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谁泄密 >

第9章

谁泄密-第9章

小说: 谁泄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情观念仍然淡薄,保密管理的状态与保密管理的需要差距极大。
  纵观入侵事件发生,明显的原因是态度不端正,深层的原因是机制不健全。集团党委事后总结认为,在态度上,部分单位的领导对网络安全保密重视不够,只注重网络的管用、好用,忽视管理上的安全性、保密性,事件发生后反应迟钝,且不按规定及时上报;部分网管员把“主页被篡改事件”当成一般技术问题处理。没有认识到这一事件的必然给网络安全保密带来严重损害,导致处置失当,既未按规定做出日志,又未及时报告情况,集团制定、转发过多个相关保密规定,极个别网管员仍明知故犯,恣意进行违规操作,其保密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可见一斑。
  在机制上,事件反映出缺乏一支安全事件快速反应技术队伍。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固有的复杂性,具有被攻击的不确定性和攻防的不对称性,因此;,集团认为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支能对安全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技术全面的队伍,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对事件的处理上,集团除重申保密规定和相关要求外,不护短、不手软,没有因为未发生泄密就从轻发落,而是坚决地按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收到了相当大的震撼效应。事实证明,对违规责任的追究制度,是保密管理机制建设的必有之义,也是保密管理按规定要求正常运转非常关键的一环。发短信放跑通缉逃犯女警官被开除判刑
  刘连
  据四川媒体报道四川邛崃市水口派出所民警李佼佼故意用手机发送短信息向身为逃犯的男友通风报信,泄露警务工作秘密,致使杀人潜逃的犯罪嫌疑人周明贵逃脱处罚。日前,经邛崃市监察局办公会研究,并报市政府批准,给予李佼佼行政开除处分。
  2003年6月24日下午6时30分,绵竹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派人到邛崃市公安局,联系协助抓捕潜逃到邛崃市境内的故意杀人犯罪嫌疑人周明贵。考虑到周明贵与该刑警大队女警官李佼佼有恋爱关系,邛崃市公安局随即派人将李佼佼带至绵竹警方I临时抓捕指挥部。绵竹警方明确告知其男朋友周明贵因涉黑、故意杀人潜逃,是公安机关网上通缉的逃犯,要求她配合警方协助抓捕。
  李佼佼如实向警方提供了自己与周明贵交往的相关情况。但当晚11时11分,她趁上厕所之机,用手机编辑了内容为“快跑”的短消息,发给了周明贵,并将手机卡丢弃在厕所的便槽内。李佼佼从厕所返回后,绵竹警方见其神色异常,即对其继续询问。李佼佼自觉交代了已向周明贵发出上述短消息的事实。随后。绵竹警方在厕所便槽内提取了李丢弃的手机卡。事发后,拨打周的电话号码时,该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据悉,邛崃市人民法院以李佼佼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垃圾间谍”在行动
  龚大鸣
  平时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少部门机关清理文件档案资料时,十分随意地把它们卖给收废品的人。现在,还有一种现象,每到暑期寒假之际,不少军事院校的学生急于回家休假,在收拾行李时,将大堆被认为已“无用”的资料书刊送往学校周围的废品回收站。这时的废品回收店生意特别红火。老板们不但要和学生做生意,还要和另外一伙人谈生意。
  这伙人,被称为“垃圾间谍”。
  渔民做起“垃圾”生意
  近期,我国家安全部门就破获一起“垃圾间谍”向台湾情报机关出售军事情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截获文件资料数千份。
  犯罪嫌疑人魏某等是沿海渔民,1993年以来,出没于我党政机关、部队院校周围的个体废品回收站。他们总是在学生放假的时候来,来了,就钻在废品堆里挑挑拣拣。从其中挑选文件资料书刊,将“有用”的带回沿海老家,驾船出海,与台湾间谍会台进行交易、为了提高文件资料的“身价”和“可信度”,他们还伪造证件,冒充我方部队人员。在这次截获的资料中,就有军事院校的资料89种125份,其中内部资料秘密级以上文件达24份。
  案情显示,这些犯罪分子已不是单纯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简单交易。台湾问煤为了达到建立长期联系的目的,还对魏某等人进行了培训,配发了传呼机和“神州行”手机,并为每个人起了化名,以便联系。而魏某等人则利用买来的印有部队函头的材料纸给对方回信,完全是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间谍行为。
  案件破获后,犯罪分子魏某等被依法判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保密与安全部门的联合行动中,废品回收店受到了清理整顿,老板们说,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以后再也不敢做这买卖了。军事院校则加强了教育和保卫力度,决不让涉密资料流出校园。
  让“垃圾间谍”远远走开
  犯罪分子通过既简单又原始的途径获取了他们用来牟利所需要的东西,台湾间谍也轻松地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情报,而我们压根儿也没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的损害。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垃圾间谍”之所以有活动的场所和机会,说明我们观念上还缺乏保守国家秘密这根弦,同时,保密制度也不够完善。秘密文件和内部资料书刊的管理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这些制度和规定落实起来为何如此之难,值得我们深思。现实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回答和教训:正是由于保密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各项保密制度形同虚设,“垃圾间谍”才有可乘之机。
  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保密制度的监督机制,对保密制度执行不利、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处罚;对保密制度执行好、做出了显著成绩的给予鼓励和表彰,才能让“垃圾间谍”远远走开,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
  有人窥视你的密码
  ——张志杰诈骗25万元巨款案侦破纪实
  保国祥
  2001年2月20日上午9时45分。
  江苏南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审讯室。
  “我犯了罪,牢是肯定坐定了,你要善待小孩……”犯罪嫌疑人张志杰哽咽着向一片惘然的妻子交待了几句。面对泪流满面的妻子,他由衷地感叹:是我自己害了自己,我对不起家人,对不住股民王某,希望能通过我的教训让股民们增强保密意识,同时希望不再有人重蹈我的覆辙……
  2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
  2月6日,春节刚过,股民王先生喜滋滋地来到南通华泰证券交易厅,开始了他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的股市搏击。孰料,股票交易卡一刷,他顿时惊呆了——账户资金少了整整25万元人民币。惊恐中,他迅速找到证券公司。
  随后的回忆中,王先生想起了此前曾发生的两件怪事。
  去年11月2913,王先生意外地发现有人在他的账户上存入了300元人民币。
  同年12月6日,王先生取款时,服务小姐疑惑地问他:“你的磁卡不是已经更换了吗?”莫名其妙的王先生随口应了一句:“我没换卡。”以后便完成了交割。
  王先生并没把这两件怪事当回事。
  2月7日,带着25万元巨款不翼而飞的沉重心理压力,王先生与证券公司的有关人员一同走进了南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大门。
  循线觅踪筛疑犯
  南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长期以来一直处在打击经济犯罪的第一线,支队领导和接待民警听完王先生的陈述后,立即决定抽调专人,开展侦查。
  围绕股市的操作流程,钱款存取的方式等,他们把侦查工作的重心瞄准了与王先生有过接触、熟知股市操作流程的人。
  抓住犯罪人冒领存款的尾巴,他们把王先生被人冒领款项的资料归拢到一处。在其中一笔较大数额的取款中,侦查人员获知了犯罪嫌疑人是一名35岁左右,身高1。80米上下的男性。他们以银证联网储蓄卡为着眼点,平面铺开,从2800多份资料中筛选嫌疑人。经过10多天的艰苦工作,疑点集中到某厂职工张志杰的身上。
  张志杰,男,32岁,身高1。82米,业余长期炒股,曾在厂内因盗窃被行政记过处分。王先生钱款被取的时间与张志杰三班制工作的空档基本吻合。更为关键的是刑事技术鉴定结论表明取款单上的字迹系张志杰所留,外围的辨认也得到了印证。
  狐狸的尾巴终于露了出来一
  “亏”字下铤而走险
  而立之年的张志杰乍看上去一表人才,大专文化。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和一个温暖的家庭都足以让人羡慕。然而,张志杰近年来却被一根无形的绳索缠着——那便是一个“钱”字。
  “股市风险莫测,机会在瞬息之间”,带着发财的欲望,张志杰早些年就开始在股市上驰骋,梦想有一天能够选中一匹黑马而使他一夜暴富,可幸运却偏偏未能降临到他的头上、他投资的7万元加之借得的14万元人民币凡经炒作后,竟有近三分之二的钱如长江之本付之东流。
  广东“海恩特”公司的非法经营曾让许多人做起了发财梦,张志杰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股市亏损的情况下,转向“海恩特”
  名下的非法经营。岂料投进去8万余元人民币,最后只落得收回4万余元的下场。重创之下;输红了眼的张志杰成天盘算的就剩下一个字——“钱”!
  去年国庆节后,张志杰怀着无比的焦虑置身于华泰证券人民路营业部。操作中,他窥视到了旁边股民王某的账号和密码。亏本的无条加之贪欲,使他萌生了占他人财物力已有的念头。
  去年11月份的一天,张志杰来到华泰证券营业部,以磁卡掉磁力由,申请换卡。输入磁卡的密码后,营业员便替他办妥了新的磁卡,而此时的张志杰便冠上了“王某”的姓名。接着,狡诈的张志杰向新卡上存入了300元现金,又从存款回执上轻易套取了“王某”的身份证号码。此后,张志杰加快了犯罪的速度,他花330元贴上自己的照片,非法制作了一张假的身份证;又侥幸混过检查,通过证券营业部资金存取相办理了银证联网转账手续。腊月二十九,张志杰从王某账户上划走了25万元,随后便陆续从不同的储蓄所提走了不义之财。
  审讯室内的较量
  得手以后的张志杰非常欣赏自己的才智;轻而易举地窃取了他人账号与密码;换卡中套取了他人的身份证号码并制作假身份证;办妥银证联网转账卡时又逃过了营业员的细致检查;最后选择股市交易的最后一天以延缓发案时间;从不同的储蓄所提走现金,一切都似乎天在无缝。
  然而。2月13日,正在上班的张志杰突然看到厂部停着一辆警车,不祥的预感渐渐击碎了他巨款到手后编织的美梦、2月19日中午,张志杰闻听敲门声,噩梦中的场面一下子变成了现实。惊慌中他想以“方便”为名毁灭证据,被侦查员当场供民审讯室内,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张志杰交待了整个作案的经过,然而提及赃款的去向时,他又与审讯人员玩起了“猫腻”,称其中有125万元在乘车途中不慎遗失。
  此刻张志杰魂牵梦绕的依然是一个“钱”字。
  长期与犯罪分子斗智的侦查员们早就看守了他的心理。经过又一个通宵的启发和教育,张志杰不慎丢钱的谎言不攻自破。随后,侦查员们在他藏在厂部仓库一排即将拉走的废橱底层起获了用报纸包裹着的12。5万元巨款。
  掩卷之后多沉思
  在踏入看守所大门之前,张志杰道出了一番真心话:笔者:张志杰,事到如今,你对自己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张志杰: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我咎由自取,炒股亏本和参与“海恩特,,非法经营的惨重损失是我萌生犯罪念头的催化笔者:作为一名股民,透过你的犯罪行为,有哪些能给人们张志杰:我较早就参加炒股,当初曾在大户室操作。现在股市交易厅内管理较为混乱,保密措施甚为薄弱,人们的保密观念也较淡薄。只要稍加窥视就可以窃得他人的账号和密码,我就是由窃取他人秘密走出了犯罪的第一步。办理磁卡时,我报了密码、存了300元钱就轻易套取了署名王某的一张新卡、王的身份证号及资料,这替客户保密工作的疏为我犯罪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用假身份证操作时,十分害怕身份证中的错号被营业员核出,但他们只核了姓名与密码,而未将我的假身份证与脑中储存的原客户身份证号核对,最终为我犯罪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
  撇开张志杰不提,从他的犯罪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出:假如股市交易厅能从管理入手,增强保密防护措施,设置必要的隔离设备,以保护股民的账号、密码不被他人猎取……
  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