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寻找成吉思汗 >

第28章

寻找成吉思汗-第28章

小说: 寻找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年轻人熬过来了,可是他永远也无法忘怀童年的苦日子。乔巴山也一样,他的家人养不起他,从小就把他送到喇嘛庙里,他受不了里面的折磨,逃了出来,宁可在乌尔戛的灰暗角落讨生活,也不愿意回去。

    我亲眼得见蒙古人精湛的马术,也难怪他们在中古世纪纵横欧亚,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骑兵精锐。蒙古牧民在马背上成长,『操』控之精,自不待言,不过蒙古传统的骑姿却让西方本位主义者大『惑』不解,甚至惊骇莫名。他们的骑术不好看,却很实用。马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伙伴,产『奶』得靠它们,行进也得靠它们。简单来说吧,个头娇小的蒙古马,是蒙古游牧生活中的核心,就像牧场主人倚赖且珍惜他的『乳』牛一样。跑得快、个『性』剽悍的马匹,自然身价非凡。别说参加那达慕长程赛马的马匹,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出场就勾起众人艳羡的目光,就连一般的参赛马匹,都会披红挂彩,经过特别的打理:尾巴被结成漂亮利落的辫子,马头上的一撮『毛』,还会梳成莫希干人(mohican)的式样,看起来就有一股跃跃欲试、奋力向前的精神。16世纪的中国作家萧达翰(音译)是这么形容蒙古人的:

    蒙人爱马若痴。偶遇良驹,不惜以三四凡马与之易,疼惜倍至。

    但是,威名远播的蒙古马,也像蒙古文化一样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迹象。那达慕长程竞赛的冠军马,在世界级的赛马会上无不铩羽而归。其它品种的马匹,经过长期的改良,体力与速度都不是蒙古马可以望其项背的;现在它们惟一可以提的本事,是它们的耐力。就算别的生物全都死绝了,蒙古马照样活得下去,就如同内蒙古的蒙古传统;但这个优点却是不得不然,加上蒙古人的长期轻忽所导致的结果,并没有经过刻意的维护与改良。以前谁也没有念头去强化马匹的品种,如今,有人提议,让牧民保留一部分的私有牲口。目前的计划是每户可以保留七十五头牲口,情况可望好转。蒙古马协会(mongol horse society)也成立了,目的是改善蒙古马的品种。

    帝国的推手

    我有个疑『惑』始终得不到答案:为什么这个沉溺在酒精里的民族,有本事开创如此庞大的帝国?即使在蒙古帝国的全盛时期,蒙古人喝起酒来,也没有半点节制。克剌和林根本就是一座大酒池。卢布鲁克曾经参加过一次喇嘛教与聂斯托留教派的宗教辩论会,会议才一解散,与会者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喝酒,个个醉得不醒人事。卢布鲁克最后一次晋见蒙哥大汗,出门之后也还在想:这个国家的领袖为什么嗜酒如命?那时蒙古高层虽然酒杯不离手,但政务还照常处理,而今天,蒙古人喝酒已经喝到误事,不论在城里还是在乡间,常常因为有人大醉不醒而耽搁了正事。

    还有一件事情,我也弄不明白:蒙古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失去了他们剑及履及的冲劲?“马格阿希”——蒙文的“明天”的意思——时常挂在蒙古人嘴边,像念咒似的。协助蒙古现代化的苏联专家,在检讨报告中一再提到蒙古人拖拖拉拉的个『性』,甚至称之为“马格阿希主义”(margaashism)。回想过去,蒙古帝国最强悍的一点,不就是他们的迅速和效率吗?在主力投入战场之前的半年,蒙古人就已经拟妥作战大纲。而且,要不是上百万的马匹已经就绪,蒙古傲人的驿站制度,又是怎么历久不衰的?

    这些疑『惑』惟一可能的答案,似乎还是得回归到不世出的大英雄成吉思汗身上。蒙古人的个『性』、坚毅和马术,并不能解释蒙古人为什么能开创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蒙古的茁壮也不是因为四邻的弱小,因为中国和花剌子模都不好欺负。成吉思汗的智能是蒙古帝国的推手,他的才能绝对不是弯弓『射』大雕,在沙场上指挥若定,攻无不克而已。虽然《蒙古秘史》里记录了珍贵的史料,但这个人其实是一团谜,惟一可以确定的是:成吉思汗是世界一流的天生领袖。成为“毡帐部落”共主时,成吉思汗时年四十二岁。他幼年历经人间苦楚,熬过难堪困境,半生戎马,也只征服了几个无关紧要的蒙古部落而已。从当时他所做的决定、他的部下和贴身保镖、他营建的军事制度、训练马匹的方式,以及个人权威来看,成吉思汗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部落族长而已。不过,在这么脆弱的基础上,他却能在短短的二十年间,跨出蒙古高原,缔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强大的帝国。

    他的军事才能,无与伦比,征服花剌子模一役,被军事史家哈特称为经典:

    战争中的个别原则——指挥、行动、安全、集中、奇袭——在行动中,完美无瑕地整合在一起。组成一张无可挣脱的巨网,让敌人身陷其中,无可自拔。

    成吉思汗马上得天下,帝国的行政组织则由他的直系后裔,特别是窝阔台与蒙哥来完成。虽说如此,这两个人依循的纲领还是出自成吉思汗的构想。他说的话(里面当然有一些捏造的成分)融入了蒙古的传统格言中,成为指导牧民的智慧结晶。蒙古靠着这些历久弥新的指导原则,在中国和波斯绵延了一百五十年;在俄罗斯大草原,虽然历经政权递嬗,但蒙古人的王朝系统足足挺立了三百年之久。据说,成吉思汗幼时并无大志,只希望像一般牧民,有件衣服穿就行了。结果,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他却占领这么大片的土地,有这么多的人民臣服,功业真的称得上是震古烁今。

    卢布鲁克抵达克剌和林时,蒙古人已经把成吉思汗当做神一样地崇拜了。这位道士替法王带信,其实一肚子不高兴,认为这封国书有亵渎上帝之嫌。法王在致蒙哥大汗的信上,一开头是这么说的:“这是永垂不朽的上帝秩序。在天上,只有一个上帝,在地下,只有一个君主——成吉思汗。这是上帝之子的几句话。”

    重新评价成吉思汗。

    七个半世纪之后,这种天神般的景仰,依旧紧紧地纠结在蒙古人民对国父的记忆里,这说明了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已经是一种现代的蒙古文化了。就在我们策马漫游肯特省与杭爱省的那个夏天,乌兰巴托召开了一个《蒙古秘史》国际研究会议。来自蒙古、中国、日本、美国、苏联与欧洲的知名蒙古学学者齐聚一堂,发掘蒙古文化的精微奥妙之处,针对蒙古语文,民间文化,《蒙古秘史》的源起、出处与解释,逐一探讨。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这次会议的意义不止于此,他们认为这是国际再次肯定了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是一次让成吉思汗回复原有的历史地位的机会。会议主办单位还安排了一个深具意义的仪式:他们在传说中《秘史》不知名的作者写完最后一笔的地方,竖立了一个石碑。雕刻这座石碑的艺术家,有几个还跟我们一起在肯特省试骑过。他们精心打造了这个细长的纪念碑,等着在会议上揭幕。群众的期盼几近疯狂,当局只好采用发放通行证的办法,限制一般民众进入,但是现场还是有几千名民众不顾禁令,挤到现场一睹盛况。到了成吉思汗诞辰那天,有更多的民众涌入乌兰巴托,瞻仰这座纪念祖先的石柱。他们以顺时钟的方向绕着石柱走,就好像在朝拜敖包一样。第二天,民众三三两两地靠近这座石柱,公开祈祷。

    已经是20世纪了,也许还有一件大事可以让蒙古人民重新评估成吉思汗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如果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寝被找到了,会发生什么事情?蒙古人会有什么反应?有一种可能『性』是比较科学、理『性』的,展现出苏联科学教育的成果与蒙古面向世界的开明。他们会要求在完整记录的前提下逐一开挖,随即展开全面的学术研究,并把成果向全世界公开。

    当然,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从蒙古『政府』对日蒙联合组成的三河考古探险队设下的限制中,就可以看出端倪。这支考古探险队同意蒙古『政府』的要求(尽管有些神秘主义的倾向):绝不翻动土地,只调查表面。但如果他们成堆的先进仪器探测到地下有石室,而且也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寝,那该怎么办?蒙古『政府』会允许他们的神被挖掘出来吗?如果『政府』同意,大概也只有蒙古人才有资格惊扰先祖陵寝。还是现今的蒙古『政府』,依旧会尊崇国父的遗愿,让他永远在不儿罕山、萨满精灵之山的山脚下安息?从我和牧民一道骑马漫游、从他们敬畏成吉思汗的心思看来,就算是挖掘陵寝,让大量陪葬的文物出土,也只会让他们口中的成吉思汗传奇与乡野传说,更加神秘、更加多彩多姿,因为,成吉思汗是他们永远的祖先。

    当然,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从蒙古『政府』对日蒙联合组成的三河考古探险队设下的限制中,就可以看出端倪。这支考古探险队同意蒙古『政府』的要求(尽管有些神秘主义的倾向):绝不翻动土地,只调查表面。但如果他们成堆的先进仪器探测到地下有石室,而且也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寝,那该怎么办?蒙古『政府』会允许他们的神被挖掘。

    

==========================================================================================================================
【申明:本书由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