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扶风歌 >

第43章

扶风歌-第43章

小说: 扶风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鲜卑大酋仿佛决心语不惊人死不休,号称要造反作乱的杀头言语,张口就来。诸人今日已然被他们骇得麻木,听得此言个个把眼瞪得极大,却没得力气驳斥了。反正越石公似乎不以为意,众官便各自装聋作哑。
拓跋猗卢侃侃而谈,刘琨只用修长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轻叩着几面,仿佛在盘算着什么。这时他突然问道:“拓跋大酋长,你的危险处境和雄心壮志,我刘越石都已经明了。阁下不妨直言,此来究竟为何?是有求于我呢?抑或有助于我呢?”
拓跋猗卢闻言大笑而起,扬声道:“猗卢既有求于刺史大人,也有助于刺史大人!”
“刘刺史,大晋乃天下正统,而您是朝廷委任的方面大员,吾欲图拓跋鲜卑族长之位,万不能缺少您的鼎力相助。然而,并州局势究竟如何,无须猗卢多说;我拓跋猗卢虽然身处危殆之际,但举手一呼,立时可集敢战精骑万人,自以为足可替朝廷芟除叛逆、慑服群小。若刘刺史能助我为拓跋鲜卑之主,猗卢愿举鲜卑四十万众以供驱策!”他目光炯炯地望着刘琨,继续道:“刘刺史,你是汉人中的英雄,我拓跋猗卢自问也是鲜卑人中的豪杰;你我二人齐心协力,共图大业,天下间何事不可为?”
刘琨霍然抬首,双眼中精光大盛。二人眼神交错,仿佛立刻便要迸出火花来。



第六十三章 敌来(上)
永嘉元年。三月。介休。
介休城传说因春秋时的贤者介子推身亡于此而得名,是西河郡东北部的重镇。城池虽小,却很坚固。
去年深秋时匈奴大军至此,介休令贾浑据城而守,城破后抗节不降而死,时人无不叹其忠诚。越石公击败刘景所部之后,匈奴势力收缩,此地又成了晋阳政权号令所及的最南端,与匈奴隔着重重山岭对峙。
介休城西南,越过高壁岭不远,就是兵家必争的要隘雀鼠谷。此处乃是崇山峻岭之间被汾水如刀斧般劈开的一条狭窄山谷,谷地中数十里间道险隘,辗转盘回,行来步步惊心,仿佛唯有鸟雀和老鼠才能安然而过,故而得名。
传言《吕氏春秋》中所言的天下九塞之首太汾,便是这雀鼠谷了。若从河东平原北上晋中,这里乃是最主要的通路。刘琨坐镇晋阳以后,派遣麾下大将、横野将军卢昶带了一千精兵在此驻守。并任命平阳人郎硕为介休令,协助卢昶。
卢昶字士则,出自范阳卢氏疏宗。他在太元年间就弃文就武,追随刘琨转战南北,足迹遍及大河两岸。其人能开强弓左右驰射,又擅使大刀,勇武常为诸将之先。数年前河桥大战时,他率铁骑陷阵,虽然击败十倍之敌,却在与敌人格斗时被白刃贯胸。刘琨为此大惊,遍邀名医为他救治,还亲自检视汤药。
最终卢昶虽然保住性命,却伤了肺气,此后气息急促,时常咳嗽不止。故此他渐少亲自临敌,转而效法指挥若定的大将之风。
卢昶性格沉稳周密,自从镇守介休以来,组织将士修复加固城池、广设敌楼高垒。又每日里轮番派遣精干士卒深入雀鼠谷哨探,隔日来回,必深入三十里以上方休,严防匈奴偷越。
待到新春时节,从深山中陆陆续续迁来了数百户百姓。这些人本是当地居民,只为躲避战乱才逃亡入山。眼见得局势稍定,他们毕竟故土难离,便纷纷回转来。卢昶便将他们一一安置了。眼见着小小的介休城,渐渐有了几分人气。
这一日午时,卢昶刚从院中出来就听得部下喧闹,便去喝问是什么缘故。原来是昨日派出的一队巡哨人马竟然未能及时回城。
按照往日的习惯,这一队人昨日午时出发,在雀鼠谷中宿营过夜后启程返回,此时应当到了城里与下一拨巡哨人马交接。这是军中远出哨探的常例,大伙儿都熟极而流,两个月以来从无差池。谁知今日交接时间已过了小半个时辰,前一队人仍然未归。
卢昶听得此事,顿时大怒:“这等大事,须得立即禀报于我!尔等却私下吵闹,岂不误了大事?”
他抬手一掌便将吵嚷得最凶的士卒打了个跟头,随即喝令道:“今日当值巡哨士卒由我带队出发!城中所有将卒,立即整备军马器械!……”
随着卢昶一道道指令流水价发下去,整座介休城里的人们立刻忙碌了起来。不过片刻,诸事齐备,数十条精悍士卒收束整齐。卢昶又绰了根长抢,就要一马当先领军出城。
忽听得城墙的望楼上传来嘶声大吼:“胡人!胡人!大队胡人来袭!”
卢昶急忙带了将士们到了城头眺望。只见远处一拨又一波的军马从雀鼠谷里源源而出,不过片刻,就聚了极大的军阵。那军阵中数百面各色军旗招展飘飞,旗帜上绘有种种狰狞猛兽,映衬得一队队步兵骑兵如狼似虎。全军甲兵戈耀日,杀气腾腾。更有苍凉肃杀的号角之声不时响起,在茫茫旷野上传出极远。只看此刻在谷外原野上的军马,只怕就不下三四万雄兵,而谷中人马还在不断涌出,仿佛无穷无尽,永远也没有止歇!
这……这分明是匈奴主力来犯!卢昶只觉一股凉气从尾椎骨上直浸上来,他深知晋阳军与匈奴势不两立、早晚是连番血战,故此自从到任,就日夜不停地进行战争准备。但他怎也没有料到,尚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匈奴人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大军!
春季一来战马瘦弱、二来易发疫病,因此自古以来,北方胡族都禀承着秋高马肥时方才出兵作战的习惯。莫说是卢昶,就连包括越石公在内的晋阳文武大员们,也没有想到匈奴竟然急不可耐到了这样的地步。
卢昶仔细辨认匈奴阵中如林的旗帜,喃喃地报出领军大将的身份、姓名:“辅汉将军贺图延!……冠军大将军乔晞!……灭晋大将军刘景!……讨逆大将军呼延颢!……武牙大将军刘钦!……征虏大将军呼延晏!……大司马呼延翼!”
这些人无不是威风足以止小儿夜啼的匈奴名将,数年以来,他们纵横于南至大河、北至阴山的广袤土地上,杀得晋军尸如山积!仅仅是十数个名字一一报出,就仿佛是沉甸甸的巨石,压的卢昶几乎要透不过气来。而站在他身边的将士们,更是脸色惨白。
还没等卢昶辨认清楚,一具巨大无比的纯白大纛被高高立起在匈奴军阵之中。当是时也,匈奴数万之众山呼海啸一般的狂呼,哪怕远在介休城中听闻,也觉得震耳欲聋!
卢昶扬了扬眉,咬牙报名道:“匈奴大单于刘渊!”
当今天字第一号的大反贼、匈奴汉国之主、自立为汉王的匈奴大单于刘渊刘元海,竟然亲自领兵前来!
卢昶手扶着垛口,仔仔细细地观看敌人的军容。只听脚步声急促响起,原来是介休令郎硕匆匆赶来。
卢昶问道:“却不曾料胡贼大举进犯……郎大人以为敌势如何?”
郎硕沉吟道:“胡贼乃是倾师而来,军容极盛。精兵猛将尽在其间,不可小觑。”
卢昶睨视郎硕道:“如今方至开春,牧草荒瘠,马匹疲弱。刘元海在这个时候贸然兴兵前来,打的是乘我晋阳军立足未稳、一鼓而下的主意。嘿嘿,可惜晋阳之锁钥乃是介休,但得卢某坐镇介休城头,便要胡人不敢向北窥视。”
这时从胡人军阵中远远驰来一骑,原来是个投降匈奴的汉人官员前来劝降。那使者立马百步开外,刚吼了两嗓子,只见一点银星飞射,正中他的咽喉,顿时倒栽下马。卢昶的箭术在好手如云的晋阳军中也排得上前五,这一箭果真是又快又狠!
城头上卢昶冷笑着放下手中的特制强弓,向着众将士厉声道:“卢某自随主公以来,身经大小六十余战,战必奋勇,惟愿马革裹尸而还。我既受主公重托、领城守之职,便当与介休共存亡。众军须得努力,有动摇军心者斩!有作战不力者斩!”
片刻之后,先是几骑信使自介休北门疾驰而出,随即城内军民一起动手,以泥石木料将四门堵死。
其实守城之法,要点在于守中有攻,保持有力的反击兵力、可靠的反击通道非常重要。若两军数量相差不算太大,通常都会保持四门通畅作为城中兵马出击之用。无奈此际敌我过于悬殊,卢昶只得打定了龟缩不出的注意。
卢昶这一箭,也惹得敌阵中鼓噪之声大作。匈奴人稍许整顿大军,便分遣人马将介休城团团围住。
******
貌似下了新书榜和强推榜……莫非这就是所谓裸奔么?啊啊,螃蟹身形圆胖,各位读者万勿嘲笑。
裸奔是个好机会,可以定下心来,慢慢写,好好写。晋阳大战的序幕即将拉开,还请各位和我一起来关注这场史籍鲜有记载却意义重大的战争。
另外,继续求红票,求收藏,并感谢glz565/并非无情书友的捧场。




第六十四章 敌来(下)
那几名介休信使出城不远,就遭到了匈奴骑兵的追杀。几番追逐之后,只剩下两人逃脱,还都身负重伤。他们顾不得伤势,不眠不休地纵马狂奔,好在官道沿途有越石公新设的驿站支持,他们沿途换马,一日长驱三百里,终于在次日上午将匈奴大举来袭的信息传到了晋阳。
刘琨得报,立即聚将商议。除了长史温峤随拓跋猗卢出塞商议两家联手事宜以外,其余文官武将顷刻便到。
令狐盛首先发言,他老成持重,深知晋阳兵力不足之弊,故而力主先召集新兴、雁门等地附从杂胡部落人马和各地坞堡部曲壮丁,待各路军马齐集之后再与匈奴决战。
经过整个冬天的努力,晋阳军此刻的总兵力较之初入并州时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可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布置在晋阳附近各处的屯田军。刘琨在刺史府中设屯田曹,以续咸主持其事。屯田曹大举招募流散民众,将他们用军队模式重新编组,一方面开垦荒地,一方面接受军事训练。一旦有事,则每户出一壮丁整编成军,立刻可以组成一万人的军队。这支部队由令狐盛统领。
另一部分是驻守部队,这支部队以刘琨入并时的直属人马为骨干、添加以并州军余部和各地自行招募的兵员。在介休、阳曲、大陵、阳邑等军事重地都有驻扎。在介休与匈奴对抗的卢昶所部,就属于这部分军队。
第三部分是晋阳军的主力,其成分包括了由刘琨入并时带领的直属人马、并州军余部中挑选出的精锐。还有许多投靠朝廷的小股杂胡部落,也被打散了混编在内。这支部队约八千人,全部驻扎在晋阳城内外,统兵的将领有丁渺、邢延、卢伯生、庞淳、陆遥、黄肃等人,皆直属于刘琨。
这三部人马合计将近两万,用于进攻稍显不足,但用于防守区区一个太原国,似乎绰绰有余。但问题在于晋阳的粮秣毕竟有限,果真将军马全数征召起来的话,只消半个月就能把存粮给吃空了。更何况屯田军训练时间太短,战斗力很成问题;各地的驻守部队要确保地方的安靖,也不能全数抽调。所以,真正能用于作战的,只有刘琨直属的机动兵力八千。这样的兵力相对于匈奴数万之众,未免太过单薄了。
故此,令狐盛建议先不妄动,立即征召从属豪强的部曲、粮秣,待实力充实以后,再谈其他。
刘琨听了令狐盛的意见,先不发言,转而去问其余众将。
丁渺年轻气盛,当即奋然道:“卢士则以孤军迎战虎狼之敌,日夜期待的就是我军主力及时救援。老将军,征召粮秣兵马需要多久?十天?十五天?这等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如何容得等待?”卢昶表字士则,他与丁渺都是刘琨麾下第一流的悍将,彼此惺惺相惜。
偏将军黄肃沉吟道:“丁将军,卢昶将军孤军困守介休,我等同僚俱都焦急如焚。只是……”他施了一礼,慢慢道:“介休守军不过千余,面对数十倍之敌,当真能坚守到我们援兵到来么?”
他原是洛阳禁军的军官,投入刘琨麾下不久;对刘琨部下将领的能力、部队的战斗力都不熟悉,故而有此一问。
丁渺冷笑一声,正待回应,折冲将军卢伯生出列。卢伯生乃是卢昶的侄儿,两人年齿约莫相当,素来感情深厚。听黄肃所言,卢伯生连忙道:“黄将军有所不知,介休乃我军大将卢昶卢士则镇守。卢士则刚毅勇武,尤其非寻常人可比。更兼介休城池坚固,纵使敌军势大也足以长期坚守。”
说罢他向刘琨拜倒:“还望主公早日发兵救援!”
话音未落,文官队里参军莫含出列。他首先认为胡人势大,介休必不可守,救援不过是涂耗人力罢了;再者介休若失,则河山之险皆不足恃,晋阳亦未必安全,须得移兵阳曲以求暂避胡人锋锐,甚至要做好北撤的准备。
莫含乃是雁门大豪,在当地势力非常深厚,因此眼看局势不利,便打算往家族故地退却。他又认为,胡人所图唯在剽掠,不可能在汉地长期驻留,因此待胡人撤退之后,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收复故地。
这番话一出,登时惹得卢伯生三尸神暴跳,挥拳要打莫含,却被一众同僚扯手拉脚地拖回去了。莫含还待继续阐述,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