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做自己的事业 >

第8章

做自己的事业-第8章

小说: 做自己的事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潭龋厣琛蘼砝锇隆龉ナ亟薄ǎ源碳ぢ蘼砝锇挛儆剑辉诠叶佑肱迥锹薅拥谋热刑乇鹕杓频纳F盏缙骺ㄍㄈ嗽谌∩细裢庖俗⒛浚尤顺〔⒔辛顺〖浔硌荨

    一系列的活动引起了新闻界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足球报、中国商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进行了及时报道,使桑普电器树立了民族企业支持民族体育事业的良好形象,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好评。

    可见,企业赞助公益事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当然,企业赞助公益事业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前一段时间,国内一家企业花数亿元在媒体上大做广告,却不用于新产品开发,结果所生产的产品市场饱和,卖不动,大批积压,企业不得不宣布破产。这虽然不是一个赞助公益事业的事例,但同样可以说明,企业出资赞助要适度,不可变好事为坏事。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珍稀动物面临濒危灭绝的险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赞助环保事业,尤其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有效防治污染,也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

    美国杜邦公司的实验室对员工接触的化学『药』品经常加以调查,并一直为员工和退休人员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谢夫隆石油公司经常给各种非赢利『性』的环保组织提供捐助,公司员工还自愿频繁参与环境活动……包括在约塞米提国立公园植树和对密西西比河、佛罗里达海滨等的清扫,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众所周知,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格外重视环境保护,各种环境组织对各个社会组织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督,那些破坏环境与生态的企业将遭到社会的谴责和公众的声讨。

    但是,在国内,有一些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顾公众利益,不顾社会的发展。他们无视法规、无视道德,不择手段,不惜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这些企业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

    有一段时间,纸价暴涨,造纸业有利可图。于是,许多投机者纷纷建立了小型的造纸厂,以此牟利。事实上,造纸业是污染很大的产业之一,国家对造纸业的检查与监督很严格。只有那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能严格控制污染的上规模的企业才可能存在。然而,这些小型造纸厂不顾国家规定,照例让机器不停地转动,污水也不断地排出。这些有毒的污水被排人河中,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但是,因为有利可图,这些企业根本不考虑环保和社会责任。

    当然,其后果也只有一个:关门停产。国家对这些小型造纸厂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勒令他们迅速关闭,并为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负责。

    这就是不顾社会公益事业而最终自毙的实例。而企业赞助公益事业,则是在为自己的发展进行〃储蓄〃,储蓄人才,储蓄支持,储蓄良好的形象,储蓄口碑,储蓄未来……

    摩托罗拉所尊崇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摩托罗拉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深深懂得基础教育对于培育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因而,摩托罗拉的宏愿就是要以教育为本,以教育兴国。

    摩托罗拉公司响应〃希望工程〃的号召,是中国希望工程的最大捐款者之一,对于这项支持中国农村建立希望小学及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计划,在几年以前就已捐赠了近700万元人民币,摩托罗拉还积极支持中国的高等教育,公司为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内的中国大学提供了2000个名额的奖学金,总金额达170多万元,鼓励学习优秀的大学生,并为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订阅了10余种价值40余万元的优秀外文期刊。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大学还建立了3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实验室及5个通信实验室,并将在今后几年内把计划扩展到20所大学,公司还为中国约30所大学提供了电子工具箱及技术手册。

    此外,摩托罗拉热衷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贡献。与天津环保局共同举办环境保护研讨会,邀集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以及全国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针对中国环保进行研讨。

    摩托罗拉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公众心中留下了良好印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器官,应当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当企业把闲置的部分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时,失去的只是部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获得的将是更多的社会效益。而这些社会效益反过来又会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企业的这些资金并不是无端地丢掉了,而是进行了高回报、高收益的投资,这也正是企业所希望看到的。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有这种远见,有选择地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积极塑造良好企业形象,进而获得更大效益。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愿意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的企业领导,也一定是对企业有责任感的经营者,有这样的领导,企业才会有长远发展。案例

    1。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许多多的富翁能做出今天的成就,〃人和〃是一个关键,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深有感触的说:企业是靠大家做起来的。

    在未来社会,资源及资讯是财富的〃硬件〃,你如何掌握、把握、运用、配合。突破及跟进它是财富的〃软件〃,所以你如何运用周边的资源及资讯是致富的必备条件。

    2000年前有人分析美国100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豪,他们的年龄从21岁至70岁以上,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都有。他们之中有70%的人来自人口少于1500人的小镇,然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善于掌握,利用这些致富的资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如此。

    交际是我们信息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具有如下两个特点:首先是知识总量急剧增长,大约每过15年,人类知识总量便要翻一番。二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在日益加快。人类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倒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目前大约每两三年增加一倍。现代化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决定了人们必须通过交际获得信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当有人在拜见松下幸之助先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经营的决窍。〃他回答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松下幸之助在最初创建〃松下电器制作〃时,尽管生意不大,然而每到年底他都要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把一年来的财务情况和盘托出,讲明盈利多少,征询下一年的经营意见。年复一年,形成了习惯。他总是在充分倾听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基础上,确立下一步的经营目标。做好思想准备,始终如一,百折不挠,向着目标迈进。由于及时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松下幸之助每前进一步,每上升一个台阶,他都已经想到下一个目标,下一个台阶。松下公司的骨干、员工无不表示:〃无论多重要的问题,经理松下先生都当机立断,不管到何时,他那超人的判断力令人佩服。〃

    松下幸之助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他在作出决策之前已经多方面地听取部下在内的所有能为〃松下〃经营献计献策的人的意见。可见,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如实准确的财富〃硬件〃是致富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从事一项事业的人绝不可忽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我们要随时随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如今各行业、公司。企业等都有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是理所当然的。

    李嘉诚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单靠自己的力量是办不到的,而是得力于我广泛的人际关系。我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例如文化界、教育界、学术界、商业界……真是应有尽有。〃

    由此可知,成功的人很少单靠个人的能力,通常都得力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这种人际关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和财富。虽然也有人认为:〃朋友并不见得多就是好,如果认识一些没用的人,即使再多也是徒劳。所以,只要选择一些有用的人做朋友即可。〃

    我们不赞同这种看法。

    不管哪种人,都有优缺点,而且人生的际遇也不尽相同,说不定平时你认为最没有、最瞧不起人,有一天便会成为你的致富指导!所以,不管是哪一种人,都要交往。交往之初,先不要存有利用人家的念头,相信无形中,你会交到很多好朋友。

    因为每个人的立场、环境、想法、经验都不同,所以,应该多和别人接触,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中学习,一定会找到赚钱的指导者!

    2。善于打团体战术的郭广昌

    复星集团老总郭广昌创建的复星集团是一个非常注重团体魅力的集团,许多复星员工对集团充满诚挚的爱。

    〃1993年10月18日,我终于来到了上海,正式到公司报到。那时公司的事业虽说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我先是在公司的办公室睡了一段时间,后又挤到复旦的学生宿舍里一段时间,正所谓居无定所,收入也比在珠海、深圳时要低,但公司里始终充满的那种共谋大业、勃勃向上的气氛,使我兴奋不已……〃这是范伟发表于《复星人》小报上的一篇文章里写的体会。几年过去了,今日复星已非昨日复星可同日而语,但当初令范伟兴奋不已的那种共谋大业、勃勃向上的气氛仍然很浓、很浓。

    郭广昌领导的复星是一个团队,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个群体以事业为载体来实现创造财富、回报社会的理想,来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是复星创业者的共识。本着这一共识,郭广昌数年来未分一分钱红利,而是和公司员工一样每月领一份工资。就连人们十分看重的住房,郭广昌也并不讲究,还住着和普通工薪阶层大致一样的两室一厅。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却不断自我加压,郭广昌甚至提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兢兢业业〃16字和员工相互共勉。

    在这样一个集体里,郭广昌和员工们不但在事业上共谋发展,作为每一个个体的自我,也在相互促进中得到了发展。

    范伟进人复星后,分工负责房地产业务。从生物到房地产,转换可谓很大。但几年下来,他从一个门外汉成了上海房地产界的一名佼佼者。复星房地产事业部的售楼面积在上海数以千计的房地产公司中名列第一。

    汪群斌以前管理能力相对欠缺,通过几年的锻炼,已实现了向一个科技帅才的转变,除了有科技经营实力,他还指导着手下数十个博士、硕士的科研。

    谭剑在复星考了会计上岗证,并在一次次主动抑或被动的工作机会和选择中丰富了个『性』,提高了行政管理能力,成为集团称职的行政总管。

    当国内传出一著名企业兄弟分家的新闻时,人们也向郭广昌提出这样的疑问:〃复星会不会分家?〃

    〃复垦要建立的是一个企业家庭,而不是家庭企业。我们这个群体对这一点有着一致的认同。做成今天这样大的事业,是复星集团的成功,一个人做不到这一步。谁离开了这个集体,很难有多大作为,更谈不上实现产业报国的抱负,我不担心会分家,只担心个人的发展跟不上复星的发展,所以我们都相互推着走。〃郭广昌这样说。

    相互推着走,郭广昌带领复星这个团队走过今天,走向明天。

    复星的企业理念来自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高科技的现代企业,何以要提出这样一个听上去〃传统味〃十足的企业理念?

    郭广昌这样解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和途径,对今天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仍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根〃。但时代变了,今天社会的经济细胞已不再是家,而是企业,天下既平且盛,治国、平天下便不可能再是知识分子实现价值的选择。倒是立业、助天下,即产业报国,是一条走得通的人生正道。复星是一个知识分子密集的企业,除了五个创业股东外,员工中85%都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以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作为企业理念,不仅表达了我们的抱负,同时也是全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