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隋皇朝 >

第39章

大隋皇朝-第39章

小说: 大隋皇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伯,我与这附近的官兵有些交情,你拿着这块牌子去找他们,他们会帮你一些忙的。”说着杨暕拿出一块牌子递给那老伯。不是杨暕不想多帮忙,而是青州这样的情况肯定还有很多,总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帮到底。
  “谢谢你们,不过不用了,亭长来说过了,说是春耕的时候会有官兵前来帮忙,只是小老儿觉得自己能做一点就做一点,不能太依靠别人。听说历城来了个好王爷,是他让官兵帮助我们百姓进行春耕,而且还免了我们三年的农税,要不然我们一家几口只能去要饭了。”那老伯说完也不接杨暕手中的令牌,又低着头弄他的去了。
  杨暕的手还伸在半空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大哥。”清蕙轻轻地摇了摇杨暕手。
  “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孤发誓,如果孤做了这天下之主,定不会让百姓过得如此辛苦,定会还这天下百姓一个幸福生活。给这位老伯留下五两银子吧,我们也只能帮他这么多了,给多了反而会变成他的累赘。
  “大哥~”
  “王爷,属下定会是死追随王爷,要看到王爷所说的那一幕。”
  清蕙以及身后的十余亲卫皆被杨暕的话所感动异常。
  “好了,我们继续赶路吧,齐郡大概也就是这种情况了,我们去看看同样被叛乱波及的北海郡,我们要在夜晚之前赶到北海郡,不然照这种数十里不见人烟的情况,赶不到驿站的话就只能在荒野中过夜了。”杨暕说道,其实在荒野中过夜也没什么,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有清蕙这个女子在不太方便,不然他们一大帮子爷们,而且还一个个都一身杀气,没什么好怕的。
  随后他们马不停蹄的沿着管道一直奔驰,虽说是官道,但是也早已年久失修了,也难怪齐郡会是叛军首选的叛乱之地,连路都不修的官府还有什么作为?那么齐郡官场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要不是官府的腐朽,那么为何叛军能一呼百应?
  越接近北海郡,天就愈发变黑,偶尔一两声狼嚎传来,引得清蕙一阵低呼,看来这场叛乱波及到的不仅仅是人,连动物都波及到了,不然就算狼胆子再大也不敢出没于官道附近。
  “王爷,前方就是北海郡的地界了,那里有间驿站,还有灯光,看样子应该是还有驿卒。”一名在前方打探的亲卫说道。
  杨暕听到这话,看看已是经漆黑一片的四周,便说道:“天已黑了,加快速度前进,到前面的驿站过夜,不论有无人都要赶到那里过夜,总比露宿野外来得强。”随后和清蕙并排着马,由众亲卫拱卫在中央向前方的驿站奔去。
  PS:昨天考试忘更了,等想起来的时候居然停电,对不住了!今天三更,不想给大家留下不好的映像。

第六十章 驿站夜话
  杨暕一行到驿站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算算时间应该不是太晚,但是冬末初春时节,北方昼长还是较短的。
  驿站里只有几个年纪较长的驿卒,杨暕一行进入里面的时候发现有两个还在打瞌睡。本来想要把驿站所有房间都给包下来的,但是那驿卒说有的已经有人住了,只剩下三间房。
  “三间就三间吧,总比没有的好。”既然只有三间,那么清蕙一个女孩子肯定是要单独一间的,而自己王爷之尊,肯定也住一间,剩下一间只能那十余名亲卫挤一挤了。
  “王爷,我们十几人分成两批,轮流休息守夜,请王爷和郡主安心休息。”那十余名亲卫的小队长看着杨暕的心思便说道。
  “嗯,多注意情况,分成两队轮四班,这样大家都可以多休息一会。”交待好之后杨暕带着清蕙进房间里休息了。当然,清蕙的房间是中间的,这样不管出现什么事情都不会首先波及到,而且杨暕不放心还专门进去检查了一番。
  躺在床上,杨暕一直睡不着,一直在想着今天碰见的那位翻地的老伯,还有那些流民的身影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特别的重。经过一番辗转反侧之后,终于快要进入梦想之时,隔壁却传来一声叹息。
  “哎,本以为青州颁布的新的税利政策对于我们商贾之人会有好处的,哪知道,哎!全都是一纸空文,还不是照以前那样征收我们商贾之人的税?而且似乎还变本加厉了。也是我太莽撞了,只听到这个消息,还未经证实便急忙组织大批货物来青州,想必青州经过一番混乱定会需要大量物资来重建,没想到,看样子是连血本都收不回来了。”
  “可不是嘛,兄弟我也是巴巴的跑来这,本想趁着这次机会就算不赚多少也要把路子给铺开的,没想到,哎~”有一人的叹息声。
  杨暕听到此,睡意全无了,没想到自己下令废除现有的商贾税在青州的运行,颁布新的税,居然没有任何效用,从隔壁两人的谈话中得知居然会适得其反,肯定不是新的商贾税不合理,只是下面执行出的错误。本来以为虽有阻力,但是凭着自己的威严别人是不敢顶风作案的,没想到还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杨暕也不睡了,起床更衣,想要过隔壁去问个究竟。
  “咚咚咚”杨暕来到隔壁轻轻的敲门。
  “谁呀?”听到有人敲门,房间里传出一声询问。
  “我去看看,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请问你是?”里面一人开门看见是一个比较风朗俊逸的人,便出声问道,不过话里的警惕意味甚浓。
  “在下怀仁杨仲,听说青州实行新的商贾税,有利于我们商贾,所以特来打探一番,看看是否属实,才好决定是不是要来青州铺路子。不过刚才在睡觉的时候听到兄台说的情况不好,所以便前来相询,冒昧之处还请见谅。”杨暕一副商贾的口气说道,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消除了对方大半的戒备心理。
  “哦~原来是杨兄,在下贾元,既然同路之人,请进来一叙吧。”那人看同是商贾之人便邀请杨暕进房一叙,不然让别人在房外面总归不太礼貌。
  杨暕进房看到房间桌子上摆着酒菜,看来因为发愁而解酒解闷啊。
  “这位是怀仁杨仲兄弟,也是前来青州打探行情的同路之人。”那贾元对桌子旁边之人说道。
  “既然杨兄第也是同路之人,那么就请做吧。”那人说着便自顾自的坐下了,看来商人之间的相互排挤之心还是很显然的。
  杨暕也不客气的坐下了。
  “我刚才在隔壁听到二位兄台在讨论青州商路行情,所以冒昧前来相询。”杨暕再次说了来意。
  “杨兄此次准备了多少物资?”那贾元问道。
  “不多,大概值个十数万两,不过都还在怀仁,未曾起运,只等这次打探消息之后便回去运送。”杨暕随便虚报一个数目。
  “十数万两?”贾元两人惊异道,十数万两不是小数目,看来这个杨仲的背景不简单,要是能结交一番也不错,两人均在做着打算。
  “幸亏杨兄没有起运,不然来到青州估计会血本无归的。”贾元一副幸亏的表情。
  “哦?此话怎讲?”杨暕问道。
  “杨兄有所不知,兄弟我听说青州实行有利于我们商贾之人的税政,便带着一批货物前来铺路子,哪知道,半路上被一道道关卡路税层层剥削,估计是血本无归了。”那贾元一副痛心疾首地说道。
  “怎么会这样?据说这个新的税政是一位王爷制定的,难道这还有假?”杨暕做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假倒是不假,只不过那些个大使、度支部的官员说,朝廷都没有下令改,他们概不变更,要我们自己找那个王爷去要说法。我和他争吵了一番,居然被收了两倍税利,哎~你说这不是白白让我们损失吗?”贾元无奈地说道,另一个人一直一言不发。
  “原来如此,多谢贾兄如实以告,不然兄弟我此番定会亏损不已,如果贾兄以后想要到怀仁发展尽管找我杨家,定会相助贾兄。”杨暕胡乱说一句应承的话,准备抽身。
  “如此就多谢杨兄了。”贾元马上露出一副欣喜地面容。
  “你觉得她说的是真的吗?”等杨暕出了房间后,那个一直不说话的人突然开口说道。
  “我怎会不知,刚才开门的第一眼就知道他并非我辈之人,从他话语之中可以见得,他定是一个读书之人,或者是一官员,不然不会对商贾之事如此不了解。什么怀仁杨家,我还真没听过怀仁有哪家大姓是姓杨的,就算是有也没有魄力拿出十数万两的物资,而且很明显的漏洞是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就准备好了大批物资,难道不知道一旦消息不可靠,遣散那些物资同样会损失不少吗?”贾元说道。
  “那你为何还要请他进来,而且还要对他说那么一番话?”那人又问道。
  “呵呵,就算我不说他也会知道的,只不过我看他估计是那位王爷的下属,前来打探自己颁布的税政情况的,你刚才没听到外面突然来了许多人吗?而且就在刚才还有不少人在外面走动。估计是护卫之类的,可见此人的地位不低,我和他说那些,不过是想让他更重视一些而已,毕竟我们损失确实是真的。”贾元说道,那股子商人的精明劲顿时从其眼里溢出来。

第六十三章 其中必有猫腻
  杨暕回到房间后一直在想其中的问题,当然不知道贾元二人的谈话,要是知道自己被骗的话,说不定贾元有可能被要挟坐皇商呢,这么聪明的商人,不拿捏在自己手中这明显不符合杨暕的性格嘛。
  “哼!看来自己的命令没有被下面很好的执行啊。”杨暕自嘲的笑道。本来说是谁阻拦就杀鸡儆猴的,可惜自己刚来,脚跟不稳,下面的敷衍之风看来还没改,无奈自己手中缺人,不然的话早就杀几个人来祭祭旗了。不要以为可以拿朝廷来压我,既然我来了这里,那么这里就是孤最大。
  第二天杨暕起了个大早,昨晚的话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要是连经济都搞不上去了,那么发展青州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没有经济实力为后盾,迟早是要被拖垮的,更何况青州的一场大乱损失惨重,真正能掌握在手中的也就是齐郡、北海郡的部分地区而已,其他地方还是有待洗牌。
  “大哥,我们起这么早干什么?”清蕙不满道,昨天骑了一天的马,早已累得不行了,今天还起个大早,这不是折磨人吗?
  “对不起了,大哥有些急事要办,所以就只能委屈你了。”杨暕温柔的说道。
  听杨暕这么一说,清蕙的怨言也没了,自己这位大哥这么忙还带自己出来,自己应该满足了,想到此处,心里反而有些甜蜜。
  “各位兄弟都休息好了吗?”杨暕又向那些亲卫问道。“今天或许有些情况会发生,希望大家小心,就算没有休息好也不要有怨言。”毕竟昨晚从贾元口中得知度支部那些人不怎么买杨暕的帐,一旦贸然去查,难免那些人会铤而走险,虽然自己等人不怕,但是清蕙一介女子的安危还是要考虑的。
  “都休息好了!”所有亲卫皆大声回答,虽然每人只睡了一两个时辰,但是毕竟底子好,就算一夜不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很好,本王昨晚发现在青州还有人不服本王之管教,你们说,怎么办?”杨暕问道。
  “不服者,杀之!愿为王爷手中之利剑,扫平所有阻碍!”亲卫们听到有人在青州居然不听自己王爷的话,那么就该杀,就算皇帝来了青州也不能不听王爷的话。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是很明显杨暕不但是强龙,而且更是青州的主人,不听主人的话也就没必要再留着了。
  “好,有你们在,本王哪里去不得!哈哈!”杨暕大笑一声。
  北海郡博昌,地接北海郡、齐郡、渤海郡两州三郡之交通通达之地,商贸往来素来繁忙,虽遭受叛军围攻,但是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所以防守甚严,叛军并未能攻下博昌,所以战乱平悉之后,博昌再次显示出其繁荣景象。
  “大哥你看,这里好一派繁忙景象,虽然比不上大兴,但是似乎比历城更繁荣。”清蕙看着眼前进进出出的人流之象不经感慨道。
  “当然,历城作为政治中心而建立的,虽然城大,便面上看未必就有多繁,但是其经济绝对不会输于别地太多,而博昌因地利之缘故,虽繁忙,但是毕竟不是政治中心,能留下的财富少之又少,所以虽表面繁忙,其实大部分财富都不在自己手中,因此发展还是有限。”杨暕说道,也不管其他人听不听得清楚。
  其实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就算你有地利,上面没有政策你也是寸步难行,毕竟你拳头不够大。
  “走,咱们直奔度支部。”杨暕手一挥,直接策马进城。在询问了度支部的具体位置后便马不停蹄的奔去,想要弄个究竟,看是谁吃了豹子胆,敢对自己阳奉阴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