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

第13章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第13章

小说: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哥马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1944年5月26日,希特勒仔细地端详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这张照片是德国间谍于当天拍摄的。希特勒疑惑不解,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来这里。不久,又从密探那里获悉,蒙哥马利又去了阿尔及尔,并带来印有他名字缩写的手绢。苦苦思索的希特勒立即下令召集高级将领会议。会上,大家表达了各自的意见,最终取得共识:盟军即将在法国南部的加莱地区登陆。
  然而,这一切都是盟军精心设置的“铜头蛇”行动的一部分,它其实是一个圈套。所谓“铜头蛇”行动,是由英国情报部门在诺曼底登陆战前夕进行的一场秘密情报战。其内容是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之前,找一个与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长相酷似的人冒充他进行一系列掩人耳目的活动,以便以证据确凿的“事实”向德军表明,英国登陆作战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元帅已经到了非洲的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而不在英国,从而使德国人相信:盟军的登陆地点不是法国北部的诺曼底,而很可能是法国南部的加莱地区。
  假戏真做的布律蒂斯也在盟军登陆诺曼底计划顺利实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44年初,驻扎在法国的德军兵力要比英美两国登陆部队的总兵力雄厚得多。如果德军将主要兵力集中于诺曼底,盟军的登陆行动计划肯定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为确保成功,盟军还决定同时采取“霸王行动”。这一行动主要是阻止德军的主力向诺曼底转移,使德军把与英国东南部仅一水之隔的法国加莱地区错认为登陆地点。“计划”虽好,但是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这时,英国人想到了“德国间谍”布律蒂斯,决定通过他假传情报,迷惑德军。
  盟军为了执行这一庞大的冒险计划,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以配合布律蒂斯向德军传送假情报,例如派出飞机对加莱地区的德军兵营进行轰炸,制造出要在加莱同德军决一死战的架势;派出装有电台的汽车在这个地区迂回,发出几千封电报供德军监听。
  这一切假象做得天衣无缝,致使德国人完全上了当。他们认为,依靠布律蒂斯这个优秀的间谍人员识破了盟军的入侵计划。于是,德军将最精锐的部队和庞大的坦克群集结在法国北部加莱地区……
  当然,除了我们已知的几位幕后英雄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下英雄都为这次登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借助他们的力量,1944年6月6日,一批神兵在诺曼底从天而降,而此时希特勒的重兵却还集结在加莱地区待命。
  日本偷袭珍珠港能够避免吗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日本走上了不归之路。美国人一直将珍珠港事件视为自己的耻辱,将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一方,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
  著名美国历史学家舍伍德在其所著的《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一书中详细分析了美日的珍珠港事件前的外交谈判过程。日本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1941年11月6日赴美,与驻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国举行了谈判。11月20日,日本代表作出了准备同美国达成协议的姿态,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了日本政府的“和谈新建议”。然而,11月22日,美方用所谓“魔术”的特殊方法截获和破译了日本外相东乡给野村和来栖发的密码电报。在这份电报中,东乡指示野村和来栖,日本政府20日的建议是:“绝对最后建议”和“防止某种事件发生的最后努力”。这个最后通牒的期限是11月29日,电报最后强调,“最后期限绝对不能改变。在这之后,事情将自动地发生”。11月26日,赫尔国务卿对日本的建议作了答复,向日方代表递交了美国政府拒绝日本建议的照会,即所谓《赫尔备忘录》。因为美国截获和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美国方面觉察到日本将有所行动,但并不清楚日本的具体进攻目标,对此,就连日本谈判代表野村和来栖也不知道。舍伍德指出,11月25日日本机动部队向珍珠港进发,这正是东乡密电上指定的“绝对最后期限”的前4天。这就是说,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国的答复,在一本正经的、无效的外交换文还在继续之际,战争就已经发动了。
  当然,这只是美国学者的看法,对于这件事情,有些日本人又是另一种说法。
  日本袭击珍珠港的飞行部队总指挥官渊田美津雄于1967年再版了他的《袭击珍珠港》一书,对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指责作一番解释。他指出,罗斯福总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为了使美国人民在参战问题上统一起来,千方百计想找一个类似的“路西达尼亚”号邮船惨案的事情作为参战的借口(1915年5月7日,美国以“路西达尼亚”号邮船惨案为借口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电报密码早已被美国先进的无线电监听系统破译了,而且,美国人早已得悉日本正在凯觎珍珠港。罗斯福对这件事情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愚弄了人民和军队,故意使太平洋舰队处于无准备状态。
  另外,当时任机动部队第一航空舰队参谋的原田也曾经写文章表示,美国政府早已得到情报。罗斯福总统深谋远虑,企图以此振奋士气。
  随着影片《珍珠港》的上映,珍珠港事件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但珍珠港事件真相也许就如同那些被炸沉的战舰一样,永远无法重见天日了。
  伊拉克的战机外飞之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若是双方均能如此那就不分胜负了。可见还要做到“故弄玄虚”,知己防彼。1991年的海湾战争,伊拉克百架战机在大敌当前之际非但没有奋起反击,反而逃之夭夭,转飞伊朗。此“玄虚”弄得人们大为疑惑,至今无人知晓其中真正动机。
  这支自诩为“世界上第5支最强大的军队”到底搞什么鬼?
  西方新闻媒体曾对伊机外飞事件大肆报道。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使这一事件令人难辩真伪,然而归纳起来也不外乎有下面四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伊方的“韬晦之计”。众所周知,由于两伊战争刚刚结束,双方的敌对关系有所缓和。而海湾战争爆发后,伊朗即宣布中立以自保。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凭借地下防护体将战机留在国内倒不如将一些较为先进的飞机保存在中立国伊朗境内,故而战机纷纷外飞。
  也有一些人士另持“未遂政变”一说。一部分西方人士纷纷猜测,伊国内的一起未遂政变可能是伊机外飞的直接原因。前苏联某官方通讯社对于这一揣测也给予了证实。报道如下: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不力,致使多国部队节节胜利,萨达姆颜面大失,遂杀鸡儆猴,将两名空军司令以“防空不力”罪处决。随后,一些属于这两位司令派系的空军将领及飞行员旋即发生政变,未果。政变败露后,牵涉其中的一部分官员即驾机出逃,寻求政治避难。
  还有一种说法是“厌战开小差说”。有消息宣称,除向驻科伊军投放大量的收音机以及传单之外,多国部队还在美国示意下向伊本土投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规劝他们弃械投降。可以说,心理战虽谈不上所获颇丰,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故而许多西方人士认为伊空军有可能是开小差,临阵脱逃,以免多国部队“以石击卵”,做无谓的牺牲,这成为对这一事件的又一种新的诠释。
  第四种就是所谓的“留作反击说”了。执行沙漠风暴的美军对伊拉克战机外飞伊朗一事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们看到数以百计的伊战机受制于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致使伊空军无法发挥应敌效应,只能外逃。而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这些外飞的战机有可能东山再起,成为美国及多国部队的隐患,这对于多国部队而言不可谓不是一颗定时炸弹。然而,事后伊战机的表现证明了这一担忧纯属杞人忧天,外逃飞机既无任何一鸣惊人之举,也没有卷土重来之势,其命运如何亦不为世人所知了。
  “出逃”抑或“避难”、“阴谋”抑或“无计”、“厌战”抑或“保存实力”……至今这一系列疑团仍萦回于人们的脑海中,引起多方揣测。只是这些扮演神秘角色的外飞战机何去何从?阿门!愿上帝保佑他们生存至今。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为何未将萨达姆彻底推翻
  美国政坛父子总统并不多见。老布什卸任之后没几年,小布什便子承父业,在总统大选中险胜戈尔荣登总统宝座。不知是不是父子连心的缘故,如今小布什所遇美伊之争竟与当年老布什在任时如此相似——非常棘手。无怪乎美国朝野部分党人近期纷纷对老布什11年前没有“斩草除根”多有怨言。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老布什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围伊救科,但终未对萨达姆一剑封喉。老布什何以要留此隐患,产生爆发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可能呢?
  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总结他们的看法,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担心对萨达姆逼得太急,伊拉克将使用生化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归于尽的结果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第二,当年如果美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在情急之下,很可能点燃当时已经开发的石油矿。
  第三,如果美军乘胜进入巴格达,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伊拉克的政局当如何处置呢?这也是当时困扰老布什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果萨达姆政府垮台后,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政权,才符合美国政府的战略利益。伊拉克最大的反对派组织——伊拉克国民大会是美国非常看好的“伊拉克代理”,但其所作所为却令美国政府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它滥用美国援助、无法招募新成员、甚至内部出现分裂。更让老布什头痛的是,萨达姆垮台之后,伊拉克难免陷入地方势力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到时候,美军就不得不在伊拉克派驻军队以维持地方秩序。在中东这种事故多发地区,美国将为维持地方秩序大伤脑筋,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未必能控制住,到时也许会形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此外,还有一个“权力真空”问题。如果萨达姆政权倒台,势必将影响整个中东地区局势,并将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而土耳其则担心萨达姆倒台后,伊北部库尔德人乘机建国,诱发土耳其1500万库尔德人要求独立。沙特则担心伊南部什叶派反对势力投向同派的伊朗,如果伊朗过于强大,对美国也是不利的。为了稳定战后的局面,防止发生分裂,美国必须寻找一个能威震四方的领袖人物,而此人只能从伊反对派中寻找。但伊反对派派系林立,力量分散,且内部争斗不断,难以产生美国所期待的人物。
  如此看来,似乎小布什完全没有必要埋怨老爸,毕竟当年老布什也是身不由己。但伊拉克这个始终被美国视为敌对政权的国家,在海湾地区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控制权又是个不可不加以警惕的危胁。小布什何去何从,还得三思而后行。
  科索沃战争中“特遣部队之鹰”计划缘何流产
  战火燃烧的1999年3月,美国迟迟未向科索沃派遣地面部队,受到北约其他国家的广泛质疑。
  美国的妙计是什么呢?是“特遣部队之鹰”。原来,为了赢得各成员国民众的支持,并在战争中最大限度地减少飞行员的伤亡,北约专门制订了所谓“捕获-22”战略计划,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发动有限的空中打击。对此,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和北约最高司令克拉克将军多次向白宫提出警告:企图靠几天的空袭使米洛舍维奇屈服是不现实的,飞机不可能摧毁南联盟的武装。对此,白宫无从回答。因为按照白宫的设想,这个任务属于“阿帕奇”。
  但是,在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美国当局突然下令撤回“阿帕奇”。就这样,耗资数亿的“阿帕奇”在没发射一枪一弹的情况下,便领命按原路返回了。为什么要取消原定计划?为了探得其中的缘由,《今日美国报》资深记者达娜·普里斯特对驻欧美军40多位飞行员和指挥员以及包括7名四星上将在内的华盛顿高级国防官员进行了几个月的采访。2001年1月2日,答案终于水落石出:最终导致白宫不让“阿帕奇”参战的是拉尔斯顿等人估计出的令人沮丧的伤亡人数。
  “特遣部队之鹰”司令约翰·亨德利克斯和克拉克早就告诉美国政府,任何伤亡估计都是不足信的,但在这场特别注重飞行员安全的空袭战中,最敏感的问题还是伤亡。
  到了今天,一些北约和美国的军官仍然愤愤不平,要是“阿帕奇”能够及时派上场,战争早就解决了。美国陆军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