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6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65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由于有具自身的巨大农业利益,它们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诱惑,要用提高关税来保护这些利益。1930年美国由于把关税提高到它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它当年的交易盈余同1927年或1929年一样高,没有被借出所抵销。因此,有赤字的国家——1931年联合王国也成了其中之一——的流动国际资金便流进了法国,特别是流到美国去了,可是美国不把流入的黄金用于扩大信贷.却“封存”在诺克斯堡的保管库里。由于对外赤字,或象德国那样,由于抽回短期资本而造成的变换现金能力的丧失,必定引起国内紧缩通货,限制产量和失业的增加。
  在一个生产能力闲置、失业严重而陷入萧条的世界里,每个国家都倾向于排斥进口而鼓励出口。进口被认为是对国内就业的威胁,出口被认为是增加国内就业的手段,这不仅是因为从事纯出口品生产的工人人数增加,还因为实际需要生产出超货物的工人而创造出额外的就业。但如果其他国家不肯多买,则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促进出口。所能做的倒是通过关税、特许证、进口配额、货币贬值等来削减进口。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这些措施。这些措施是防御的武器;但就它们造成出超而论,这些措施又成了最好的进攻武器。因为有盈余的国家的萧条程度减轻了多少,有赤字的国家的萧条程度便增加多少。的确,在一个陷入萧条的世界里,出超意味着输出失业;那是一场以邻为壑的游戏,不妨公正地称之为经济侵略政策。正如科德尔·赫尔后来谈到对这场危机的看法时说的:“我们的人民是大概不会忘记1931年关税率的颁布对加强各国间的经济战的贡献的。”
  这场争取出超的疯狂斗争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多边贸易的渠道狭小了。而当1931年联合王国为了制止变换现金能力的丧失而放弃金本位制并将它的货币贬值时,全世界各国采取单方面的金融和商业措施的倾向便占了压倒优势。国际贸易和货币规则的放弃,打开了个别国家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这种行动可能减轻它们各自的萧条程度,但也可能有助于推动国家实行强权政治。当时克服萧条的挑战首先就是对把世界拖入萧条的这些强国的挑战。但是,它们甚至不去设法寻找采取联合行动的共同基础,这就让危机造成的畸形状态由每个国家孤立地采取经济恢复措施去矫正。经济民族主义便是对这种挑战的一个回答;但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便崭露头角了。
  强国的相对工业实力在大萧条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呢?萧条对某些国家工业产量的影响要比对其他一些国家严重。事实上,萧条对苏联和日本的工业产量几乎毫无影响。在别的地方产量渐次缩小的时候,苏联完成了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的工业产量比1928年高出大约百分之八十五。日本开始时产量下跌的压力也迅被克服,它用于对准战争的原料需要促使其工业产量在1932年比1928年水平高出约百分之十四。其他五个强国的产量继续下降。英国减少了百分之十一,意大利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二,法国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六,德国和美国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三。
  由于生产扩大和收缩的比率如此不同,所以七强的相对工业实力完全改变。在处于萧条最低点的1932年,各强国在世界工业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同1928年相比的情况如下:
  1928年和1932年的相对实力(世界产量=100)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苏联 意大利 日本 七国
  1928年工业产量 44。8 11。6  9。3 7。0  4。6 3。2   2。4  82。9
  1932年工业产量 35。1  8。9 11。3 7。0  12。4 3。4   3。7  81。8
  萧条最惊人的后果是苏联的相对实力上升,以及在较小程度上英国、日本和意大利的相对地位的提高。美国虽然在经济力量方面仍占首位,然而相对地位已大为削弱。从前占第二位的德国则退居第四位。
  但是,这种强国之间的相对实力的变化是伴随着萧条发生的,因此比较直接的后果是闲置生产能力和失业者人力的巨大而且是本可避免的浪费。据估计,在萧条时期原可以生产或提供而没有生产或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损失至少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所有交战国付出的代价一样高。在所有国家中,政治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都陷入极度的紧张状态。在德国,这些内部的痉挛导致一切反革命力量在政治上联合起来,它们把可悲的事态,包括六百万人失业和小产阶级大部分阶层的破产,归因软弱无能的政府,归因于赔款,归因为领土和生存空间的丧失;而它们提出的口号,即欲救危难于当前,对内对外都需要采取彻底解决办法,这一口号证明是有效的。1933年1月胡根堡…希特勒联盟上台执政四个月内,德国出现了一个极权主义政权,这首先意味着德国修正和约论者的要求从此以后将以钢铁般的决心贯彻下去。
  但对于德国说来,实现这样的对外野心似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它有着巨大的潜在实力,但事实上是软弱的。它的相对工业实力不仅比之苏联已严重削弱,而已比之法国和意大利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也是几乎毫不间断地在恶化。法国和意大利加在一起1913年的产量约占德国产量的四分之三,在繁荣达到顶点时几乎同德国相等,而1932年年中超过德国约五分之一。此外,英国的工业产量在1932年超过了德国,而如果把英帝国的各自冶领和印度的工业产量都算进去的话,则单是英联邦的工业产量就比德国多一倍。把产量作了这样一些对比之后,就可以了解到德国在军事准备方面的实际力量了,但谨慎的观察家确信,更少在1932年以前,德国还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重新武装。
  在整个这段时期中(即1919…1932年,丘吉尔写道),协约国还保有足够的实力和权利,可以阻止德国进行任何可被察觉的重整军备的活动。而当时德国也不得不服从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所提出的强烈联合要求,迫使它遵守和平条约的规定。……至少到1934年,我们还可以不损失一兵一卒来阻止德国重整军备。
  第四章 战争的经济准备
  在从1932年开始的整个六年的过程中,德国成为欧洲最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这是国社党人上台之后的直接结果,该党要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决心是无止境的。国际上各种条件对他们有利,因为随着在萧条期间国际行为准则的彻底垮台,自己要生存下去就要求各国把自己的解决办法用到经济恢复问题上去。在德国和日本,恢复所呈现的特殊性质已为其他大国的政府所清楚地看到,但是它们过于埋首于各自的国内问题中,以致不愿意干预,或有效地阻止,这类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侵犯国际法和违反条约义务的事件。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肯,并且由于国内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不能够跟上德国的军备支出。结果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大国关系的整个格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相对军事力量的巨大增长,主持其事的政治领导准备迟早要将这一力量用于战争。
  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不是同义词,虽然后者是获致前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经济力量反映在制造业产品的数量上,无论它是否充分利用了国家可用的资源,而军事力量同消费货物与资本货物产量之间的分配具有更密切得多的关系。关于1938年经济力量的状态,提出以下问题是适当的:各国和全世界从萧条中恢复得如何?这种复苏是否恢复了1929年大国的相对地位,还是使1932年的相对地位固定化了?
  表III 制造业生产
  年份 苏联 日本 英国 德国 意大利 美国 法国 世界
  (1)1932年=100
  1929  62  104  122  166  145   195  135  142
  193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33 110  117  108  112  108   121  113  113
  1934 130  134  122  145  109   131  105  126
  1935 159  148  131  165  131   152  104  143
  1936 206  156  144  180  136   184  110  165
  1937 230  171  156  195  157   200  117  181
  1938 258  179  143  211  158   153  108  169
  (2)1929年=100
  192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32 162  96  82  60  69   51  74  71
  1937 373  164  127  118  107   103  87  128
  1938 417  171  117  127  108   79  80  119
  制造业产量从萧条水平恢复过来并未显示出一致性,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十年恢复的特点迥然不同。在恢复的时日和程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悬殊,而且1937年艰难地达到萧条后新的生产高水平之后,由于美国十分严重的不景气和联合王国及法国产量的严重缩减,世界已陷入1938年新的衰退之中。1932年和1929年以后上述生产发展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苏联和日本的经济力量异乎寻常地增进和法国力量的绝对损失。从二十年代繁荣的顶点(1929年)到三十年代繁荣的顶点(1937年),苏联和日本的生产突飞猛进,而在联合王国、德国和意大利,生产只有中等幅度的增长。至于美国的发展情况,当生产刚刚超过上一次繁荣水平时,1938年的暴跌就产生了经济虚弱的情况,只有持续整个三十年代的法国的虚弱情况才能与之相比。
  从国际生产总的趋势的广阔背景来看,德国的成就毫不惊人。同1929年生产的繁荣水平相比,联合王国产量的增长在1937年就比德国更为明显,更不用说日本或苏联了,至于用生产的萧条水平相比,美国的恢复比率至少同德国的一样快。不过,赋予德国经济力量以巨大意义的,最重要的是它同法国相比的相对的增进。因为在德国扩大生产的时候,法国的生产实际上是滞留在略高于萧条时的水平;当德国在1938年保持扩大产量的高比率时,在美国、联合王国和法国却发生了生产的绝对收缩。
  上述生产发展与七个国家中每一国的就业水平和每人工时生产率密切相关。除了下文提到的几项保留外,后一概念粗略地衡量了每一国就业人口效率的提高情况。大致说来,1937年每人工时生产率与1929年相比,在意大利和德国约提高百分之九至百分之十,在美国和联合王国提高百分之二十,在日本提高百分之二十一,在法国提高百分之三十三,而在苏联提高约百分之七十。同样,没有迹象表明德国的真正生产力或劳动效率要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好。看来情况恰巧相反,民主国家或共产主义苏联的劳动效率的增加要比纳粹政权统治下的德国为高。
  在许多影响效率的因素中,只需提到少许就够了。最重要的是现有工业能力的利用程度。就生产设备利用不足可能使生产活动集中于最有效的工厂而言,每人工时的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似乎高于充分利用生产能力的情况,据估计1935年工业能力利用率,法国为百分之六十,美国为百分之六十六,德国为百分之七十六,联合王国为百分之八十,意大利约为百分之八十,日本和苏联为百分之九十五至一百。除了生产能力的利用问题外,缩短工作时间可能增加了个人劳动强度因而增加了每人工时的产量。由于进行教育和技术培训而提高了劳动技术,同样可能提高每人工时的产量;由于通过净投资而增加工具和设备,或是由于只靠折旧费的积累转化来的投资而向工人提供较好的工具,每人工时的产量也会提高。至于上述各不相同的因素哪一种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有多大,那就很难确定。因此,在解释七国中每一国增长的意义和原因中,我们只能考虑最主要的因素。
  苏联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这段时期内收获了积极投资的成果。人们指出,以工业部门雇用的工人人数进行比较,1928年以前苏联的失业状况高于七国中的任何其他一国。因为没有足够的工厂和设备,所以不能吸收失业工人。但是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的费用创立了工业生产能力,所以大约从1930年以来,阻碍产量增长的主要环节是缺乏适当的劳动力而不是缺乏生产能力。工业劳动力日益增加,其专门技术随教育的同时扩展而提高,而且正在最新式设备的工厂中被雇用,这个情况就是俄国劳动生产率巨大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