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西游却东行 >

第346章

西游却东行-第346章

小说: 西游却东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徒几人各怀心事,日夜兼程地朝西天灵山走去。
  越渐靠近西天佛地,便越感觉到与他处的不同,见惯了琪花瑶草、古柏苍松,再看到城池中家家礼佛斋僧的情景,不免心生感叹。
  唐三藏师徒走在大道上,也再不像从前那样,被众人围观。
  这处的人,都有着淡然的胸怀,见怪不惊,反而朝唐三藏几人笑了笑,双手合什行礼。
  时不时还能见到山下人修行,随时随处,坐下来,论禅颂经,浑无半点拘束。
  又有六七日,刚穿过一片城镇,忽见一带高楼印入眼中。
  那楼冲天百尺,耸云凌空。
  想来在那楼顶,大可以低观落日。仰摘飞星。
  时有黄鹤绕日,彩鸾送晚,个中奇景。直令唐三藏赞叹不已。
  “悟空,莫不是这里就是灵山?”唐三藏遥指远处问道。
  孙猴子笑了起来,说道:“那里不是灵山,却也离灵山不远了。此处叫小灵山,因屋舍构造与大雷音寺相仿,又叫做假佛界,是灵山的接引之地。”
  唐三藏听了。便翻身下马,又把小沙弥抱了下来。
  师徒几人沿着金砖铺就的大道,就往那假佛界走去。
  快要到那楼阁前的时候。却见里面走出来一个道人,斜立在山门之前,冲唐三藏等人叫道:“那来的可是东土取经人么?”
  唐三藏几人听到有人叫唤,便都停了脚步。仰头看向那个道人。
  这道人身披锦衣。手摇翠玉拂尘,腰侧悬着仙箓,飘飘然如遗世真仙。
  孙猴子却是见过此人,对唐三藏说道:“师父,这人是灵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想必是来接我们。我们过去吧。”
  唐三藏正奇怪为什么灵山脚下会有道观,被孙猴子这么一说,便先放下了这个问题。连忙上前见礼。
  那金顶大仙回礼之后便笑道:“圣僧怎么今年才到。我被那观音菩萨哄了。她十几年前从佛那里领了金旨,向东土寻找取经人。只说两三年就到我这里。我年年等候,都是渺无消息,不曾想今天才得遇见。”
  唐三藏合掌道:“有劳大仙等候,贫僧感激不尽。”
  那金顶大仙却是十分客气,与唐三藏把臂同进山门,又一起进了玉真观中。
  一番客气之后,金顶大仙立即命人看茶摆斋,顺道烧汤水给唐三藏几人沐浴。
  用过斋饭之后,几人便坐在一处闲聊起来。
  唐三藏很是好奇这佛教盛地怎么会有道观,便问那金顶大仙其中缘由。
  “真人若是为难,那便算了。”唐三藏见金顶大仙有些迟疑,便以退为进地说道。
  金顶大仙扫了几下拂尘,笑道:“本也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只是此事说来话长,贫道正思量从何说起,”
  唐三藏笑道:“那无妨,真人随意讲来。灵山正在眼前,不会走了去。贫僧亦不急。”
  金顶大仙没有直接答唐三藏的话,反而问道:“不知圣僧可知这西方教的由来?”
  唐三藏一愣,说道:“这个自然知晓,昔年老子出关,深入胡地,传播大道,点化蛮民,之后才有释迦悟道,证身成佛,创下了佛教。”
  金顶大仙笑了笑,说道:“那圣僧可知道老君出关前,曾收了一个徒弟。”
  这时候不消唐三藏回答,猪八戒插嘴道:“这个老猪知道,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曾经了最后一个徒弟,便是那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还著下五千言与他。如今道教日盛,与那尹喜也不无关系。”
  金顶大仙拱手谢道:“多谢天蓬元帅夸奖。”
  猪八戒奇道:“我自说文始真人的事情,你这道人谢我什么?”
  金顶大仙笑道:“贫道俗家姓名便是尹喜。”
  唐三藏顿时一惊,叫道:“你便是文始真人?”
  金顶大仙道:“真人不敢担,贫道便是老君最不成器的一个弟子。”
  “你竟然是文始真人。”猪八戒也有些难以置信,说道:“那天庭都在传文始真人已经劫灭,你怎的在此处。”
  金顶大仙轻舒一口气,说道:“自来灵山,文始之号已经久不使用了。如今却是道号金顶。”
  小沙弥忽然说道:“大仙你还是没有讲来到此处的缘由啊。”
  金顶大仙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是贫道忘了,不好意思。”
  “无妨。”唐三藏说道。
  金顶大仙顿了一会儿,便将往事缓缓道来。
  “其实昔年老君出关,我便陪在他的身侧。”金顶大仙说道:“我们一路走来,一路传道。只是到了如今的天竺地界,便受到了婆罗门教的反击。老君不愿做那夺人基业之事,便冷了传道之心,回兜率宫专心炼丹去了。只是彼时我承道日浅,那分争心未减。在东土呆了百年,便忍不住又来到了这天竺故地。重新传道。”
  “彼时,天竺大陆之上,尽是婆罗门徒。此教等级森严。对普通民众压迫过重。贫道想来,这应该就是传道的契机。果不其然,不到三年,便小有成就。只是因此也招徕了婆罗门教的封杀。”金顶大仙眼睛抬起看着天花板,回忆着那段岁月:“那些波罗门教中多有疯狂信徒,将一众不信他教的民众尽数斥为异教徒,当场焚祭。贫道气愤其惨忍手段。便与那些波罗门上神斗了几场,只是势单力孤,差点道陨。”
  唐三师徒都听得入迷。静待下文。
  “幸好,后来被一个长老所救。彼长老见我传道之心颇坚,便指引我去找一位大智者。说他必能帮我。”金顶大仙继续道:“那位大智者却是一个小国王子,他天生大智慧。成年时便立下普渡众生之大愿。之后弃了王位。便四处苦修,我找到他时,他已经数日未进滴水寸食,整个人枯槁如败叶。他问我什么是道?贫道无法答他,便将老子五千言与他看了,谁知他看完之后便在一颗菩提树下证道成佛了。”
  听到这里,唐三藏与几个徒弟交换一个眼神,这个大智者想来就是如来佛祖了。
  “那大智者成佛之后。便创下教派,也要去传教。”金顶大仙说道:“彼时我还劝他。在这婆罗门之地,根本没有他教生存的土壤,他却是不信,坚持传教,最后终于将佛教发展成了笼罩西方的大教。他记念贫道曾与书点化之恩,便允我在灵山脚下建观传教。”
  原来如此,唐三藏点了点头,说道:“这般因果真令人赞叹。”
  金顶大仙笑道:“只是如今我也没什么传道之心了,便做了三教之间的传话人。”
  孙猴子也是笑了起来,说道:“你便像是那两国间的使者么。”
  金顶大仙不以为意,说道:“若能促成三教合流,倒也是一桩天送的造化。”
  不觉间天色将晚,金顶大仙也不好教远来的客人熬夜,便道:“今夜且请圣僧和几位高徒歇息,明日请几位游览一番我这观中风景,再送几位去灵山。”
  唐三藏自是满口答应。
  次日一 早,唐三藏便醒了,换了一身衣服,披上了锦遥卖模魃狭伺保殖志盼取�
  孙猴子见了,笑道:“师父这是要去相亲么?”
  唐三藏瞪了孙猴子一眼,说道:“今日便要去灵山,怎么着也得把观音姐姐送的这身行头穿上啊。”
  孙猴子但笑不语。
  金顶大仙却早在堂前等着唐三藏几人,一齐用过早饭之后,便引着他们参观玉真观。
  这玉真观虽是建在西天佛地,但却完全照着东土道观建造,置入其间,竟然浑没有半点身处天竺的感觉。
  参观了半天,时至正午,又一起用午饭。
  金顶大仙劝了唐三藏几杯素酒,说道:“圣僧此番取经之事,是三教共赞之举,贫道敬你一杯。”
  唐三藏笑道:“贫僧所做之事,哪比得上真人之万一。”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言重了。呆会贫道送你们过去。”
  孙猴子奇道:“那灵山就在脚下,还用你送?”
  金顶大仙却摇了摇头,说道:“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大圣莫看那大雷音寺就在眼前,但真要走过去,还要很久呢。再说那路上并不太平,我送你们出去,须得卖我几分薄面。”
  “这灵山脚下也有不太平之事?”孙猴子奇道。
  金顶大仙笑而不语。
  沙和尚却低声道:“便算是灵山之中也不是什么无争之地。”
  “我若不送你们,你们也许找不到路径。”金顶大仙不接这话,只说其他。
  孙猴子笑道:“你这老道越会说笑,这西天俺老孙知道走过几次,怎么会不知道路径。”
  金顶大仙也不恼,只是解释道:“大圣认得的是云路,你这师傅却是肉身凡胎,只能走凡路。那凡路,须从我玉真观下的门楼过,否则便走断你的腿,也碰不到灵山半根毛。”(未完待续。。)


 504、猿马惊,池海震玄阴(三更)

  (三更有九千字,也算努力了吧。)
  金顶大仙笑吟吟地携着唐三藏的手,引着他穿过观前门楼的法门。
  原来去灵山的路,不在观外,却是在观内,只要从玉真观的中堂穿过后门,再沿着大道西去便是。
  金顶大仙指着观后灵山,对唐三藏说道:“圣僧请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气千蔼的,便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
  唐三藏谢过金顶大仙,带着几个徒着,并白龙马便向灵山走去。
  孙猴子问那金顶大仙道:“此处去灵山须得多久?”
  金顶大仙说道:“这个不可说。你们且去,我回去了。”
  孙猴子见金顶大仙不说,便猜这其中可能会有些奇处,于是小心起来,走在前头牵引着唐三藏。
  走了五六里,见到了一处活水,滚浪飞流,约有**里宽阔,无处了无人迹。
  唐三藏见了这水,便有些条件反射道:“悟空,这水好宽阔,又很是汹涌,莫不是里面有妖怪?”
  猪八戒笑道:“师父不会是想起了流沙河吧。”
  沙和尚瞪了猪八戒一下,骂道:“你为何不说通天河。”
  孙猴子道:“管他哪条河,虽说近了灵山不该有妖,但是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
  “只是水这么宽,又没有船,怎么过河?”唐三藏不无担心道。
  孙猴子四下探看,指着一处说道:“没事。你看那里不是有座桥么。从那桥上过去吧。”
  唐三藏等人都走过去,果然看到了一座大桥,桥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有“凌云渡”三个字。
  只是这桥远看挺宽,但走近一看便很是吓人,竟是一个独木桥。唐三藏凑近桥头往下看,只见桥下却是一处深渊,流水扑下去,竟然没有听到半丝的回声,这得有多深啊。
  唐三藏又是一个有恐高症的。见了这情况,头直发晕,差点没直接栽下去。
  “我说猴子。这桥真不是人走的,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唐三藏靠在石碑上,不断捏着两侧太阳穴,头疼不已。
  孙猴子笑道:“哪还有路。就这条路。不过此桥。怎么显得到灵山之诚心。”
  猪八戒看了也直发怵,摇头道:“这路哪个敢走啊。水面又宽,波浪又急,就这么根木头,又细又滑,走上去又有风吹得左摇右摆,走上去,纯是找死啊。”
  “你们别动。我走给你们看。”孙猴子笑了一声,立即跳到了桥上。只一蹬脚,便滑行了数百步,回头朝唐三藏等人说道:“你们看,很容易啊。只要站稳了,很快就能滑过去。”
  猪八戒仍旧摇头,说道:“我宁愿游过去,也不走这玩艺。”
  沙和尚也有些为难,若他就这么走也罢了,须知他还得挑着行李呢。
  孙猴子怒了,骂道:“呆子,快过来,跟我走!”
  猪八戒上前探了两步,又猛地回去了,躺倒在地上说道:“滑!太滑了,走不得啊。猴哥,你放过我吧。不如我驾风过去算了。”
  孙猴子骂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既走了凡路,哪里又有给你驾风雾的道理。只要你敢乘风,保管到了如来那里,也没有你成佛的份。”
  猪八戒哭道:“猴哥,我不成佛行不行啊。这桥实在是不能走啊。”
  孙猴子几步滑了回来,扯走猪八戒就往桥上走。
  猪八戒抱着桥柱子不撒手,只哭天抢地的求饶,道:“猴哥,我的亲哥,我的好大圣,你就放过我吧。你让老沙去试试吧。”
  沙和尚本来还在看热闹了,听了这话,顿时上前往猪八戒抱住桥柱的手踹了一脚。
  猪八戒吃痛之下,顿时脱了手。
  只听得“滋溜”一声,便见到孙猴子倒拖着猪八戒一条腿,在那猪木桥上极速的滑行着。
  这副情景,真是难得一见,尤其是在这大河之上,更加蔚为壮观。
  闹得正欢的时候,忽然不远处有一人撑着一条船过来,高声冲唐三藏喊道:“上渡,上渡!”
  唐三藏见有船,顿时大喜,冲孙猴子喊道:“悟空,顽皮了,这里有只渡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