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文序跋集 >

第35章

文序跋集-第35章

小说: 文序跋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 《创作年表》 指邹道弘编的《高尔基评传》(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上海联合书店出版)中所附的《高尔基创作年表》,其中列有“一八九九:《关于魔鬼》”一行。 

〔6〕 二十世纪初头 应为十九世纪末叶。高尔基于一八九九年写作《关于魔鬼》(即《恶魔》)及《再关于魔鬼》,先后发表于同年《生活》杂志第一、第二期。 

。。



《鼻子》译者附记〔1〕

 生
《鼻子》译者附记〔1〕

果戈理(nikolai v.gogol 1809—1852)几乎可以说是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他开手是描写乌克兰的怪谈〔2〕的,但逐渐移到人事,并且加进讽刺去。奇特的是虽是讲着怪事情,用的却还是写实手法。从现在看来,格式是有些古老了,但还为现代人所爱读,《鼻子》便是和《外套》〔3〕一样,也很有名的一篇。 

他的巨著《死掉的农奴》〔4〕,除中国外,较为文明的国度都有翻译本,日本还有三种,现在又正在出他的全集。这一篇便是从日译全集第四本《短篇小说集》里重译出来的,原译者是八住利雄。但遇有可疑之处,却参照,并且采用了reclam’s universal-bibliothek里的wilhelm lange〔5〕的德译本。 

 ※  ※ ※ 

〔1〕 本篇连同《鼻子》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九月《译文》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署名许遐。 

〔2〕 乌克兰的怪谈 果戈理早期根据乌克兰民间的传说和奇闻所写的故事,如《狄康卡近乡夜话》。 

〔3〕 《外套》 短篇小说,果戈理作于一八三五年,有韦素园译本,一九二六年九月北京未名社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 

〔4〕 《死掉的农奴》 即《死魂灵》。以前俄国人称农奴为魂灵。 

〔5〕 wilhelm lange 威廉·朗格。 

 。。



《饥馑》译者附记〔1〕

 生
《饥馑》译者附记〔1〕

萨尔蒂珂夫(michail saltykov 1826—1889)是六十年代俄国改革期〔2〕的所谓“倾向派作家”(tendenzios)〔3〕的一人,因为那作品富于社会批评的要素,主题又太与他本国的社会相密切,所以被绍介到外国的就很少。但我们看俄国文学的历史底论著的时候,却常常看见“锡且特林”(sichedrin)〔4〕的名字,这是他的笔名。 

他初期的作品中。有名的是《外省故事》〔5〕,专写亚历山大二世〔6〕改革前的俄国社会的缺点;这《饥馑》,却是后期作品《某市的历史》〔7〕之一,描写的是改革以后的情状,从日本新潮社《海外文学新选》第二十编八杉贞利〔8〕译的《请愿人》里重译出来的,但作者的锋利的笔尖,深刻的观察,却还可以窥见。后来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炭画》〔9〕,还颇与这一篇的命意有类似之处;十九世纪末他本国的阿尔志跋绥夫的短篇小说,也有结构极其相近的东西,但其中的百姓,却已经不是“古尔波夫”〔10〕市民那样的人物了。 

 ※  ※ ※ 

〔1〕 本篇连同《饥馑》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译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署名许遐。 

萨尔蒂珂夫,笔名谢德林(m.e.cnuyr'tjaighpf,1826—1889),俄国讽刺作家及批评家,曾因抨击沙皇专制制度被流放几达八年。著有长篇小说《戈罗夫略夫老爷们》、《一个城市的历史》等。《饥馑》,又译《饥饿城》,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中的一篇。 

〔2〕 六十年代俄国改革期 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公历三月三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反封建斗争和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3〕 “倾向派作家” 一八四八年萨尔蒂珂夫发表中篇小说《莫名其妙的事》,被沙皇政府认为“含有危害甚大的思想倾向”和“扰乱社会治安之思想”,判处流放。后即指他和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布洛留波夫等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为“倾向派作家”。 

〔4〕 “锡且特林” 通译谢德林。 

〔5〕 《外省故事》 今译《外省散记》,发表于一八五六年。 

〔6〕 亚历山大二世(eui'xnfghq Ⅱ,1818—1881) 俄国沙皇。一八五五年即位,后在彼得堡被民粹派的秘密团体民意党人炸死。 

〔7〕 《某市的历史》 即《一个城市的历史》,萨尔蒂珂夫后期著名的讽刺长篇小说之一。 

〔8〕 八杉贞利(1876—1966) 日本的俄语学者,东京外语大学教授。一九四六年创立“日本俄罗斯文学会”,担任会长。 

〔9〕 《炭画》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作的中篇小说。有周作人译本,一九一四年四月北京文明书局出版。 

〔10〕 “古尔波夫” 俄语mu 

htj的音译,“愚人”的意思。小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是假讬“古尔波夫市”的历史以讽刺现实。 

 。。



《恋歌》译者附记〔1〕


《恋歌》译者附记〔1〕

罗马尼亚的文学的发展,不过在本世纪的初头,但不单是韵文,连散文也有大进步。本篇的作者索陀威奴(mihail sadoveanu)便是住在不加勒斯多(bukharest)〔2〕的写散文的好手。他的作品,虽然常常有美丽迷人的描写,但据怀干特(g.weigand)〔3〕教授说,却并非幻想的出产,到是取之于实际生活的。例如这一篇《恋歌》,题目虽然颇像有些罗曼的,但前世纪的罗马尼亚的大森林的景色,地主和农奴的生活情形,却实在写得历历如绘。 

可惜我不明白他的生平事迹;仅知道他生于巴斯凯尼(pascani),曾在法尔谛舍尼和约希(faliticene und jassy)进过学校,是二十世纪初最好的作家。他的最成熟的作品中,有写穆尔陶(moldau)〔4〕的乡村生活的《古泼来枯的客栈》(crilsma lui mos precu,1905)有写战争,兵丁和囚徒生活的《科波拉司乔治回忆记》(amintirile caprarului gheorg-hita,1906)和《阵中故事》(povestiri din razboiu,1905)〔5〕;也有长篇。但被别国译出的,却似乎很少。 

现在这一篇是从作者同国的波尔希亚(eleonora borcia)女士的德译本选集里重译出来的,原是大部的《故事集》(po-vestiri,1904)中之一。这选集的名字,就叫《恋歌及其他》(das liebeslied und andere erzalhlungen)是《莱克兰世界文库》(reclam’s universal-bibliothek)的第五千零四十四号。 

 ※  ※ ※ 

〔1〕 本篇连同《恋歌》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八月《译文》月刊第二卷第六期。 

索陀威奴(1880—1961),通译萨多维亚努。一生写有作品一百多部,对罗马尼亚文学有很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米特里亚·珂珂尔》、《尼古拉·波特科瓦》等。 

〔2〕 不加勒斯多 通译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首都。 

〔3〕 怀干特(1860—1930) 德国语言学家及巴尔干问题研究家,莱比锡大学教授。著有罗马尼亚语法及保加利亚语法等。 

〔4〕 穆尔陶 巴斯凯尼和法尔谛舍尼一带山区的总称。 

〔5〕 《古泼来枯的客栈》 即《安古察客店》,短篇小说集。 

《科波拉司乔治回忆记》,即《乔治下士的回忆》。《阵中故事》,即《战争故事》,短篇小说集。 

。。



《村妇》译者附记〔1〕

。网
《村妇》译者附记〔1〕

在巴尔干诸小国的作家之中,伊凡·伐佐夫(ivan va^zov,1850—1921)对于中国读者恐怕要算是最不生疏的一个名字了。大约十多年前,已经介绍过他的作品〔2〕;一九三一年顷,孙用〔3〕先生还译印过一本他的短篇小说集:《过岭记》,收在中华书局的《新文艺丛书》中。那上面就有《关于保加利亚文学》和《关于伐佐夫》两篇文章,所以现在已经无须赘说。 

《村妇》这一个短篇,原名《保加利亚妇女》,是从《莱克兰世界文库》的第五千零五十九号萨典斯加(marya jonas von szatanska)女士所译的选集里重译出来的。选集即名《保加利亚妇女及别的小说》,这是第一篇,写的是他那国度里的村妇的典型:迷信,固执,然而健壮,勇敢;以及她的心目中的革命,为民族,为信仰。所以这一篇的题目,还是原题来得确切,现在改成“熟”而不“信”,其实是不足为法的;我译完之后,想了一想,又觉得先前的过于自作聪明了。原作者在结末处,用“好事”来打击祷告,〔4〕大约是对于他本国读者的指点。 

我以为无须我再来说明,这时的保加利亚是在土耳其〔5〕的压制之下。这一篇小说虽然简单,却写得很分明,里面的地方,人物,也都是真的。固然已经是六十年前事,但我相信,它也还很有动人之力。 

 ※  ※ ※ 

〔1〕 本篇连同《村妇》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译文》月刊终刊号。 

〔2〕 指一九二一年间鲁迅曾翻译伐佐夫的小说《战争中的威尔珂》,载同年十月十日《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十号“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后收入一九二二年五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丛书》之一《现代小说译丛》。 

〔3〕 孙用 原名卜成中,浙江杭州人。当时是杭州邮局职员,业余从事翻译工作,译有匈牙利裴多菲的长诗《勇敢的约翰》等。 

〔4〕 用“好事”来打击祷告 在《村妇》的结末处,说这位村妇终不相信是“随随便便的祷告,见了功效的,由她看来,倒是因为她做不到,然而她一心要做到的好事好报居多……” 

〔5〕 土耳其 这里指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建于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解),自十四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保加利亚都遭受奥斯曼帝国的蹂躏和压迫。 

。d  。



《跳蚤》译者附记〔1〕

小说
《跳蚤》译者附记〔1〕

guillaume apollinaire 是一八八○年十月生于罗马的一个私生儿,不久,他母亲便带他住在法国。少时学于摩那柯学校,是幻想家;在圣查理中学时,已有创作,年二十,就编新闻。从此放浪酒家,鼓吹文艺,结交许多诗人,对于立体派〔2〕大画家pablo picasso〔3〕则发表了世界中最初的研究。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卢佛尔博物馆〔4〕失窃了名画,以嫌疑被捕入狱的就是他,但终于释放了。欧洲大战起,他去从军,在壕堑中,炮弹的破片来钉在他头颅上,于是入病院。愈后结婚,家庭是欢乐的。但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因肺炎死在巴黎了,是《休战条约》〔5〕成立的前三日。 

他善画,能诗。译在这里的是“le bestiaire”(《禽虫吟》)一名“cortége d’orphee”(《阿尔斐的护从》)〔6〕中的一篇;并载raoul dufy〔7〕的木刻。 

 ※  ※ ※ 

〔1〕 本篇连同讽刺短诗《跳蚤》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奔流》月刊第一卷第六期,署名封余。 

guillaume apollinaire 纪尧姆·亚波里耐尔(1880—1918),法国颓废派诗人,“立体未来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奥菲士的护从》,《酒精集》等。 

〔2〕 立体派 亦称“立方主义”、“立体主义”,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法国的一种资产阶级艺术流派。它反对客观地描绘事物,主张用几何图形作为造形艺术的基础。 

〔3〕 pablo picasso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一九○三年定居巴黎,立体派的创始人,后转为印象派。 

〔4〕 卢佛尔博物馆 一称卢佛尔美术宫,位于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博物馆,藏有许多古代及近代的艺术珍品。 

〔5〕 《休战条约》 即《康边停战协定》。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德国与协约国在康边(piègne,位于巴黎东北)林地签定的投降协定。 

〔6〕 《阿尔斐的护从》 亚波里耐尔写作于一九一四年的诗集。 

阿尔斐,又译奥菲士,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和竖琴名家。 

〔7〕 raoul dufy 拉乌尔·杜菲(1877—1953),法国画家。早期为印象派,后转为“野兽派”,多作市街、港口等风景画及静物画,追求装饰效果。 





《坦波林之歌》译者附记〔1〕

。网
《坦波林之歌》译者附记〔1〕

作者原是一个少年少女杂志的插画的画家〔2〕,但只是少年少女的读者,却又非他所满足,曾说:“我是爱画美的事物的画家,描写成人的男女,到现在为止,并不很喜欢。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