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年青父母要读: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

第12章

年青父母要读: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第12章

小说: 年青父母要读: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华为审美意识,经常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
                  
第33节: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回童心(1)
  审美状态反复出现,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自己的审美经验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不断 提高评价美的能力,接着就会向高层次升华,追求更为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和产生更高层 次的审美要求。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是指审美素养的全面提高,表现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两方面全 面增强。审美感受能力包括审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其中,审 美鉴赏能力形成的前提,则是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 修养。创造美的能力是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
  提高全面素质,形成完善人格
  提高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是美育的延伸阶段,也是完美人格塑造的 最后阶段。当前,建议家长要特别重视美育,就是因为美育对提高全面素质有特别重要的作 用,它能“以美促健”,最终能使孩子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回童心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的家长
  关于泰戈尔 》》》》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巨大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民称为“诗圣”。 他还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 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数目难以统计的歌曲。泰戈尔的多次旅行,使他了解到许 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是至今为止这类描述中最 细腻的之一。
  成长故事
  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他几乎无所不精。他的作 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 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成长得益于父亲严格而又得法的教育。
  他出身于一个豪华富贵的大家庭中,父亲是受人尊敬的智者。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 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父亲除了潜心研究印度宗教圣典和西方哲学书籍之外,还 爱好旅游。
  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为他主持了成人仪式。仪式举行后,父亲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喜 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当然愿意,并且十分兴奋。
  第一站宿营地是桑地尼克坦,那里空旷无涯,广阔的原野,袒露的荒地,还有那错落有致 的沟沟壑壑,在蓝天白云之下,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大油画。壮丽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尔 ,他第一次获得了在空旷的大自然里自由遨游的乐趣。他们继续向喜马拉雅山进发,沿途游 览了许多地方,还特地参观了阿默尔特萨尔的金庙,和那些虔诚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锡克人 的颂神曲。抵达喜马拉雅山麓时已是阳春三月,但山区的春天却姗姗来迟,他们稍事休息 之后,便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尔豪杰峰攀登。途中要经过几个营地,他们或步行,或骑马, 或坐轿。山路两旁,古松参天,春花初绽,云飞雾绕,鸟语声声,皑皑白雪在峰岭闪烁 ,山路自下盘旋而上,沟壑万丈,层林叠翠。这一切,对泰戈尔来说都宛如天堂,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一颗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这山区的美景之中了。他们到达德尔豪杰峰 后,住在自己早已购置的小屋里。每当太阳从东方的峰岭喷射出万道金光时,泰戈尔和父亲 早已在户外散步了,然后回到屋里读一小时英文,读完就到冰凉的水里沐浴,下午仍是读书 ,讨论宗教问题,晚上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高山美丽迷人的夜色。父 子俩在那里整整度过了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这次旅游,使泰戈尔和喜马拉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给他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他后 来称喜马拉雅山是“蛰居在心灵上的情人”。后来,怀着深深的眷恋,曾多次攀登喜马拉 雅山。1916年出版的诗集《飞鹤》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这些游览活动的感受。以后,泰戈尔 和他的父亲又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桑地尼克坦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幢住宅和一座花园,他们 常去那里游览休假。他还在那里创立了植树节和开犁节,使当地植树造林蔚然成风。泰戈尔 的生活已经与桑地尼克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通过在那里的许多实验活动,扩大和增进了 对自己所热爱的大自然的亲近感,饱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熟悉了普通人民的生活情形,这 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34节: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回童心(2)
  理论点拨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没亲近泥土的童年即没有真正的童年。
  我国古代对于人的成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印度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父亲正 是这样培养他的儿子。攀越山峰、游览胜迹、长途跋涉、诵诗读书,这对于一个文学家的幼 年来说,其意义不但是一段快乐奇妙的时光,更是一种受益匪浅的经历。这样潜移默化的熏 陶往往在一个人成人后显现出来。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父亲,引导儿子去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和人文的胜迹,印度可能就不会出现那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人是大地的产物,土地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而现在的孩子却连什么是土地都不知道,他们心 目中的土地就是宽阔的马路,要不就认为是花圃里的黄泥。应该带孩子们去亲近自然,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在对自然的亲近中让孩子们变得聪明、变得健康。
  城市里的孩子失去了很多原本自己可以拥有的优越条件,但是水泥钢筋的世界,隔离了他们 与蓝天、碧海、大地的联系;孩子们与花草树木、飞鸟游鱼亲近的机会已经很少了,所以不 要吝惜时间陪伴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电视上、书本上的大自然离孩子仍旧是遥远的, 想象永远也比不上实践。
  智者说:“你是用泥土造的,你还要归于尘土。”一切生命,包括植物、动 物和人,归根到底都来源于自然、生于自然,最后又回归于自然。
  实例TIPS
  大自然带给孩子们什么?
  生命蓬勃生长的氛围
  离开城市之后,才会发现生命的丰富多彩:孩子们会被飞过的蜜蜂或是别的什么虫子不小心 蛰到;会发现在城市里寻找不到的斑斓蝴蝶和上万知了的齐声合唱;会放纵自己在泥地里弄 得脏兮兮的,然后在清澈溪水中荡涤自己的所有不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离开喧嚣 的城市去乡间旅游,因为只有在这里,人才能彻底地放松,回归于自己最本质的一个状态。 
  孩子也容易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最原始的生命力:不管是正在发芽的树枝,还是潺潺流水 ,也不管是蓝天白云还是狂风暴雨,大自然的神奇没有经过这样的近距离接触孩子是无 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只有亲身接触到这些神奇,才能够感受到生命和自然的联系。孩子能 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获得一种超然的快乐。
  智慧的灵感
  从古到今,我们总能从很多人的身上看到自然的影响,不少历史名人都能在自然中发 现灵感,获益匪浅。
  一棵苹果树成全了牛顿的灵光闪现,发现了万有引律;白鹅在池塘中的悠然让七岁的骆宾王 借助一首咏鹅诗展现了自己的诗词天赋;河里的小虾深深地吸引住了齐白石,又在他的画笔 下活蹦乱跳。这些都是自然给予的灵感。童年是一个人智力启蒙的基础阶段。大自然能美化 人的生命、启迪人的智慧。孩子在自然中能培养对线条、形体、色彩、音响、生态 的敏锐观察力和感受力。很多孩子学习音乐、绘画、文学,却无法理解很多艺术巨作的深层 次思想,为什么呢?因为在画室和琴房所能学到的只是技巧,却学不会对生活的新奇、幻化 、天真的感受。
  丰富的自然知识
  美国有一对夫妇颇具冒险精神,他们把四个孩子带到偏远的农场自己培养。白天,孩子们 像普通的农夫一样在农场干活,并在劳动中讨论种子发芽、遗传、农药等知识;晚上,曾是 大学教授的父亲则负责给孩子们讲授文化知识。到了周末,一家人会开车到附近小镇的图书 馆借阅各种书籍。这种特殊的教育激发了四个孩子前所未有的求知欲,他们如饥似渴地学 习,然后在农场里进行着自己的各种实验,孩子不断探索,养成了很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四个没有读过中学的孩子均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并分别成为电 脑、畜牧、天文、造船方面的专家。
  这对夫妻认为书本上的文字是死的,大自然的一切却是鲜活的,让孩子看着书本想象并不符 合孩子的天性,很多知识,孩子在自然中自然能够寻找到答案。
                  
第35节:坚持信念(1)
  坚持信念
  比尔·克林顿的母亲
  关于比尔·克林顿 》》》》
  比尔·克林顿,美利坚合众国第42任总统(1992…2000),是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总统,也是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以及在富 兰克林·罗斯福之后连任成功的唯一一位民主党总统。1979年1月,年仅32岁的克林顿 就任阿肯色州州长一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州长之一。因为克林顿在任期间政绩斐 然,五次连任阿肯色州长一职,历时长达13年,并于1990~1991年任民主党领导委员会领 导人。1992年,克林顿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与在任共和党总统沃克·布什以及独立候选人 罗斯·佩罗竞选美国总统,在内政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以43%的公选票,370张选举人 票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于1993年1月20日宣誓就职。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克林顿一直深得 非裔美国人、中西部和西部蓝领工人以及妇女的爱戴,他也是美国总统当中不多的少数族裔 民权和男女平等的最坚定的支持者。1996年克林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伯特·多尔和独 立候选人罗斯·佩罗连任成功。
  成长故事
  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妮亚用这样的话总结了她的生活史:“我不是一个为了规则而活的人。” 
  弗吉妮亚的一生充满波折,但是她却用自己的双手,培养了一位杰出的总统儿子。
  当克林顿还没出世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了,克林顿成了父亲的遗腹子。三个 月后,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弗吉妮亚生下了克林顿。
  弗吉妮亚是一位坚强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生活,她一边工作一边读夜校学习护理, 并取得了注册护士的资格。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在他 3岁时就开始教他读写。在克林顿的记忆里,虽然自己从来没有得到父爱,但是他和母亲的 关系十分亲密融洽,从未觉得遗憾。
  克林顿常常在厨房和母亲聊天,对于孩子的任何话题弗吉妮亚都认真地跟儿子讨论,用她开 朗、坚强的性格跟儿子交流他们共同的梦想。15岁那年,克林顿突然在厨房里对妈妈说,他 将来长大了要去竞选美国总统。别家的小孩这样说,父母也许会嘲笑是异想天开,但是弗 吉妮亚认真地想了想,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行。母亲也曾经有这样的梦想,只是当我觉 得我做一个让病人喜欢的护士更合适时我就放弃了。现在,对你来说,也许正是实现这个梦 想的最好时机。”
  从此以后,弗吉尼亚给了克林顿强有力的支持,她成为了克林顿力量与勇气的来源,而且母 亲总是叮嘱克林顿“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于是为了这个成为美国 总统的梦想,克林顿一直努力着、坚持着,他不仅成为了总统,也是被公认的美国历史上最 具人格魅力的总统之一。
  理论点拨
  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 ”就是因为这个信念,这个又盲又哑的女孩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成了20世纪美国十大 英雄偶像之一。而她的理想和信念都来自于她的老师。正是因为老师她点燃了信念之火,她 的生命才能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指引她走出黑暗、飞上云天。
  带着信念的孩子,能正确对待挫折,能迅速在逆境中重整旗鼓,并以更高的热情继续 投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