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军火帝国 >

第215章

军火帝国-第215章

小说: 军火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不多的九二式装甲车,如何能挡得住如狼群一般涌来的Sdkfz13装甲车大部队。
日军指挥官情急之下下令防空大口径机枪压低射击的命令没有错,但是其结果却让这个指挥官简直是欣喜若狂。
日军新加强的九三式大口径防空机枪,实际上是哈奇开斯13。2毫米口径防空机枪的仿制改进型号,口径13。2毫米,使用轻型三脚架时全重31。75千克,30发弹匣,主要是用来对低空目标进行防御射击。
打打低空掠过的低速飞机确实效果不错,但是偶尔打打轻装甲目标同样是战绩斐然的。在200米近距离之内,即使是日军自己装备的八…九甲坦克都是毫无还手之力,更别提那些不到10毫米厚装甲的轻型装甲车了。
第一波发动进攻的坦克集群损失惨重,执行突击渗透任务的装甲车集群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这个无比沉痛的战斗结果让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进行空中支援的北方军空中力量也是频频折翼,不只是He…45侦察机在德惠上空不断被击落,就是P…12战斗机亦或是霍克战斗机也是屡遭厄运。
以至于虽然德惠上空,日军的九一式飞机没几架升空迎战,但是北方军的飞机却损失惨重。
得知大规模进攻被顶住后,焦头烂额的日本关东军总部,简直是如释重负,甚至弹冠相庆。
连续数次的失败,已经给关东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也没有比他们希望得到一场胜利更迫切的了。
于是,丝毫不顾四平受到的严重威胁,关东军总部调动长春、吉林守军,大举北上增援德惠日军。
激战三天后,高桂滋军团主动撤退,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反被包围情形。
        
第一二三章 捷克坦克
总是打马后炮的北方军情报署官员,在一线军官的咒骂声中,神情尴尬地将才到手的日本关东军军事装备材料移交给前线的三大军团。
日本关东军临时加强德惠守军的是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性能相当不错,结果就让高桂滋军团的空军部队倒了大霉。
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口径75毫米高射炮,角色类似于北方军装备的Flak18防空炮,专用于野战或要地防空。全炮重量2450千克,炮弹重6。54千克,最大射程14800米,最大射高9100米。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战场上临时充当压制火炮使用,甚至效果也相当不错,据说在1000米距离内可以轻松贯穿75毫米左右的均质装甲。
至于日军大逞威风的九三式大口径机枪,在北方军的作战兵器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装备。
在德国人看来,他们更喜欢用更大口径的20毫米机关炮,而不是大口径机枪,因为前者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尤其是当MG34这种大杀器出现后,轻重机枪领域的光芒似乎一下子都被MG34给压下去了。
面对MG34似乎是永无休止的子弹需求,步兵连对大口径机枪的火力加强需求明显削弱了。而到了步兵营这一层面,已经完全可以使用20毫米机关炮了。
北方军参谋本部最终还是放弃了在步兵连增加一款类似大口径机枪的计划,因为更新式的Sdkfz222系列轮式装甲车,已经装上火车源源不断运往齐齐哈尔了。
新式轻型轮式装甲车,采用的是20毫米机关炮和MG34各装一门的武力架构,火力上完全可以弥补大口径机枪缺乏造成的缺口。
日本人在德惠战场,完全按照当年欧洲战场堑壕战的经验,布置了纵横交错的战壕体系和连环配套的永备工事,再加上不断完备的火力构造,远战是炮火反击阻隔,近战是地雷掷弹筒横飞,直接就成了一个钢铁刺猬。
在东北平原上,要想使用步兵冲锋战术,成功穿越炮火和地雷构筑的死亡区,进而夺取德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想在不付出重大伤亡而又快夺取德惠,最理想的就是使用装甲集群突破城垣了,当然不是那种简陋的轻型装甲车。
同时,北方军得到的了一个勉强算作好消息的坏消息。
日本关东军在德惠战场上使用的八…九甲式坦克,面对无力对抗北方军坦克的情况,立即进行了改装,大胆地将原本的37毫米火炮,换成了57毫米火炮,虽然防御没有上去,但是相同距离内已经完全可以击毁夏尔B1坦克了。
难怪当日战斗,北方军的坦克亦是损失惨重。
这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日本人根本来不及改装和生产更多的57毫米火炮八…九甲式坦克,整个关东军除了在四平交通枢纽还有一个战车大队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坦克了。
德惠战区原本是有的,结果上次战斗中一次性就全部消耗殆尽了。
北方军在拼命地更新换代自己的军备,日本人和苏俄老毛子一点也没含糊。
事实上,从实战角度出发,严谨的德国人异想天开般地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武器和战术概念,却还是远不如死板的日本人,或者是毛糙的苏联人,乱七八糟搞出来的一些武器更有用。
比如德国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一号坦克、二号坦克计划,北方军的军工技术人员简直是不忍目睹,除了动力和装甲之外,其他的设计还不如早已淘汰的FT…17雷诺轻型坦克。
至于磕磕碰碰重新起步的克虏伯兵工厂,其表现就完全不如在其历来在中国人心目中那种无所不能的形象了。
当然除了88毫米Flak18防空炮除外,这个确实是克虏伯的产品。
在步兵防坦克炮方面,而37毫米Pak35型防坦克炮是克虏伯的死对头,德国莱茵公司生产的。在榴弹炮方面,105毫米le。FH18M榴弹炮也是莱茵公司的。在加农炮方面,K16重加农炮倒是克虏伯的,但是却是在二十年前研制的。
在战役战术炮火支援上来说,防空炮应该还有小口径和更大口径两种搭配火力,防坦克炮也应该需要更大口径的类别,在榴弹炮上至少还需要75毫米和150毫米不同类别,而加农炮方面105毫米也是需要考虑的。
目前而言,重整军备的德国人能够拿得出手的炮火,除了上述的四种,其他的类型要么重量过大,要么射程过近,很难媲美敌对方同类型的军备,根本对应不上所谓的昔日火炮工业帝国之荣誉。
所以,不要以为德械一定全是好的。
实在是没有办法,北方军才大规模的列装德械军火。毕竟在这个当口,除了德国,北方军已经找不到能够完整提供整个军火架构的援助国了。
号称中立的瑞典、捷克等国,确实可以找到不少经典武器,但是不成体系,无法应对长期战争过程中的全面对抗。
一种武器打遍天下的想法,只存在于幻想当中,永远不可能在现实战争中实现。
很诡异的,在这个世界上,具有完整军工体系的,竟然只有六个罢了,而不巧的苏联和日本已经是北方军的世仇了,英国、法国、美国更是不怀好意地盯着不放,剩下的只有一个让北方军也觉得有些偏激的德国了。
全面转向德械军备体系,很有些无奈,却是此时唯一的选择。
至于日后德械装备是否会大放异彩,这就要看北方军能不能拿到最新的德械了。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一句话,利益才是永恒的主宰。现在中德关系热火朝天,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突然翻脸成仇呢?
大规模掀起的德国国内排犹运动,点燃了德国人激进的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谁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发生排华呢?
德国国防军内部,在激烈的争执中,军方高层终于勉强同意了得到希特勒支持的古德里安建议,研制一款专门用于摧毁敌军坦克的坦克,这就是著名的三号坦克计划。
但是始终抱着坦克只是配合步兵进攻陈旧观念的德国军方,同时也启动了另外一款火力支援型号的新型坦克计划,这就是四号坦克计划。
由于是火力支援型号,四号坦克计划一开始就准备上75毫米榴弹炮,以加大火炮威力。但是在三号坦克计划中,德国军方坚持认为只要37毫米加农炮就足够了,因为现在的坦克装甲厚度都很容易被37毫米火炮撕开。
只有37毫米火炮的主战坦克计划,让古德里安暴跳如雷。
曾经跟徐永昌深入交流过的古德里安,再加上和苏联的秘密试验,已经对坦克集群作战有了深入的了解,显然是不满意所谓的37毫米火炮方案的。
即使是德国军方从捷克购买了两辆具有先进水平的LT…35坦克作为测试参考,倔强的古德里安依然没有被说服。
捷克的LT…35坦克,全重10。5吨,乘员4人,武备是一门37毫米火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携弹量分别是72发和2550发。水冷汽油发动机功率120马力,最大装甲厚度达到35毫米,最大时速35千米,最大行程193千米。
从各项数据上来说,就这个时候而言,这款坦克确实是相当先进的。
无论是火力、防御、还是机动,都得到相当程度的系统综合,足以胜任目前绝大部分的坦克作战任务。
没能在法国搞到后继型号夏尔B1bis坦克的尼森公司员工,很快注意到了德国人买来研究之后就弃之不用的LT…35坦克。
虽然LT…35坦克的装甲厚度不如夏尔B1bis型坦克恐怖的40毫米,火炮口径也不抵法国人新研制的SA35型47毫米高速加农炮,但法国人搞得是重型坦克,捷克造的是中型坦克。
为了驱动重达32吨的夏尔B1bis坦克,法国人惴惴不安地用上了有些不牢靠的300马力发动机。
大马力发动机代表的不仅是吨位,还有巨大的油耗。
被古德里安纠缠不休的德国国防军高层,最后只好搞了一个折中方案,虽然继续使用37毫米火炮计划,但是炮塔火炮基座却是可以安装50毫米火炮的。
于是三号坦克计划终于开始加快研发进度了。
尼森公司的人员上前一问,本来就被古德里安搞得脑袋都大的德国军方,随口就答应了将其中一辆试验用的LT…35坦克转手尼森公司。
本来没有报多大希望的尼森公司,接获通知后,大喜过望,连夜就派人将这辆宝贵的坦克样车送上了回亚洲的货船。
后来才发觉自己没有生产或销售许可权限的德国军方,很有些尴尬,但想想当初美国飞机也卖了,干脆就不理会了,转头忙起来就忘记这件事情了。
捷克的军火公司本来就全世界卖军火,先前不过是因为英美搞小动作不好意思卖给北方军政府罢了。
德国军方的货被北方军搞去了,捷克人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违背了销售协议转手倒卖,LT…35坦克在国际军火市场还是比较抢手的。
德国人不当回事的另外一个缘由,是希特勒大肆推进的扩张生存空间计划,捷克和奥地利首当其冲,他们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第一二四章 柏林航线
兰州机器局飞机试验基地,欧宝卡车正在牵引一架全新的单座单翼飞机缓缓离开机库。
“为什么不干脆将机枪装上去呢?德国方面发来电报说,他们的3号机已经成功了。”一名技术人员有些嘀咕。
带头的军工专家笑了笑,不以为意,“我们的2号机,不过与3号机只相差机枪而已,先试飞成功,再装上去也来得及吗。”
其他人都没有吭声,专心地看着这架飞机进入跑道。
很快,在地勤人员的示意下,一架曾被人戏称为“这玩意永远成不了战斗机”的新式飞机轻盈跃入空中。
强劲的英国罗罗发动机爆发出轰鸣声,高达695马力的功率,让这架德国空军秘密送来的Bf…109V2飞机非常轻松地飞出了470千米的最高时速。
转了几圈后,飞机成功降落了。
地面测试中心的数据一出来,试验基地瞬间就沸腾了。
太不可思议了,这一种单座单翼的轻型战斗机,虽然只是原型机,居然也能够飞出如此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
随后,另外一架近距离支援飞机Hs…123就冷清了许多,显然没有Bf109战斗机这么璀璨夺目了。
这两架新式飞机都是德国空军秘密送给北方军的礼物。
除了表达新任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谢意之外,当然也有测试新式飞机的意味。
民国二十四年,希特勒正式公布德国扩军计划,德意志帝国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全力开动起来,整个国家的军工体系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井喷状态。
首先就是历经坎坷差点夭折的Bf…109计划终于完成了第一次成功地试飞,立即就征服了德国空军诸多军官。
高度关注Bf…109计划的戈林,将新飞机的试飞当成了对自己升任总司令的祝贺,好大喜功之余竟然决定将第二架试验机秘密转送北方军政府,以感谢多年来的支助。
按照戈林的命令,梅塞施密特博士被迫安排了两架2号试验机的生产任务,并且提前向尼森公司的代表移交了其中一架先完成的飞机。
以至于德国方面自己的2号试验机,居然是在装备武器的3号试验机之后完成装配的。
而在北方军政府的2号试验机到达兰州机器局的时候,德国方面的3号试验机已经完成了试飞任务,还十分爽快地将试验改进技术方案传给了兰州方面。
只是如此一架蕴涵高技术的战斗机赠送他方,没有一定理由终究是要出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