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做自己的事业 >

第19章

做自己的事业-第19章

小说: 做自己的事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妫丛旎觯业叫抡小

    创新意识,犹如一层窗户纸,不捅破不明白,而捅破这层窗户纸是十分容易的,一旦捅破,一切都明明白白了。

    其一,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世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其二,真正创造『性』活动的指向,基本出发点不应当是要妨碍别人干什么,而应当促进人类社会活动(也包括自己所创事业)的进展;〃布里丹的驴子〃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有一头驴子,它肚子很饿,而在它面前两个不同方向上等距离地有两堆同样大小、同样种类的料草。驴子犯了愁,由于两堆料草和它的距离相等、料草又是同样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它无所适从,不知应该到哪堆料草去才是最短距离,才最省力气,于是在犹豫愁苦中饿死在原地了。

    这个故事无所谓真实,但它的寓意是深刻的,除了故事创造者们的批驳布里丹环境决定意识的观点外,它还揭示人们:许多时候,只要有点创造意识,就会焕发创造行动,就会有活力;而呆板凝滞是足以扼杀创造『性』的。

    前几年,有个人卖一块铜,喊价28万美元,好奇的记者一打听,方知此人是个艺术家。不过,对于一块只值9美元的铜来说,他的价格是个天价。他被请进电视台。讲述了他的道理:一块铜价值9美元,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值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价值就应该值280000美元。他的创意打动了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制成了一尊优美的胸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碑,最终价值为30万美元。从9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的差距就是创造力,或者说创造力的价格。

    奥列佛·温特·怀斯曾说:〃人的智慧如果滋生为一个新点子时它就永远超越了它原来的样子,不会恢复本来面目。〃

    创造力本身不是奇迹,人人都具备它,但它产生的成果却应该被冠以奇迹美称。至于创造力的含义,我们这样来理解它:

    1。创造力

    对你来说,只要是新的点子的产生,都应归于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

    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对你来讲是新点子就行了,因为别人在你之前完全可能已经有过你的想法了。

    另外,创造力的含义还得包括以下三点:

    2。创造发明

    也就是将创意实际运用。

    3。有创造力的想法

    这是与身俱来的天赋。只不过有很多人需要通过学习、训练、指导、开发和应用而已。总的来说这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一项优秀技能。

    4。有创造力的人

    他们的特点是能够克服各种对创造力的妨碍,特别是自己无意中对自己的束缚,并充分地应用创造能力改造生活和各种层面。

    须牢记一条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应用创造力,同时在应用中增强这种可爱的能力。

    也许有人认为,高智商就意味着高超的创造力。但这是一种错觉,至少不完全对。

    已故的肖尔米克斯博士是世界经济理论界的泰斗,在他获得经济学界某个最高级别的大奖后,回到故乡,并拜访了当年就读的中学。他自己也很惊讶当时成绩的一般,再看智商时,智商分数不过叨,也普通得无奇可言。他愉快地解释:〃创造了不起的经济理论其实不算奇迹,只有战胜自己的智商才真正了不起。〃

    这表明智商不等于创造力的道理,并为众多苦于智商不高的人们提高创造力,指出了增强信心和依据。

    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时代的心理学家们都发现成人欠缺创造力,这个现象令很多成人担心和焦虑。从而认定创造力可能是某种天赋,并非人普遍具有的本能之一。这一点,从研究资料中显示出来,心理学家们针对45岁的年龄层进行创造力测验,结果只有5%的人被认定为有创造力。接着又对20至45岁之间的成人进行创造力测验,结果竟然也只有5%的人合格。这个结果令心理学家们万分沮丧,几乎要判定创造力是特殊人物才具有的能力。

    但是,接下来的测验却令人鼓舞,因为在17岁年龄段的结果达到了10%以上更惊讶的结果是,5岁儿童中,具有创造力的人竟然高达90%,它表明,人们的创造力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遭到了抑制而已。有理由认为,就是在抑制状态下,人的创造力并没有彻底丧失,而是处于隐蔽状态,未曾发挥而已。

    人的创造力是没有极限的,惟一的限制来自你所接受的知识系统、道德系统和价值系统。这些系统常常妨碍人们的创造力。由于这些系统的纷繁复杂,很多人在其中受到空前束缚,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创意。殊不知,任何一种系统都是人创造的,所以,你有权利持怀疑态度。

    通常情况下,人的障碍在于,没有真实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根据各种系统的成见来判断自己能做或不能做。他们被先人之见害得很苦。其实,有很多你深信不疑的事情,可能是垃圾,它阻挡你的创造力。每当你察觉被某种信念所限制时,不妨删除它,用一个能够保留和有助益的信念来取代。

    作为公司管理者在善于把有碍于创造力的〃绊脚石〃克服掉,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致胜之路。

    三、因循守旧不会有好结果

    有些公司越办越差,就是因为缺乏创造机会的本领!创造机会需要主动『性』!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老板能够带领公司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而一个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的公司老板,必然会使公司陷入窘境甚至退出市场。

    老板应该时时都要有创意,充满创新精神。因此,老板应该常常带给大家新观念、新刺激,否则团体难以有进步和发展。要是老板满于现状,将会使大家变得守成,这样就会退步。当然,创新不是浅薄的随意决定,而是老板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深刻的思考、困苦和折磨里得到一些充满创意的想法。事实将证明,创新对一个公司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以进攻『性』为主的经营战略,可以叫做攻势经营战略。攻势经营战略的特点就在〃攻〃字上。攻是势的核心,势是攻的基础。有势无攻,势将无从发挥;有攻无势,攻将难达目的。攻势合一,方能大展其威。开展多角度、广泛围、全方位的攻势经营,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公司应采取的一种重要经营战略。因为公司处在商品激烈竞争环境包围之中,不进则退,不攻则败,不兴则衰,只有主动进攻,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

    正确运用攻势经营战略,说到底就在于正确处理攻与守的矛盾关系。攻势经营战略的内在矛盾构成因素就是攻与守。攻势总是与守势相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守势,攻势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公司要发展,离不开基础。基础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攻的势头大小、力量强弱,直接决定着攻的胜负结果。而基础的存在离不开〃守势〃。守不住就攻不成,守不好也会影响攻的胜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守势是攻势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守势也就无所谓攻势。同样,守势也离不开攻势。守势固然重要,但只守不攻,再坚固的基础也守不住。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处在日新月异的状态中,今天的名牌,到明天就可能转化为旧牌子;今天的创新,到明天就可能转为守旧。如果公司不采取主动攻势,不断出击,不断创新,就必然要被滚滚翻动的商品大『潮』所淹没。从这个意义上讲,攻势是绝对的,守势是相对的,攻势是守势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攻势与守势不仅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而且也是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在商品经营世界里,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公司的〃守势〃并不是被动的、静止的,而是主动的守势,是渗透着攻势的守势,是守中有攻,守中求攻,守攻相合,守攻同一。同样,公司的〃攻势〃也是攻中有守。公司的攻势虽然是绝对的,但是,它的绝对『性』来自守势的相对『性』,是与守势相结合而存在的。没有守势的相对『性』,也就不存在攻势的绝对『性』,单纯的攻势是没有的,因为公司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求攻必须求守,只有攻中有守,攻中求守,攻守同盟,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发挥攻势的巨大威力。公司从创业开始,以攻势为主。当创业已成,攻势就转化为守势。公司的扩大再生产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而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谋求攻势,谋求出击,这样,守势又转化为攻势。公司的守势与攻势的相互转化、不断更替,推动着公司一步步向前发展。创新是针对未来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业已存在,但所采取的解决方法未能令人满意,例如过去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速度、舒适及安全等方面,不能适应将来这些方面的需要。另外,也有许多需要是过去所没有的,例如防治污染、节省能源消耗等等。所以可以说,将来众多组织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能对这些未来需要有所贡献。

    创新并非指一种新学说、新知识或新发明,而是指一系列的实际行动对于其相关的外部环境(如市场)产生某种影响作用。过去曾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或发明,在世界上出现并存在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但因缺乏资源及行动的支持,对于现实世界并未产生任何改变作用,它们都不算创新。

    这种创新属于社会或心理程序,而非技术程序。一种新的事物或行为能否被人们接受,并非纯粹取决于技术因素甚至经济因素。由于人们接受新的事物,需要改变其观念、知识和行为模式,因此新事物每每遭受抗拒,这是属于社会及心理作用的范围,因此要获得成功的创新,往往要针对这方面因素着手。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迅速扩大,近年来的创新所需要的往往是各方面知识和技术的结合,必须使用昂贵的设备,尤其是创新的推广费用数额庞大。诸如此类的条件,几乎都不是单个的〃创业家〃、〃发明家〃所能具备和拥有的。于是这方面的创新活动,很自然地落在组织身上;这样的组织拥有各方面的人才、设备和资金,其创新能力远非个别〃创业家〃、〃发明家〃所能比拟。这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这里将只有两种老板……应时而动的和已经死亡的〃。现在的厂家是在一个工厂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多的,而消费规模却基本固定的世界里,不拿出新的东西来,是难以长期吸引消费者的。

    就公司的发展来说,常规管理就像在走路,创新管理则是在跳跃。拿人来说,走得快慢的区别,是在平面行进10米还是20米的区别。但老是走是不够的,因为你老是在平面。可是如果在走的时候再加一个动作……跳,那么你就从平面跃升了。从10米走到20米,就是我们在管理中所用的改良,从一层跃升到二层,就是我们在管理中所用的创新。跃升的基础在平面,跃升的动力在于不满于老是在平面。人不能老在平面,公司不能老不跃进。不然,就只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

    日本是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因为他们资源少,资源少却想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怎么办?只有从创新找出路。自1979年索尼公司发明随身听以来,到1992年公司已开发了227种不同的品种,大约每三周就有一个新产品面世。而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就在于他有一个创新能力绝佳的头脑,能够〃无中生有〃。

    这些都说明了〃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来自比竞争更快的革新〃,现在的情形是要么革新、不断创造。要么就是死亡和破产。

    四、跳出模仿的怪圈

    一个公司没有个『性』特点,即使暂时做大事,也终会不复存在。很多公司都想使自己有一点特『色』,即个『性』化,但又苦于无路、无计可寻,所以开始模仿那些成功公司,一天两天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过去了,结果就跳不出模仿的圈子,反而束缚了自己的创造力。这是要命的!

    公司老板的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否则谈不上有自己的创新魅力。创新不能成为〃模仿者〃,而是公司老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根据自己的风格对产品进行各种改进、变换和扩充,使产品更有应变力和竞争能力。

    现代人追求的是个『性』,社会发展也要〃有自己特『色』〃,的确,没了个『性』,没了特『色』,变得与众人一样,岂不无聊。

    同样,公司老板和部下的关系也要有一种特殊的风格,即不同于做威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