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

第122章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第122章

小说: 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鸨杀⊥俾罟醋源筇频男猩蹋切┨迫说陌谅呛抻谛摹5菜挡磺宄渲芯烤褂屑阜质浅鲇谧员埃屑阜质浅鲇谘尴邸
就好像现在,他一旦真正成为了大唐的官员,就立刻由衷升起一种自豪感。完全的认同了渤海人其实也是大唐人这一朴素的观点。对于高明博来说,这一点他现在已经越来越肯定了,既然每一代渤海大王就要接受大唐天子的册封,既然渤海事大唐为宗主。既然大唐以羁糜州之例待渤海,为什么渤海人不是大唐人?
究其本因。可能之前的他便如同所有渤海人一样,其实以不能生为大唐人而感到沮丧吧。可是今天。当高明博成为了一名大唐的官员,成为了深受李将军欣赏和器重的心腹时,他已经有些忍耐不住了,他迫切的想要告诉自己的母亲,告诉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家人和那个对自己冷眼以待的父亲,同时也告诉自己的朋友,他高明博经过自己的努力,是的,完完全全依靠自己,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唐人,而不是尊奉大唐为主藩国人。
哦,不,他觉得自己更应该告诉他们,正如李将军所言,藩国人也是唐人,是大唐的子民,渤海国与契丹、奚、室韦一样,与大唐的关系就好比卢龙、魏博、成德之于大唐,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高明博一路上思绪万千,带着商队在天色濛濛的商道上行进,每踏出一步,都感觉到一阵轻快和期盼。感谢精准的历法,小雪天的确是小雪,而非大雪,行到黄昏时分,雪住了,道路也未见多少泥泞。
自从上个月营州方面与平州达成协议,由平州组织人力平整柳城至燕郡的道路之后,这条路上便多了几处驿站,高明博一行刚好来到一处,就此卸车住宿。当晚,吃上饱饭之后,行商们督促车夫检查大车的车辕等处,目前情况尚好,只有一处车辕受了轻微破损,需要更换。十驾大车里有两驾都是携带大车的备用部件,是以倒无需发愁。当晚住宿休息,第二天继续启程。
过燕郡、穿怀远,商队逐渐离开了营州,从此继续向东,是五百里广袤的辽东大地。这片肥沃的土地原属大唐安东都护府所辖,在大唐鼎盛时期,这里曾经重兵云集。最多的时候,新城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辽城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四大督府并立,连同营州都督府,大唐在关外曾经驻扎过十多万人马,马蹄所至,诸族臣服。
只可惜往事已矣,城池残破,物是人非。
当年大唐退出辽东之后,这里无人控制,逐渐成为无主之地。渤海国又等了数年,见大唐似乎确然不见返回的迹象,便悄然出兵,将几处重要之地占据,成为了渤海国不敢宣示的土地。其后契丹人崛起,在此处与渤海国反复争夺,于是辽东大地战乱四起,百姓离散。契丹的兵锋如何是现在的渤海所能抵挡得住的?到得今日,辽东大地上的新城已然落入契丹乌隗部之手,渤海国也从辽城和建安退出,缩回其境内,就连其本国的扶余府也被契丹迭剌部夺了一半,可谓情状不妙之极。于是辽东大地更见萧索,数万流民百姓逃亡至南部乌骨江流域,在这里开垦畜牧,以躲避北方战乱。
出了怀远军城,已是人烟稀少,这两年契丹乌隗部和渤海在此交兵,打得不可开交,早就没有了什么百姓,更何况乌隗部和营州签订了怀远条约,整个部族离开了这片土地,于是大地上更是空旷寂寞。
行上半日,已可见到辽城,城墙规制甚大,远超怀远军城和燕郡,几乎可赶上柳城。可惜随着乌隗部占领北方的新城,渤海国败军不敢在这座城池停留,早已卷了财货逃回国内去了。这种恐慌感染了辽城百姓,他们纷纷卷起铺盖向南逃往,于是留下了一座鸦雀逡巡、豚鼠奔走的空城。
契丹乌隗部一来对没有人丁的空城不感兴趣,二来也确实没有时间占领这里——他们很快就将主力丢在了鹿鸣洼子,部族人口和丁壮也几乎折损近半。于是这座城池空空如也,当高明博率领商队进城的时候,感觉心里慌得厉害,极其吓人。他们没敢在此停留,直接穿城而过。
当然,一路上也不是真个没有人烟,一些胆大的居户和不愿背井离乡的老弱仍旧在这一带挣扎生存,同时契丹乌隗部的游骑和自发啸聚成盗的马贼也常常出没。不过这些还难不倒高明博,押运车队的五十多人大部分都是精壮,手中兵器战马都很齐全,其中更有十人为高明博筹建的调查统计局行动人员,人人配备手弩,所以战力着实不弱。更何况高明博本人还有营州军总部虞侯司统战处从事的牌子,更有营州军总部和长史府开具的身份证明,一般人哪里敢惹。
高明博等人路上曾经碰到过一次契丹乌隗部的游骑,当时大概十余骑乌隗部游骑从远方驰来,围着商队转来转去,脸色很是不善。高明博在让商队戒备的同时,出示了自己的官职腰牌和官府证明,这些契丹人才不甘的吆喝着离开。其实营州军总部各衙门除了调查统计局外是没有什么腰牌一说的,但高明博又不能向别人随意显摆自己的密谍身份,为了方便出示自己的身份,才特意申请制作了一面虞侯司统战处的腰牌。
腰牌也并不是每次都能管用,至少那些马贼面前就没什么太大作用。不过当商队所有人都亮出寒光闪闪的兵刃,当其中的调查统计局行动人员将手弩扣上箭矢的时候,马贼们终于意识到面前的不是肥羊,而是比他们还狠的饿狼,于是他们果断掉头,灰溜溜的“风紧扯呼”了。
离开柳城的第十天,商队终于进入了渤海国。
渤海国西部临大唐的边界处,自北向南依次是四府两京,即扶余府、长岭府、鸭渌府和南海府,渤海国的五京之西京和南京分别位于鸭渌府和南海府之中。如今的扶余府已经大半落入契丹迭剌部之手,长岭府西部和鸭渌府西北也属于战乱之地,渤海主力则屯于河州与正州,一北一南以为西京门户。
而高明博的商队,则走在去往正州的道路上……)


第七章 西京变(七)
渤海国左领军卫中郎将高明安闻得军士来报,有大唐使者叩城,不免好生奇怪。!在他有生以来的二十余年里,从来没有听说过大唐使者前来渤海的事情,有的只是渤海使者年复一年去大唐的朝贡使团。而且自奚人、契丹人相继隔断营州道后,这些朝贡使团都是乘海船从海对面的登州上岸,几乎没有从正州陆路往长安去过。只有前几年鸿胪寺卿、王弟大封裔曾经率领使团走过营州道,路过正州。
当年先王大玄锡驾崩,新王大玮瑎继位,依渤海国例,是必须得到大唐天子封诏才算名正言顺的,没有大唐颁赐的“渤海郡王”封号及“忽汗州都督”官职,就只能算个“权知国务”——没名没分的国主,也得不到渤海臣民的拥护和认可。没办法,谁让渤海国既是藩国,又是事实上的大唐羁縻州呢?大封裔当时就是为了求取这份诏书才去的长安。
那会儿高明安还只是左领军卫录事参军,年轻位卑,只在接待酒宴上见过这位王弟,而且隔得远远的,没有上去致酒问候的机会。不过也正是那一场酒宴,年轻的高明安对大唐和渤海国之间的臣属关系有了更深的印象,所以听说有唐使前来后,不敢多有怠慢,连忙上了正州的城头,趴在垛口处向下张望。
只见城下十驾大车,数十骑者,大多是行商及随从穿扮,只正中簇拥着一个年轻人,貂皮锦裘。似有几分华贵之气。他心中好生纳闷,既无兵员又无旌节旗号,看上去倒像个行商旅团,哪有使者的样子?而且这为首的年轻人依稀中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如今兵荒马乱的年月,正州是一线对敌之所,每日只开两个时辰,此刻早已关闭,他也不敢随便放人,便在城头高声问道:“下面可是唐使?现在城门已闭,不好随便开城,还请贵使将文书送上来。验过之后才好开门迎候。”
说完,命人将吊篮坠至城下。
他在打量高明博,高明博也同样在打量他,他认不出高明博的身份。高明博却已经认出他来了,不禁一笑,道:“明安二兄,弟是明博!弟回来了,二兄速将门打开罢。”
高明安一愣。再仔细观瞧,忽然想起来,这不是二叔家的九郎高明博么!难怪他一时看不出来,高家子弟众多。高明博又是庶出,幼时家中叙礼。高明博都登不得台面,哪像他这个大伯家的嫡子。处处都是人前人后风光无限。
高明安认出高明博后,心中却是一紧,听说这位庶弟被发到燕郡去打理族中营生,后来燕郡被契丹人占据,料想这位庶弟也多半没什么好结局,怎么今天忽然冒出来了,还自称唐使!
他在城头一犹豫,高明博还以为他仍旧没认出自己来,又是无奈一笑。他倒也理解对方,族中那么多子弟,自己这么个庶出的,向来都是籍籍无名之辈,认不出也很正常。当下取出营州长史府颁发的商队总办和营州军总部虞候司统战处从事的两份证明文书,让随从送到篮子里。
高明安等篮子拉上来后,取过两份文书细瞧,看模样似乎是真的,心中更是踌躇,想了半天,还是一咬牙:“开门!”
城门开启,高明安亲自迎了出来,面子上格外亲热:“果然是九郎!适才隔得远,没有认清,还望九郎莫怪。对了,九郎不是在燕郡么,怎的今日回来了?”
高明博道:“原本是在燕郡的,后来契丹人攻破燕郡,弟便逃至了柳城,在营州长史府谋了个差事,所幸得上官器重,倒也混了个出身,有了官身。”
说着,不免就是一阵感叹,其中却也不乏炫耀之意。
高明安忙问究竟,高明博便将一应经过一一道来,只不过其中隐瞒了很多不为外人道的事情。高明安就在城门口听完了高明博的叙述,这才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庶弟尚不知家中内情,只是不知怎的竟然走了狗屎运,成了大唐的官员,也算是好命!戒心即去,以眼神示意左右军士不可妄动,这才终于上前,挽着高明博的臂膀一起入城。
他一边盘算着如何应对,一边好奇的问着高明博关于燕郡、柳城等地的情形,说话间便将高明博引入府衙,摆酒款待。宴席间,高明安还将同在正州领军的高明翔叫出来陪酒,高明翔也是高明博大伯一系的年轻子侄,算得他的堂弟,见面之后又是一番亲热。
自从燕郡、怀远军城被契丹人攻占后,渤海国彻底退出了营州,就连辽东的几座大城都不要了,自然对现在营州的状况不甚清楚。高明博便将这一年来营州军的态势讲述一遍,说到李诚中收复柳城、燕郡和怀远军城时,高明安和高明翔都听得咋舌不已。他二人可是真刀真枪和契丹人交过仗的,对契丹兵的威势深有体会,没想到现在大唐恢复了对关外的用兵,而且唐军还如此能打,不禁心下又是欢喜又是忐忑。欢喜的是契丹人终于吃了瘪,想必对渤海国的劫掠和侵扰会减轻许多;忐忑的是唐军居然又向关外出手了,这岂不是与朱大相的治国之策有所抵触?
当夜,高明博醉了,不管幼时大伯一系如何对自己不好,无论自己当年被发配至燕郡过程中大伯是否起了主要作用,高明博都不打算深究了。毕竟都是一家人,自己如今也算是有了不小的成就,高氏豪门总要承认自己了吧!所以,他喝得很多,在两个族兄面前着实痛饮了一番。
回家的感觉真好,所以高明博睡得很踏实,可他睡得自在,高明安和高明翔两兄弟就不是那么自在了。
“二兄,如何是好?没想到老九成了大唐的使者,若是等他去了西京,就不可收拾了!”
高明翔急道。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阻拦他去西京?人家现在是大唐的官身,奉的是营州长史府之命,怎好拦阻?”
高明安皱眉。
“他是营州方面来的,并不是青州。弟之前问过赵录事,咱们渤海国不受营州辖制,咱们尊的是平卢节度王师范,这是大唐朝廷颁下的定制!”
高明翔酒宴之前曾经找过军中赵录事,赵录事是位老学究,对律令体制都相当熟稔。
高明安想了想,还是摇头:“老九奉命所来没有别的事情,只是营州方面的通商总办,据说只管行商接洽,这事跟咱们渤海国受哪里节制没有任何关系。”
高明翔道:“总之不能让他去西京……”
说着说着,又咬牙道:“干脆就在此地做个干净!他从营州过来,一路兵荒马乱、道途不靖……”
高明安犹豫半晌,终于还是道:“擅杀唐使,这可不是你我兄弟能够承担得起的重责!这些事情还是交由大人来决定吧。这样,你……”
他本想让高明翔“陪同”高明博回西京,但见到自家兄弟脸上的狠状,不免联想到其为人,终究还是不放心,干脆道:“你坐镇正州,好生看家,反正现在契丹人也没什么动静,听老九说他们被唐军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