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蒋郎憔悴文集 >

第9章

蒋郎憔悴文集-第9章

小说: 蒋郎憔悴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一声风声刮面而来,只见一口黑沉沉的铁箱子从井下飞出,虬髯客轻轻一接在手,竟然沉甸甸非常厚实,用利刃挑开了铁琐,我的老天,五光十色的奇异光芒从箱子里射出来,都是些猫眼石、玛瑙、夜明珠这些希世奇珍,在月光下只刺得虬髯客双眼发痛。这些尽皆是昔日北齐朝皇帝搜罗来的宝物。
  接连不断箱子从井下抛上来,箱子越来越沉,不多时已积聚十多口,虬髯客一手两口,提着就飞跳墙外放入牛车蓬中,然后再折反,如此来回不知多少次,等到五乘牛车恰好装载完毕,那火道士才从井中出来,油衣之上挂满了毒虫,蠕蠕而动,需要虬髯客挥剑将之尽数劈死,火道士才能脱了油衣现出身来,然后长呼一口气,笑道:〃贤侄,有了这五车珍宝,呵呵,再联络天下英雄起事,这杨家天下迟早又是我们的了。〃
  虬髯客微微一笑,回首这座庄院,心想今夜就要离去,已然来不及想红拂告辞,也许今生再无相见之日了,念及此,无限唏嘘,沉默不语,只随同道士翻墙而出,两人驱使牛车往长安西郊而去。
  自此,虬髯客和火道士结伴云游天下,广结英雄好汉,联络共谋起义大事。

  许多年后,他当上了国王。在他的臣民眼中,他们的国王是一个寂寞的国王。寂寞的国王好象不懂得什么叫享受,宫中尽是酒池肉林、三千粉黛,可是他从来都不沾染这些酒色行乐。甚至,他还是穿着当年中土大唐的服饰。
  这个寂寞的国王唯一的嗜好是跟他的妃子们讲故事,而故事永远是那一个。
  他说,有一天我在树林里迷失,忽然间,他听到前面流水淙淙,遁声而去,来到一个湖边,他便看到一个赤裸的美人在梳头。她的头发很长很长,就像流水般一泻千里,然后,他就爱上了这个女人……
  □  □  □  □  □
  有一天,虬髯客因着贪路错过了宿头,便来到一家农舍拍门求宿,开门那一瞬间,一张日思夜念的俏脸从屋里伸出,虬髯客怪叫一声,倒退几步,那美人也是惊喜交集,轻唤声:〃原来是虬髯先生!〃
  这美人正是红拂女!
  虬髯客自觉失礼,连忙上前问好,问道:〃红拂姑娘不在杨素府上,何故沦落于此?〃
  红拂面有愧色,含糊其辞,招呼虬髯客进屋。
  那时天已将晚,红拂亲自调弄出酒菜伺候虬髯客,虬髯客借着酒意,一刻不停盯着红拂,数月来的单思只化为满腔欲望,一只毛手伸过去握着红拂,痴痴道:〃红拂妹儿,你可知大哥数月来的思念?〃说罢叹了口气。
  红拂陡然变色,柳眉倒树,轻轻一挣,玉手从虬髯客大掌中挣脱,怒道:〃虬髯先生休得无礼!我敬仰先生才艺过人,不想先生如此不检点,好生让小妹失望了。〃
  虬髯客黑熊一般的毛脸全缩在一起,他实在想不到红拂竟然如此坚忍决绝,痛苦得无以复加,惨然道:〃拂女,难道我俩今生无缘了吗?〃
  红拂道:〃男儿志在四方,何况先生乃是不世之才,将来是要建功立业的,何必将心思付于儿女之情?红拂原是无才无能区区一小女子,实在没有值得大哥珍爱之处,再则男女之情缘分所系,丝毫不能勉强的,我已与太原李靖君结为夫妻,先生请自此息心吧。不然,红拂不误先生前程,今晚就此了断在先生面前!〃
  说罢拔出墙上宝剑,引颈就要抹去,虬髯客飞指一弹,那宝剑被震飞,虬髯客长叹一声,道:〃李公子就请现身吧。〃
  只听推门声响,月光之下,李靖白衣白袍缓缓而入,剑眉紧锁,脸色凝重无比,强笑道:〃虬髯先生实在久违了!〃
  虬髯客道:〃李公子,刚才我对你夫人十分无礼,公子请杀我便了,我虬髯客无怨无悔。〃
  李靖哈哈一笑,道:〃虬髯先生果然爽快耿直,但想我血性男儿,干脆利落,这些什么男女大防什么世俗教条我哥俩自是不放在眼内,刚才先生不知道红拂已是人妻,不知者不罪,我李靖何人,岂会计较这些琐事?来来,咱哥俩先前已是互相倾心,难得今晚聚脚,大醉方休!〃又命红拂重整酒席。
  红拂计议道:〃虬髯先生,贱妾多谢你一片痴心献与我这无才妇人,如今我已与李靖结为夫妻,恐空负大哥美意,这样,由我计议,我三人结拜为兄妹,互相关心爱护,亦不有负虬髯大哥一片好意了。〃
  虬髯客首先称好,于是三人当下便撮土为香,结拜成异性兄妹。红拂姓张,最长,尊为一妹;李靖次之,为二兄;虬髯客最小,为三郎。
  结拜礼成,三人又对月长谈,李靖综观天下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虬髯客自愧不如。至夜,酒酣而睡。次日红拂早起,见桌上压着书简,执起一看,却是虬髯客留书:
  一妹二哥如晤:张郎本有逐鹿中原意,然仅李靖已是人中之雄,郎自叹弗如,所以避走海外。长安西郊某地宅中藏匿巨资粮草,本举事用,今悉数遗以李靖,以资大业,他日有知,亦与有荣焉。至于张郎,李君建功日,亦张郎立业时。青山常在,后会当有期。珍重。
  红拂李靖阅罢,惋惜不已,只遥对长空祝祷。后来依言到长安西郊巨宅中,果然起出了希世珍宝、兵马粮草,数量惊人,没人知道这批巨资从何而来。后来太原李渊李世民父子起事,李靖携资往投,与李家东征西讨,竟助建立大唐基业。

  从此,没有知道全身长满红毛的虬髯客去了何处,仿佛在地球上消失了。
  十年后,李靖扶助唐王李渊建立大唐功业,成为唐朝盛世开国功臣,封为卫国公。
  同时南蛮扶馀国传来国书,书中有〃卫国公李靖即故人也〃云云,李靖知道是那是虬髯客,心中欣喜,告于妻,俱唏嘘。
  □  □  □  □  □
  没有人知道这十年虬髯客去了何处,也没有人知道后来他怎么当上了扶馀国的国王,当然,更没有人知道这埋葬在他心里十年的思念,那是岁月如何也不能消解的真正的爱情秘密。

上一页

□作者:蒋郎憔悴
感谢作者蒋郎憔悴授权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这个人际冷酷的年代 

  看罢原载《中国青年》杂志的李天时先生的文章《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之后,不仅哑然失笑,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属于70年代生的人更奋起反击,展开“保卫战”,我想大可不必嘛,首先且不谈文章里面证据的不足,论证的无力,就从这个姿态上面说,现在好歹也是个民主自由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交友对象的权利,谁不想和谁交朋友是他自己私人的事,我们不必惊诧、愤怒,而作为个人,自己想和谁交朋友也是自己的事,何必这么故作清高地在报刊上大声嚷嚷制造新闻? 
  然而看罢回想,我对这篇文章所透露出来的信息直感到十分寒心:如题目所说的,“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这是一种拒绝的姿态,而拒绝的背后,却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人际之间的封锁和冷酷,两代人之间不是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相倾诉的关系,取而代之是“拒绝”的关系,互相敌视的态度,我以为,这绝不是健康的关系。 
  “代沟”之所以成为代沟,我想,正是因为每代人之间互相不愿意理解所造成的,之所以不愿意互相理解,除了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因素,更大的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因素,我们喜欢躲藏,我们喜欢蔑视,因此我们不愿意好好的和前辈或者晚辈坐下来好好的谈谈话,聊聊天。因此,代际之间才会产生那么多摩擦和敌视,才会有年初浙江少年弑母案……这均由代沟而起,而代沟,正是因为互相不愿意被对方理解而起! 
  “扶老携幼、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一直提倡人际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甚至朋友之间和谐的关系,现在好了,因为70年代生的人都是古惑仔、浅薄之徒、坏孩子,李天时先生就高呼不和你们这群愣青交朋友了,这种冷酷的态度、隔阂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是李天时先生一个人的观点,这观点也不是偶然的,某种程度上正好透射出我们现今商业社会的人际之间是何种关系,然而却让我们对社会越来越单薄的人情感到何等寒心!

下一页 

□ 作者:蒋郎憔悴
感谢作者蒋郎憔悴授权 本书来自www。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www。87book。com 
  
 

花样年华

  这是小说,一个平凡人平淡如水的爱情故事。
……题记 
  (一)〃1971年秋,前进农场留影〃
  1971年,世界上还没有我呢,我妈妈19岁,花儿一样的年华。
  就像张爱玲说的年轻人想象三十年前的月亮是信笺上落下的泪珠,陈旧而迷糊一样,我也无法想象19年前的秋天是怎么样的,也许同新世纪的秋天一样,干燥寒冷吧,但是一定秋光绚烂,就像妈妈捧着这张照片时露出的微笑一样。
  照片背景是一大片农田,秋光下彻,秋风吹抚过一大片稻穗,波浪翻滚有如一张巨大的地毯。两个并肩挺立的姑娘,卷起裤脚一手握着禾苗一手握着镰刀,像我小时候看过的那些老旧革命故事连环画的女主角一样,亮出阳光灿烂式的微笑。左边扎着麻花辫子的那个小姑娘就是我妈妈,右边略显得瘦瘦的女孩是我小姑。
  照片背面整整齐齐写着:〃1971年秋,前进农场留影〃,由于年代久远,用蓝黑墨水写的字和照片一起渐渐褪色了。我看这张照片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我妈了,除了皱纹,几乎没多大的变化,我妈妈的笑容居然18年过去了,还没有褪色,真是很难得,这印证我了我妈是个乐观的人。
  那时候我妈是农场生产队的女工。1971年秋天的某一天,秋高气爽,妈妈和农场里的人一起下田收割,田里的水冰冷刺骨,还不时有水蛇之类的不束之客不懂得怜香惜玉,经常会咬女孩子的脚,但是她们并不像现在的女孩子比如我们班的娇娇女们一样立刻尖叫,而是很沉着的拎起蛇尾巴一下把它甩到田外,在田埂边上的小孩子们立刻把水蛇踩死。那时候的的女孩子一般都很勇敢的,我想。
  由于丰收,想着今年好景,男人们不禁开心得纵怀大笑,女人们则在一旁交头窃笑着议论着什么,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这时,路过一个摄影师傅,他当然不像现在搞艺术创作的人一样,专门挂着小巧的〃佳能〃什么的专职来农村采风捕捉灵感,当年他们是抬着笨重的摄影器材来农村为农民摄影维生的。他们当时的摄影器材就像今天我们到摄影店里拍一寸黑白小照的那玩意一样,是高高木架上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摄影的时候摄影师脑袋钻到后面黑布里。
  这玩意搬动十分不便,因此,当时摄影师并不是浪漫的职业,然而,1971年秋天,路过前进农场的那个摄影师必定是个浪漫的摄影师,因为他为这片丰年丰收图打动了,当然更为姑娘们秋光一样绚烂的笑容和迷人的笑声吸引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对姑娘们说:〃我给你们拍张照怎样样?〃
  这时我妈答他:〃不拍,拍一张多贵呀。〃
  摄影师笑着说:〃不用给钱,免费的,拍了我寄回给你们。〃
  我妈必定高兴得跳起来,然后叫来旁边我小姑,让他一起拍进去。摄影师钻到黑布里,不一会就把我妈灿烂的笑容给拍了下来。
  一定是这样的,这张1971年的照片一定是这样拍来的。我妈虽然从来没给我讲过照片的故事,可是,在私下我想象多次,仍然是上述结果。
  1971年,我爸爸20岁,还没有认识我妈妈,虽然他们就隔一个镇,但是,在1971年,我妈大概还没有认识我爸,因为那时候我爸爸参军去了。
  我爸爸18岁的时候就参军了,那是1968年,我无法想象关于我爸爸的更多东西,他没有留下当兵的照片供我想象,仅有一张参军证上一张一寸的黑白照。照片上,我爸笑得很稚嫩,完全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小孩儿,但是,那时我爸爸已经参军三年了,而且,有很多像国产战争电影情节一样的惊险经历。
  我爸对我说,那时候他们家很穷,兄弟五人,生活更加艰难,爷爷没办法,只有送两个兄弟我大叔和我爸爸参军去,蹭国家的饭。
  (二)〃1978年广州烈士陵园留念〃
  从照片上我已辨认不出这是22年前的广州烈士陵园了,但是从照片内容来看,这是1978年的秋天,因为地下有片片枯叶。1978年广州的秋光里,一个很年轻很英俊的小伙子和一个瘦瘦的小姑娘比肩靠着照了这张发黄的照片,下面小楷写着:〃1978年广州烈士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