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小人物-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战争中的小人物
作者:莫话
分类:历史军事
简介:战争总是残酷,主角儿总是那些领导者,但幕后英雄,总是那些小人物
###第一章 无处不在的战争
上海滩这地界,一直遵循着一个道理“强者掌控一切,那些在街头巷尾辛苦打拼的小人物和弱小者只有被牢牢的踩在脚下,动弹不得,到死也只能做一个卑躬屈膝的奴仆“虽有这个道理,但依然有许许多多,千千万万的小人物涌向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他们知道,到了上海滩,不一定会吃香喝辣,但为了混一口饭吃,和那四个人所做的榜样,这些小人物们还是来到这里。
黄包车这只行业,也随着这些小人物们而兴起。当然,黄包车不是谁都能拉的,多数人以为拉黄包车的人肯定是身强力壮,其实不然。长得三大五粗,一身横肉,那是码头的搬运工。真正拉黄包车的人,必须身子轻灵且耐力好,跑个几里路不喘大气。
李马就是这行的佼佼者,据说他载过杜老板,对一个车夫来说,这可是莫大的荣幸。不但薪酬高,而且也算是见了大人物一回。但是车夫毕竟是车夫,一个车夫想要翻身,那可比登天还要难,每天李马累个半死攒的那几块大洋吗,回到家里还得掏出一块给黑帮,充做保护费。以前也有人反抗过,不过现在那些反抗的人差不多不在人世了,仅存的几个被打断了腿,在大街上好似癞皮狗般地乞讨。
从此李马住的街区再也没有人反抗。
天还没有亮,李马就早早的拉上黄包车,跑到租界。来的这最繁华的地方来揽生意。每天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在这花花世界过着平凡的生活,不过李马却很满足,他6年前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统治,拖着妻小从东北到上海。因为在这里,他毫无顾忌,除了那些黑帮。他无需再担心,房子被日本人烧,粮食被日本人糟蹋。他每天拉车的钱足够他一家三口吃喝花费。在这乱世里,李马的生活已经足够令人羡慕。
但一切在今天,却变了。
李马和他那些同行今天的生意出奇的好,大多都是往火车站,李马没有多想,对他来说生意才是最重要的,客人去哪,他都是不管不顾的。直到报童的叫卖声,才是李马如梦惊醒,他苦苦逃避的东西还是来了————日本人。李马买了一份报纸,万分焦急的跑回家中。给妻子看。李马的老婆读过几年书,但毕竟是农民子弟,很快就辍学了。之所以跟李马,是当初看上了李马的忠厚老实和敢作敢当。
李马老婆读完了报纸,半天不言语,呆呆的坐着。这情况让李马愈发焦急:“你倒是说话呀!”李马推了推老婆。
“日本人要来上海了。”李马老婆吐出这一句话。
李马听到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他惊呆了,不知所措。他在东北受够了日本人的欺负,才万里迢迢来到上海,如今梦魇般的日本人又来到,李马也无处可逃。他在那一刻,决定了,“抗争”为了自由抗争。
李马从地窖里取出了一个匣子,这里面有着李马在上海辛苦打拼五年所积攒的钱,李马把钱交给了妻子,让她带孩子到别的地方去,他没有说去哪儿,因为李马也不知道,偌大一个中国,哪能给妻小藏身,过上安稳的生活。
“你还留在上海吗?”妻子问李马。
李马点点头,并不言语,他也难以割舍,曾经那令人安逸祥和的生活。但是他也知道,安逸只会越来越弱小,要不是家乡的那些军阀的贪图安逸和软弱,自己也许还在东北,本分的守着自己的那块地。
目送着妻子和儿子坐上火车,渐渐远去,李马心里有着无限的惆怅,同时也坚定了他誓死抗争的决心。###第二章 当兵
因为日本人,这几天黄包车的生意出奇的好,李马更是在短短的五天里挣到了十多块大洋。李马有自己的打算,他受够了日本人的欺负,他再也不想做亡国奴了,他要参军,誓死保卫国家。
在这五天中,李马攒到了足够的钱,他退掉了租的房子。把陪伴他多年的黄包车给烧了,这更表示了李马的决心。
“还要人吗?”李马低声下气的问,招兵所的招募人员。
那个人看了看李马:“要,当然要,我们缺的就是人!”
接着,那个人递给李马一张表,说:“把它填了,你就是兵了。”
“我不会写字啊!”李马有些不好意思。
“晓得,晓得,我帮你填吧。”那个人有些不耐烦。
姓名,生日,籍贯,民族。工作人员一一帮李马填好,然后又跟李马说:“把这张表送到那个军官手里,你就是兵了。”说完,那个人用手指了指站在招兵所后门的一个气宇轩昂的军官。
李马递给军官表格,那个军官瞥了李马一眼,眼神中透露着一股杀气,李马感觉得到,他绝对不是那种一般的军官,他身上有一种责任,保卫山河的责任。
“你通过检查了,你现在成了一名军人。”军官声音浑厚,但依然有一种祝贺的心情在里面。他也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对国家有热爱之心,在国家危亡之时献出自己的力量,“你可以领一把枪,然后到招兵所大门口的卡车上坐下,下午卡车会把你们带到练兵场,做一个星期的训练。最后就得上前线打仗了。”
“明白。”李马点点头,接过军官手中发个自己的枪。他凝视着枪,心中既有激动也有悲凉,李马明白,他一旦上了前线,生死将难以预测,或生或死,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握。李马往外走,坐上了卡车,车上仅仅只有一两个空位,李马挑了里一个自己中意位子,坐了下来。他环顾周围与自己一样的人,他们有的兴奋,抑或悲凉,有的是自愿上前线,有的是被家人逼上前线。
“大哥,我叫李牛,江西人,你哪里人?”坐在李马身旁的一位叫李牛年轻人问道。那个李牛约莫有二十多岁的样子,长得特别壮实,有些憨厚。
李马看看李牛,打趣说:“我也姓李,单名一个马,东北沈阳人,说不定我们以前是一家人。”
“呵呵,有可能哦。”李牛笑笑,又问道,“大哥,你为什么要当兵?”
“为了不受欺负和自由的活着,可以不用去怕谁,敬畏谁。”李马想了一想,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李牛看着李马,似乎也想起了一些事,说:“我爹是当地的地主;他听说小日本这么厉害,想要跑,跑到重庆。但我娘不准我爹去,娘说,一个男人连这种曲折都怕,那还算什么什么男人。我娘不让我爹带全家去重庆,还让我去当兵,娘说,没有打过仗当过兵的男人都不算真正的男人,现在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我应该去当兵。”
李马听了李牛的讲述,不禁佩服李牛的母亲,一个女人的魄力居然如此之大,敢让自己的儿子去做几乎送死的事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老爷们却只知道妥协,忍让,两个女人都不如,李马觉得可笑,悲哀。
忽然,他听到司机的呼喊声:“大家坐稳了,要去练兵场了。”###第三章 第一次战争
说是练兵场,其实就是个学校操场,随着日本人的逼近,学校的学生全部撤走了。剩下的,只有空荡的学校。教官给每个人都发了子弹,不过实在是少的可怜,仅仅五发。每个人看着手中那点子弹,有些为难。
教官看出了大家的难堪,为了缓解气氛,说:“前线战争吃紧,大部分能用的弹药都运到前线了,你们有五发子弹已经很不错了!”
众人点点头,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祖国,贫穷、落后、腐败,这确实是最好的待遇了。
“开始训练!”教官吼道。
每个人对着简陋的标靶射击,还没有三分钟,几百人就把子弹打完了。教官过去看靶,虽然十发三中,但是依然宣布所有人通过考核。当然每个人心中也有底,自己到底打中了没有都是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一个人匆匆跑到练兵场,对着教官低声耳语了几句。最后令所有人吃惊的消息被公布出来—————直接上前线!
“大家不要吵,镇定一些!”教官面对惊讶的众人,准备解释,“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前线的军队损失惨重,委员长正在调集更多的部队。但这需要时间,所以,你们得暂时顶替一下,等到大部队到达。”
说毕,教官便开始发弹药,当然,这次要比五发子弹多得多。每个人领了一百发子弹和两个手榴弹,各自再次坐上五个多小时之前做过的卡车。
“这没想到这么快就上前线,我们大清早去招兵所,下午就上前线,太快了。”李牛抱怨地说,“这前线的部队可真不耐打,这么快就死光了。”
“因为他们都是跟我们一样的人。”李马缓缓答道。
李牛没有接着说话,他明白李马的意思。也许明天迎接他的就是死神。
到达前线阵地,天已经黑了,炮火声暂时停止,四周一片寂静。偶尔能听到昆虫、青蛙的鸣叫。坐了一下午的卡车,新兵们颠簸得够呛,且又是晚上,大家倒头就睡,明天会怎样,没有人管。不过这只是表面,依然有人惧怕死亡,害怕死无全尸。
第二天,人就跑了四分之一。连长万分恼火,他大骂道:“一群怂包,关键时候跑,孬种!!!”如果他们仅仅是逃跑,军官不会如此大动肝火,关键是,那群逃兵还把枪和弹药给带走了。
这逃兵中,还有李牛,但是。他没有成功,李牛被抓住了,抓李牛的人,正是李马。也许是出于怜悯,李马没有告发李牛。他只是对李牛说了一句:“记住你娘说的话。”李牛逃跑的念头瞬间破灭了。
战争开始了,日军发动了进攻。炮火隆隆,尘土四溅,大多数人都蜷缩在战壕中,不敢动弹,半个小时之后,那震耳欲聋的的炮火才停止,这也意味着,真正恐怖来临了。
“都抬起头!一群孬种!开枪打鬼子!!!”连长走过每个士兵的身边,踢踹他们,企图让这些胆小如鼠的新兵抬起头,对着敌人开枪。
阵地上陆续响起了几声枪响,但很快被鬼子的叫喊声与枪声覆盖,战斗异常短暂,还没有一个钟头,阵地就失守了。鬼子死了十来个,而那个连,死伤大半。
幸存的,只有那些蜷缩在战壕里,胡乱放枪,鬼子攻入阵地时,跑的比兔子还快的人。那些有勇气探出头来,瞄准鬼子的人,寥寥无几。
这些幸存者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中国历史上最惨痛和最耻辱的战役————淞沪会战。日后在他们有勇气面对鬼子时,迎接他们的是更大的血雨腥风。
这次失败, 连长几乎气的要晕倒:“老子还没有见过你们这样的兵,鬼子死了十来个,我们死了一百多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吗?完全就是吃@#长大的!一群饭桶!孬种!耻辱!”被训斥的人都低着头,鸦雀无声,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好过。连长气呼呼地训斥完,坐在地上,渐渐地,也冷静了下来,他也晓得,这群人,前几天还是庄稼汉,现在变成了士兵。他们怎么可能敢探出头,拿起枪,对准鬼子的脑袋。
“我也知道你们,不习惯,才训练没一天,你们怎么可能敢打鬼子?不过下次谁敢再窝在战壕里,躲着不出来,老子立马枪毙他!”连长,沉默了一会,说出了这句话,这句经过考虑过的话。
李马比所有人都羞愧,他明明对鬼子有深仇大恨,但在鬼子进攻是躲在战壕里,在逃跑时,跑在最前面。并且,李马也是去了一个朋友————李牛,他死了,至少在李马的记忆中,李牛死了,他被鬼子打中了肚子,倒在了战壕中。
由于连队的人数不够,整个连都被安排到后方去修筑防线。李马每天都面对着土地,手持铁锨挖掘战壕,这让他想起了,在家乡东北的日子,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妻小过着平凡而朴实的生活。就这样过了五六天,直到另一个连队的出现,才让李马和他的队伍再次走上前线。
这是一个与李马的连队非常相似的连队,也都是一群新兵,也被鬼子打死了一大半。唯一不同的是,连长在战斗中牺牲了。也就是这个与李马的连队有着相同命运的连队,要与李马连队合并,以此补充兵源,再次上前线。李马听说这个消息,甚是兴奋,他甚至发誓,如果再窝在战壕里,自己就是娘们。
真正的战争,即将来到。###第四章 第一次激烈的战斗
这个连队,大多数的人都带着伤,一瘸一拐,三三两两的搀扶着。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很明显,他们历经的战斗要比李马的连队要激烈得多,伤亡也更加惨重。
“你们要和这只连队合并。”连长对李马他们宣布,“然后继续赶赴前线,抵抗侵略者的进攻,保卫上海,为工业内迁争取时间,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