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相信中国 >

第12章

相信中国-第12章

小说: 相信中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李彦宏,失踪了8个月。
曾有网友在百度知道中询问,什么是IPO,有网友做了很专业的回复:企业第一次向公众发行股票被称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企业通过股票包销商(underwriter)以特定价格在一级市场(primarymarket)承销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此后,该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或店头市场(aftermarket)买卖。

IPO的过程对每一个公司来说都应谨小慎微,甚至如履薄冰,每一个细节都会给公司的IPO进程造成致命影响。Google创始人在上市缄默期曾接受了《花花公子》的采访,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这个采访是数月前约好的,但它仍然影响了Google的声誉,加之其他一些细节的不注意,导致它被迫将股票发行价下调30%,最终定为85美元。

上市前的静默期。是从公司跟承销商达成协议开始,一直到招股说明书做完后,再加25天。 进入2005年,百度进入了静默期。李彦宏,这位数个年度的IT新锐,失踪了近8个月。针对记者的采访要求,公关部门只能说,各位总裁都出差了。这个理由不断重复也太没创意了,难就难在,实在是不能蹦出“静默期”“不方便”这类字眼。有很多敏感的记者都特喜欢发那种连猜测带想象的稿件。那段时间,百度公关部的杨子特别怕过周末,一到周末就出事儿。

且说这一天,也是一个周末,杨子在家下厨房。那时是夏天,他想炸盘虾球喝点啤酒。一锅虾球下了锅,刚从黑得变红的时候,就接到了我的电话。据他描述,我的语气只能用咆哮来形容。当时,我的确有点急,直想找个人问问是“怎么回事儿”,有家财经报社记者,在没有采访李彦宏和百度的情况下写了一篇文章,号称对话,其实那是根据资料和别人的采访整理出来的。

杨子赶紧把火关了,带着律师去找记者,杨子急得直说气话,说:“一旦百度上市因为这件事儿失败,我也不干百度的公关了,我就拿个炸药包到你们家,咱几个哥们一块儿奔往乐土算了。”记者也意识到这事儿的严重性,配合善后,登报道歉,以正视听。其实,百度以及杨子都特别理解记者们,百度的发展与成长,媒体的关注本身也是一份关爱。只是,百度和诸多企业一样,希望媒体能实事求是,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静默期,让和坤和同事们焉然变成了地下党,这事儿跟家人不能谈,在电梯里也不能说。如果在Shawn房间里讨论问题,只要有人走进房内,大家马上就——用广东话形容——“收声”。正是这种细节的严谨,让百度的IOP准备工作非常顺利。

李彦宏,是个标准的网虫,经常挂在网上。闲暇时,也会打开贴吧和网友说上三言两语。在贴吧里,关于李彦宏的国籍,不断有人提起,李彦宏也两次回帖,第一次,语气温和中带着自豪:“我当然是中国籍! ”第二次,就显得有些着急:“再说一遍,我是中国籍。”开放的中国,海纳百川,从经济账上看,有朋自远方来,能带来投资,创造价值,解决就业,这就是好事儿,至于他是哪国人,无所谓了,毕竟全球化了,地球村了。

但李彦宏却很在意他的身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在美国,中国货意味着廉价,常被摆在地摊上。作为中国人,李彦宏却不想廉价兜售百度。

2005年7月21日,路演的第一站是香港。仅仅一天,百度股票的定单已经过超过了IPO发行的总数。得到这个消息时,和坤正在一个投资人的办公室里。大玻璃窗外,是碧波荡漾的维多利亚湾,面朝大海,大家有种春暖花开的快乐。然而,路演的并未因此有所松懈。

百度上市,有其深意。通过上市,百度一石三鸟,第一,百度要和资本市场建立更具深度更加广泛的联系,为以后重要的发展融资,建立良好的渠道。第一,通过上市的运作过程,把公司的内部控制提高到一个国际的水平上面去,减少公司的运营风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百度的品牌。百度的竞争对手,是Google、Yahoo!、微软,他们都是国际知名品牌,百度,只有也成为一个知名的国际品牌,才能在实力与声势上与之展开竞争。
正是因为这个目的,暂时的胜利只是一杯提神的咖啡。




31、上市前一晚,承销商再次提高百度股票发行价
接下来,IOP团队去了新加坡、英国,然后,又转战美国。为了更多地接触一些美国各地的投资人,李彦宏干脆租了一架小型飞机。连续跑了11个城市,IPO团队的辛苦一言难尽。李彦宏一上飞机就睡,但只要见到投资人,就能马上进入声情并茂的演讲状态。王湛生为保持亢奋,需要与疲惫的生物神经战斗,惟一的办法就是喝咖啡如牛饮。尽管如此,在一次投资者见面会上,他讲完话坐到台下,开始看手机短信,看着看着,眼睛就闭上。没办法,只好喝更多的咖啡。有一天,他出现在大家面前时精力充沛,走路还跳着,像睡了十几个小时的样子,大家以同情的眼光看着他,咖啡再好喝,也悠着点啊。由此,人送他外号“铁人”。和坤最为得意的,是她居然在飞机上发现王湛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睡着了,她赶忙拍照,以示打破了铁人不睡的神话。


Melissa动身前往美国的时候,是8月2号。在电话里,李彦宏很无奈地说:“4号之前我肯定见不着你,5号就要上市,每天的活动都非常满,你来了也见不着我。” Melissa只好先赶到纽约,按照日程,这两天李彦宏应该在美国西部的加州。但3号他们再通电话时,才知道,其实李彦宏已从西部飞到了纽约,路演,已经忙到他们彼此联系不上。路演,其本意是为了销售,百度发行这么多股,试问投资基金拥有者愿不愿意来买。但随着路演的推进,最终成了卖方市场。许多基金试图都在向百度IPO的团队证明,我们是最好的,多卖些给我们吧。

百度之所以让众多银行家们趋之若鹜,是主打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搜索,一个是中国。这两个概念,都具有极强的成长性。银行家可以看不懂搜索技术,但不会看不懂Google上市后股票的K线。百度,就是中国的Google,这个提法尽管模糊了两者在中国的市场上的诸多不同,但总体上是比较形象的,许多错过了Google的投资人不想再失去一次机遇。到达美国纽约的第一天早晨,李彦宏与投资机构进行沟通时,一个基金管理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是8000元美元?我们这儿有5个基金管理人,他们每个都有好几十亿的资金。如果只要8000万的话,从我自己一个人的基金里头拿就足够了。”

路演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给投资人讲述故事,这个故事结尾肯定充满了光明。而这个故事内容,要经得起最苛刻的推敲,跟随李彦宏参辑几场路演后,Melissa深有感触,她对李彦宏说:“除了一些具体的数据我说不准确,其他所有的问题,不要说你们了,就凭这么多年我在边上看的听的,我都能回答问题。”这一席话说明了一个问题,百度的成功是注定的,百度的上市不是仓促上阵。他们不会被投资者问得哑口无言,更不需要临时编造故事。百度,从创业的那一天就在寻找最佳的切入市场的方式,并在几年中做透,并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一切,有备而来,上市,只是亮相。

餐会,是与银行家们交流的一种形式,对此,李彦宏的描述是:“所谓餐会,就是他们坐在那里吃,我们站在前面说。”。纽约的一场午餐会,原定会来94位基金经理,可餐会开始前,就增加到了140位。原定的宴会厅座位不够,有多位管理着数十亿美金的基金经理只好靠墙坐着,饿着肚子听讲。

最初,承销商拿出的发行价是17…19美元,但李彦宏和他的团队认为,这个价格是偏低的。在路演的前一天做公开定价范围的时候,百度定到了19…21美元。然而,随着路演的进行,投资者对百度的兴趣日益高涨,在8月2日晚上,IPO团队决定再一次调价,从19…21美元调到了23…25美元,这个价格,暗合了李彦宏在路演之前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价格。

然而,就在8月2日到8月5上市的这两天里,投资人对百度热情超乎了大家的想象。于是,在上市的前一天晚上,承销商建议再次提高发行价,并最终敲定在27美金。2005年的8月5日,就是以这样的价格成功上市的。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百度IPO的重要意义,是在纳斯达克还原了一个中国公司的真实价值。这是中国的骄傲。几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将近20家,但是,许多中国公司到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在强调自己便宜,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就像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样,出口卖到美国时一定要比人家便宜,这似乎成了股市上的潜规则。比如,如果Yahoo!的P/E(市盈率)是50的话,中国就只有25。




32、不能便宜,百度股价就是要比美国公司高!
在纳斯达克的历史上,定价,都是一场拉距战。作为投资方来说,总希望把价钱压低,如果价钱定得太高,第二天,可能没人买。再者,定的低,卖得高,投资商才赚得多。但作为股东,当然是希望价钱越高越好。出乎意料的是,百度的定价很快,居然一两个小时就定出来了,所有人都清楚百度的价值。

百度的路演一拉开序幕,李彦宏对投资人强调一个理念:百度的成长率已远远超过美国的相似公司,百度为什么要便宜呢?百度上市,应该尊重市场规律,所以,就应该比美国公司卖得贵。这也是李彦宏一直坚持定价25美元价格的原因。他坚信,百度的P/E会比美国一流的、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要高,这才符合百度的真实价值。当最后定价到27美金的时候,百度已经高于许多美国主流的互联网公司了。但是,百度的乐观也过于保守了,他们没有想到,纳斯达克对于中国百度的执情,会在瞬间爆炸,在上市当天,高点冲到151。2美元,最终以122。54美元收盘,涨幅达353。98%。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在上市首日表现最为出色的10大股票之一。

定完价以后,所有的人都认定,百度将成为非常成功的上市公司。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小晚会。李彦宏没有出现在晚会上。他太累了,就像跑了一个长跑一样。跟随IPO团队参加了两场路演的Melissa能体会的到,她并只是跟着他们出现在不同的投资商面前,更多的时间是坐着看和听,即便如此,第二天都会觉得直不起腰来。她感到了心疼,真担心李彦宏支撑不下来,那种精神上和肉体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然而,李彦宏必须承受这份艰辛。百度正酝酿着一次蜕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百度,就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的这种巨大的鲲鱼——搜索,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它不需要做秀,它在深海潜行,吞吐之间,海量信息已被过滤。尽管它的首页仅有4K,但它却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长久以来,这个庞然大物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此时,百度就要在纳斯达克浮出水面,“化而为鸟”,在为一个在阳光下飞行的公众公司。

北京时间2005年8月5日,几近深夜,在北四环边上的理想国际大厦12层的百度总部内,员工们齐聚在一间叫青玉案的会议室里。而银科的工程师们人多势众,小酒吧根本无法容纳,几经寻访,最终落脚于一家KTV,它的大包房面积达80多平方米,但大家挤进去才发现,它还是显得太狭小了。在纽约,正是当地时间的8月5日的上午。NASDAQ证券交易市场开盘,大屏幕上迅速滚动着信息吸引了所有的人目光。人们在等待着百度的第一笔公开交易。特意从国内赶来见证百度上市的徐勇和李彦宏、王湛生一起,守在承销商高盛公司安排的交易大庭的一台电脑前。

交易员们一手握着鼠标,一边对着耳机上的话筒一次再一次提高价位,试探市场对百度的定价,这个数字从30美元涨到了60多美元以上,高盛公司派了一只十几个人的团队来做协助这次交易,此时,人群有些紧张,握有百度股票的人,竟都不愿轻易抛售,眼瞅着股价一路高开,却无人应对,高盛公司里的空气有些凝重。终于,有人喊出了66美元的售价,面对66大顺的开盘价,百度的员工还没来得及欢呼,紧张中,高盛就喊出了72美元售价。“第一笔交易,72美元,成交!”在紧张中绷了许久的高盛公司瞬时充满了掌声和欢呼声,交易员用鼓掌和喊叫释放了紧张,神情换上了轻松和喜悦。

此时,是纽约时间上午11:40,李彦宏、王湛生、徐勇紧紧拥抱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