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父母要读: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剥夺独立: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脱离自己的 视线就变得十分紧张,被家长这样剥夺了独立性的孩子往往就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
不当面袒护: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有了争执,总是有父母偏向、保护自 己的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家庭里,孩子受惩罚时总有爷爷奶奶出来替孩子说 好话 ,时间长了,孩子就把家里管教较松的那位当作自己的“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是 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是非观念混淆,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对孩子的爱就能远离溺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做最开明的家长
茅盾的母亲
关于茅盾 》》》》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从 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因无力升学而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 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国共合 作破裂后,茅盾从武汉流亡上海和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对时代的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 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 花》、《锻炼》等。建国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 席。
成长故事
茅盾说过:“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这话不假,茅盾的母亲是一位开明的女士 ,茅盾5岁那年,父母就商量给儿子启蒙。茅盾的祖父在家开设了私塾但并不认真教学 ,常常撇下学生打牌会友,茅盾的父母担心孩子在私塾里学不到真本领,便自己挑选了上海 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为教材,还根据《史鉴节要 》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由茅盾母亲施教。从童年开始,她引导茅盾广 泛阅读,涉猎所及有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昭明文选》、《资治通鉴》等等,以至茅盾常自称自己是 位“杂家”。
第16节:做最开明的家长(2)
茅盾10岁那年父亲病逝,茅盾母亲便独自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茅盾父亲曾有遗嘱, 让茅盾兄弟俩念工科,学实业,但是茅盾母亲顶着来自家庭的压力,毅然把茅盾送到湖州 念中学,中学毕业后,又让茅盾进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深造,使茅盾受到最好的教育,
茅盾的母亲对待茅盾的弟弟泽民也同样开明,1917年,泽民考取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母亲很高兴。后来茅盾介绍泽民加入了共产党,由于思想的变化和革命的需要,泽 民想中止学业;专门研究政治,与张闻天等一同去日本。那个时候泽民只差半年时间便可取 得工学文凭,茅盾劝说了弟弟很久也无法让弟弟回心转意完成学业,倒是母亲看得开,她见 泽民主意已定,就同意了泽民的选择,并劝说茅盾:“他既然对河海工程没有兴趣了,勉强 读下去,也没有意思。”
虽然自己没能遵循亡夫的遗嘱让两位儿子好好学习工程,但是茅盾的母亲却说:“世界变化 太大,你们父亲何曾料到。我如今这样干,你们父亲若死而有知,大概不会怪我的。”
这位通达事理的母亲,培养了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也培养了茅盾这样一位文化伟人 。
理论点拨
谁都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但是很多时候却不得不事与愿违。父母和孩子之间,思 想永远不会完全一致,在任何时代,青少年都是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凭着对新文化的敏 感、认同以及接受能力的优势,必然会走在父母的前面。父母应主动学习、与时俱进,力求 与子女有共同语言,面对代沟,不要回避,要迎刃而上。
青春期的少年渴望独立,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批判、评价能力,不愿事事听命于大人, 而喜欢批评、反抗权威与传统。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的尊重,承认其独立意向和 人格尊严。对于和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可以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要求,父母不妨开明一点, 在真正弄清对方的意见和态度合理之后采纳孩子的意见。
生活实例
辉辉的爸爸一直对儿子充满期待,从小就注意对他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先后让孩子学习弹钢 琴、画画、英语和打篮球。而辉辉也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在学校的成绩也很棒,让父母 很 骄傲。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的增强,父亲与儿子之间开始有了一些予盾,孩子 似乎越来越不服从父亲的管束了。一次,辉辉甚至当着父亲的面,扔掉父亲买的钢琴琴谱, 大声对着父亲说:“我真的很讨厌钢琴,他让我烦!”父亲十分诧异,一直以来钢琴给辉 辉带来了很多的荣誉,也让很多孩子羡慕辉辉,但是辉辉却说自己不喜欢钢琴。
在请教了老师之后,父亲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有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自己一直以来都为 孩子着想,因此也就认为孩子应该按大人的话去做。
父母的行为和情感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情感,辉辉的父母一直自作主张地为孩子选择人生 的道路,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再认为“父为子纲”,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和辉辉的爸爸一样 ,在潜意识里主宰着孩子。父母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孩子行为中积极的方面,注重与孩子协作 ,而不是对其控制,平等民主地与孩子交朋友,也许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这对孩子 教育的效果才事半功倍。辉辉的爸爸也慢慢意识到,孩子长大了,已经成了有心的少年, 作为父母也应不断地完善自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做开明的父母。
实例TIPS
你是不是一个开明的家长?下面是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40条守则,看看你 做到了几条?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和如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安放一个陈列架,孩子可以在上面显示自己制作的东西。
4不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只要这与她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他玩耍。
第17节:做最开明的家长(3)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助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儿。
10帮助孩子改善他的作业。
11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们正常交往。
12自己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并留心使孩子照着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从来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以便他能干自己喜欢的事。
16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激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与孩子单独在一起。
22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23从来不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教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26详细拟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30从不空洞地、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自己作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具有的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从来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
38勉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相信会有积极的最后结果。
做孩子无言的老师
郁达夫的母亲
关于郁达夫 》》》》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他曾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 文学团体创造社,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郁达夫还先后主编 了《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30年3月,郁达夫作为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他赴武汉参加军委 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
成长故事
郁达夫出生于古镇富阳,郁家是富阳一带有名的世传儒医,但是这个殷实的医师家庭,到了 达夫父亲郁企曾手里,经济状况已大不如从前。
1896年,郁企曾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他就是郁达夫,郁达夫出生不久患大病拖 了一年多,拖累得家里入不敷出。在他3岁那年,父亲郁企曾终因生活包袱过于沉重而 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郁企曾病逝后,郁达夫的母亲陆氏就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她知书达理,把两个儿子 送到离家很远的书塾上学,尽管费用高昂也在所不惜,因为那是当地最好的书塾。当时的郁 家虽然没有钱财,却有祖传下来的4万卷书。在那段最苦的日子里,陆氏宁肯典当首饰度日 ,也舍不得卖掉这些书籍。好在那个时候,郁家三兄弟虽小小年纪却天资聪颖,1900年,16 岁的哥哥郁华以乡试第一名中了秀才,震动了整个富阳镇。
很快,郁达夫进入了县立高等小学堂学习,他成绩优异被特许跳级,在一群大孩子中间显得 与众不同,这再一次让富阳的民众不敢小看郁家的孩子。
在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的第二年,陆氏把自己辛苦筹来的学杂费缴给学堂之后,郁达夫却怯 怯地对母亲说想买一双皮鞋,那个时候他的同学大多穿着皮鞋,年幼的郁达夫非常眼馋 。
第18节:做孩子无言的老师
郁达夫原以为母亲定会一口拒绝,但是母亲却同意了。但是替孩子交了学费后的陆氏已经没 钱给孩子买鞋了,于是她牵着儿子,走遍了富阳的大街,问可有商家肯先赊一双皮鞋给他们 ,结果确实遭遇了所有商家的白眼。回到家后,母亲拿出了自己当年的嫁衣,想去当铺抵押 一些现金,在大街上第一次遭遇到屈辱的郁达夫突然之间理解了母亲的苦楚与生活的艰辛, 他突然涌起一阵愧疚的情绪,紧紧地抱住母亲放声大哭:“娘,我错了,我再也不要皮鞋穿 了!”
这一件小事给尚未成年的郁达夫印象极为深刻。从此,他更加发奋读书,并只和出身贫 苦、好学上进的同学往来。
1911年,郁达夫在中学因参加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而被学校除名,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 种耻辱,但是陆氏没有理会外界所有的猜测与责难,她曾经辛苦保存的藏书派上了用场,郁 达夫从16岁开始利用家里丰富的藏书自修,这将近两年的独居苦学,对他的一生却是收获最 多,影响最大的一个预备时期。
1937年12月,日寇入侵富阳,陆氏悲愤难抑,68岁的她从日寇占领富阳的那天起开始 绝食以示抗议,在乡邻们的哭劝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郁母之死,又一次震动了富阳全城,她刚烈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也激起了几个孩 子心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其后她的两个儿子郁曼陀、郁达夫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双双遇害 ,富阳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和文化名人,为他们修建了“双烈亭”。
理论点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家长最深的影响,最容易去模 仿家长的言行,所以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言行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无法估计的影响,而你 ,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呢
做有教养的父母。在公共场合挖鼻孔、脱鞋;旁若无人地拽动皮带;响亮无比地打喷嚏、 打呵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