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时寒冰说 >

第13章

时寒冰说-第13章

小说: 时寒冰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10年1月1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汽车产销数据:2009年中国汽车共生产1379。10万辆,销售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中国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2011年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汽车产销最新数据:2010年,汽车生产1826。47万辆,销售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大力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实行短短一年后,就因为道路的拥堵不堪而进行调整:从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 7。5%(原为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2010年12月28日,财政部再次对税率进行调整,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 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优惠政策到此结束,因为,汽车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了。



2010年9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指出,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坚决抑制。他说,许多企业纷纷制订规模庞大的产能扩充计划,新一轮扩产潮已经开始。据调查,我国主要30家汽车企业(集团)2009年年底形成整车产能 1359万辆,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3124万辆。〃十二五〃末期规划产能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陈斌指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出现产能过剩是 市场信号失灵,导致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严重的产能过剩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开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阻碍了汽车产业持 续、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发展也必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⑩



盯上了农村市场



如果说住房、汽车是城市拉动内需的主力,那么,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则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措施。



庞大的农村市场一直被视为中国尚未充分挖掘的有着巨大潜力的领域。



很多专家认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对于近7亿多的农村人口所组成的2。5亿个家庭来说,任何商品的普及率只要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00万台 以上的需求量。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每实现1000亿元最终消费,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工业部门的中间投入1253亿 元,农业部门620亿元,第三产业478亿元。另据有关专家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



农村的这个市场的确很诱人。



但是,农村的市场并不是轻易能够拉动的。农村的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的1/3,但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年来公布的cpi数据来看,农村的物价涨幅超过城镇。



而且,农村的公共投入远远少于城市。



2011年两会时,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马力介绍说,根据测算,中国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相差33万元。一般来讲大城市是50万以上,中小城市是十几万。



人均收入、公共投入和福利待遇这三大因素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的30%。


d  



时寒冰说(13)



第二部分 第36节: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9)



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的30。9%。



我们不妨看一下,一个农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只有5919元,平均每个月493。25元,除去日常的基本开支,能够支配的资金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家里有重病人,或者有孩子上学,其消费能力更是将被吞噬殆尽。如果他们有钱,还需要鼓励他们消费吗?还需要〃拉〃吗?



在拉内需背后,是一种悲凉的现实,是中国必须正视的民生问题。



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后,只在最初的几年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后来,在农业补贴工业路线及拆迁的利益转移过程中,农民在财富分配中明显处于劣势。虽然中国不再对农民开征农业税,但仅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这一条,就足以把减税的好处给稀释掉。



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时候,我更相信,真实调查的数据,比任何机构公布的数据都更有说服力。



尽管如此,在2008年次贷危机恶化的情况下,必须让农民拿出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消费,以盘活整个棋局。



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面展开。



汽车和家电下乡消化库存



汽车下乡:国务院在2009年1月14日公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等,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家电下乡:2007年,财政部、商务部提出了财政补贴促进家电下乡的政策思路。自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



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为了尽快拉动内需,消化库存,盘活大棋局,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规定从 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4个增到8个,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 外,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它们和彩电等产品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各个省市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需求在这四个产品中选择两个进行推 广。



家电下乡的目的并不仅限于让农民百姓用上电器那么简单!如果他们手中有钱,到县城的路费也花不了几个钱,更何况,乡镇商店都可以买到。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家电下乡的目的在于消化积压的库存产品,化解产品过剩压力。



2008年11月,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7年这四类产品累 计出口579亿美元,出口依存度约50%,产能过剩严重。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能源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家电出口 受到了很大制约,不少企业已经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国内城市市场接近饱和,这就亟须通过启动农村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家电下乡〃政策把对出口的调控政 策转向启动农村市场,不仅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品牌影响力拓展了空间,还有利于消化家电行业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初步测算,连续 四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平均每年可拉动农村家电销售超过1500亿元,带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约2。5个百分点,相当于20%左右的出口能力,可以基本消化这些产品的过剩产能。



〃可以基本消化这些产品的过剩产能〃显然是达到了有关部门预期中的效果。



但是,这种拉动同样是消耗性的,在农村原本社会保障机制都不健全,公共设施又严重滞后于城市的情况下(比如,在我的出生地,由于道路泥泞,每家须拿出 3000多元钱把路修好——这相当于一个家庭半年多的收入,我们家乡很穷。这种情况在城市则是完全由政府解决的),中国的这种拉动政策只能成功而不能失败 ——没有任何承受失败的能力,因为一旦失败,原本脆弱的农村保障体系就会因消耗农民仅有的存量财富导致的自保能力下降而变得更加脆弱,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会 进一步降低。



第二部分 第37节: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10)



风险恰恰隐藏于此。



很多人不了解,在中国拯救经济,使经济取得〃率先复苏〃的成绩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冒险。对于这种危险性,只有对农民的疾苦有着深刻了解的人才能感悟得到。



农村这个市场总是被迫承担着一些特殊的使命。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承担着消化库存、拉动内需的重任,而新农村建设实施后,很多地方政府禁止农民自建住房,而是购买政府统一建造的房屋。这实际上让农民承担了吸纳超发货币的使命,或者说,住房货币化向农村延伸了。



劣质品之害



现在,重回家电下乡这个话题。



家电下乡消耗掉的不仅仅是农民原本脆弱的购买力,同时,也有商家和有关部门的信誉。在家电下乡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乘机把积压商品、过时淘汰的商品甚至翻新的商品或者〃山寨〃产品卖给农民,有的商家则提高售价,农民买到的补贴价格远高于城市。



不妨看一则《广州日报》刊发的报道:2009年12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家电下乡产品维修比例高达12。6%,相当于每8件家 电下乡产品中就有1件出现过维修。〃这意味着什么呢?美的集团副总裁黄晓明向媒体透露,行业内的维修率,空调产品大概是0。75%,冰箱1。08%,洗衣 机0。59%,如果家电下乡的产品维修率达到12。6%,〃那就反映出家电下乡的产品质量是有问题的,是非常不合理的〃。该报还举了一个具体例子:秦小姐 8月份购买了一台家电下乡的冰箱,〃但使用不到两个月,就出现冷藏室结冰的现象〃。令秦小姐更为气愤的是,维修人员两次上门维修都是匆忙走过场,〃根本无 心帮你修〃,〃最后投诉到监管部门才真正修好〃。



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是非常艰辛、非常淳朴的,一些不良商家的不诚信做法,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是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毕竟,农民尤其贫困地区的农民挣点钱实在太难了!



欺骗的结果是农民用脚投票。陕西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16日至1月4日20天时间内,陕西省〃家电下乡〃共卖出370台家电,平均一天只能卖掉不到20台家电产品。别说陕西全省,即便是按照西安市的设想,几百台的起点都太低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骨子里都有消费的欲望和动力,消费从来都是不需要外力去拉的。很多人之所以不敢消费,根源在于他必须用储蓄来应对社会保障缺位的风险!



中国要想真正拉动内需,必须改变目前的财富分配格局,走民富路线,增加民众的收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庞大的农村市场而言,要启动这个潜力无穷的市场,也必须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起系统的社会保障机制为前提。



同时,也必须让农民有利益诉求渠道,拥有更畅通的发言权。



农民话语权的缺失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今各种强势利益集团崛起,弱者的话语权被削弱。甚至,在他们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也很难通过高成本的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更多的是走上充满艰辛的上访之路,期待上级给予解决。



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



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1,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到1983年降到最低点1。82∶1,此后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所扩大。1990年城乡收入比为2。2∶1,1995年为2。71∶1。到2010年,两者的差距为3。23∶1。



1993年后,为何会突然成为一个影响农民收入变化的分水岭?



仅从利益诉求渠道这个因素来说,是因为这一年之后,农民的话语权被弱化了。以农民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为例: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民占代表比例为 29。4%,第七届时还占23%,到第八届(从1993年起)时降为9。4%,第九届降到8%,第十届为8。4%。我国农民的收入变化与其在人大代表中所 占比例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趋同性!



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降低,使得农民的话语权呈现出明显的弱势。尤其是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强势的声音更容易对相关政策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部分 第38节: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11)



数据表明,恰恰是从1993年以后,我国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仅1995年一年国产尿素价格就比上年上涨50%,农药上涨18%,农膜上涨31%, 而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