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刺客帝国-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几步就开始抱怨。甚至一些大汉朝的老臣倚老卖老指着龙飞的鼻子大骂。这些龙飞都能忍。
刚过渑池尚书仆射郑功业,纠集陈蕃、窦武、何颥、伍处士等重臣,以路途辛苦为由向龙飞要酒肉。董卓临走之时,留下的粮草本就不多,又从虎牢关回来数万大军。省吃俭用这些粮草或许可以挨到长安,不用说什么酒肉了。对于郑功业等人的要求,第一次龙飞没有搭理,岂料这些人变本加厉纠结更多人闹事。
郑功业以大汉老臣自居,动不动就搬出先皇,先祖说事,搞的龙飞烦躁不安。于是间手起刀落,当着百官的面将郑功业砍翻在地。看着龙飞手里依然还在滴血的宝剑,看着躺在地上时不时抽筋的郑功业,大臣们突然间变的极为安静。
“老虎不发威你们当病猫了?非得死个人你们才心甘?”龙飞提着宝剑,眼露凶光:“从今天开始,每日只有两餐,不按人口分发,按户发粮,带数百仆役的,他们口粮你们自己解决,老子没义务给你们这些老爷养活他们!还有,每天至少行五十里,再有闹事者他就是你们的榜样!滚吧!”
郑功业一死,官吏们安静了很多,每天规规矩矩,听从士兵的吩咐,何时走何时停,全凭龙飞做主,没有人再敢闹事,顺顺当当的前往长安。
这一日,眼看着就要进函谷关,徐庶找到龙飞,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说:“上面有消息了!又来了新的任务!”说着,将一根竹简递给龙飞。龙飞翻了一个白眼:“念,我不认识字!”
“上面说,孙坚很有可能在洛阳废墟之中找到了玉玺,希望能夺回来!”徐庶顿了顿:“主上对我们刺杀孙坚的行动非常不满意,如果这次不能拿回玉玺,遭殃的可能就是你我了!”
听闻玉玺二字,龙飞这才想起。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有交代。孙坚在皇宫的枯井之中发现了玉玺,隐而不报。岂料被人告发给了袁术,为此还差点动手。“玉玺?”龙飞想了想,突然问徐庶:“玉玺不就是块玉石吗?咱们要它干什么?又不能吃!”
徐庶道:“这些你不必多问,主上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如今孙坚他们还在洛阳,如果等他们都回到各自的封地,那就更不好办了。”
“你说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龙飞看着徐庶。
徐庶道:“你不是最厉害了嘛?单枪匹马便劫了联军的粮草,这一次如法炮制,进入孙坚大营找到玉玺拿出来不就完了?”
“说的这么轻巧,你怎么不去?”龙飞瞪了徐庶一眼:“那可是玩命!”转身走了。
玉玺并非我们所说的只有一块,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所以称为“玉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除此之外,还有一方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相传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代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太后怒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少帝时,十常侍作乱,刘辩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没想到竟然掉入枯井,让孙坚得了去。
晚上休息的时候,龙飞将众人召集一起说了玉玺的事情,人人都感到惊讶。传国玉玺可是国君的象征,而孙坚隐而不报,足见这个孙坚并非传闻中所言的那样忠君爱国。既然知道玉玺在孙坚之手,要弄回来,无外乎偷、抢、骗三个办法。
贾诩微微笑道:“这倒未必,我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叫计!”
“何解?”
贾诩道:“传国玉玺乃是神物,传说得知可受命于天,既然如此,想来诸侯之中有此意的不仅孙坚一人吧!”
“妙计!妙计!”徐庶拍手称快:“为夺玉玺必然相互攻伐,到那时我们就有机会!我这就去办,让人放出消息,就说孙坚得了传国玉玺。”
徐庶高高兴兴的走了。龙飞看了贾诩一眼:“文和呀!你太不地道了!他已经走了,说说你的后招?”
贾诩一笑:“也没什么,说白了就是偷龙转凤!谁得了传国玉玺便有天命在身,难道主公就没有这个想法?”
“我?我可不信那些!”龙飞摇头:“我信奉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块破石头要是那么厉害,秦国又怎会灭,大汉又岂能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想夺就夺去吧,我不凑这个热闹!”
“对!大哥说对!”众人连连点头。龙飞手下都算百姓出身,知道百姓希望什么。这番话龙飞说的通俗易懂,就连典韦也连连点头:“老大,俺老典支持你!”
贾诩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坐山观虎斗,看看这传国玉玺最后落到那个‘皇帝’之手!”
消息放出去没多久,联军大营就有了动静。袁术借故将孙坚的家眷扣留,以此要挟孙坚交出玉玺。同时袁绍派亲信周欣任豫州刺史,夺了孙坚的地盘。荆州刘表派大将黄祖在义阳驻守,截断孙坚归路。三家诸侯三管齐下将孙坚逼入绝境。
程普道:“主公,我们如今已经没了退路,这玉玺乃是不祥之物,还是弃之为妙!”
“不可!”黄盖道:“玉玺乃是天意,得知便有得天下的之功用,此乃上天祥照,万万不可弃,主公放心,我等一定护主公周全。”
孙坚点点头:“此地不宜久留,我想回长沙据守险要等待时机,你们觉得如何?”
“那母亲和弟妹他们怎么办?”孙策问道。
孙坚道:“袁术要的只是玉玺,在没有得到玉玺之前,他不会对你母亲做什么,等找个机会将他们救出也就是了。”
韩当又道:“听说刘表派黄祖在义阳截击我们,如果没有了袁术的粮草,我们很难突破。”
“笑话!天下还没有我孙坚过不去的地方!”孙坚牙根一咬:“区区黄祖我就没把他放在眼中,逼急了我打进襄阳夺了他的荆州。”
虽然孙坚与袁术已经闹僵,总归孙坚还算袁术的部将,既然要走就要向袁术道别。来到袁术的大帐,袁术手下大将分裂两厢,大帐周围更是有数百亲卫把守,气氛肃穆隐隐有些杀气。走到大帐口,大将张勋拦住孙坚等人,示意他们解下佩剑。孙坚无奈只得解下佩剑,这才入账。
“孙坚你好大胆!”刚一见面,袁术立刻大声呵斥:“私藏玉玺,这可是大罪,快快交来,我可在陛下面前美言替你脱罪!”
孙坚不紧不慢:“左将军,此话从何说起?我并未见过什么玉玺,何来私藏之罪?”
桥蕤冷笑道:“孙坚,你就不要抵赖了,已经有人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主公,洛阳枯井你可还记得?”
“何人竟然诬陷与我,请桥将军带出来对峙!”孙坚想来,那天在皇宫之中除了自己几人的确还有部分军兵,难不成真的有人告密。不过就算死也不能承认。
“大胆孙坚,事到如今还不承认,来人,给我拿下!”袁术一声令下,数名卫士一拥上前。孙策看准时机,忽然出手,抓住一名侍卫的手腕一翻,拉近自己怀中,顺手抽出他的佩剑,架在脖上。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也纷纷响应,夺了几把兵器,护卫在孙坚身侧。孙坚人称江东猛虎,他的威风袁术知道的一清二楚,门外下了兵刃就是怕,没想到自己的人还是不行。在这大帐之中,对方手中又有兵刃,如果要取自己的首级易如反掌。
“呵呵呵……”袁术呵呵笑道:“哎呀!孙将军何必如此呢?我也只是问问而已,都把兵器放下!放下!”
第63章 去襄阳 '本章字数:3056 最新更新时间:2013…09…14 17:39:07。0'
孙坚强行离开袁术军营,回到自己军帐之后,立刻下令起兵。从长沙带来的三万士卒,经过几场大战,剩下不足两万,仅凭这两万人根本无法和袁术周旋。所以孙坚急急忙忙离开,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带,从洛阳出城,一路往南准备回长沙。
等袁术反应过来,孙坚早就走了。袁术也只能唉声叹气,并派人给孙坚写信,希望看在家眷的份上能够回到南阳。孙坚冷笑数声,将袁术的信弃之荒野。从洛阳往南,经过宛城之后道路一分为二,一条通往义阳,一条通往樊城。这两条路的目的地都是长沙,却路况不同,一条为水路,一条为旱路。从义阳要经过枣阳过长江抵达长沙;走樊城则可从襄江顺流而下前往长沙。
“主公,咱们走那边?”程普问道:“前几日有消息说刘表派黄祖在义阳阻击我们,如果走樊城很有可能与襄阳的刘表军遭遇,那一边对我们都不利!”
“走水路好!”韩当道:“我军连续大战,士兵体力不支,又奔波如此远,如果遇上黄祖更加危险,从樊城上船,只要我们足够小心,应该不会遇上荆州水军,而且走这边也更快,就算袁术派兵追赶,也可甩掉!”
孙坚点点头:“对!咱们就去襄阳,他刘表不出城则已,敢出来,让他有来无回!”
龙飞他们的队伍已经过了潼关,再有两日便可到长安。一路上,不断有从洛阳送来的消息,特别关注孙坚的动向。孙坚离开袁术的那一天,龙飞有些坐不住了。他并非担心黑冰会对自己不利,而是他对孙坚手里的玉玺有了兴趣,再一个贾诩定下偷龙转凤的计划也到了实施的时候。
龙飞找到贾诩,贾诩拿出找人做出来的假玉玺往龙飞面前一放。还真像那么回事,他并没有见过玉玺,只能按照典籍之中描写的做出图形让工匠制作。不过话说回来,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见过玉玺,只要看见“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字,大家都认为是盖过玉玺的。
“这玩意虽然是个假货,如果放在两千年后也算文物,哈哈哈……”龙飞开起了玩笑。
贾诩道:“不管真假,只要大家认为是真那就是真,主公准备何时动身?听说孙坚已经到了宛城,以我猜测他必走樊城,经襄阳走襄江回长沙,主公要去可在襄阳城外等候!”
“既然如此,那就去襄阳,去把二弟、黄大哥和典韦找来!”
孙坚大军离开宛城,第一个目标就是邓县,此处是南阳与襄阳的交界。无论是袁术还是刘表皆在此布有重兵,防止对方偷袭自己。袁术这边的士兵好说,他们并没有得到袁术的命令,又见孙坚来势汹汹,只得让开道路。而刘表的荆州兵就不同,孙坚还算是袁术部将,突然来袭就是进攻。荆州军拼死抵抗,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无奈荆州兵未经过战阵,哪能和这些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人动手,一上午的时间,孙坚击溃荆州兵,俘虏三千,斩杀一千,将整个邓县攻下。
刘表得知孙坚未走义阳,却朝襄阳而来,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蒯越道:“主公,襄阳乃是荆州重镇,不得有失,可速派人请黄祖将军回军协守襄阳,当可保襄阳万无一失!”
蒯良道:“就算黄祖回军也未必有效,孙坚是想借道襄江,顺流而下回长沙,我们应当及早防范!”
蔡瑁冷笑:“顺江而下?笑话,我的三万水军是吃素的?也不打听打听在这荆州那个敢小瞧我的水军?”蔡瑁对刘表一抱拳:“姐夫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人马,将襄江以东的船只全部调到江西,我看他孙坚怎么走?”
孙坚攻下邓县,马不停蹄直取樊城。樊城守军不战而降,孙坚得了不少粮草,便在樊城整军备战。探子来报,荆州水军主将蔡瑁已经将襄江东岸的船只全部圈往西岸,而且派出一万水军防守襄江,做好了准备。同时,原本在义阳的黄祖正在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