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完结) 作者:贼道三痴-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蔚妹渴戮∩疲 庇胫诎⒏街筱!M醯嘉磐跏鲋裕范恢换肝氯ㄇ愠埃挥型跏龈曳秆罩庇铮肝乱嗑次分
王述耿直,王坦之持重,有一则故事可论王述、王坦之父子二人高下。王述升尚书令,事行便拜,王坦之说理应谦让,王述问:“你认为我才不堪此任?”王坦之说:“哪里会不堪,但谦让是美德,恐不可缺。”王述慨然道:“既然我足堪此任,何为虚言谦让?”又给儿子王坦之下定论说:“人言汝胜过,定不如我。”
因桓温议迁都之事,王述被司马昱从扬州紧急召回建康,所以王述也来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婚礼,与德高望重的尚书仆射王彪之一起作为婚礼的赞者。
郗超领着陈操之先拜会王坦之,王坦之应桓温之辟,将入西府为长史,这真是很有趣的现象,似乎门阀子弟不入桓温军府历练一番就不具备做州郡长吏的资格,桓温也很喜欢招揽那些名门高士入他军府,至于能不能为他所用,却在其次。如谢安、王坦之,后来都是桓温在朝中的主要对手。
王坦之为人端谨,敦儒教,好刑名之学,著有《废庄论》,建康名流敬服支道林,王坦之独非议之,认为林公诡辩,支道林辩才是远胜王胆之的,反击说:“戴油腻冠,穿布单衣,挟《左传》跟在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这是讥讽王坦之学儒而无创见。
陈操之对王坦之的深刻印象不在于他敢于鄙弃玄学清谈,而是源于另一则故事。
王述敢恨亦敢爱,三十得子,儿子王坦之又聪慧过人,王述甚是宠爱。常抱坦之于膝上,王坦之长大成人都入朝为官了,王述还常常抱王坦之于膝上说话。有一次王坦之回来坐在父亲膝上说桓温想与他们太原王氏联姻,让其儿子桓歆娶王坦之的女儿,王述一听就怒了,把坐于膝上的王坦之一把推到地上摔一跤,还大骂痴儿,坚决不允。
现在陈操之亲眼见到这个年过三十还要坐在老父膝上的王坦之,若不是陈操之修养好、稳的住,真要笑出声来。
王坦之寡言少语,见到陈操之,含笑道:“江左卫玠,名不虚传。”即引陈操之去见其父王述。
王述看着风姿卓秀的陈操之,淡淡道:“看来陈公子不能做我扬州文学掾了,可惜!”
郗超笑道:“做个寻章摘句的文学掾岂不辜负了子重之才。”
王述说了四个字:“拭目以待。”
陈操之也未多言,他知道王述对他有了芥蒂,不过既然王述之子王坦之也要入西府,那他陈操之效力于桓温又有何不可,相对于建康中的门阀显贵,还是桓温更能不拘一格擢拔人才!
经郗超引见,陈操之又分别拜会了尚书仆射王彪之和中领军桓秘。虽只寥寥寒暄数语,但言词清朗,气质温雅,王彪之与桓秘都对陈操之观感颇佳。无论哪个时代,俊美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清朗的语言都是交际的利器,更何况东晋这个最重容止风仪的时代!
当然,陈操之也看到了左民尚书陆纳,陆纳是与全礼全常侍一道进来的。身边还有一个年近五十、方面大耳、神色肃毅的老者,容貌与陆纳有四分相似,想必便是陆纳之兄五兵尚书陆始了。
陈操之恭立一旁,长揖到地,朗声道:“见过陆使君、全常侍。”
陆纳没想到在这里会遇上陈操之,尴尬之色一闪而逝,拱手还礼,未说什么。
陆纳身边的老者正是陆始,陆始也未想到这便是陈操之,还问陆纳:“三弟,此谁家子弟,倒是俊郎不凡?”
陆纳担心二兄脾气暴躁,当场发作,一时沉吟未答。
全礼全常侍答道:“此子便是我钱唐之秀,有江左卫玠美称的陈操之陈子重。”
陆始浓眉一抖,眼睛眯起,威煞显现,他倒没有想到陈操之还敢当面来见礼,只是今日乃会稽王嫁女,不好发作,“哼”了一声,大袖一拂,往大厅而去。
全礼留步,与陈操之叙谈了几句,说道:“司徒府及吏部已准我致仕还乡,大约月底就会启程。”
陈操之道:“《尚书》云‘大夫七十而致仕’,全常侍尚未过六十,实在是太可惜了。日后小子不能在京中聆听前辈教诲,心实怅怅。”
全礼笑道:“老夫近两年发苍苍而齿摇摇,老眼昏花,不便为朝廷效力了,还是归乡颐养天年、教育孙辈吧,操之在京中好自为之吧,希望在钱唐时时得闻操之佳音。”
陈操之道:“小子到时一定来为前辈送行。”
会稽王司马昱虽然崇尚简朴,但这毕竟是皇族与龙亢桓氏联姻,方樏牢烛,雕纲彩饴,金银连轈,杂器豪华。
除男宾之外,还有建康城王公贵族、高官显贵的未婚女郎也齐聚司徒府内院。参加新安郡主的婚礼,俗谓助嫁。
傍晚时分,桓济率百余车、千余人来迎新安郡主,于青庐交拜,共牢盘进食、饮合卺酒,数十女郎送新安郡主登上画轮四望车,便往桓温在建康的府邸大司马府而去。前些日传闻新安郡主司马道福拒嫁桓济,贺客中颇有看热闹者,想着今日婚礼会不会起什么波折,不料相安无事,新安郡主再如何骄纵,也不敢抗父命在这样宾客盈门之际泼闹,但婚后与桓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那是休想了。
这日陆葳蕤也来为新安郡主助嫁,送新安郡主出门时,侍婢短锄早就为小娘子留心着呢,这时悄悄对陆葳蕤道:“娘子你看,陈郎君就在对面那青布幔边上,看到没有?”
陆葳蕤抬眼望去,果然看到离着七、八丈远,陈操之正微笑着与他人交谈,目不斜视,温文尔雅。短锄道:“娘子,小婢喊一声,让陈郎君过来,可好?”
陆葳蕤赶忙制止:“这像什么样子,让人笑话。”左右一看,却见几步外一个身材高挑、容颜雅洁的女郎瞧着她微微而笑,这女郎身量甚高,在七尺开外,衣裙飘逸、气质脱俗,仿佛众芳摇落后的孤楼寒兰,泠泠有林下风气。
陆葳蕤觉的这女郎有些面熟,却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待要细看,那女郎已经转身走了回去,问司徒府侍女,答曰:“此谢家娘子。”
与陈操之相谈的是孙泰,孙泰来司徒府贺喜,遇到陈尚、陈操之兄弟,便相约跟着迎亲车队步行前往桓大司马府第,从司徒府至大司马府有三、四里路,一边走一边说话。
陈尚问孙泰何时赴东阳郡丰安县就任?
孙泰意甚自得,说月底将启行,又问陈操之:“听闻子重兄将入西府,不知确否?”陈操之道:“尚不确定,大中正考核未进行,前程未卜。”
孙泰笑道:“子重兄才名远扬,通过大中正考核应不在话下,只是入西府怕是难有出人头地之日,因有王谢子弟在上,何如在下做一小小县长逍遥?公务之暇,以天师道法教化百姓,为民禳灾却祸,善莫大焉!”
这时,一位三十多岁、戴卷梁冠的男子追上来与孙泰见礼,这男子广额丰颊,气宇轩昂,孙泰便向陈尚、陈操之引见道:“这位是范阳卢竦卢道峙,北地大族,先祖曾任大司空、卫尉,笃信天师道,为徐州天师道大祭酒。”
祭酒原是汉魏官名,诸如博士祭酒、国子监祭酒之类,但孙泰所说的这个大祭酒却非官名,而是指统领本州郡道民信众的天师道道首,这个卢竦也是前年与钱唐陈氏、琅琊孙氏一起列入士籍的。
陈操之心中一动,他知道孙恩与其妹夫卢循率天师道信众作乱之事。卢循现在应该还未出世,眼前这个卢竦应该就是卢循的父辈,看来卢、孙两家也是世谊啊。
孙泰道:“卢道兄修为甚深,徐州士庶敬之若神,倾家供奉以祈福庆,今入建康,南北豪门争相延请其宣讲《老子想尔注》,并于城北直渎山下设道场,两位陈兄皆是天师道友,莫忘了三会之日的庆典。”
陈操之在初阳台道院葛师藏书中读过《老子想尔注》,这本书托名张道陵著,完全不是从哲学义理方面来解释《老子》,而是阐述天师道的养生术,其中着重的是房中术,诸如:
“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
“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
“精结成神,阳羔有余,务当自爱。闭心绝念,不可骄欺阴也。”
……
这部房中术典籍讲究“形交而神不交”,即在与女子性修炼过程中保持精神意念上的清净,从而达到“积精成神、神成仙寿”的境界。
陈操之对时下的天师道反感的正是因为这所谓的男女合气术,这种修炼术往往造成群体性淫乱,这个卢竦虽然相貌堂堂,但明显心术不正,所谓妖道就是卢竦这类人吧。
却听孙泰道:“大陆尚书之子陆禽现已拜卢道首为师,子重兄何不也师从卢道首,有卢道首相助,子重与陆氏之关系当可破除坚冰、得成好事。”
陈操之淡淡道:“改日有暇再向卢道兄请教。”
卢竦一听这话,脸色微变,笑了笑,说道:“陆禽陆子羽倒是托我转告陈道兄一句话,莫要再纠缠他陆氏女郎,否则只怕陈道兄难在建康立足。”陈操之含笑道:“陆子羽有此忠告吗?那好,相烦卢道兄也转告陆子羽一语,谨慎交往,莫惹祸殃。”卢竦脸色大变,怒从心起,额上筋绽。
陈操之拱拱手,与三兄陈尚快步而行,冉盛和黄小统一高一矮跟在后面。
陈尚皱眉道:“十六弟一向藏锋内敛,今日为何与这卢竦针锋相对?恐贻后患。”
陈操之道:“三兄不必忧心,卢竦当面羞辱我,我若低声忍气,传扬出去真的无法在建康立足了,至于后患,我料卢竦将借天师道行不法之事,事败身死,何足虑哉。”
陈操之料事必中、所谋深远,陈尚佩服至极,当下不再多问,一起赴大司马府参加婚宴。
卷三 妙赏 十一、陆始发难
二月十七日午后,孔汪来顾府访陈操之,孔汪被辟为被东海王舍人,不日将赴任,孔汪与陈操之、顾恺之畅谈了一个下午,并非只是辩玄空谈,而是交流学问、相互映发,三人惺惺相惜,更增友谊。
顾恺之留孔汪用晚餐,饭后入书房就坐,再论儒玄,侍者来报,南阳范宁来访。
孔汪笑道:“范武子来了,那我可就要告辞了。”
陈操之以为孔汪与范宁有隙,但孔汪不是那种无雅量的人啊,不免有些疑惑。
孔汪解释道:“因我名犯了范武子的句讳,范武子见了我,无不退避三舍,更是从不与我交淡。”
顾恺之笑道:“原来如此,难怪前日范武子见了你,掉头便走,哈哈。”
孔汪道:“我敬佩范武子的人品学问,只是无缘与他一席谈了,不过今日与子重、长康长谈,受益极多,更有何憾!我便给范武子让位吧。”
孔汪去而范武子来,范武子依旧眉头微蹙、表情严肃,端端正正跪坐,对陈操之说道:“前日大陆尚书请我参与明日的司徒府清谈雅集,在足下接受大中正考核时与足下辩难,我范武子痛恨清谈玄辩,如今却被人当作清谈利器来利用,实在是莫大的嘲讽,我答应陆尚书将赴司徒府,但我将一言不发,但听足下舌辩,然而今夜,我欲与足下一辩,此辩无论输赢,我从此不再谈玄。”
陈操之含笑道:“多谢范兄成全,范兄这样儒玄双通的饱学高士,若在明日司徒府考核与我辩难,只怕我难过考核之关。”
范武子道:“何必言谢,君子成人之美,我又何必刁难足下,而且足下并非沽名钓誉之辈,谢府雅集我已见识过足下之辩才。”
陈操之道:“范兄有志于弘扬儒学,我亦以为儒学乃治世之学问,内圣外王、施行仁政才是开万世太平之正道。”
范武子长眉一轩,眼泛异彩,说道:“如此说,足下亦是不得已而辩?”
陈操之笑而不答,顾左右而言它:“我喜一边散步一边相谈,范兄可愿相陪?”
范武子道:“自当奉陪。”
陈操之、范武子、顾恺之三人来到顾府后园,沿花木小径缓缓而行,谈论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之说首见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欲焉以自为方’。正始玄学创始者王弼打通儒玄的壁垒,用老庄注释《论语》,云:‘圣人有则天之德,所以称唯尧则之者,唯尧于时全则天之道也。荡荡,无形无名之称也……故则天成化,道同自然,不私其子而君其臣,凶者自罚,善者自功,功成而不立其誉,罚加而不任其刑,百姓日用而不知其所以然,夫又何可名也!’这就是把孔子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与庄子的‘内圣外王’联系起来了。”
陈操之与范武子谈论的自然是儒家的“内圣外王”,范武子对陈操之所说的“无善无恶乃心之体、有善有恶乃意之动、知善知恶为有良知、为善去恶当在格物”之说大为赞叹,认为这是先儒所未言,便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