各有一个核桃木的大书桌并书架对面放着。挨着屏风处有把琴,对面的窗户下有一个小炕收拾的整整齐齐,估计平日里起居闲话多半在书房。
果然锦绣笑道:“外面这间屋子不过做个样子,两位妹妹且随我进来。”又引着两姐妹上炕:“咱们就别讲究那些虚礼,且暖和暖和。”
半大的孩子本就没那么多客气好讲,华英两姐妹随意推脱了几句,也就沿着炕边坐了。丫头们开始上茶摆果子,锦绣指着丫头们一一介绍:“我们姐妹的丫头最好记,这是李子梅子,那边两个是三妹妹的柚子橘子。只别笑话我们俗气才好。”
“怎么会?我听着觉得别致可爱呢。”华英客气的说道,又介绍自己的丫头:“瑞雪、玉雪。笨笨的上不得台面,日后有冲撞的地方,还请姐姐别见怪。”
“妹妹谦虚了,有这么千伶百俐的姑娘,哪能有笨丫头?”锦绣笑道:“不知大表妹的丫头叫什么?”
华彩抿嘴微笑,轻轻的说:“大些的是烟烟,小些的是阿云。都是母亲赏的。”
“烟烟?好诗意的名字!”罗衣看了那丫头一眼,又转头对华彩说道:“表姐必定是个才女了。”
华彩赶忙摆摆手:“不是不是,不过是胡乱起的。哪敢担才女的名号。”
罗衣看着对方的紧张,也就闭了嘴。
锦绣又接过话头:“我们姐妹准备了些许玩意,妹妹们随意看看,不值什么,只是我们一番小心意。”说着让丫头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一齐给她们姐妹,只说明送礼的人,余下随他们姐妹自己分。女孩子在一起又不免说几句绣活,再谦让两回,便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于氏走来邀请客人与二房一起吃饭,绍熙与绍衣索性避了出去,直接到绍世那里蹭饭了。一群娘子军吃的也算热闹。想着姑太太必定跟老太太混一天,二房的人到了冬天也不怎么睡午觉,遂邀请两位表妹一齐到黄氏正屋旁边的针线活专用室坐一坐。
偏厅里火盆烧的旺旺的,张姨娘和莲姑娘坐在一块儿做衣裳。见他们来了急忙起身见礼。不免相互介绍一番才落座,于氏开始招呼:“两位妹妹怕是针头线脑都不齐全,索性让我做个人情捡个漏儿,帮你们预备了吧?以后一齐在这里做活,大家热闹些。”
华英见这间房四处摆了绣架椅子,便知道不止一个人在此了:“原来二表嫂家都聚拢在一起做活啊。”
“我从小儿淘气,这些都没学好,只好把大家拢在一处,有什么问题好互相请教。”于氏笑道:“妹妹们今日先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尽管提出来,千万别客气。”
华英看着这屋里又有姨娘又有仆妇,暗自皱眉,有些不愿意,却又不好说出来。不免腹诽这二表嫂好生小气,萧家也不至于穷到这个份上,至于这么省炭火么?日后必定要劝着二表姐回屋里做去。
华彩则有些羡慕的看着罗衣,她的姨娘早就不知道在何处去了。据说当年冲撞了太太,被太太卖了。这到何处寻去?罗衣却可以日日见到自己姨娘。又想起他们嫡庶两个用度几乎一样,内心里的酸水就有点往外冒。再想想她们各自送的礼物,暗自冷笑一声,是了,她也不过面上光,不过有姨娘又没嫡母,还是比她强多了。
冬日天短,等于氏将华英姐妹的针线家伙收拾出来,又一起扎了几针,天也就黑了。两姐妹起身告辞,于氏让陪嫁的乳母刘妈妈亲自送到客院里。吃过晚饭,锦绣和罗衣又被抓着学做鞋。
做鞋是个苦差事,但上回被抓着孝期动嫁妆,大家也就停了手。日常只做衣裳鞋袜,这总不至于让人讲罗嗦了吧?此时风俗,女子出嫁,要给婆家每个长辈做一双鞋。当然大户人家通常有丫头婆子帮忙,只做亲近的长辈而已。锦绣好说,男方家有些什么亲戚,早被摸的门清,闲着也是闲着,先把鞋底纳了再说。罗衣更好说,不知道嫁在哪里是吧?每个尺码做两双,好的捡出来日后用,不好的全当练习了。
弄的罗衣苦不堪言,鞋底可是一层浆糊一层棉布糊在一起的。硬的跟石头一样,单纯用针还穿不过,非得用专用的锥子扎个洞,再用针带着结实的棉线穿过。为了保证鞋底的质量,还得用力拉的紧紧的,扎的密密的。她从最开始傻傻的用指头力,到现在终于学会了巧劲,扎的两手满是窟窿,估计打人都能比以往痛几分。往事不堪回首啊,泪流满面。

姑太太的到来让萧家的作息稍微乱了几天——除去第一天大家避开了她们母子的私房话,随后几天都在上房陪着一起热闹热闹。华章也跟兄弟们混了个半熟。姑太太一家也就正式安顿下来。
因为年纪和守制的缘故,姑太太家的孩子居然全跟在了二房。不免让于氏非常头痛,按理说这是长房的事,放到二房算什么?几日观察下来发现,华英不知是不是因为幼女的缘故,多少显的有些骄纵。管当然不能管,但也没得在自己的地盘上让自家姑娘委屈吧?不然丈夫知道了非怪她头上不可。因此不免对姑太太有些腹诽:你这个当娘的也太不管事了吧?
不行,非得请几位先生回来不可!不单哥儿们不能因为前先生辞馆就一直这么混着,姑娘们也得立起规矩来。她可不想担这些责任!

而华英跟着二房混了几天,实在受不了这一屋子人来人往,悄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