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 >

第27章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第27章

小说: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很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没有机会受兄弟姐妹的影响、熏陶,由此会诱发出很多关于孩子社会『性』方面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霸道、自我为中心、不理解他人,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所以,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与周围同伴交流的机会。让他与同伴的交流中,感受别人的优点和想法,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题后感悟: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说出:你读书不好,你将来肯定没有什么出息之类的话,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慢慢来,毕竟成绩并不是孩子成功的秘诀。

    

第三篇 当孩子在社会 三、理论只是空谈,实践最实际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玩是孩子的主要活动,每个孩子都有玩的权利。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规定孩子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玩,生怕累着孩子,更怕孩子出意外。于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被剥夺了,大人们却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兴趣爱好、个『性』精神形成的启蒙期,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帮助和引导,将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社会实践……孩子最好的补习班

    每当寒、暑假来临时,原来整日忙于上课的学生们就会回到家里,但这似乎给家长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尤其是家里无人照看孩子的家庭。让孩子独自在家,不仅存在电、火、气等危险,家长更不放心孩子会沉浸在电脑游戏和电视节目中,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于是,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各种补习班,让孩子趁这个时机好好地补习一下。但社会上真正能调动起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补习班几乎没有,它们大多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再说,孩子刚刚从一个课堂结束就马上进入同一个环境,没有休息,也不会真正地爱上补习班。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社会,对孩子进行实践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古人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教导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应并重。可现在的孩子被浸泡在书本中太久太多,有的学校虽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安排,但课时常被语文或数学霸占。说现在的很多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点不过分。

    有一天,小张家来了很多客人,小张的爱人便动手准备饭菜。在择菜的时候,小张8岁的儿子小明在旁边无聊地坐着玩,爱人实在是忙的焦头烂额的,于是对小明说:“儿子,帮妈妈一个忙。去厨房的橱柜里拿几根香葱出来。”小明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又跑了过来,结果却从橱柜里拿来了几根韭菜交给妈妈,弄得她啼笑皆非。一个8岁的孩子连香葱和韭菜都分不清,这是孩子的错,还是妈妈的错?总而言之,这是孩子平常实践太少的结果!

    作为家长,也许你正有此烦恼——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暑期?

    其实,趁寒、暑假让孩子走入社会,多参加实践活动是对孩子最好的补习。这不仅是对孩子知识的必要补充,更是孩子最需要的课程。当然,方式灵活多样,关键在于自己把握,如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社区组织的活动,或者消费、环保、科学艺术实践等;亦可以让孩子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参加和小伙伴自发组织社会调查小组、野外郊游、参观博览会,甚至去农村体验劳动等等。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份责任感。如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重要分子;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在其他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责任感一经形成,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角度的,也是深远的。

    一些学校课程表上,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安排,意在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长学生的实践知识。

    孩子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包括价值观、人生观、集体意识、自信心等等。所以,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孩子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的探索愿望可以得到启发,久而久之会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从而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美国,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包括无偿为社会服务数小时。即便是那些平时对学习最不感兴趣的美国孩子,在一些公益活动中,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干过的义工工种繁多,有的在教会干,有的在社区干,但大多是在城区里为穷人、残疾人服务服务,如为穷人修缮房子、到老人院陪老人聊天、搬运东西等。

    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动手能力差,家务劳动一点也不肯做。然而,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就在于家长本身。时下,由于家长过于溺爱,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只要孩子好好读书,结果却使孩子有了强大的依赖『性』,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从观念上就认为做家务、做公益劳动会累着孩子、苦着孩子,因而便不让他们做任何事。即使是偶尔让孩子做点家务,也总是不放心,怕他们这也做不好,那也不行,总之,对孩子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结果自然导致孩子连香葱、韭菜都分不清。其实,这不仅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还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削弱了生存的能力。明明是想为孩子好,结果却害了自己的孩子。

    小明7岁了,由于下午要参加小提琴等级考试,妈妈不放心,便与他同去。在公共汽车上,妈妈不厌其烦地叮嘱他:“别紧张,像平时练习一样就行了。”快到站了,妈妈给他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妈妈,鞋带松了。”儿子边说边伸出脚,妈妈弯下腰,为他系好鞋带。下车时,妈妈拎着大包小包和琴盒,拉着孩子,匆匆地下车而去。

    考试结束之后,学校门前水泄不通,围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涌出学校大门,奔向各自的守候者。妈妈迎上去,心疼地取下小明手里的小水瓶,拎在自己手里。一边递好吃的,一边给小明擦额头。

    平时,不管遇到什么事,小明都会向妈妈“报道”,让妈妈为他解决。一旦妈妈不在身边,他便会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在中国,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年纪小,事情做不好,这样怕弄碎了,那样怕弄坏了,什么也不让孩子做,还以为向着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孩子又是社会的人,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会增长各方面素质。教育只有根植于社会,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少勇敢的精神,自理能力较差,遇事缺乏主动『性』等。

    我们来看看郑板桥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郑板桥52岁时始得一子,视如掌上明珠,但他从不溺爱孩子。他说:“读书做官是小事,重要的是要使孩子明理,要让孩子多实践,做个好人。”在他病危时要孩子亲手做馒头,儿子不会做,便叫他请教厨师。最后,他儿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馒头做成。这时,郑板桥却断了气,儿子发现茶几上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儿子这才明白了父亲临终前要他亲手做馒头的用意。

    郑板桥教子的故事难道不能为我们为人父母者一些启示吗?

    据有关调查显示,世界各国的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即每天12分钟,居末位。在美国,父母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一切,“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有动手做各种家具、用具的习惯,动手能力已成为不可缺的教育内容。”所以,中国的家长也要像美国的家长学习,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一切,让孩子有点生活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呢?

    首先,家长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体验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19世纪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棱利提出了“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论证,对此,她曾形象地解释: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的理解了。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实践的效果远远超过对他说什么,让他听什么。

    其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实践。

    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能做的一切事,尽量让孩子做分担家务,鼓励孩子多参加其他的社会『性』活动。

    小军的生活习惯很不好,常常是晚上看小说、上网或看电视到很晚,第二天早晨上学起不来,为此他的母亲三天两头让他改正,他听不进去。有一天,母亲实在很生气,就对他说:“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做了,妈妈以后就不叫你起床了,好吗?”小军开心的说:“好的。”第二天,当小军睁开眼时,已经9点了,慌忙洗脸,跑到学校,已经上完二节课,他红着脸向老师说明理由……从此以后,他不用妈妈喊床也不会迟到了。

    最后,在家庭生活中和孩子的社会活动中,努力创造条件,叫孩子去“体验”。

    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父母不要去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父母不要给他穿;让孩子自己去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书包;父母闲暇时刻,可以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绘画,做手影……这样,孩子会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培养起的动手『操』作的兴趣。

    题后感悟:

    费希特说: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

    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

    可见,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第三篇 当孩子在社会 四、生活多陷阱,要学会自我保护

    生活中也许你的孩子发生过危险的事情,那么在针对孩子的教育的同时,你是否对孩子进行了安全教育?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你除了尽可能地改善周围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还能做什么?事实上,好多事故我们都是无法预料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事故,当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陷阱,对此许多孩子都表现的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应先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危险『性』,进而培养孩子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生活中的陷阱

    有一天,周敏带着两个表弟和一个表妹到公园里散步。周敏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孩子,又带了三个孩子去玩,其中最大的也只有10岁,最小的才6岁。也许是玩得太尽兴了吧,3个调皮孩子不顾周敏的劝阻,留下她一个人远远地跑在前面。当周敏追上他们时,才发现6岁的小表弟已不见踪影了,着急的周敏几乎找遍了整个公园,幸好在民警与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小表弟,同时还抓到了4名可疑人员。而此时6岁的小表弟已吓得说不出话。事后才得知,他是被一个胖女人抱到附近一幢楼内房间的。当时,屋内还有另外3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机灵的他是趁着胖女人上厕所时,才拉开门跑了出来。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面对手无寸铁、善良无辜的孩子,作为家长你是否想到,如果能提前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就可以让孩子冷静面对侵害、机智保护自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每年意外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达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孩子因受意外伤害事故而死于非命,这是一个惨痛的事实。对于有些事故,如房屋倒塌、乘车、公共场所等的突然灾害,应由社会有关部门与学校及早进行预防,而对于像上述故事中的事故则应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我们的社会虽然在不断向文明发展,但却总少不了那些不法分子的侵害。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安全,使孩子顺利的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