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要做坏人 >

第29章

重生之我要做坏人-第29章

小说: 重生之我要做坏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说,老子要他去死,他也应该去,可老爷和我,从没有短过他的吃穿,却被这样怨恨,真叫人心寒。”
梅云氏从自己的立场,得出梅牧不孝双亲的结论,却不知道于梅牧而言,梅兴林与她这样的父母,他根本不想要。作为没有存在感的梅家二少爷,二十多年来他头上一直压着长子梅敬,后面跟着是嫡出的三子,聪明的幼子,而他却永远是不出色的二少爷。更何况,梅牧的生母,当年也可以说是死的不明不白,只是事情过了二十多年,已经理论不出来罢了。要梅牧视梅云氏为母,他做不到;而梅兴林这样的父亲,梅牧真心看不上。
如意从来只有一个立场——梅云氏的立场,闻言也便鞭挞梅牧道:“可不是,这样没人伦的人,太太何必在意,家里还有三爷四爷呢。”
梅云氏皱眉道:“只是这里面怎么又有这青儿,细细想来,从她进了园子,哪一件事里都有她,怕是我看错了,她其实是个扫把星?”
如意见梅云氏这样疑神疑鬼,也不好说什么,迟疑道:“这青儿,若是太太觉得她不好,不如还叫她回家去。”
梅云氏叹息:“算了,如今咱们家事多,我若打发了她,回去寻死觅活的,又是是非,何况柳姨娘是个多心的,要是误会我要害她的儿,又每天来表忠心我可受不了。”说完,梅云氏咳了两下,只吐出些口水,狼狈的说:“今夜是不能睡了,你自己去睡会,明儿一早把吴敬琏的事给安排下,有些事我得好好想想。”
感谢读者yy738155的关注,你的支持对我而言很重要,谢谢。


第五十九章 吴敬琏的余音
更新时间20111218 16:00:52  字数:2222

 吴敬琏的命运就在梅云氏与如意的三言两语之间被决定了。如果说他继续被关在梅家还能保住性命的话,那陈碧芊找来的官差便是索命的无常。吴敬琏留在梅家,梅云氏不能动他,可是既然到了牢里,那一切就好办多了。
如意回到淳风堂的时候,梅云氏正在喝冰糖雪梨炖,梅兴林坐在旁边看大夫给梅云氏开的方子,不住的点头,想是满意。如意面对梅云氏探究的目光,只轻轻的点了点头,梅云氏便明白了。
吴敬琏的死讯传到梅家时,已经是下午。方福山是把这当做喜讯来听的,得知消息后,便立刻去禀了梅兴林。
“怎么昨儿才进的大牢,今日便死了?”梅兴林疑惑道。
方福山对这事,最是幸灾乐祸。他忍着喜悦,强作出愁状道:“只说是畏罪自杀,旁的差人也没多说。小人想着,先禀了老爷和太太,再亲自带着人去看看,吴管事虽说是待罪之身,究竟是咱们府里的人,总得念着这一份香火之情。”
梅兴林点头道:“也是,你去吧。若有什么信儿,及时打发人回来报。”
待方福山走了,梅云氏便对梅兴林说:“吴管事从前仗着我信他,欺上瞒下原也可恶,但人既已经死了,多大的过错也该丢开手,让他娘子领了尸身回去好好安葬了吧。”
梅兴林也是唏嘘不已,叹道:“就依太太说的办吧,钱上不要吝啬。”又道:“咱们家这是怎么了,祸事不断,莫不是有邪崇作怪不成,自打我除官,就没遇到过一件好事。”
梅云氏见丈夫对吴敬琏的死并不上心,知道这事算是了结,便拿过年的事情出来与梅兴林商议。两人还未说得几句话,梅映月却来了。
“没成想能碰上父亲,真是难得。”梅映月与父亲梅兴林并不亲近,且自幼深恨梅兴林广纳妾氏,父女俩时常起冲突,便是如今出嫁了,有时言语上也不客气。
梅兴林拿这个女儿没有办法,知道母女两要说体己话,便自去了。
梅映月搀着梅云氏去暖踏上歪着,自己依在母亲怀中笑道:“还是母亲怀里暖和。”
梅云氏的心田像是被春雨润着,爱抚着梅映月的头发,看着自己心爱的娇女,宠溺的笑道:“你都是孩子的娘了,还这样的不像个大人样。”
梅映月在母亲面前,益发路出小儿女态,不依道:“女儿出嫁后不在母亲身边伺候,如今难得回来,母亲还要嫌我。”
梅云氏轻轻摇着身子,像是哄怀里的梅映月睡觉一样,柔声说:“哪里会嫌你,为人父母啊,那就是一辈子的事。便是我哪一天死了,心里也放不下你们。”
梅映月听出梅云氏言语里的酸楚,知道她是想起了梅敬,鼻子也是一酸,劝道:“母亲是要长命百岁的,等大郎和我家庆儿长大,还要享他们的福呢。”
梅云氏叹口气,笑道:“是啊,过两年等庆儿再大些,也送来给我瞧瞧。”
梅映月道:“这是自然,不过今儿来女儿是为吴管事的事儿来的。母亲这样聪明的人,怎会被吴管事那样的小人蒙蔽,这里面可是有什么内情?”
梅云氏身子顿了顿,笑道:“有什么内情,不过是一时失察罢了。这吴敬琏前几年看他还好,谁知道竟便成这样的人。你大嫂以为吴敬琏是我的私人,不好开口,我呢又不知道内里的情形,才让这贼子得逞。只是当初用这吴敬琏的毕竟是我,如意拦你也是怕我失了面子,你不要恼她。”
梅映月对母亲的话是从来不加怀疑的,也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大嫂误会了不便说,母亲这里又不知道,才让那奴才钻了空子。依我说,他如今虽畏罪自杀了,但也不能轻饶。这些年也不知吴敬琏究竟亏空挪用了府里多少银钱,该好好查抄查抄才对。”
梅云氏见女儿这样冲动,摇头叹气:“水至清则无鱼,你这样一查,人人自危,又有什么好处?咱们家难道缺那几个银子使?白叫人说嘴。你在婆家难道也这样行事?你年轻,不知与人留余地,终究是刚硬太过,日后改了吧。
梅映月被母亲教诲,也知道梅云氏说得在理,可是江山易改,本性如何能移?只嘴上答应了,心里却并不以为然。
“如意当日只说那里边的事我不知道,敢问母亲,是什么事儿女儿不知道的?”梅映月没头没脑的又问。
梅云氏怎会将实情说与女儿,只笑道:“不都跟你说了么,为的是怕我没脸。我有些困了,来陪娘躺一会。”
吴敬琏的死被梅云氏用银子轻描淡写的给处理了。吴娘子风华正茂,独身多金,梅云氏又许诺不追究吴敬琏贪污的钱,还要给她找个好男人,自然也不闹了。不久又有好消息传来,那名进京告状的秦姓苦主已经离开京城在回宁州的路上。这苦主没有盘缠,一路乞讨为生,走得自然慢,梅兴林与梅云氏盘算着,等他回到宁州,衙门已经放了假,要等来年春天才会再审案,这样长的一段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如今既然风平浪静,一切也在掌控之下,梅兴林与梅云氏皆有心过年的时候好好的热闹一番,扫除掉这小半年来的阴霾,让梅家在明年有一个新的开始。
梅家不比寻常百姓人家,自没有年关难过之虞。梅兴林与梅云氏每日检点各处庄子与产业送来的贡奉,本就忙碌,再加上吴敬琏这一死,采买的差事无人接手,成了问题。眼红这差事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多,但都顾忌着吴敬琏新死,又是因为中饱私囊畏罪自杀,所以一时间不好开口。
梅云氏与梅兴林商量,一时之间也选不出可靠放心的人来,不如让家里的老人带着梅政办差,让族里有些家境困难的梅氏子弟帮衬着,也算是有了进益,可谓两全其美。梅兴林认为,若这样安排,梅牧脸上不好看,所以又安排了梅牧跟着方福山检点各处岁贡,作出一碗水端平的态度。
对于梅兴林这样的安排,梅云氏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嘴上虽不说什么,心里却在暗笑梅兴林痴愚。二十多年的冷待,梅牧早就心灰意冷,岂是一朝一夕能暖得过来的?若是梅牧对梅家尚有所图,或许还会趁着梅敬之死,作出对父母孝顺,对弟妹爱护的模样以博梅云二人欢心,可如今梅牧来装出孝顺的样子都不愿,可见是对梅家死了心,梅兴林无论做什么都晚了。


第六十章 梅政之怒
更新时间20111219 11:00:30  字数:2201

 为了能让梅政这个亲儿子能顺利接管梅家,梅云氏可谓煞费苦心。从前梅敬在的时候,是毫无疑问的继承人,因此梅云氏对梅政的安排则是求恩荫,用银子,走仕途。现在梅敬既然死了,那梅家就要交给梅政这个嫡子,从前为梅政铺就的道路少不得要转圜几处。梅政自然也不能再做只读书的公子,如何在梅云氏与梅兴林死后接受偌大的家业,保梅家长盛不衰的重担落到的梅政的肩上,都是梅政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按照梅云氏的打算,梅牧离开梅家后,除非梅老爷或是自己死了不得不守丁忧回乡外,梅牧大约一辈子都不会再回梅家,梅云氏可以毫不在意的当梅牧是个死人,那么梅家现在剩下的男丁,就只有梅政与梅敦。梅政是亲儿子,诸般安排布置自不必说;至于梅敦,却也不需要格外的操心,梅敦是一个恭顺孩子,便是日后学有所成,为官做宰,也不会在父母面前造次。只要梅敦好好读书,与梅政日后互相照应扶持,再给写月与咏月找一门身份相当的亲事,那梅家依旧是风风光光的梅家,依旧是宁州士绅领袖。
“这话怎么说的,如何却叫我去接手这采买的差使,反倒将二哥撇开。”梅政得知自己要跟着府里老人办差心里揪然不乐。梅云氏这样的安排,是人都可以看出端倪,梅政自觉难见兄长,心里愤愤然便去找了梅敦。
梅敦与梅政二人自梅敬死后,协同料理丧事,亲厚了许多,听梅政烦恼,只好劝说道:“三哥,这是太太的一片苦心,二哥会明白的。”对于梅云氏的做法,梅敦自然了然,只是他是幼子,也是庶子,虽看得明白,却不便多说什么。
梅政冷笑:“可不是一片苦心么,为些个黄白之物,倒叫我们兄弟生分了。”见梅敦不说话,梅政又道:“二哥虽没有担当,但终究是我的兄长,长幼有序,母亲这样做传了出去,我梅政岂不成了这宁州城的笑柄?二哥又会如何看我,母亲却不曾为我想过。”
梅敦道:“不如让大姐去劝劝太太,大姐姐的话,太太大约会听。”
梅政更加冷笑:“大姐姐与太太都是一样的心思,只怕会帮着太太劝我。我若去了冠芳园,出来怕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梅敦点头,梅映月的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他自幼也是领教过的。不知道有多少次,梅兴林被梅映月数落得连气都不好气出来,桂姨娘平日是个不饶人的,到了梅映月面前,多一个字不敢说,唯恐被这个牙尖舌利的大小姐逮到错处做文章;便是最会做人的柳姨娘,运气不好了也会被梅映月扫了面子。而梅政、梅敦,外加写月与咏月这几个孩子,对梅映月则是又敬又怕,被吃得死死的。
梅敦见梅政苦恼,想起当日青儿惨遭梅敬荼毒,即将被梅云氏灭口之日,是梅政出言相救,终究兄弟之情甚过私心,叹口气道:“三哥,你也不要埋怨太太,二哥早萌去意,如今不过是潜渊待时罢了。”
“你什么意思?”
“三哥是个耿介性子,有些事不大上心所以不知情,我猜不但我,太太也早就看出来了。”梅敦见梅政发怒,心里立刻就后悔了,自己贸然说出来,若是梅政闹起来,到时候老爷太太岂不是要怪到自己头上。
梅政从前不大爱管家里的事,再加上他性子疏懒,除了对梅敬与梅映月比较亲近外,对其他兄妹都是不远不近,但却不是笨人,梅敦初露端倪,他便猜到了。他盯着梅敦,沉着嗓子问道:“你是说二哥早就想离开梅家,只有我被瞒在鼓里?”
梅敦见梅政发怒,摇头叹气道:“并不是瞒你,只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知道的人都不说而已。”
梅政冷哼一声,从椅子里站起来转身就走,口里说着:“我要去找二哥和老爷太太问个清楚,好好的干嘛要走!”
梅敦赶忙上去抱住梅政,急道:“三哥你不要莽撞,你一闹起来,不但二哥尴尬,连太太也没脸。旁人会怎么说?太太心胸狭窄,容不下庶子,这传出去叫太太以后如何见人?”
梅政被梅敦死死的抱住,一时也挣扎不开,又听了这一番话,也冷静了下来。“为人子,为人弟,如何能陷母、兄于不义……老四,究竟是怎么回事,你都告诉我吧。”
梅敦拉着梅政坐下,酝酿了一番措辞后说道:“平日里二哥虽没有担当,遇着事便躲了,其实在衙门里,他是人人称道的能吏。从前听大哥说,二哥这样能干,不出几年,便能选官,虽慢些,却也与科甲出身的人一样。二哥自付靠不了梅家,他骨子里又清高,从前便想脱离梅家的荫蔽,自立门户。”
梅政质疑道:“靠不了梅家我信,老爷和太太连大哥不都没有扶起来么,咱们兄弟日后若要走仕途,本就靠不了家里。我却奇怪,为何二哥清高,便要离开梅家,呆在梅家,他就不清高了么,真是好笑。”
梅敦道:“为什么大哥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