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运筹帷幄--人生篇 >

第2章

运筹帷幄--人生篇-第2章

小说: 运筹帷幄--人生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忙从怀中取出鹞鹰,拿起一看,早已闷死了。这使他觉得十分窝火又说不出来。

    魏征年老病重,太宗送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太宗还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魏征去世后,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念,并为之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上,太宗对他思念不已,他跟左右的大臣说了如下的名言:〃人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

    雄图大志,是伟大事业成功的基础。世上没有缺乏雄图大志而能成其伟大的人。一切才智、自信与勇敢,均须以雄图大志为根本。可见古往今来的圣人、英雄,做人均是以方方正正的志向为根本,以圆融无碍的方法来实现其志向的。

    (3)吕不韦亏血本两封侯

    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人,仓促产生的言行异乎常人,他们敢冒别人不敢冒之险,做别人不敢做之事。当他们开始冒险的时候,在一般人的眼里,他们无疑是傻子、是疯子,是注定要吃大亏的。可是,一旦他们成功了,芸芸众生就会惊叹:他们会怎么竟会如此之高明!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累积了上千金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了。到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有儿子二十多人。安国君有一位宠姬,立为正夫人,号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在中间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被派到赵国替秦国做人质。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也不很礼待子楚。

    子楚是地位卑贱的孙子,在诸侯国做人质,车辆等日常的费用并不宽裕,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在邯郸经商,看到了子楚而可怜他,说〃子楚是可以囤积的奇货〃。于是就去见子楚,向他游说:〃我能光大你的门第。〃子楚笑着说:〃你暂且先光大自己的门第,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第!〃吕不韦说:〃你不知道吧,我的门第要等你的门第光大之后才能光大起来。〃子楚明白吕不韦所说的意思,就请吕不韦与他一起坐下,深入交谈。吕不韦说:〃秦王年纪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嫡嗣的,只有华阳夫人。现在你们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在中间,不很受宠爱,长久地在诸侯国作人质。如果大王死后,安国君立为王,那么你没有机会和长子或其他早晚在大王跟前的兄弟竞争当太子。〃子楚说:〃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贫穷,客居在这里,没有什么钱可以奉献给亲戚和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贫穷,但愿意拿出千金替你到西边去游说,去服侍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嫡系继承人。〃子楚于是叩头说:〃如果你的计策成功了,愿意分封秦国的土地与你共同享有它。〃

    吕不韦就拿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的费用和结交宾客所需;又拿出五百金去购买珍奇和玩赏的物品,自己带上这些东西往西游历秦国,去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并把带来的东西全部献给华阳夫人。吕不韦趁机说子楚贤能聪明,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布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是把夫人看成像天一样,日夜流泪思念太子和夫人〃。华阳夫人十分高兴。吕不韦于是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说:〃我听说过,凭美『色』来侍奉人的人,一旦容颜衰老,宠爱也就会松弛。现在夫人你侍奉太子,很受宠爱,但自己却没有儿子,不如在这个时候早早在众多儿子中结交有才能又孝顺的人,推举他立为嫡嗣并认为自己的儿子,这样,丈夫在的时候就受到尊重,即便丈夫去世以后,所认的儿子继位为王,终究不会失去权势,这就是所谓一句话就能得到万代的利益。不在繁华时树立根本,那么美『色』衰退,宠爱松弛之后,即使想再进一言,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而且自己知道排行在中间,依次不得立为嫡系继承人,他的母亲又得不到宠幸,因此自己依附于夫人。夫人如果确实能在这个时候举荐他作为嫡系继承人,那么夫人终生都能在秦国得到恩宠了。〃华阳夫人认为很对,就在奉承太子的时候,慢慢地谈到在赵国作人质的子楚特别贤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又流着泪说:〃安有幸得以充列后宫,却不幸没有儿子,希望能把子楚立为嫡系继承人,使我有个托身的人。〃安国君答应了她,就给华阳夫人刻写玉符作为凭信,约定立子楚为嫡系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因此送了很多东西给子楚,并且请吕不韦来辅佐他。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间更加响亮。

    吕不韦娶了邯郸『妇』女中最漂亮而且擅长歌舞的人,与她同居,知道她有了身孕。子楚跟吕不韦饮酒,看到那个女子后很喜欢她,因此站起来向吕不韦敬酒,请求得到她。吕不韦很愤怒,但转而想到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很多家财,想要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自己的姬妾。姬妾自己隐瞒已经怀有身孕的事,到生产时,生了个儿子名叫政。子楚于是立该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派王齿奇围攻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想要杀子楚。子楚跟吕不韦谋划,送了六百斤黄金给看守的官吏,得以逃脱,逃到秦军的营地,于是才顺利回到了秦国。赵国想要杀死子楚的妻子和儿子,因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家的女儿,得以藏身,因此母子竟然得以活命。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去世,太子安国君立为秦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立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政回到秦国。

    秦王即位一年,去世,溢号为孝文王。太子子楚继位,这就是庄襄王。庄襄王所认的母亲华阳后就成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用吕不韦作丞相,封为文信侯,将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就死了,太子政立为秦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他为〃仲父〃。

    人们信赖永远镇静如山的人,而不是心浮气躁者,他们不会认为后者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利益。不能控制自己者如何能控制他人?让自己保持平心静气是一种领导气质,显示出真正的人格力量。所以说,人能静心,方能立于天下,成于方圆。

    (4)方圆之术

    方圆之术,涉猎的是人际、交友、人脉、处世这样等等一些方面,因此,凡是为人处世方面不圆、圆而不方、不方不圆之人,都应该阅读此篇。

    当然了,这么说难免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可是,我要说的是,这里面绝没有一丝一毫这样的意思。

    那么,又为什么敢夸这样的海口呢?

    这是因为,实是此篇文字,包括后面几篇〃屈伸之术〃〃进退之术〃等,实是千辛万苦,从〃做人大师〃殷x那儿得来的呕心沥血之作,尤其这又是从别人那儿辗转〃偷〃来的,更是难得之极。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叫作杨x,平日里有说有笑,一副蛮外向的样子,更兼为人聪明好学,一本《为人处世大全……菜根谭》随身携带,也不知翻了多少遍。但是,毕业好几年了,他在这个社会里却总是处处碰壁,知心朋友没交到一个不说,还碰了一鼻子的灰。

    于是,杨x便来找到了我的同学〃做人大师〃殷x,请他谈一谈做人之道。殷x兴之所至,随口讲了这么一段〃方圆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什么是做人的规矩呢?这我已经讲过多次了,便是做人之本。〃殷x说道。

    〃但是,有一规矩,这方圆也不是天然产生出来的,关键之处,其实还在一个'成'字。这个'成'字,说起来很有意思的,大略分来,有这么四种含义:一是方而不圆。这种做人的方法可以使人变成英雄、豪杰、秉『性』耿直之人,俗话里你为'刚正不阿'的'忠臣',但这种人处处碰壁是免不了的。这种人颇有几个代表,远的如屈原、岳飞、文天祥,近的如曾国藩;二是圆而不方。这种做人的方法可以使人变成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人,但用之于商贾是成功的,用之做官则必成小人或是佞臣之类。这类人的代表,远的如屠岸贾、秦桧、李莲英,近的如和坤;三是可方可圆。这种做人的方法叶以使人变成交际场上的风云人物,手段机变天出,人缘极广,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上游刃有余,这种人最适合于做帮会领袖或是公司人事方向负责人,这类人的代表远的有刘邦、刘备、李鸿章,近的有杜月签;四是不方不圆,这是方圆之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这种方法做人那真是滴水不漏、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种人的代表,可以说是凤『毛』鳞角,少之又少。远的有陶朱公、吕不韦,近的则有胡雪岩,勉强算上的还有刘塘吧。总而言之……〃

    殷x讲到这儿,顿了顿,看杨x听得正入神,便候了一会儿,待他领悟完全,这才道:〃方圆之术,方而不圆,圆而不方,可方可圆,不方不圆,这里面的每一种凡是做到了一流,都是大师。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了。〃

    〃是,是。〃

    杨x唯唯诺诺,兴高采烈而去。

    后来,杨x把这一段话载进了自己的记事手册里,随身携带,时时『吟』念。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在当地赫赫有名,已是当然的〃做人高手〃了。

    而我呢,因为正在写着这么一本研究做人……做人学的书,原是想去采访他,看看有什么秘诀的,没想到,酒过三巡,杨x便忍不住把这一段故事摆了出来。而且,他还把记事本给我看了。

    于是,我不动声『色』拼命记住,看过了几遍之后,立即借口外出,到外面草草写了下来。于是,才有了这么一篇〃偷〃来的文字

    但愿你不要误会,我所以要把这过程写出来,并没有要炫耀夸功的意思,只是要提醒各位,要好好领悟这其中妙义罢了。

    方圆人生:

    待人处世要有方圆之法。〃方〃是目标,是本质;〃圆〃是策略,是途径。总之,万变不离其中,〃圆〃是万变,〃方〃是宗。

    ■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有大志的人办大事,办大事的人有方、有圆、有计划、有安排、还有一定的程序。所以说计划是行动之母,而行动又是成功之母。

    (1)赵匡胤称帝固权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削夺别人的兵权,集中和巩固自己权力的做法,但最成功和最有名的,莫过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了。赵匡胤之所以要这么做,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个人的经历所决定的。

    赵匡胤出身寒微,到了二十多岁还没有什么〃出息〃,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他才投奔了郭威。当时,后汉名将郭威正拥兵自立,准备取后汉而代之。由于他作战十分勇敢,就被提拔为禁军中一名中级将领,在拥立郭威的过程中,赵匡胤表现十分突出,他也从此知道了禁军在维护皇帝安全中的作用。郭威在将领们的拥立之下当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也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当了一个中级禁军军官,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在军阀战争中,赵匡胤有了用武之地,他作战十分勇敢,能冲锋陷阵,又兼有智谋,为后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他对大将柴荣表现得非常忠诚,逐渐取得了柴荣的信任。不久,郭威病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一当皇帝,即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这个职位是禁军的最高首领,和郭威当年在后汉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一样的。不久,周世宗又病死,七岁幼子柴宗训继位,孤儿寡母秉政,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时正是赵匡胤窃取帝位的千载良机。

    赵匡胤在周世宗病死前就精心组织了这支禁军队伍,他受周世宗的委托,在军中选择最为精壮的军士编成〃殿前诸班〃,由于他亲自组织建立起了这支军队,再加上他尽心结纳军士和军官,因此,这支军队中布满了他的亲信,他也就牢牢地掌握了这支精锐之师。周世宗死后,后周王朝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同他争了。

    公元959年十一月,赵匡胤以镇州、定州的名义谎报军情,说割据山西的北汉汇合契丹人向后周发动进攻,宰相范质、王博等昏庸能,不辨真假,立命赵匡胤率大军出征阻挡。该月初三,赵匡胤率军出发,当晚到达离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就发生了。当天晚,赵匡胤的亲信赵普和弟弟赵匡义在军队中散布舆论说:〃当今皇上年幼,不明世态人情,即便将士们排死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