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江山 >

第32章

明末江山-第32章

小说: 明末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顾显之声音传来:“此关竟然是正德五年西安左卫指挥同知李祯李廷瑞重建。”
陈雨一怔:“风扬从何而知?”
“大人请随卑职来看。”顾显之明显有些兴奋。两人向城中明显是衙署的废墟行去。走出二百余步,顾显之兴冲冲指着一道石碑:“大人请看,这太仆寺南镗所撰《重修武关碑记》书写分明。”
顾显之文人习气发作,一边吟哦,一边道:“君行事老练,夙夜惕厉,不遑宁处,阅视旧城,土址平,非居守之长策,乃谋于众,因其旧而新之。垒砖石,扃门钥,设重门、吊桥,凡战守之器,无一不具。由是,贼知有备,而无入关之谋矣。呜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设险守国,虽出于君人者之所为,而兴废补弊之端,尤在于守土者随时理治而已。武关之险自非李君重修防范之,岂能消患于未然也。功既告就,同事者惧无文以示后,咸以记请。予素重李君将略,固不辞而书以归之。君讳祯,字廷瑞,世为关中将家云。”
陈雨听他摇头点头地吟哦,不由一笑。
顾显之忽然深深一躬身道:“大人今欲包石城池,不让李廷瑞尔。”
陈雨淡淡一笑道:“风扬过誉了,来随我东去看看何地可以布防。”
陈雨吩咐叫上向导钱老实,匠户头卫三,留李大虎安置流民清理住处。
一行人沿盘折渐高的山路东行;约摸走出五六里处;一岭当道,岭高峻而陡峭;其路窄狭尽然不容双马并骑。
顾显之指着岭头道:“此即四道岭之吊桥岭;为武关‘外廓’。自古出入武关只此一途。《史记》谓“秦关百二;势如建瓴”。则指此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钱老实憨厚地一笑道:“俺听不太懂湿地、干地,但知道此地可通河南南阳,以前啊行商多得很,这几年闹匪,就荒疏了。”
大家辛苦爬上吊桥岭巅;陈雨望见一道长墙横贯岭上,奇道:“此岭上莫非就是尚存‘秦楚分界墙’吗?”
大伙行至墙下,只见城墙;底宽约两米;高越三米半;由片石砌成。筑有城楼。其拱形门洞;高米余;宽近三米;深近四米;上有楼三间;门前设吊桥。
陈雨率众人沿着跨道走上顶部,只见顶部宽约一米,立在墙上,披襟当风,诸人无不感觉眼前境界为之一宽。
顾显之指着曲折蜿蜒的墙道:“西为秦;东为楚;系春秋战国时两国疆界。大人看东南。”
大伙随着顾显之手势看去,只见墙东南有烽火台两座;前台高出界墙三十米左右,后台高出前台近一百五十米。
陈雨心里盘算了一番,对卫三说:“这两座烽火台尽快修整,届时各驻扎一小旗,可起巡哨之责。”卫三忙答应着记下。
顾显之道:“这烽火台与铁峪铺、桃花铺、资峪岭、龙驹寨、商山、棣花诸台相呼应;为战争传递消息之主要设施。据史书记载,分界墙初建于战国;历代屡经修葺;现存界墙为本朝所建。界墙上写有“秦楚分界墙”五个大字。此墙绵延数百里;与白阳关、竹林关、漫川关;及鸡头关连成一线。大人今后可逐步发展,据上述关口,则无忧尔。”
陈雨淡淡一笑,心想生命都不敢说百分之百保证,何况远景。他岔开话题指着墙西大约亩许一片似乎是寺院的建筑问:“那是何处?”
顾显之虽然也喜读杂记,不过这地方他却不知,微微有些尴尬。
钱老实道:“这个小人知道,是‘四龙宫’据说是建于永乐爷元年。太平年景,三月初三庙会连续三天,四乡八镇人都来,可惜,近些年匪患,集市也没了。不过大人如果常驻此地,说不上集市明年就会再开。”
陈雨忽然起了兴趣道:“走,去看看。”
大伙走下城墙西去,片刻后到了门首,钱老实前去叩门。
陈雨和顾显之目光同时落在道旁一字排列的十七座石碑上,不过顾显之看的是重修龙宫碑,陈雨目光却停在那镌有“大明国置立武关衙”八个大字上。他抚摸着边上明崇祯四年三月立那排小子,忽然感概地说了一句:“谁能想到如此煌煌之大明,竟然会亡于游牧之族!”
诸人无不骇然。
陈雨暗叫不妙,掩饰道:“我是忽然想起宋亡于蒙古,故此感概。”
道观门就在此时吱呀着打开,陈雨苦笑:“走吧,进去看看。”走出几步,他忽然道:“钱老实啊。你以后就跟着本官吧。”
不待大伙回应,他当先走进观门。
注1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顾显之是想起士兵母亲话,故强迫自己忘记。
注2四龙宫(喻四岭为四条青龙;故名)。该宫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有大殿、乐楼、道房、茶斋、钟鼓楼共11间。古历三月初三有庙会。经“文化大革命”;主要建筑全部倾塌。旧日道旁曾一字排列17座古碑;今仅存“重修龙宫碑”二面:一在四道岭头;镌有“大明国置立武关衙”(明崇祯四年三月立);一在武关乡政府大院。历年来在“秦楚分界墙”附近发现不少箭簇、戈、矛等兵器。




第二十一章朝野
就在陈雨修整林竹关、龙驹寨、武关城墙,安置流民这段时间里,朝野之间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是正月里,兵部职方主事贺王圣,劾温体仁(内阁首辅)庸奸误国。让崇祯发配任地方官去了。
御史吴履中,弹劾温体仁、王应熊并及监视内臣。崇祯下旨责问。此时崇祯对温体仁是很信任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崇祯认为温体仁不结党。
崇祯一直想做个有为明君,挽救大明。他大概也觉得大明历经二百多年,不干活白吃饭的皇亲国戚太多,耗费国孥。故此在正月里为此事情下旨: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宗人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授以职,迁除如常例。
侍郎陈子壮上言:“宗秩改授,适开侥幸之门,乱藩规,混铨政。”这无疑打击了要改革朝政弊端的崇祯,以怨望离间罪,将陈子壮投入牢狱。到了第二年四月,才释放了他。
可惜这些宗室当官后,并没有如崇祯所想,因同为朱姓血脉而为大明出力。一个个贪赃枉法,公私苦之。
洪承畴与正月率军赴河南时,各部贼寇往来不定,在豫中腹地,关陕以东,黄河以南,襄阳以北,延袤数千里,所在驰突。使得他四处追堵,穷于应付。
而此刻,破了凤阳的农民军分三路开始四处扫荡。
高迎祥、李自成等率领一军,于凤阳府太和县进入河南。经河南鹿邑、杞县,进入密县山中。
扫地王张一川等率军,攻毫州(今安徽亳县),走河南夏邑,围归德。
以张献忠为首的部队,则杀入庐州府境内。
正月二十一日,张部至柘皋劫掠。流寇汹涌而来快进入县境时候,有难民奔走告知知县严某。这个平时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无能之辈却不信,对报信人说:“不过是小股盗贼,怎敢捏造流贼蛊惑人心?”反而让人笞之。
二十二日卯时,张部下骑兵手执红旗,自北门驰入。先进城流寇执红旗摇动,街巷店肆中纷纷相应,全都是流寇早已潜伏城内者。这个贪官自然是让杀了,两个女儿则为张献忠部下掳掠携去。城中士绅陆孝廉、赵主事俱被杀,一时间满城起火,献忠部下挨户先索骡马,次索金银子女,掳掠妇女被绳索捆成一窜。流寇大肆污秽。又释放牢里罪犯数百人,有愿意一起干的,马上发给武器。
张部在城中尽情破坏杀戮一天后离去,这个小县城百姓身死者千余人。
正月二十四日,张部攻舒城。知县章可试可不是严知县那废物,远远侦查流寇要来,立刻发动城里百姓塞住三个城门,却大开开西门,西门内早挖好了大陷坑,等流寇先头部队入城陷于坑内,埋伏民壮纷纷杀出。流寇惊慌下奔溃死近千人。
张献忠大怒,将掳掠霍山、合肥县妇女数千赶到城下脱掉衣衫,只要有人稍微流露出悲伤立即乱刀分尸。企图威吓守城者。但是因此城内人害怕落得一样下场,更加悍不畏死,张部攻城三日不下,觉得在这小县城耽搁不值当,撤军而去。
正月二十七日,张献忠自舒城抵庐江。
城中富户派人送去金银粮秣哀求不要破城。张部假装答应,半夜却突然袭击攻夺城门,城陷,尽取子女玉帛而去。
正月二十八日,张部至无为州,派出部将四下掳掠。杀率兵出城御地的守备张某以及手下部众。又杀池河千户部,无为州遂陷。
正月三十,张献忠部下混天王趋庐州,重重包围。然而,一路顺风的张部在庐州城下却吃了打败仗。
庐州城池坚固,知府吴大朴素有能员之称,见混天王部流寇围城,亲率军民固守,昼夜拒战。城内街市,全部用砖石包檐环砌,防备贼寇火箭火炮。在城墙墙壁间以木石作掩体,让胆大勇壮者持刀枪埋伏在内,随时侦查警戒。城墙上灰瓶、火炮、药枪、喷枪、滚木等,穷尽城中,无不大量准备。
等到流寇开始攻城时,城墙上发百子炮,这种散弹炮距离虽然不远,但威力却是不小。攻城者死伤近千人。
混天王大怒下增加了攻城兵力,形势十分危急。知府吴大朴登上城楼四周观望,只见四面城墙全是混天王部流寇,大家慌乱下。吴大朴急令守城兵壮用火炮轰击,滚木灰瓶沸油纷纷落下。有勇壮流寇登城者,四围皆壁,人急切间难以转身,掩体内伏兵刀枪透缝隙刺出,登上城流寇因为掩体遮挡,一时难以招架,纷纷毙命。
混天王围城攻击七昼夜,城中随机应变,始终无法破城,无奈下转往别处。
张献忠麾下各部先后攻陷庐江(今庐江),屠戮巢县(今巢县)、无为(今无为)及安庆府的潜山(今潜山)、太湖(今太湖)、宿松(今宿松),后遇应天巡抚张国维的抵抗,又杀入湖北麻城,进入河南境内。
张献忠这部,南下庐州、安庆两府后,除庐江舒城没有攻打下来外,其余各城无不攻陷,无法抵挡。所到处,百姓痛苦不堪。
陈雨并不仅仅依仗部下巡哨打探消息,龙驹寨,竹林关的货栈船户都是他的耳目,凡新消息禀报陈部者,无不重赏。
竹林关、龙驹寨本就是商客往来之码头,船户们又不断往返湖广,所以流寇动向总是很快就得知详细。
二月十六,陈雨带顾显之返回龙驹寨,留李大虎镇守修整好的武关要塞。临行,陈雨一再叮嘱李大虎小心,他很担心流寇在遭到四围官军后由武关进陕南。
龙驹寨新修缮的寨墙和竹林关黑龙山一样,内土外石,巡视完毕后,陈雨对朱淮,秋试墨大加赞赏。留李二虎守龙驹寨后,他带着顾朱秋三人返回竹林关。
二月十七,陈雨召集大伙议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朱淮、顾显之、李晚晴虽然觉得他未免紧张过甚,但还是认可了陈雨的命令,各部加紧练兵同时协助百姓开荒,再取出剩下银子大半交付竹林关,龙驹寨货栈,放船下湖广买米。




第二十二章纷乱
崇祯八年四月,洪承畴追击射塌天,改世王,横天王混世王一直到河南南部汝宁地区,不断取得胜利。
然而,他与幕僚军将都知道,几次胜仗,消灭的不过是他们裹挟的流民罢了。虽然以上四人在最后一次逃脱仅仅只剩不到千人,然而重要头目却无一伤亡。洪承畴与流贼军队互相交锋这些年,深知这不到千人才是四部关键所在。
农民军之所以被称为流寇,是因为他们没有固定地盘,一切人员都随营流动,各级头目的妻女妇女也骑马骡随营。号称有数千或上万人的一营农民军,能打仗的就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则是老弱妇女之类的人。如飞蝗般到处流动作战,破城镇,杀人抢劫裹挟剩下的人口,吃完此地粮食再去下一地,周而复始。农民军还设置老营,来安顿家属,管理粮食、器械、旗帜等军需品。每逢战事,农民军往往让老营远远避开,以免受到敌军的冲击,损失家属和辎重。
流动作战的需要,使得他们很注重骑兵,也就是塘马。作战时,骑兵担任主要的攻击任务。每一骑兵都有二三匹战马,轮流换乘,终日疾驰,犹如急风骤雨。撤退时,骑兵的速度也很快。塘马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往往令马少步多的官军措手不及,处于被动。
这些骑兵才是各部精锐所在,有马则在战斗不顺利时,常常能伺机逃脱,很难被俘杀。被官军冲散、俘杀的,大部分则是老弱妇女之类的人,这就是官军屡报大捷,各部流寇依然不断复起的主因。
户部主事张缙彦,在崇桢十一年(1638)的上疏很能说明问题:
“贼之得势在流,而贼之失势在止;贼之长技在分,而贼之穷技在合;贼之乘时在夏秋,而贼之失时在冬春;贼之得计在以塘马战而老营避,在以火光近而真营远,贼之失计在行营不知备,截杀不相救。”
就在洪承畴协调各部明军要彻底解决这四人时候,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