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 >

第6章

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第6章

小说: 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氏外戚权盛之时,也正是汉武帝文治武功极盛之时。不仅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胜,皇权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窦、田外戚专横的经历使汉武帝从一开始就对卫氏外戚比较警觉。他虽然大力提拔卫青和公孙贺,但是却改变了过去任用窦婴、田为丞相,将朝政付与外戚的办法,只是让他们统兵打仗,而把军事指挥大权和战略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汉武帝也故意轻视卫青,有时甚至在厕所里召见他,并鼓励朝廷大臣有意与卫青对抗。同窦、田外戚比较起来,卫青是比较谨慎自持的。他虽为大将军,但一切事务都不敢做主,时时处处都谦卑有礼。他深知自己与皇权的关系,也深明汉武帝对外戚的态度,常常以和柔的态度向汉武帝献媚,以取得他的好感。
  由于卫青的谦柔自守,使得汉武帝不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打击卫氏,于是汉武帝又故伎重演,移爱新欢,再次提拔新的外戚来取代卫氏家族。卫皇后以后,汉武帝先后宠幸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钩弋夫人等。汉武帝一生多内宠,皇后、夫人更换频繁。前人每论及此,多从生活腐化和好色方面加以评论。若从其一生行为来看,汉武帝“移爱新欢”的原因恐怕并不这样简单。
  在汉武帝的皇后、夫人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她们大都出身寒微。若将这一现象置于当时政治斗争中去考察,便会发现,汉武帝此举乃是加强皇权的一种斗争策略。在汉武帝用以取代卫皇后的后妃中,钩弋夫人是一个重要角色。钩弋夫人本姓赵,父亲因罪被处以宫刑,死于长安。汉武帝巡狩河间时,赵氏得幸,被封为婕妤,居钩弋宫,深受宠幸。不久生子刘弗陵,号为钩弋子。汉武帝为了黜退卫氏势力,决心废黜卫太子,改立刘弗陵为太子,因此他把刘弗陵所出生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赵婕妤既然被称为“尧母”,刘弗陵当然就是“尧”了。这一命名显然表明了汉武帝欲将帝位传给刘弗陵的意向。要立刘弗陵为帝,必然要废黜太子刘據,也就必然要消灭以卫皇后为支柱的外戚集团。这样,一场以卫氏外戚集团为主要对象的巫蛊之祸就开始了。
  所谓巫蛊,就是用诅咒或埋木偶人的办法戕害人或移祸于人的巫术。这种巫术在当时非常流行。从民间到宫廷,从达官贵人到后宫嫔妃,无不玩弄巫蛊妖术。汉武帝一向信符瑞,晚年多病,疑神疑鬼,喜怒任情,对巫蛊之类的巫术更是深信不疑。一些奸佞之徒便利用这一点挑起了巫蛊之祸。巫蛊之祸首先是从剪灭卫皇后姐夫、丞相公孙贺一家开始的。当时有人奏告公孙贺的儿子与公主私通,用巫蛊诅咒皇上。汉武帝得报大怒,也不问青红皂白,便命人将公孙贺父子逮捕下狱,结果满门抄斩。卫青长子卫伉也受连坐被诛。这次被杀的大多是卫氏外戚集团的中坚人物,可见汉武帝灭亡卫氏集团的目的是十分清楚的。不久,水衡都尉江充为了陷害太子,预先派人在太子宫中埋下木偶人,然后上书,诬告太子和卫皇后用巫蛊作祟。汉武帝即命江充为治巫使者,穷治狱案。太子被诬陷,不能自明,遂矫诏捕杀江充等人,并发兵数万以拒官兵。结果兵败,亡走湖州,被围自尽。卫皇后也被汉武帝收回印绶,逼迫自杀。这次事件还连累朝廷内外,有数万人丧生。
  卫氏外戚集团被消灭以后,汉武帝遂立刘弗陵为太子。为了避免“女主恣乱国家”,他又一次残酷地将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废黜,囚禁在掖廷,赵婕妤不久即死于狱中。当时,左右侍从不理解汉武帝何以废杀赵婕妤。问他:“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汉武帝回答说:“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史记·外戚世家》。汉武帝不仅对赵婕妤如此,其他凡是生了子女的嫔妃,他都一律废黜致死。这说明汉武帝在重用外戚时,已经看到了外戚兴盛后又会对皇权构成新的威胁。他晚年对外戚的打击、杀戮政策正表明了这一点。宫廷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残酷,皇帝为了加强皇权,是不惜采用任何手段的,也是不顾任何亲情人伦关系的。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在临终前夕,把太子托付给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佐少主。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安排又导致了后来霍氏外戚之乱。西汉后期,外戚史氏、王氏专权便接踵而来。东汉时期,外戚更是骄横跋扈,专擅朝政,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攘夺皇权的闹剧。此后一直到唐朝,最高统治者都利用外戚来控制百官,加强皇权。一般来讲,外戚政治往往容易酿成外戚专权,成为皇权的异化物,对皇权形成新的威胁。所以宋代以后,皇帝加强了对外戚的控制,外戚政治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皇帝除了任用外戚为亲臣,控制朝政,加强皇权,还经常任用近侍内臣,控制和监督外朝大臣,这样就在中央政府的机构中出现了外朝和内朝。秦汉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皇帝为了加强集权专制统治,往往提拔心腹近臣,在自己身边建立一套秘书班子,用他们去分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的职权,这一套秘书班子就叫内朝。内朝官的权力急剧膨胀,后来就逐渐取代了外朝官。当内朝官成为正式的国家机构以后,皇帝又重用近臣,在内朝建立另一个参谋班子,他们入侍帷幄,内参机密,在朝廷正式机关之外,又建立了一个凌驾于其上的内朝组织。汉代的尚书台,魏晋六朝时的中书省、门下省就是由内朝官发展而来的。
  内、外朝的设立也始于汉武帝。汉武帝一方面重用外戚,控制朝政;另一方面削夺丞相的职权,从而导致了宰相制度的变化。汉武帝以前,实行丞相制,只有丞相才是宰相,而专任丞相的人全是列侯。这些列侯都是军功大臣及其后裔,在朝廷位高势尊,权力很大。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首先,不再任用列侯为丞相,而是任用出身低微的人为丞相,然后再封为列侯。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任用公孙弘为丞相,封为平津侯。公孙弘出身低微,曾牧过猪,担任过小吏。后来上书朝廷,得到汉武帝重用。由于公孙弘出身贫贱,因此对皇帝的拔擢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对皇上毕恭毕敬,不仅处处按汉武帝的意志办事,而且还用儒家思想对汉武帝的一切措施进行文饰。其次,汉武帝改变了过去对丞相礼貌甚躬的态度。      公孙弘到内廷去见汉武帝时,汉武帝有时连帽子也不戴。此后,汉武帝对丞相稍不满意,便当面斥责、免官或处死。再次,汉武帝经常更换丞相。他在位时共有10位丞相,其中就有5人因罪自杀,或下狱腰斩。这种情况在汉武帝以前从未发生过。这说明在汉武帝时期,丞相的地位已经大大地降低了。
  汉武帝在贬损丞相的同时,又提高御史大夫的地位,与丞相平起平坐,以分夺丞相之权。到后来,丞相改名为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太尉改为司马,统称为三公,三公都是宰相。这样,就把西汉前期以丞相为宰相的制度改为以三公为宰相的制度。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互不统属,只向皇帝负责,这样宰相的权力就被大大地削弱了。
  设立内朝,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这是汉武帝削弱相权的又一重要的权术。他常常从民间拔擢地位低微的儒学之士作为侍从。汉武帝常常同他们商量朝中大事,征询他们的意见。他们来自民间,了解民情,对社会的弊端也比较了解;同时,他们学识渊博,思想开明,积极进取,支持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因此汉武帝对这一批人非常信任,让他们预闻政事,托为心腹之臣,成为汉武帝改革的智囊团。但是他们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也没有固定的官职,有时天子甚至把他们当做宾客看待。但他们经常代表皇帝在朝廷发表意见,有时他们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在朝廷上与大臣辩论,诘责朝臣,驳得朝廷大臣哑口无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与朝廷正式职官系统不同的内朝官系统。这一内朝官系统,当时称为“加官”,有侍中、常侍、散骑、诸吏等名称。除了天子的心腹、亲信和宾客,外朝大臣中为皇帝所信任者,也可以加戴“侍中”等名号在内朝预闻政事,成为内朝官。
  明代太监塑像内朝的办事机构叫尚书台。秦朝时期,在禁中设有尚书的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皇帝与丞相之间传达文书。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强化君权,开始利用尚书这个办事机构。尚书多由近侍、心腹之臣担任,所办之事日益增多,职权日益扩大,其重要性也日渐增强。汉元帝认为宦官无外党,精专可信任,于是任用宦官石显为中书令,并委以朝廷政事。朝廷大小政务都要通过石显,石显成为朝中显贵,百官大臣对他无不敬畏。到汉成帝时,随着尚书职权的扩大,尚书台的组织机构也随之扩大。汉光武帝建立东汉以后,进一步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仍然是三公和九卿,但实际上国家的大权则完全集中在禁中的尚书台。尚书台正式成为国家政务的中枢,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即以三公为首、九卿分职的中央政府只是一种摆设。整个东汉时期,尚书台不仅参与国家机密,出纳王命,而且把中央王朝的职权,如选举、任用、考课官吏之权等也逐渐侵夺了。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不断利用尚书台这个内廷组织,把政权从中央政府引渡到自己的卧室。到了魏晋南北朝,尚书台已从内朝官演变成为外朝官,正式成为法定的行政执行机关。但这样一来,它与皇帝之间便又产生了隔阂,于是皇帝又重用内廷另外两个机关中书省和门下省,专管机密,取代了原来尚书台的地位。曹魏时开始设立中书省,置中书监、中书令,独立为署,典掌机密,撰拟诏敕。此后中书省的职权越来越大,成为国家的决策机关,而尚书省则成为听受命令的执行机关。南北朝时,为了限制中书省的权力,又在禁中设门下省,凡是中书省发出的重要诏令,皇帝都要听取门下侍中的意见。隋朝建立后,对官制进行改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唐朝、五代时,皇帝又用翰林学士、枢密使分割宰相之权。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削弱宰相的权力。自唐朝以来,大臣见皇帝,皆在殿上列座,以表示皇帝对大臣的尊重。北宋之初,宰相范质等在朝会上依照惯例仍然列座议事。一次,宋太祖对范质等人说:“朕眼睛昏花,看不清字,卿等自己拿文书来看吧。”范质等人起身从内侍手里拿过文书,待退回原位时,太祖早已密令内侍将他们的座椅偷偷地撤去,范质等只得站着议事,从此成为制度。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左丞相胡惟庸犯有“专肆威福”、“图谋不轨”等罪名,将其处以死刑,并乘机废掉中书省,不设丞相,改由皇帝直接君临百官。在中国沿袭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标志着皇帝的集权专制统治达到了极点。后来,为了处理政务之需,明成祖设立内阁,用秘书班子内阁大学士行使中枢之权;清代又用参谋性质的军机大臣架空内阁,军机大臣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宦官也是皇帝用以加强皇权的工具。在中国古代皇帝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中,宦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宦官是中国古代宫廷中的特产,早在商周时代就已存在了。宦官主要负责君主及后宫的各种事务,实际上是君主和后妃的奴仆。君主为了防止他们秽乱后宫,便残忍地将他们阉割了,所以又称阉宦。宦官因腐身入宫为奴仆,故其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但是,他们身居后宫,在帝王之侧,常与君主接近,由于这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在宫廷政治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一些在政治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宦官。秦汉以后,因袭古制,仍设宦官。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就越来越重要。秦二世时,宦官赵高专权,荼毒天下,很快就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西汉初吕后称制时,宦官张卿出入宫廷内外,受宣诏命,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君主自觉地利用宦官来加强皇权,则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设置了内朝,开始任用宦官参与政事。汉元帝时,宦官史游担任黄门令,由于他忠心耿耿,因而颇得元帝信任。特别是弘恭、石显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