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部的精彩故事:十年-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符号,要求记者根据这些信息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实时采访后写人物素描。当时苗炜采访陈西林,当场就写出一篇很不错的稿子,搞得考官们很惊艳。围绕生活主题进行人才的考评选拔,在今天看来应该是一套很有针对性而且是成功的方法。
第一次大规模的模拟实战是1993年9月的申奥失利。当晚,记者全伙出动在京城各地采访,我和钱刚、杨迎明、老毕等人在北海旁边老毕的家里坐镇指挥。大家一边联系着各处记者,一边观看直播判断成败。老毕还做了一锅热腾腾的疙瘩汤准备慰劳记者。直至投票揭晓,众人木然。杨迎明甩下一句重重的话(此处不便披露),转入失利后题目的组织。因有〃讨论本〃第一期封面刘占坤的那张照片。
历经坎坷
众所周知;〃三联〃初期的创办是历经坎坷的。经过了几家公司的三任经营合作,几起几落。这中间的甘苦应该是老董、老潘以及介入了初期工作的人最能体会的。作为创办初期经过了这三任投资的见证者,有一个逻辑使我在此后谨记:媒体的发展必然循着市场化发展的途径;市场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上游投资的问题;商业投资有着一整套市场化的方式、目标和逻辑;产品生产和市场化经营是媒体产业中相互作用并且决定生死的基本矛盾。在这中间,主要领导者的决心、韧性和领导艺术是最重要的。也因为如此,看到《三联生活周刊》今日的成功,我对老董、老潘乃至朱伟有着由衷的钦敬。
今天想起来,创办一本杂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了三任投资的续绝,近百人的进出,后来又遇上个〃广告违规事件〃导致工作停顿。尽管历经坎坷,但是在坎坷中我们毕竟学会了不少东西。说些印象深的……最早和于品海先生接触中谈起市场化发行体制的建立,关于在目标城市中划区建立发行网络,通过发行网络实现物流营销的概念。关于媒体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通过媒体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形成概念并进行融资的概念。和刘香成先生接触中,关于中国媒体市场潜力巨大的判断,关于同一品牌下,建立有差别系列产品的设想。包括初期的样刊讨论中,三联书店吕祥博士关于利用外刊,创办〃要刊速览〃栏目,以及综合性周刊要有国际性视野的意见。初期在设计风格中宁成春先生、海洋先生以及广州的设计公司对期刊形式构成的许多精彩意见和实践。还有朱学勤先生留下的对周刊形态和学术尊崇的思路。
杨浪:&;生活&; 漫忆(…
到1994年8月,我再受老董之托准备周刊的创刊,上述想法已经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这一任编辑部里,杨新连、方向明、程赤兵、唐元弘、黄艾禾、袁东平、季思九、印小韵、陈练一等朋友们也为这本刊物的创办做出认真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这批人后来的媒体实践中;《三联生活周刊》办刊初期所经历的坎坷,也自然成为重要的经历和财富。
尽管周刊出刊经历了坎坷,但是在筹备初期进行了大量认真讨论、准备的工作,特别是按本周出刊作为目标进行实时模拟,各部门做选题安排和采访写作计划。这种做法被杨迎明形象地称作〃旱地划船〃,并在此基础上各方出过几个〃讨论本〃。在这些讨论本中,到《鼠药无毒》一本,实际上周刊的面目已经比较清晰了。
到我接手时,在出了一个〃试刊号〃后就直接出了。当时,很多条件都不具备:设计要到广州做,发行网络也没有建立好,内部人员也在边做边集合,但我们都认为拖下去就是死,只有抓紧创刊。当时我在〃创刊号思路〃中说:〃我们显然不是从零开始。一年反反复复上上下下曾经使我们激动使我们失落但谁都不能否认我们毕竟有了一些必要的经验,起码有了经历。我们的思路得以拓开,我们的业务开始熟练,我们的目标逐步明确……无论如何,在经历坎坷后我们仍在一起,而且我们仍是团结的。〃
继续期待
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是一本十分成功的主流期刊。作为曾经为它的成功做出努力的媒体中人,我们还将满怀期望地继续关注它,关注它在下一个十年中的发展。
我想,我对它的期待会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期待它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经营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应该说,在今天的媒体特别是周刊市场中;《三联生活周刊》有它的优势,尤其是它一以贯之的人文文化品质。然而它的品牌影响力毕竟还是〃中国的〃,而且主要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在一批新兴的期刊尤其是周刊正在开始发力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如何发挥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继续持守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的旗帜,继续领市场之先,领思想之先,这是我们会持续关注的。
媒体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发行……广告……品牌,三联已经在这个路径上取得了初步成功。然而当品牌营销成为竞争的核心时,媒体体量的扩张,既有品牌的延伸,资本纽带的形成,国际路径的打通,就会成为成功品牌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刚刚从Life的伏而又起中看到了又一个案例。我们当然有理由期待在下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期刊的世界性品牌。
一个成功的媒体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团队。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背后,关键是有一批关注他的人。成功媒体的影响力除了媒体内容本身,还有从事媒体的一批人,正是这些人,把一种生机勃勃的思想方法、价值系统和操作路径蔓延扩大。半个世纪前的韬奋先生和半个世纪以来的三联书店正是这样影响我们的。于是我们会期待在未来的三联书店乃至《三联生活周刊》培育和产生出新时代的学者、作家、编辑家、出版家。与我现今操作的非常〃物质化的媒体〃相较,我更深深地在这里期待着三联。只有在文化领域里是承认大师的,而大师们的影响力是超越时代的。1993年春,以钱刚先生为主导的筹备班子拟定了《三联生活周刊》的第一份〃编刊总思路〃。节录如下:
刊物性质:一份具有新闻性、文化性和综合服务性的大众生活刊物。
办刊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在走向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三联生活周刊》将与生活同步,敏感地记录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踪迹,并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味做出不懈努力。《三联生活周刊》将继承三联书店的光荣传统,弘扬韬奋精神,成为一本〃人们身边的的杂志〃和〃一个亲切朋友〃,它将帮助人民对自己生活中的各方面事务〃更容易做出决定〃。
〃三界共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独创性之一。基于三联书店的传统优势;〃生活〃将汇聚新闻界、学术界、文学界三方面人才。其办刊过程,将是融合〃三界〃优长,改变学科思维习性,推动人才相互砥砺、相互激发,形成新的共生群落的过程。新闻界的人才将进入三联书店的文化氛围,拓宽知识面,获得深入观察生活现象的新的视角;学术界的人才将走出书斋,与生活接榫,为大众运思;文学界的人才将改变独自劳作的固有节奏,置身一个与生活同步的文化团队,以更加快捷贴近的方式,表达对人的关注。〃三界共生〃将打破雅俗界限,使《三联生活周刊》成为深入浅出的大众传媒,成为拥有广大读者的精致极品。
苗炜:心中有我,眼底无他
苗 炜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1993年被招聘进《三联生活周刊》,现为执行主编。
我1992年大学毕业,分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编一份校园报纸。工作真的很无聊,更辛苦的是,我上一次班在路上要三个小时,当时还没有京通快速路,大北窑到二外好像叫〃建国路〃,312路公共汽车能把人挤成肉饼,小公共在学校门口招揽生意,叫喊:去北京去北京了。我心里想:我怎么跑到不是北京的地方工作了。
我上班的时候以背英语单词为主要消遣,有一天中午,脑子累了就走出办公室,发现楼道里站着一漂亮姑娘,她是学校广播站的,我把她邀请到办公室里聊天,问她:〃你们前几天播了个女的唱歌,那女的是谁?〃她说,那是个台湾歌星,叫孟庭苇。广播站这姑娘后来转录了一盘磁带给我,里面有〃冬季到台北来看雨〃。1993年初夏,我在学校门口的公共汽车站又碰到广播站姑娘,她告诉我,她要毕业分回到厦门了,我告诉她,我要到三联书店去工作了。
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青年报》是份很好看的报纸,我在那上面看到三联书店《生活周刊》的招聘信息,就报名参加了考试,考试分三场,第一场是面试,第二场是英语翻译,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新闻周刊》上的报道,一篇是《时代》的报道,让你任选一篇翻译成中文,前者稍长,后者稍短,我在二外背了大半年的英语单词派上了用场,我立刻看出来,前者的生词很少,而且是社会新闻,后者的生词较多,而且是经济新闻,我选了前面那个来翻译。并且在那个时刻就确立了我未来的新闻观念:社会新闻通俗好懂,经济新闻莫名其妙。
说实话我那时候对新闻之类的东西毫无概念,更不认识生活周刊那些大腕都是谁。第三轮考试是采访,秘书阿芳给我个名单,上面是一些大腕儿的名字,后面注着他们的身份,虚虚实实,让我随便挑一个采访,告诉我:采访完了写一短文就行。我就挑了个叫〃西林〃的,他的身份是〃养宠物的〃。上楼到了一间大办公室,一帮前辈坐在里头,采访就当着这些人开始,我和〃西林〃聊了20分钟,然后报告说:〃我采访完了〃。钱钢问我:〃你怎么不记笔记呀?〃我说:〃阿芳告诉我写几百字就够,那还记什么呀。〃
钱钢老师的质问让我颇为忐忑,但还是只写了600字就交差。后来我知道,我采访的那胖子叫陈西林,是《中华工商时报》周末版的编辑,他那报纸上有一个栏目叫〃五味人生〃,专门发300字到500字的小文章,我很快就开始给他们写稿子。
刚进〃三联〃,我对钱钢、杨浪、贺延光这些大记者的名字一概不知,直到有人告诉我,毕熙东会担任生活周刊的体育部主任,我才明白这帮人的分量。我当时全中国就知道一个记者的名字,那就是老毕,我看他的足球评论。进入〃三联〃之后,我的理想就是跟着老毕做体育新闻,能免费看足球,能在报纸上发议论。如果能在《足球》报〃京华新村〃上每周写上800字的评论,那我这辈子的理想就算实现了。
1994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报》创刊,老毕把我介绍到那里帮忙,每天看完球写300字的短评;1995年的某一天,老毕要我开始给〃京华新村〃写稿子,他带我去见《足球》报老板严俊君,在足协附近的一个宾馆,房间里很凌乱,老严坐在椅子上看字帖,他指着字帖上的一幅字问我:〃你看这几字写的怎么样?〃那八个字是〃心中有我,眼底无他〃,我说:好。老严说:〃写字要做到这样,写文章也要这样……心中有我,眼底无他。〃
从1994年,到1996年周刊正常按照半个月一本的速度出版,其间两年的时间,这本命运多舛的杂志大多处在和投资方分分合合的状态中。黄集伟曾经写了个小说,幻想2008年的周刊是什么样子,结尾处是主编一声号令要大家开选题会。我当时建议他这样修改……改成创刊倒计时会议。我们那时候老说要创刊了,要倒计时了,我琢磨着到了2008年,这本杂志也未必能创刊。
虽然杂志不能尽快面市,不过工资倒照发,而且居然加薪50%,从400块到600块。有些同事纷纷离去,我则想,到哪里找这样好的工作:不用干活还发钱,偶尔来上班就讨论杂志如何定位这样虚头八脑的问题。从家到净土胡同,骑自行车15分钟就够,比二外可近多了。我上大学时写的一个小说在一本文学杂志上发表,给我寄来300块钱的稿费,那小说万字,我给其他报纸写文章,稿费从千字20块到100块不等,足球报显然是最慷慨的,一篇文章375块,这笔账一算就明白,我宁愿天天在家写一篇球评,也不会去写小说了。1995年足球联赛火爆,北京有两家小报都以足球为头版,我在这家小报写完了,再给另一家小报写。每天早上我在明媚的阳光中醒来,盘算如何打发无所事事的时光,每天1000字的写作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有个美国人说过,体育记者是这世界上能找到的最好的谋生方式;我想修改一下,雷克·雷利那样的体育专栏作家,才是最好的差使,他可以看全世界最好看的比赛,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