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传说 >

第17章

重生传说-第17章

小说: 重生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初,我带郭振他们去参观新型茶饮料“太阳红茶”的生产线,我对他们说:“以后想喝就给我打电话,我姐在给这个品牌做广告,要多少有多少。”

哥几个被绵长的流水线镇住了,他们当中只有郭振曾经去过小型汽水厂,还算镇定,其余两人啧啧称奇:“这得多少钱啊……”

我说:“大概500万人民币吧。”

几个人眼珠子差点掉出来:“500万??!!”

我轻描淡写地说:“这还只是生产线的钱,没算其他的。”

几人不吭声了,我看着他们,说:“其实只要肯努力,我们将来都能更有钱,你们觉得呢?”

郭振最先反应过来,笑着点点头。

杨远哲很肯定地说:“钱都是人赚的,别人能赚,我也能。”

葛金秋说:“安命立身。”

我笑了,长出一口气,他们在这种年纪已经能有如此斗志和想法实在太好了,这正是我想要的。一人不怕没本事没条件,怕的只是没有肯去为自己想要事物努力的心。不是连周星驰都说过么,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依我看,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强者,人人都能成大事。

那之后一段时间里,三人找我出去玩的次数明显少了。我分别去找他们,发现三个人居然主动报名去参加一些课余补习班。其中郭振去了弱电技术夜校,杨远哲和葛金秋去的是英语补习班。这些东西基本上和他们后来的发展一样。

11月底,搞了近三个星期的省内宣传之后,新一代茶饮料“太阳红茶”上市,效果还不错。国内很多媒体对这次茶饮料的出现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上市活动由于春荣一手操办,无数电话打到他那,于春荣忍不住跟张小桐诉苦:“换了三个电话了,公司是不是考虑补偿一点?”

张小桐笑嘻嘻回答:“过完年再说,现在公司没钱。”

我偷偷嘀咕:“没钱……就差日进斗金了,还没钱……”

相比之下,鸡精已经悄无声息地上市了,徐军之前的窘迫只是因为确实没钱,而且味精厂已经到了没任何人肯再借给他们钱的地步。我们的大笔资金一输入立刻就活了。张小桐告诉徐军,先不要放弃味精的生产,让两种产品并存一段时间,等慢慢宣传渗透到社会舆论当中去再停掉味精生产线。徐军心领神会,注册了新牌子的味精,重新上阵。

中国味精知名品牌不超过3种,其中最有名的两种几乎10年没变包装,连概念企划都从未提出过。就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让这两三种牌子的味精垄断了国内市场近10年,在很多人看来都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又是改包装又是做广宣又是买枪手记者的折腾了有一段时间才把新的味精品牌送到全国各大商场,卖的还不错。

接下来就是青少年牌了,鸡精强势登场。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知道有一个太阳集团,他们卖的东西不是绿色环保食品就是廉价青少年用电脑,总之企业抬头一排大字“关爱青少年成长”,企业文化算是初步搞出来了。鸡精上市相对来说容易得多。

首先是《绯红少年》的上整版广告。

然后太阳电子只要卖一台“少年梦想家”就送一本宣传小册子,上面有世界几次大规模味精毒性抽调的报告,以及一些相关的枪手文,后半本是一部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93版内容。

再下来就是“太阳红茶”送小包装鸡精,买一送一,划算到死。

以现在茶叶市场的市价来算,我们的茶饮料出厂利润能达到接近一倍,商家也高于50%,这样的饮料谁不想卖卖看?

于春荣本来赋闲了几天,人有点松懈,自从回到张小桐手下做事之后,这人几乎忙疯了。每天电话无数,各地商场之间互通一些消息,一个知道进了货十个跟着要,这人抱怨完电话没几天,又来抱怨了:“供不应求啊……”

张小桐一笑:“加生产线吧,也不用犹豫。”

产品上市一个月就加生产线,史无前例了。我们按第一年做到利润超过1000万来投入,结果依然是供不应求。

我看着一天天变化的传真和数据,对张小桐说:“还真是全面开花啊……”

张小桐做痛苦状扶头:“我现在是初三啊,你这不是害我么……”

我嘻嘻一笑:“您告诉我您现在除了需要背的东西还有什么要学的?我教您就是了……”

张小桐笑而不语。

我拍拍她的手:“其实我有更好的办法,寒假之后找你们老师谈谈,保送一高中不就得了?”

张小桐摇头:“我没把握保送,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我的。”

我说:“那是之前吧,你直接和你们班主任谈谈,我不信她能放任这种好机会。华东水灾之后你的形象已经很高大了,这种事我觉得应该他们来找你才是。”

好像为了印证我的话,一个星期后张小桐的班主任找她谈话,问她愿不原意接受保送,目标是一高中的实验班。我给张小桐的建议是去普通班,那些所谓实验班无非是加大学习量之类的调整,对她来说有害无益。老师本以为她迫于压力会选择不接受保送,没想到张小桐竟然爽快答应,心满意足地离去。

没有考试压力,张小桐更忙得肆无忌惮了。

12月底,圣诞节,我请张小桐出去走走。每年的这个日子我总是很感慨,时光飞逝啊,现在不似从前了。

第二十二章

93年12月24日平安夜是星期六,晚上我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出来吃饭,吃饭完饭分别送他们回家后,我和张小桐打车到了刚建成的电信大厦旁边。这里是10月才建成的,我们本打算把其中一层租下来做娱乐城,后来考虑不如等等,等自己这边搞的差不多了直接用自己的房子。况且现在搞娱乐城我们也没什么底气,等过几年让杨远哲他们来做倒不错。

电信大厦旁边是同样新建成的基督教教堂,我和张小桐跟着鱼贯而入的人群走进去。98年之后我曾有过每年圣诞一个人去教堂的习惯,一直到几年之后身处工厂林立深圳郊区,我才明白自己已经不适合这种所谓净化心灵的场所了。

其实在我来说,去教堂有点像吃肯德基,尽管我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城市地奔波,隔一段时间重复去一样的地方能让自己保持一种反复回顾自己心态,所以尽管我不是基督徒,依然会在平安夜来教堂反省自己一年来所做的一切。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古怪的习惯。

教堂里人很多,我和张小桐因为身高不够只好上二楼,在楼上前排稳稳站好,看摆在一楼牧师台上的简易马棚,我笑着对张小桐说:“看过圣经吧?就是旧约和新约。”

“看过。”

我朝台下看,一个打扮朴实的修女正在那向教友们提问,问耶稣活到多大年纪。

“知道吧?”

“知道,33岁。”

我想起某本书上描述耶稣的话,就是这样一个木匠,这样一个传教范围不超过自己家乡,传教时间不超过3年的人,他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奇迹。如果现在这个时代出现某种宗教,恐怕不太容易达到这个高度了。正如基督教某些教士所说,现代人已经没有了见证自己生活与信仰相依的能力。信仰是需要生活来见证的,中国人没信仰只是因为他们太实际,见证信仰的机会不多。纵观中国几千年来所信的种种宗教,不过是种种利益化身罢了。

我低声对张小桐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啊,世界排名总不会出前三。”

张小桐笑笑,问我:“你怎么忽然想到来教堂了?”

楼下修女已经下去了,换了一个气派十足的神父上来,我看他连圣经都不拿,知道是个口才很好的人。我对张小桐说:“这本来就是外国人带来的节日,当然要来教堂过。”

“就为这个?”

“当然不是,”我眼睛一直看着前方,没瞅张小桐,“等楼下的讲完吧。”

张小桐知道我不到最后不揭谜底的性子,也不说什么,和我一起安静地看楼下牧师的演讲。

这种斯曾相识的场面让我有一点点感慨,时间真是不经意间就没了,眼看着93年就这么过去,好像昨天还是86年我睁开眼睛再见张小桐一样……不过我有点疑惑,这丫头不是会越长越丑么?现在怎么越长越漂亮了?

大概唯一的解释就是此人现在快乐得紧,不似之前那样每天愁眉苦脸。或者还有一种解释,现在的时空已经是所谓的平行空间了,这个张小桐只是身份是我表姐而已,却朝另一个方向变化而去。

楼下神父在谈现实与信仰的结合,这个话题也算比较古老了,我心不在焉地听着,想着关于张小桐和自己的种种往事,忽然觉得自己的手被拉住。

讶然扭头看了一眼张小桐,看见一张有一点羞红小脸。张小桐此刻看起来很似精心修饰过的娃娃,我被这种可爱搞得心里微生一点波澜,不由自主抓住她的小手,朝她微微一笑。

没多久,张小桐掌心被我抓的有一点出汗,我看神父也讲的差不多了,悄悄拉着她下楼。

楼下有人正在派发圣饼,我随手接了两个,递给张小桐一个:“出埃及记未必是真的,不过确实不算难吃。”

张小桐咬了一口,皱皱眉头:“有点硬。”

我笑笑:“软了就是棉花糖了。”

我们两个叼着MANA饼出了教堂,这时城建尚未达标,路上的灯不多,连市政府门口的广场也只是稀稀落落一点灯光。我对张小桐说:“你说这个城市建设项目都拿下咱们得赚多少钱?”

张小桐刚想说什么,我又对她一笑:“逗你的,今天不说工作,咱们是出来玩。”

伸手出去,我递给她一个小盒子:“圣诞快乐,顺便,生日快乐。”

张小桐没想到我竟然能记得她生日,前几年我可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忽然来这么一手,把小姑娘惊喜得不知道怎么好了。看我的那双眼睛刷地就蒙上一层水雾。我明白她的心思,这几年来我们一起同舟共济,但每次到关键时刻我总是讳莫如深,仿佛把她当外人一样。在生日和平安夜双重的意义的晚上送一件礼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表示心中有她,她当然高兴。

美丽的小姑娘站在路灯下拼命压抑了很久才把眼泪压回去,带着一点泪光的笑着问我:“是……是什么?”

我耸了下肩,伸手去给她擦掉眼角的泪花:“傻丫头,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张小桐拍开我的手,自己擦干净眼泪,慢慢打开包装,里面还是一个盒子。

再打开,里面是一对银制水晶耳环,耳环在街灯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我对张小桐说:“来,我给你戴上。”

张小桐小心翼翼弯下腰,任由我把一只耳环戴在她左耳上。

“这样就很好看了。”我说,“戴一边比两边都戴好看。”

“真的?”张小桐有点不习惯,左右扭扭头,“你喜欢我戴耳环?”

“我觉得你戴耳环特漂亮,”我由衷地说,“不信咱们现在拉个人去问问,别人也肯定这么说。给你个建议,可以在左边鬓角梳个小辫子,这样两边都有东西,还不对称,肯定好看。”

张小桐也真了得,当着我的面三下两下把辫子扎出来,映衬得自己脸蛋儿又漂亮可爱几分,把我看得眼睛直往外冒。

“小桐,你真的很漂亮。”

嘴把不住门,自然而然就说出来了,还是以前称赞姑娘太习惯,所谓的条件反射。张小桐听我这么说,眼里飞快绽放出欣喜的光,低头抱住我:“谢谢你,行文。”

虽然我们两个常腻在一起,这次拥抱感觉却有点不太一样。

我被张小桐抱住,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这平安夜真他妈是传说中的开苞夜,这种日子果然方便推倒小姑娘。”

——看来我还是比较流氓,虽然玩了几年纯情,本质没变。

抱了一会,张小桐在我“乖,等会别人看见该大惊小怪了”,“别上报纸了”之类的玩笑下才慢慢松开手。我笑嘻嘻地盯着她:“喜欢吗?”

“当然喜欢。”

“哎……这答案不够标准啊,”我怪叫,“我觉得你这么也得说一句‘废话’之类的,再掐我一把才是我认识的张小桐小姐啊……”

要知道,人是不能乱说话的,嘴欠的结果就是真被掐了一下。

从灯光处移动到黑暗处,我拉着张小桐坐在教堂门口的花坛上:“小桐,没给我准备圣诞礼物吗?”

张小桐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心下了然,不动声色:“是什么?”

张小桐想了一下,狡猾地看着我:“你太聪明,不好玩。”

“我装傻你也看得出来啊,”我拉着她的手说,“圣诞节么,形势罢了,倒是要感谢小姨,生了你这么个温柔腼腆漂亮贤淑的女儿,没有你陪,这几年我该多寂寞。”

张小桐也想起这几年来我们生活和关系的变化,有点失神:“我又何尝不是?”

我做大人状摸摸她的头:“一切会更好的,相信我。”

张小桐朝我吐舌头:“人小鬼大。”

话音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