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

第5章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第5章

小说: 20~30岁,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言道:家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凭着一身薄技,我们低则可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高则可以发家致富、扬名立腕。

张果喜,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木匠,经过多年努力,竟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亿万富翁,首位获得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企业家。

当年的张果喜靠400元下海,在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学会了生产雕刻樟木箱。有了这一手艺,在广交会拿到订单,20个樟木箱,赚了一万多元。凭借这第一桶金,靠着精湛的工艺,张果喜把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

9810年,陈逸飞怀揣38美元到美国留学。为了生计,初来乍到的他先是替博物馆修画,报酬是每小时3美金。因为画技出众,他很快就进入哈默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当听到有人出价每张画3000美金时,陈逸飞说:“我一下觉得中了头彩,仿佛天上掉了个馅饼下来。”凭着一支画笔,陈逸飞一步步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并且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他亲手创建的逸飞集团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服装、广告、杂志、模特、环境艺术等多功能的视觉产业集团公司。

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些手艺都是雕虫小技,不足为用。事实上,任何一种技艺都有它的过人用处,只要我们把它学到手,练到家,练成了一手绝活、独门利器,就一定可以借此驰骋职场、笑傲人生。

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一个厨房的伙计,因为擅长宰牛竟深得梁惠王的赏识。那个叫丁的厨子,要是在现代恐怕最差是 

在中国大饭店里的一级大厨吧。谁又会因为他只是一个宰牛的屠夫而对他嗤之以鼻呢?

环顾周围的世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生存的技能:烹饪、理发、园艺、茶艺、修理、钳工、服装设计师……不要小瞧这些技能!尽管这些技能并不复杂,却养活了许多人,许多人甚至凭借这些技能走上了人生的辉煌。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曾播出一个“满汉全席”的比赛节目。能够参加这个节目的都是全国各地最出色的厨师,他们每一个人的年薪都在百万以上,又有谁会在意他们只是一个做饭的厨师呢?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做一些体面的工作和风光无限的大事业,在不能保障生存的条件下,想那些事情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首先想的应该是学到一门拾遗补缺的看家技能,把它做精做细了,在行业内树立了自己的旗帜,然后再图大的作为。

在20几岁的时候,我们没有一门手艺还有情可原,因为我们还年轻,还可以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但是如果到了30岁的时候,我们依然两手空空、一无是处,那么就真该为自己的前途担

忧了。 


。。!



掌握工作的全部



那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花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李嘉诚



在20几岁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梦想。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仅凭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东西,仅凭手中的一纸毕业证书,是绝对无法实现梦想的。

要想有所成就,我们首先必须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有所了解,熟悉这个行业的全部流程和所有细节。

20岁那年,托马斯·波朗进入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

刚进入工厂,他就对全厂的生产情况做了一个全盘的了解。他发现一部汽车由零件生产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想:既然自己选择了汽车制造这一行,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

制造过程,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 

工做起。

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工作就要到哪里去。通过这项工作,托马斯和工厂的所有部门都有了接触,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8个月后,托马斯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又申请调到车身部、点焊部、车床部、喷漆部去工作。

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

最后他决定申请装配线上去工作。

父亲对他的举动十分不解,忧心忡忡地告诫托马斯:“你已经工作5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别担心,爸爸。”托马斯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在某一部门当一个小工头。我想成为领导整个公司的佼佼者,因此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在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工作技能之后,托马斯决定从装配线上开始崭露头角。因为托马斯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况,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没用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的领军人物。

从此,托马斯开始步步高升。29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5位领班的总领班。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将在一年之内升任经理。

我们很难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里有所建树,正如在一片沙滩上很难建起一座房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从事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是很危险的。

20几岁的我们,并不缺乏在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但是,我们对所处的行业还缺少一个最起码的了解和认识,缺乏来自工作一线的最真切的感受。这些感受包括工作的整个运作程序、来自市场的最新需要、消费者的反馈以及对世态人性的体味。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在大学校园里、从书本上所能得到的。

只有熟悉了工作的所有细节,我们才会有一种统观全局的眼光,才会在熟悉工作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是我们的价值。

因为少年丧父家境贫寒,李嘉诚从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到茶楼里当伙计。茶楼是三教九流聚会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每天都能看到听到。久而久之,李嘉诚练就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他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种善于察人的眼光,对他此后的事业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李嘉诚开始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先一点就是勤奋。对此,李嘉诚并不在乎,因为在茶楼里跑堂时,他就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他能连续2小

时不落座,也不感到腰酸腿痛,只用半天时间他就能在香港大街上打个来回!

在推销过程中,李嘉诚非常善于动脑筋。在每次推销之前,他总是事前在心里准备好几套方案,使客户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商品。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注意了解市场动态和消费者使用这类商品的情况,因为在别人不需要或者已经有了的地区,你所有的推销都是徒劳!他把香港划分成很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情况和市场情况都记下来,这样就知道什么产品该到什么地方去推销。

很快,李嘉诚就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由于出色的业绩,李嘉诚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 

总经理。

李嘉诚早年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使他初步具备了敏锐的商业头脑,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社会知识,这些都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数年的积累,李嘉诚终于创立了自己的长江塑料厂。

创业后的李嘉诚,为了使长江厂有一个迅速的发展,决心生产塑料花。但在当时,塑料花的技术在世界上属于最尖端的技术。

为了掌握这种技术的所有细节,作为老板的李嘉诚亲自到意大利米兰的维斯孔蒂塑胶厂做了三个月的车间送料工。在此期间,他每天都在车间里干着沉重的体力活。而在忙碌之余,李嘉诚不忘仔细留意塑料花的每一个制作流程,将所有的技术细节牢记于心。回到香港,李嘉诚的塑料花迅速生产出来,一上市就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无论是托马斯的熟悉工作还是李嘉诚的偷师学艺,二者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只有熟练掌握了行业内的所有细节,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握机遇、创造机遇。

20几岁的时候,我们正处在人生事业的重要积累期内。这时的我们,没有经验、没有资历、没有关系,当然也没有资本,最重要的是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除非在应聘时就能够明显地给用人单位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我们不必幻想老板会给我们轻松舒服高薪的工作。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人才过剩的今天,刚刚走出校园的我们所要面对的第一份工作,极有可能是一份又脏又累、收入又少的工作。而面对这样一份工作,我们应该放下“天之骄子”的面子,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0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工作之中,我们才能了解工作的真实全貌,才能建立自己对工作、对行业、对社会的最真实感受。也只有找到了一种完全基于工作、基于市场的深刻的感受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才能真正地开始掌握市场的规律,开始创造全新的价值,才能在行业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据说:一棵树有多高,它的根就有多深。

20几岁的我们,就好比是一棵棵小树,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在往上长的同时把根深深地扎入地下。因为只有根深了,我们才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只有根深了,我们才能站得更稳,经得住一次又一次风雨的洗礼!

深入一线,掌握工作的细节,就是要为自己打下一个扎实的行业基础。离开了对行业知识的熟练掌握,任何一个年轻人要成功,都无异于白日做梦! 


/d/



把知识变成能力

…小……说。网

我的知识就像我酒柜里的酒,虽然不多,也不名贵,但我知道它在哪,用时就能拿出来。而不像有的人,虽然酒柜很大,酒很多,但杂乱无章,用时不知拿什么。

——福尔摩斯



 



近段时间,经常有大学生卖咸菜、擦皮鞋的事情见诸报端。一开始,大家都很纳闷儿。但如果我们细细想来,就不难发现其中必然的道理。

作为刚从高等学府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在答卷上轻而易举地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

在任何一项书面测试中,我们都可以得高分。

但是面对现实,我们却常常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我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那种情况等等。究其根源,就在于我们缺乏一种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能由此及彼,灵活多变地去面对实际的问题。

结果,我们的知识只是死的知识,并没有把它兑换成为一种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很难充分发挥我们的潜力。在现实社会里屡屡碰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大学毕业,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成功所需的基本的知识储备,但是我们更要善于把自己储备的知识变成现实的能力、现实的效益和财富。知识固然越多越好,但如果不懂得运用之妙,那就跟一个抱着金子饿死的乞丐没什么两样。

我们先来看富翁哈默的一个童年故事。

每次见到小哈默,家里的亲戚总会掏出一张00美元大钞和一张5美元的钞票,让他选一张送给他。

哈默每次都只选5美元的钞票。亲戚们得意地笑着说:这孩子真逗,分不清钱的大小。

慢慢地,许多周围的邻居都拿出00美元与5美元让哈默来挑选。

同样,哈默还是只选5美元的钞票。

看到哈默傻乎乎的样子,许多人都忍不住开怀大笑。

哈默的母亲觉得很尴尬,就把他拉到一边,偷偷地对他说:

“孩子,你难道真的分不清00美元与5美元的大小吗?”“我如果选00美元,就再也不会有人给我钱了。”哈默诡秘地笑着对母亲说道。

显然哈默的赚钱能力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钱的大小。

能够分清00美元与5美元的大小,需要的只是一种知识,但把这种知识兑换成财富,却需要一种更高的能力。谁都能分得清两张钞票的大小,但并不是谁都能赚到许多张钞票。

知识是一种非常客观的东西,一是一,二是二,而现实世界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不能灵活地对知识加以运用,用固定的知识去面对多变的世界,我们就只能在现实的较量中一败涂地。 

一个人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能力。拥有广博的知识,可以使我们见多识广,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