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破解中国经济之谜 >

第42章

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第42章

小说: 破解中国经济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元级到千元级的变化,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经济没有顺利实现消费层级的升级,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一拱形的发展曲线。中国经济正在由千元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发展,这是一个具有高速和较长的发展阶段,规律决定了中国将会出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人们消费除了开始由‘衣食用’向‘住行’升级,对衣食用的本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解决了‘行’的问题后,对住将会有再次需求和更高的要求。汽车工业的发展将会连带100多个行业的发展,将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从而产生新的更高的需求。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消费层级升级的变化规律,从消费层级中找出结构变化调整的规律,经济发展就可避免盲目性。过去政府、企业都很重视产品的开发,这确实很重要,有时候一种产品的开发成功可以创生出一个行业。现在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产业设计’,据说这在西方早就有了,产业设计就是把一些零乱的产品通过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产品机体,带动或着形成一个产业。特别是对于农业、农副产品加工,这对改革传统农业,提升经济层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在既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产业创新,而产业创新需要产业设计。我们一再强调消费层级这一规律,是因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认识、掌握、科学利用这一规律。如果我们承认有消费层级规律,就应该培养层级消费,一方面要不断增加收入水平,同时要培养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 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社会阶层结构是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逐步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阶层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内容。这一变化包括:农业劳动者不断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步缩小;商业服务业员工的数量有所上升,产业工人随着农村工业化有明显上升;社会中间阶层的扩张迅速,使得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原先的金字塔型逐渐向橄榄型转变;掌握和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原来的阶层正在发生分化,新的阶层正在形成和壮大,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层和企业家阶层。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在中国都已经出现。今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在构成成分上不会有大的变化,可能变化的主要是各个阶层的规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经理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会大大扩张。  中国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还仅仅是一个雏形,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及运行机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而在目前,中国的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社会中间层规模太小。同时,尽管各阶层的位序关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充分认可;与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也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的现象,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社会阶层结构越是简单,这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不相适应。当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正在从千元级向万元级迈进。在收入政策上要对不同的阶层采取相应的倾斜政策,培养不同的消费阶层。2. 投机和投资转折时期、转型阶段,有很多事情就是超常规的‘常规’,比如在商品生产的不发达阶段或者说是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只要在产品生产上超一点‘常规’就会造出一个英雄来。在欠发达向发达的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许多东西都变成了商品,资本市场的兴起使经济建设如虎添翼,造就着新一代的英雄。然而一些人又开始反起‘投机’来。这倒使我们想起了几十年前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割资本主义尾巴’、反‘投机倒把’。几乎每一种新的经济事物出现,市场都少不了萌动期的热烈,短时期内的大量投资,对于一个新兴市场的形成是功不可没的。然而,过度的“泡沫”也会带来经济混乱。证券市场的投机性曾是中国经济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投机,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外国学者认为投机使“期望从价格变化中赚取利润的一种买卖活动”;而中国有些学者则认为投机是一种“牟取暴利的不正当行为”。我们认为投机不等于欺诈、投机是一种攻击性的经济行为。 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其交易机制就决定了市场的本质是投资的、也是投机的。投资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投机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润滑剂和“保险阀”。  投机对证券市场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投机对证券市场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度投机会使股市造成大起大落、剧裂震荡。 例如;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天内下跌23%;一周内累计跌幅达31%;市值损失10000亿美元;不少公司遭受严重损失。1994年底;墨西哥发生了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一月之内;股市狂跌;比索贬值1/3以上。不仅导致墨西哥经济濒于瘫痪;而且影响整个美洲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领域爆发的金融风潮;引起了西方经济大国的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资狂热的驱动下;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并成为人们投机的主要对象时;使现行价格与实际价值产生严重的背离;金融资产与物质财富生产完全脱节;从而表现出一种自我繁殖的虚假繁荣现象;或虚拟经济超常发展状态;如股价的急剧上升不能以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基础环境的改善来解释等。这种虚假的繁荣是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它总有一天要破灭。当股价涨或跌至一定程度、风险积聚到一定高度时;必将产生反方向的大幅度变动;使资产价格迅速回落;有时资产价值甚至低于实际价值。泡沫破灭对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没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啤酒一样,我们认为没有泡沫的经济也不是健康的经济。但过多的泡沫往往使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而在泡沫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投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市场经济,留有适当投机空间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投机空间可能无限制扩大的监管机制。对金融体制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是必须的,过分的投机活动必须得到抑制;如果你没有猎枪,篱笆又扎得不牢,狼就想法撕开你的篱笆,混入你的羊群。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管就死,一放就活,市场经济的投机空间是不可避免的,给予足够的市场投机空间,经济建设就活棋一盘。注意:关键在于投机要适度。3. 流失与增殖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转化”而来,这一“转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企业经营者自主权不断“扩大”,以致最终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脱离了产权主体监控。在20世纪80~90年,人们在讨论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时候,对于企业应否有处置所谓“闲置资产”的权利是有较大争议。问题的难点在于企业要进入市场竞争,没有资产的运作权是不能想像的,保证国有产权的利益不监控也是不行的。如果不给予企业这种权利,就等于不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如果给予企业这种权利,实际上近似于放弃对企业的产权监督。从产权监控的技术层面来考察,市场的瞬息万变与国有产权监控所需要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覆盖面极为广泛的情况下,国有产权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监控是不可能有效的。问题的本质在于国有产权是一种公权,这种公权的有效监控只有在公开化、透明化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就表明要对国有产权实行有效监控,国有产权就应退出市场竞争,因为在对公开透明的要求与竞争的商业性要求之间没有第三种选择。从企业的实际运行来考察,缺少监控会使产权主体利益受损,它不仅仅表现在资产处置过程,而日常经营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案例不多,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较多,但重要的是以公权性质的国有企业来模仿或模拟非公权企业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不仅仅是裁员能够解决的,因为其运行机制既不能保证不再产生新的冗员,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发展消化冗员。债务问题也是如此,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债转股等方式可以解决企业某一时点的债务问题,但却不能保证避免新的债务危机。至于政企不分,除非国有产权退出或处于非控股地位,否则也解决不了。目前政府比较重视企业改制时可能造成的资产流失,有人认为在企业改制时,把国有资产无偿或变相无偿量化给个人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实际上许多企业的资产流失早在此前就不断在发生,这也是企业改制时政府与市场对企业资产的估价相距甚远的根本原因。现实越来越告诉我们,国有产权的退出是必然的,并且必须尽快进行,否则,国有资产闲置、贬值才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流失,是社会财富的最大浪费。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好的办法是国有资本的进退,而解决退出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解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改进现行财务制度和退出的政策障碍。现行财务会计通常遵循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原则,即以交易时支付的成本作为资产计价的依据,且一般不予以变动。历史成本法可以正确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企业的实际投入,以便合理确定成本摊销方式,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按照会计准则,使用历史原则必须以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一旦企业濒临破产,允许不采用持续经营假设,而改用“停业清算”基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亏损严重的中小国企,在“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原则的管制下,不能顺利退出。随之而来的企业进入介于“持续经营”和“停业清算”之间的非正常状态: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在业务上仍在经营。该会计主体无法确认自身前途,完全取决于对政策的等待和依赖。追究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察“资产”的经济意义。会计上对资产的界定是它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在经济学看来,资产应当是物的有用性,是包含在实物形态中能够起到增值作用的那一部分,表现为经过市场评价后的真实价值量。两者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目的,分别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强调的分别是历史成本和净现值或市场价值。经济学上的资产有用性分通用与专用两种:资产专用性是指某些生产能力一经形成便只具有专门用途,除非遭受重大损失,其用途不能够改变。例如:企业的厂房、汽车、电力设备可以用作生产、生活等广泛用途,而生产线、专用设备只能为特定产品服务,在企业中一般是专用资产占主体。一旦该产品停止生产,企业无法用公开拍卖以外的其它手段收回对该资产的投资。历史上国有资产形成有着特殊的背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现的经济过热,国企急于扩大生产规模,在政府支持下,凭借低成本调拨生产要素而形成过剩生产能力。在经济发生软着陆后,国企面临的是三重尴尬:一是资产专用性使这些经济闲置资源无法直接转向其它生产;其次,国企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使这些闲置资源无法在国有部门内部调剂;第三,国企受到 “退出障碍”管制,不能够广泛使用包括拍卖在内的各种手段向非国有部门转卖闲置资源。所以,面临亏损和前途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了追求“稳定”的政策目标,国企迫切需要短期资金解决燃眉之急,便会考虑改造专用设备用于其他目的生产。例如:企业要求下属各车间、各工段承包经营,相应的、原有的整条生产线拆分并改装成独立工作的机床,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可以给承包者带来短期收入,给企业带来“管理费”收入及减轻工资负担,但同时意味着原有专用资产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