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财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适应长远发展,这也是张思民的一招棋。
1990年,张思民又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业,他先在广东惠州买下一块地皮,建成公寓后又全部售出,赚回了一笔资金。1991年,他作出了一个差不多是他有生以来的最大冒险,他在深圳南山区买下一块地,准备建造一幢规模宏大的〃海王大厦。〃
张思民的举动遭到了全体董事会成员的一致反对,因为这项计划大胆且近乎孤注一掷。当时公司的全部资金只几千万元,而建造这幢大楼至少要耗资1。5亿元。
建设这样大的工程至少要冒两种风险:一是工程刚上马而资金不济,银行又停止贷款,那么整个工程就要泡汤,公司全体员工几年的心血就要化为灰烬;二是工程建成后由于地势和环境等原因房价不会上涨,那么大量资金投入将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公司将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几年之内根本无法翻身。
海王集团创建以来一直走的是一条负债经营的路子,资金大进大出,摊子四面铺开,这种经营方式虽然风险极大但在国际上却被视为具有活力的标志。张思民看到这一点,他坚持公司的信誉和深圳的未来,决心孤注一掷,贷款营建〃海王大厦\
〃海王大厦〃于1991年底破土动工,1992年底基础工程全部完工。这幢总面积达6。23多万平米的大楼,由一幢32层的住宅塔楼和一幢28层的办公塔楼及4层裙房组成,它是深圳目前惟…一幢全海景式的住宅和办公大楼,同时也是深圳南山区最高的大楼。大厦投资已达1。8亿元,耗资3。4亿元才能完工。但据有关专家估价,建成后的大楼值人民币7。6亿元。
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张思民始终没有放弃对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执着追求。他亲手策划并实施了〃拥有一片故土〃这样一个轰动国内外的文化活动,使他的〃商品文化化,文化商品化〃的奇妙构思得以实现。
如今的海王集团,也不是当年为买几双拖鞋都需要召开董事会的模样,张思民大笔一挥,几百万上千万便可批出。
海王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集科、工、贸、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它拥有各种类型的公司达36家,并在深圳、北京、海口、青岛等全国七八个城市设立了自己的基地和分部,拥有固定资产近10亿元。
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几经磨炼,张思民对权力的理解与众不同。他认为,现今以独断和金钱而行使权力的时期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以修养、以价值观等构成的权力。因此,做生意,按他的话说就是〃吃智慧饭\
几年前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次商务谈判中认识了一位华裔美商。席间,随意了解到这位〃老外〃还是〃拥有一片美国〃活动的亚太地区总代理。
张思民闻之心头一动,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崭新的商业机会。
原来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是美国土地公司总裁史考特·摩格。
摩格10岁那年,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一份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片土地的产权证书,那使他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幻想。之后,他先后接触到买一片得克萨斯州土地、柏林墙拆后砖瓦售卖等含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活动,随即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构想。为此,他用10年时间在美国50州各买下一英亩土地,并配备了所有必须的法律手续,开始了浩大的〃拥有一片美国〃全球销售工程。时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全世界西班牙、葡萄牙语国家均举办了盛大庆典活动。其中以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塞维利亚国际博览会和〃拥有一片美国〃活动为三大盛事。〃拥有一片美国〃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向全球发行小块美国地产,配以精工制作的证书,每份证书代表50个州各一平方英寸,共50平方英寸的土地……
张思民拍案叫绝。一块小小的美国土地,经过精心策划的创意推向商业,浑然推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地理和历史的凝缩,多么了不起的文化商品化杰作!
但一片强烈的反对声出来了。有人说,搞这样的活动,国内史无先例,加上国情和文化消费心理微妙,是否他只身退却了呢?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张思民没有退却,而是立下雄心,要在〃拥有一片美国〃之后,推上完全中国版的〃拥有一片故土〃这一更大型化的项目。
张思民首先从可能的消费者中综合出他们的购买动机:或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参与,或作艺术品收藏,或作保值物,或作礼品赠送,或作增值物,或是纯商业投资……其丰富心态千差万别,张思民决定,不做引导,不做广告,先行试销。
1992年10月12日,第一批〃拥有一片美国〃土地证书在深圳首次向国人亮相,两千份一抢而光。接着是海口,盛况如深圳翻版,再接下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几乎都争购如『潮』,国内外新闻媒体蜂涌报道,海王集团不仅名声大噪,作为代理商名扬美利坚本土,纷纷撞上门来谈生意求合作的美国客人也络绎不绝。
海王之门,洞开如天。区区一个代理,招致如此之好的社会效益,是年轻的中国主办者们想象力界限之外的惊喜收获。
他由此得到启迪。三思熟虑后,他登机北上,找到国家旅游局的领导。
他竭力推荐自己关于筹划一项〃拥有一片故上〃的宏大构想:世界各地海外华侨8000多万,他们对祖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我们何不多一种载体给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与祖国同在?
没想到一拍即合,原来旅游局领导也正在考虑做一系列大型的旅游项目。
1992年12月26日,d京,人民大会堂。
〃拥有一片故土〃工程组委会成立仪式正在举行。张思民坐在国家七个部委领导人中间,对这个工程方案侃侃而谈:在全国(含台、港、澳)选择36个景点,建立〃中华民族故土园\每个故土园占地10亩,折约960万平方英寸,象征祖国960万平方公里。
海王集团出资购买土地,制作证书,向海内外发售。为海外炎黄子孙怀恋故土,寄托乡情提供一种方式。
获得证书者则拥有全国各处故土园各1平方英寸土地,共计36平方英寸土地的使用权;将个人姓名永久镌刻于北京主园内花岗石墙面上;将个人姓名资料存入〃拥有一片故土〃工程电脑库中;免费参观各处〃故土园〃。可以继承、转让〃故土证书〃。
此项活动工程浩繁、投数额多、风险大。
消息一经披『露』,众说纷纸,赞赏声、反对声音有之,更有人讥笑嘲讽它是〃一个新时代的天方夜谭。〃
可他毅然拍板,拿出数千万元作工程启动金。他宣布证书的销售收入除用于故土建设外,盈余部分将设立海王故土基金,用于褒奖那些在教科文卫体及社会公益方面的突出贡献者。海王不收取任何商业利润。据估算,这将是几十个亿!然而海王却以它超界限的方式加入了合作。
翌年2月26日,〃拥有故土〃大型旅游工程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向世界宣布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1993年4月26日,〃中华民族故土园〃北京主园在北京昌平县奠基,李瑞环亲自为主园揭幕剪彩。海外知名人士靳羽西热泪盈眶,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孙方怕豪也捐土10亩,一位菲律宾华侨代表海外8000万华夏儿女热情领受了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与此同时这一创举引起了热烈而巨大的社会影响。
创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知名度,以适应长远发展,也许是张思民在故土工程中惟一的欲望。他的才智、冒险精神、策划实施力,在这一迄今的登峰造极之作中又一次被印证、放大。他竖起了海王事业的三角支架。
商品文化化,妙!让商品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一种精神的境界,溶人民族的感情,为企业创造了坚实的声誉。
适时调整策略
海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过空前的自信膨胀后,张思民陷人事业低『潮』,在上下一片担心的情况下,张思民稳住阵脚〃收缩出击〃。
和所有的一夜成名的企业家一样,张思民的自信心得到空前膨胀。1992年开始,海王号战车开始隆隆地开进几乎每一个可以触『摸』的领域:医『药』、房地产、旅游、文化、服装、食品、机电、vcd,甚至信息产业……1993年2月,深圳海王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集团公司;而仅仅在房地产一个行业,海王集团就拥有近十个分公司。
然而大大小小的问题也因此接睦而至:首先是金牡顿在市场上的增长疲软,并从此低水平徘徊;还有每一个领域都人才奇缺,每一个产业都无法做大做强;近十亿人民币的负债规模,尽管仍然小于海王集团的资产规模,但随着宏观调控的到来,所有在建项目都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资源配置难度一天天增加,这让海王集团的财务经理每一天都感到提心吊胆……
一个不是很有钱的人家,买回了一头小恐龙,养到巨大无比,每天都要吃掉很多东西。而此时此刻,脸上有光的主人囊中羞涩了。1994年底,坐拥这头巨大的〃恐龙\32岁的张思民感到一丝清晰的恐惧。他既没有成熟的精神准备,也没有成熟的物质基础。张思民和当时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一样,一个点子掀起一股热情,一阵冲动投入一个产业,一步步踏入的正是产业多元化的泥潭。
1995年春节张思民发现,深g;i的大街上和商场里有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前些年每到春节全市人都走得干干净净,而今年,人们开始在深圳扎根,而深圳也似乎开始在越来越多闯深圳的人心里生根。
然而海王的根在哪里?海王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企业的条件在哪里?
随着眼界的开阔,张思民还认识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是在一个行业里做大做强、拥有核心竞争力之后,再进人相关行业;更多的企业甚至永远只是在一口井里舀水吃!
〃像金牡顿这么好的东西,在国际上也是很领先的一个产业,为什么没有把它的市场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实际上它的产值10亿元也不止,20亿元也不止,为什么没有做好叩1995年春节后的第一次集团办公会上,张思民自我检讨,痛陈形势,宣布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时期。
然而对于一个在无数领域都已经出发上路的企业,〃二次创业〃首先面临的是〃退却〃而不是〃进攻〃。张思民将其比喻为:〃收缩战线,收拢五指,再集中精力打出'大医『药』'的拳头。〃
话好说,事难做。收缩战线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把集团下属四五十个公司精简到十几个,但张思民骨子里心慈手软,潜意识充满人情,下不了精简的决心。〃二次创业〃因此一拖就是一年。
〃海王的改革为什么难产张思民的助手张立军告诉笔者,〃其难度不在别人,恰恰来自张思民内心深处的抵抗,他太善良,心太软。〃
缓慢的退却开始影响进攻的速度,提出〃二次创业〃的张思民几乎是立即就陷入了〃创业者陷院\直到1996年底,海王〃大医『药』〃的拳头也未能完整地打出去。
1997年初,一份集团财务状况的报表递到张思民手上,严峻的财务形势令张思民彻底下了决心。在集团生存的大善良和〃情义无价〃的小善良之间,张思民终于迈过了这道人生与成长的瓶颈。
1997年,海王资金短缺的状况更甚于1995年,它一方面源自〃退却〃的成本,另一方面源自医『药』制造领域的基础建设。1995年初,在张思民大医『药』产业的思路下,海王集团开始兴建〃海王工业城〃,总投资1。5亿元,几乎同一时间,海王集团筹建技术中心。
这几项投资一方面几乎把海王的资金配置推到悬崖边缘,另一方面却也为集团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生产、开发及体制上的基础。所谓〃祸兮福之所依〃,这是张思民的一步险棋,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险棋经过转化,变成了一步大好棋。
1998年4月,海王技术中心被几大部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
1998年6月,海王工业城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成为国内第58家获得glnp认证的医『药』企业。这一步迈得至为关键,因为从1998年7月1日起,没有获得gidp认证的企业,今后将不再有申报新『药』项目的资格。
〃研发和生产能力就是我们最大的生产力!〃张思民以此为基础,向深圳市『政府』申请〃上市指标〃,竟然〃意外〃地入了围。1998年12月18日,〃海王生物〃在深市挂牌上市,成为深圳股市第一只以〃生物〃冠名的热门概念股。
经此一役,海王集团基本进入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