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书五经合集 >

第172章

四书五经合集-第172章

小说: 四书五经合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蒹葭采采(10),
  白露未已(11)。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14)。
  【注释】   
  ①蒹葭(jian jia):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②伊人:那个人。 ③溯涸:逆流而上。丛:追寻。④溯游:顺流而下。⑤凄凄:茂 盛的样子。(6)晞(XT);干。(7)湄:岸边。(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10)采采:茂盛的样子。(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13)右;弯曲,迂回。(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
  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边。
  【读解】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 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 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 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 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 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 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 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 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 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 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 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 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 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 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
  无衣
  --雄纠纠的英雄气概
  【原文】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1),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2)。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3)。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注释】   
  ①王。指国家。于。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泽:内衣。③偕 作:一起行动。
  【译文】
  谁说我没有军衣?
  与你共同穿战袍。
  国家调兵去打仗,
  修好咱们的戈矛,
  与你共同去杀敌。
  谁说我没有军衣?
  与你共同穿内衣。
  国家调兵去打仗,
  修好咱们的矛戟,
  与你共同去作战。
  谁说我没有军衣?
  与你共同守下裳。
  国家调兵去打仗,
  修好铠甲和刀枪,
  与你共同奔战场。
  【读解】
  好男儿赴疆场,理当雄纠纠气昂昂,披上战袍拿起枪,生死 决战样一场。这个时刻,最能见出男子汉大丈夫的英勇气概。流 血牺牲算什么,兵戎相见,勇者胜。
  当兵的打仗,骑马打枪,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注定只能由男 子汉来担当,正如织布绣花,注定只能由女子来进行一样。
  这一角色是由天性的决定的,无可争议的属于男子汉。英雄气 概的丧失,英雄主义的失落,也就是男子汉的失落;失落了男子 汉的社会,必定是个畸形的、变态的社会;没有英雄的时代,肯 定也是个诛儒充斥的时代。
  常言说,时势造英雄。这不完全对。在很多时候,是英雄造 时势。勇武的气概,一往无前的精神,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在精神 上的支柱。英雄主义在本质上是浪漫的。它在理想的召唤和指引 之下,敢于去抗争,进取,拼搏,并且敢于献身,由此造成一种 时代精神。
  可惜的是,英雄主义,英雄的时代已失落得太久了。
  ………………………………………………
  权舆
  --富贵显赫有尽时
  【原文】
  於我乎①,
  夏屋渠渠②,
  今也每食无余。
  於嗟乎,
  不承权舆③!
  於我乎,
  每食四簋①,
  今也每食不饱。
  於嗟乎,
  不承权舆!
  【注释】   
  ①於(Wu):感叹词。②夏:大。夏屋:大房子。渠渠:深而大的 样子。③权舆:起初,开始。④簋(gui):古时盛食物的器皿。
  【译文】
  唉,我呀我呀!
  从前住深宅大院,
  如今吃饭无剩余。
  啊,可叹啊,
  再也无法比当初!
  唉,我呀我呀!
  从前每顿四道菜,
  如今每顿吃不饱。
  啊,可叹啊,
  再也不比当初好!
  【读解】
  太阳再耀眼,也有日落西山的时候。花儿再鲜艳,也有凋谢 的时候。人再显赫,也有失势的时候。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天 上没有不落的太阳,自然中没有不谢的花朵,人间没有不倒翁。
  虽说我们已不太相信命运无常一类的说法,但新陈代谢的规 律却是亘古不变的,由不得你信不信。就连皇帝的江山都可以轮 流坐,更何况区区小民?昨日大鱼大肉,今日粗茶淡饭,更是不在话下。
  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看,大概很少有人会以非常平衡的心态 去面对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的一切。既然得到了,总想永远占有; 既然富贵了,显赫了,总想永远富贵下去,显赫下去。一旦既得 利益受到损害,就会暴跳如雷,拼死保护。这样的闹剧、悲剧和 喜剧太多了,不足为怪。
  太阳落了,还会照样升起。花儿谢了,便不会复现。大江东 流,不可能倒流回来。既得利益失去了,也难以再挽回。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地球依然在转。
  ………………………………………………
  衡门
  —— 在欲望面前知止而退
  【原文】
  衡门之下(1),
  可以栖迟(2)。
  泌之洋洋(3),
  可以乐饥(4)。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鲂(5)?
  岂其取妻(6)。
  必齐之姜(7)?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
  必宋之子(8)?
  【注释】   
  ①衡门:横木做成的门,指简陋的居所。②栖迟:居住休歇。 ③泌:泉水。洋洋:水流不息的样子。④乐:疗救。⑤鲂(fang): 鱼名。(6)取:同“娶”。(7)齐之姜;齐国姓姜的女子。(8)宋之子: 宋国姓子的女子。
  【译文】
  木门简陋的住所,
  可以当作安身处。
  泉水流淌不停息,
  可以止渴还充饥。
  难道想要吃鱼时,
  定要吃那黄河鲂?
  难道想要娶妻时,
  定要娶那姓姜女?
  难道想要吃鱼时,
  定要吃那黄河鲤?
  难道想要娶妻时,
  定要娶那姓子女?
  【读解】
  食有鱼,可见不是平民百姓所能过的生活。然而,食有鱼便 知足,不求高档昂贵奢侈,却是在无止境的欲望面前知止知足知 乐,亦属不多见。
  在掉进欲壑不能自拔与知止退而求其次之间作选择的话,选 择后者的人不会占多数。欲壑难填,道出了人心的贪婪和弱点。掉 进欲壑,是异化的开始,是自投罗网和自我放纵。知止而退,是 拯救的开始,是自救和自我解放。
  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多数人都难以做到。没有富的,拼命 想富。已经富了的,拼命想更富。没做官的,一心想做官。已经 做了官的,一心想官帽更大。殊不知,“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要想得救,唯有靠自己,他人帮不了任何忙。正如染上毒瓜 要想戒毒,虽然可以强制,最终还得靠自己痛下决心,洗心革面, 断绝欲念。知足常乐,已不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更不只是对贫 穷窘困者而言;富贵者同样也当设立这样的警戒线。越过警戒线, 是无边苦海;固守在警戒线内,便是自我解放。
  ………………………………………………
  墓门
  ——口诛笔伐的限度
  【原文】
  墓门有棘①,
  斧以斯之②。
  夫也不良,
  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
  谁昔然矣③。
  墓门有梅④,
  有 萃止⑤。
  夫也不良,
  歌以讯之(6)。
  讯予不顾,
  颠倒思予(7)。
  【注释】   
  ①墓:墓道之门。棘:枣树。②斯:用斧头劈开。③谁昔: 往昔,从前。然:这样。④梅:应为“棘”字。⑤ (xiao):猫头 鹰。萃:聚集。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6)讯:劝诫,规劝。(7) 颠倒:指是非混淆。
  【译文】
  墓门有棵枣树,
  拿起斧头砍掉它。
  那人不是好东西,
  国中人人都知道。
  知道他坏不悔改,
  从来他就是这样。
  墓门有棵梅树,
  猫头鹰来住上边。
  那人不是好东西,
  作歌规劝他悔改。
  规劝他也不悔改,
  不分是非和好歹。
  【读解】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对作恶者的诅咒。诅咒的作用是很 有限的,并且多半是在背地里进行,大概是迫于某种压力或威胁。 同时,事情尚处在诅咒阶段时,反过来证明了还未发展到绝对不 可忍受的地步。
  口诛笔伐便进了一步。敢于公开站出来进行指责、声讨,表 明被谴责者的恶行已使人坐不住了,不得不以某种形式来表达愤 慨。即使在这时,声讨谴责依然是一种彬彬有礼地表示愤慨和不 可忍受的方式。
  最极端的方式是揭竿而起,用强力或暴力除掉作恶者。这是 忍无可忍、迫不得已而行之,连根铲除,意在不使作恶者再行作 恶。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必采取极端的除恶方式,总是怀 著某种善良的愿望进行指责、规劝、警告,“歌以讯之”。这对良 心尚存的人有效,对作恶成性者则难以见效。好事不过三,坏事 大概也不会过三。我们心理上的习惯,总以“三”为界,一次两次 尚可忍耐,三次四次就突破了可以忍耐的界线,使我们不得不考 虑别的方式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作恶成性的人很难良心发现,立地成 佛;你不打,他就不会收手。“农夫和蛇”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也 告诉了我们这一历史经验。
  ………………………………………………
  防有鹊巢
  ——鸟窝真会在河堤上
  【原文】
  防有鹊巢①,
  邛有旨苕②。
  谁侜予美③?
  心焉忉忉④。
  中唐有甓⑤,
  邛有旨鷊(6)。
  谁侜予美?
  心焉惕惕(7)。
  【注释】   
  ①防:堤岸,堤坝。②邛(qiong):土丘,旨:美,好。苕(tiao): 苕草,一种长在低湿处的植物。③侜(zhou):欺诳。予美:我所爱的 人。④忉忉(dao),忧愁的样子。⑤中唐:庙和朝堂门内的大路。甓 (pi):砖瓦,(6)鷊(yi):绶草。(7)惕惕:心中优虑的样子。
  【译文】
  堤坝怎会有鹊巢?
  土丘怎会长美苕?
  是谁离间我爱人?
  使我心忧添烦恼。
  庭中怎会用房瓦?
  土丘怎会长美绶?
  是谁离间我爱人?
  使我心忧添烦恼。
  【读解】
  啊,一点不奇怪!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能发生。本来该在 树上的鸟窝,完全可能筑到河堤上去。本来该长在湿地的水草,完 全可能长到山上去。本来该用来盖屋顶的瓦,完全可能铺到地面 上。
  不知道是这世界怪,还是人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