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作品选-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说“散文”
散文这个名词,在古典文学里,原先已有两个概念。其一是和韵文对立的,指不押韵的文章。其二是和骈文对立的,指句法不整齐的文章。这两者都是属于文体的概念,而不是文学形式的概念。现代文学中所谓散文,和小说、戏剧、诗歌分庭抗礼,其意义便是一种文学形式了。
把散文这个名词赋与文学形式的概念,大概起于日本,而日本人是以此作为英国文学中所谓Essay的译名。不过,Es-say这个名词,在英国文学里,本来只是指一种比较短的论文,篇幅虽不长,但内容却还是庄重的,或者说,“一本正经”的,对某一事物发挥议论。用我们的文学名词来表达,应该就是论说文。论说文还是一种文体,而不是创作文学的形式。
属于文学形式的散文,是专指一种比较轻松、比较随便的文章。它们不是学究式的高议宏论,而是“摆龙门阵”式的闲谈漫话。偶然高兴,对某一事物议论几句,评赞几句。或者索性把话头搭到别处去,借此发些牢骚,谈些感想。文章内容不一定扣住题目,题目也未必能概括文章。这种文章,就文体概念而言,是散文,但不是论说文。英国文学界把这种散文,称之为familiaressay,加一个状词,以示与论说文相区别。我们现代文学中所谓散文,实质上应该是familiaresAsay的译名。famil-iar是家常、亲热的意思,所以我想译作“家常散文”,用家常便饭、家常豆腐的例子。从前有人译作“絮语散文”,也还恰当。不过离开了语根。
随笔是我们古典文学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和英国人的家常散文,虽不完全相同,却也有些近似。我们现在称“散文随笔”,一般人都以为是散文和随笔两种文学形式的组合名词,我以为应当把“随笔”作为“散文”的状词,最好索性改作“随笔散文”,就可以作为familiaressay的新译语了。
在西方文学中,随笔性的散文开始于英国,也特别繁荣于英国。十八世纪后期,一位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写了两卷散文,题其书名曰《伊里亚散文》,我们现在译为《伊里亚随笔》。把散文这个名词作为创作文学的形式,开始于此。以前虽然有过十六世纪的英国人培根和法国人蒙田,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但他们的散文还只是短篇论说文,没有家常味,我们只把他们的文集称为《培根文集》、《蒙田文集》。
兰姆式的随笔散文建立了英国新散文的传统,从此以后,英国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散文家。英国的报纸,一向不登载小说,也极少登载诗歌。文学版的内容,以书评为主,其次便是散文,而散文的内容,有时也是书评。英国散文的繁荣,与报纸的需要极有关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报纸大量增加,于是有许多散文家应运而生,为报纸写稿。有些人成为某一种报纸的专栏作家,每星期供稿一二篇。我已经二十多年不接触英国现代文学,不知道他们现在有哪些散文家。我所熟悉的还是四五十年前的几位作家,如卢卡斯(E.Y.Lucas)、米伦(A.A.Milne)、林特(R.Lynd)等人,文章写得真好,一向是我休息时的读物。
“五四”运动以来,散文在我国的文苑中,也并不示弱。鲁迅是最重要的散文家。
他的风格,是古典和外国的结合。只因为他的绝大多数文章,思想性表现得极强,相对地未免有损家常味、亲热感。这一类文章,在我国文学界,一般称之为“杂文”,似乎有意和“散文”划一界线,虽然从文字涵义上看来,这两个名词并没有逻辑的区别。不过,《野草》和《朝华夕拾》,总该算是鲁迅最好的散文。
三十年代的周作人,也写过不少散文。最初的几个集子,如《自己的园地》之类,也很有味道。但是他写到后来,几乎尽是读书记,甚至抄书记,多读了便使人感到单调,也许还会沾染到一些书生的迂气。
朱自清的《背影》和梁遇春的《春醪集》,都是三十年代出现的优秀的散文集。梁遇春死得太早,他的文学生活没有几年,因而很少人知道他。他是在北京大学读英国文学的,他这本《春醪集》,确是正统的英国式散文。我还想提到冰心的《寄小读者》。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不是“小读者”,但我非常喜欢它。经过了几十年,现在我已忘记了它的内容,留下的印象是她的文章非常洁净。此外,茅盾、俞平伯、冯文炳、王鲁彦、魏金枝诸家,也都有好几篇杰出的散文,至今在我的记忆中。此外,肯定还有不少好文章,为我所失记的,或没有见到的。
林语堂推崇明人小品,提倡“闲适笔调”,似乎有意给散文开辟一个新园地。他掇拾周作人、沈启无的牙慧,竭力赞扬公安、竟陵文派。他把“闲适笔调”作为公安、竟陵散文的创作方法,而没有看到公安、竟陵诸家文章的针对性和战斗性。他们的笔调尽管闲适,思想内容其实并不闲适。在另一方面,林语堂的提倡“闲适笔调”,也有他自己的针对性。他的“闲适”文笔里,常常出现“左派、左派”,反映出他的提倡明人小品,矛头是对准鲁迅式的杂文的。这样一来,明人小品,闲适笔调,在林语堂手里,都成为反历史潮流的武器。鲁迅惟妙惟肖地用四个字揭穿了他的本质:“英文、英文”。
解放以后,仍然有许多人擅长写散文。鲁迅笔法的杂文,在新社会里有没有需要,尽管毛泽东同志有过明确的指示,但也有人提出来作为讨论的问题。随笔式的散文,曾经热闹过一时,你也“漫谈××”,他也“闲话××”,可是在一九五七和一九五八这两年中被罗织入罪的,也尽是这些散文。到了六十年代,散文又复兴了。有人向艺海中拾贝,有人在燕山上闲话,都受到读者欢迎,可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展,这些散文都成为“大毒草”。
现在,文艺界正在拨乱反正,为今后的繁荣创造条件。散文也受到各地作家的重视,已经出现了几个专载散文的刊物。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又提供了一个为散文家挥洒妙笔的园地,我相信今后的新文学史上,散文一定会占有反映和记录新时期总任务的丰富多采的重要地位。
本书由免费制作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霸气书库
我治什么“学”
《书林》杂志有一个《治学篇》专栏,去年,编者就来找我,要我给这个专栏写一篇文章,谈谈我的治学经验。我当时贸然答应,毫不考虑。现在编者又来敦促,要我践约交稿,我这才想起,我这一辈子到底“治”了些什么“学”?我自己也回答不上来。
我自己反省,弱冠以来,迄今五六十年,我的确“治”过不少“学”,几乎每年每月每日都在“治”,可是我“治”得了什么“学”呢?没有!我完全无“学”,因而至今是“不学无术”。
我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也就是在四年制中学第三四年级的时候,中、英语文阅读及写作能力,已有相当好的基矗中文是家学,我父亲教我从《古文观止》读到《昭明文逊。英文得力于叶颂藩老师的文法课,他教授《纳氏文法》第四册,使我能基本上懂得英文的语法结构。这两种语文基础,是我的有利条件。中学毕业后,报考东南大学国文系,同去应考的有四个同学,只有浦江清一人被录取,我和其他二同学均名落孙山。
于是去报考之江大学,因为听说教会大学容易考。果然被录取了,就进之江大学去读英文。在之江,没有钻研中国文学的条件,我就钻进了英国文学。一年之间,我读了英国文学史、英国散文和诗歌。对英国文学刚才懂得一些皮毛,可是因为参加非宗教大同盟,不能不退学了。
第二年,我到上海进上海大学,读中国文学系。陈望道老师讲修辞学,沈雁冰老师讲西洋文学史,俞平伯老师讲诗词,田汉老师讲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这些课程都对我有相当影响。西洋文学史的教材是周作人编的《欧洲文学史》,这部书的内容,实在只讲了希腊、罗马部分,我以为不足,就自己去找英文本的欧洲各国文学史看。俞平伯老师讲过《诗经·卷耳》,指导我研究《诗经》的路子。于是我找到一部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通读之下,豁然开朗,才知道古典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
在上海大学读了两年,又转到大同大学读英文,在叶上之、胡宪生老师的指导下,读了司蒂文生的散文《骑驴旅行记》和沙克莱的小说《亨利·爱思芒》。同宿舍的同学有许思玄,读英国文学书甚勤奋,我和他对床而坐,颇受他的影响。以后又转入震旦大学读法文,随即便爱上了法国诗,从龙沙、维雄到雨果,似懂非懂地乱读了一阵。中国古典文学,就此放下了。
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七年,在上海做亭子间作家。职业是书局编辑,业余工作是写小说,翻译外国文学。阅读的也多是外国文学,偏重于苏联、东欧诸国和美国。读书没有计划,得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知识面广了,眼界开了,可就是说不上研究。在周作人、林语堂的影响之下,也曾有一二年热中于明人小品文,把公安、竟陵派的几十部诗文集看了一遍。
一九三七年秋,到云南大学文史系教书,系主任分配给我的课程是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历代诗癣历代文眩我战战兢兢地接受了任务,努力备课,编讲义。上了几个月课,才知道过去光是读书,纵然读得很多,全不顶事。有许多古典作品,过去读过几十遍,自以为懂了,没有问题。可是拿到课堂上去一讲,经学生一问,就觉得有问题了。
怎么办?要解答,就得研究。从此开始,我的读书方法才深入了一步。
在云南大学三年,有条件阅读了许多云南古代史文献,写下了一些札记。在向觉明的影响下,看了许多敦煌学文件,校录了十几篇变文。一九四一年,到福建厦门大学任教,于是云南古代史和敦煌学的兴趣消散了。在厦门大学五年,由于厦大图书馆的藏书毫无损失,全部内迁,我着实看了许多书。给学生开了一门专书选读课,讲了一年《史记》,自己也写了许多《史记旁札》。读了七八十种宋人笔记及野史,抄录了所有关于词的资料,打算编一本《宋人词话总龟》。这两部没有完成的手稿,都在“浩劫”中损失了。
解放初期的五六年间,我的业余时间都花费在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前后译出了二百多万字的东欧、北欧及苏联小说。一九五七年以后,才重又回到古典文学的阅读和研究,主要是对唐诗宋词做了些考索工作。但就在同时,我的兴趣又转移到金石碑版。陆续写成了《水经注碑录》、《诸史征碑录》、《唐碑百逊、《北山楼碑跋》等十多种著作。这些手稿,在“浩劫”中也损失了一大半。
以上是我生平治学的一个大概情况。如果说“治学”就是“研究”学问,那么我实在没有“治”过任何一种学问,因为我的研究工作实在做得太少。不过我以为“治学”这个名词,意味着一整个过程。任何人都不会一上手就研究一门学问,必须有一个逐渐走向研究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浅尝到博览。对某一门学问开始感到兴趣,渐渐地一本一本找这方面的书看,熟悉了关于这一门学问的各方面情况,这是第一个阶段。既已熟悉了关于这门学问的各方面情况,在更广泛的阅读与思考之际,必然会发生问题。碰上了问题,就要自己去求解决,这才走上了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入门”。入门之后,你会觉得欲罢不能,索性把一切弄不清的问题弄弄清楚。于是不能不展开更深入、更广泛的探索,这样才到达第三个阶段,开始做研究工作了。
由于我个人性情急躁,没有耐性,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加上生活条件的不稳定,我治过许多学,可是都只走了两段路,没有完成治学的全程,因此,至今不名一家,在文学研究工作者中间,我只是一个“三脚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