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魔火并阳神-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树威严法,他最终也只好将这些犯上大不敬的亲王流放出去或幽禁起来。
后来,势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公然起兵造反,这一反,国家再无宁日。
这四年来,为了平叛,朝庭不知耗损了多少兵员粮饷战马和武器,可是打到如今,非但没能将叛军荡平,反而让叛军欺到了京城门外。国事如此,怎不叫人沮丧!
如若江山可以让出,他宁愿弃了这皇帝宝座,到民间去做一个小老百姓,再也不要再为国事心力憔悴了。可是这毕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就算自己愿意让位,朝臣们也绝对会不同意的,而且朱棣取得皇位后,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及那些曾经一心维护“皇权正统”主张削藩的良将忠臣们。
或者胜而生,或者败而死,没有第三个可能战争的性质本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所以,如今只能死战到底。
想到自己因为生在帝王之家,而被推到“叔侄相残”这样一场命运悲剧中去,怎不痛心伤情呢!带着一种悲痛而又无奈的情绪,建文帝在离开省躬殿的时候,没让叶希贤杨应能和刘元海跟来,他只是让程济陪着自己,往后宫方向走去。
“知道为什么朕只留你在身边吗”建文帝一边走,一边向程济道。
程济心知肚明的道:“想必皇上您又有什么心事,不便对其他臣子说吧!”
建文帝微笑道:“程爱卿就是这样善解人意。朕身边虽有不少能说会道的臣子,可是联唯独喜欢与你谈话,知道为什么吗“
程济微笑道:“也许是因为皇上觉得臣可靠吧!”
建文帝道:“若说可靠,联身边还有方孝孺先生暴昭大人等。朕之所以喜欢与你谈话,皆因你能够不拘礼数,在公事之外,还可以跟朕放开心胸谈天。感觉上,总比那些道德君子更让朕感到亲切。”
程济道:“自古以来,祸国殃民的奸佞小人多以巧言奉上,察言观色以极尽阿谀逢迎讨取皇帝欢心为能事。皇上你就不怕我是那样的小人吗”
建文帝笑道:“朕不怕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
程济摇头。
建文帝道:“因为朕相信方孝孺。方孝孺先生乃当世大儒,又是出了名的直臣,朝中上下,无不敬服。他在论一件事得失的时候,绝对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同样,他在论一个人好坏的时候,也绝不掺杂半点私情在里面。针对程爱卿你的为人,他曾作过这样一个评述,不知程爱卿你有否兴趣听朕说出来”话说到这儿,建文帝已放开胸怀,不再拘于君臣上下尊卑有别的礼数。
程济怎会没兴趣听授业恩师方孝孺对自己的评述呢!于是道:“数年前,臣入京,因方老师的垂青,得于在国子监就读。如此大恩,没齿难忘。可惜后来臣终因私情而半道辍学,离京远游,实是有负于方老师他的期望。因此一直以来,面对他老人家,臣心中很是愧疚。说实在的,现在听得圣上说他老人家曾对臣的为人作过一番评述,臣当然倍感荣幸,极渴望听到皇上的转述。”
建文帝两眼放光道:“当爱卿你还在国子监就读的时候,朕就听说过你。那时国子监的师生们将你与冉青寒并称为‘方门二才子’,评价甚高。方孝孺先生也将你们二人引为他行教多年来,最得意的门生。所以常在朕面前提起你们。那时他说你们两人都有绝好的天资,而且都肯勤勉求进,是不可多得的学子。区别只在于冉青寒为人性格沉郁,喜怒不轻易露于言表。而你却天生的乐天派,能在嬉戏玩笑之间,将学习搞得很出色。因此在二人当中,他更欣赏你那种能够与民同乐的的胸襟,而且他还说,你在领悟力上稍胜冉青寒一筹。”
程济苦笑道:“承蒙恩师厚爱,竟将臣说得那么好!其实臣嬉笑好动,最怕认真。相比之下,冉青寒那股不分昼夜拼搏不息的学习劲头,才更值得称道呢!”
建文帝一愕,道:“没想到爱卿你竟会为冉青寒说话!据方先生说,你们两个那时竞争很激烈,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对不对”
程济眼中闪过缅怀过往时光的伤情,道:“年轻时候,血气方刚,事事都要争胜好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出色。我们两人势成水火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因为性格的差异,使得我们治学态度发生了重大分歧。他主张严谨治学,克已复礼,灭人欲存天理。臣则认为人性本善,不拘成法反能突露出天真美好来,所以无论做事学习,都以志趣为先,极少徇规蹈矩。正因为这些分歧,我们分别代表了观点相悖的两个学派,同窗相处,彼此互相嘲弄抨击,在所难免。尽管当时方老师用心良苦,多次教育我们治学要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可是我们见识浅薄,限于学派观点,终未能达成共识,合涓为流。如今想来,这实是一大憾事。”
建文帝听了,不由得慨叹一声,流露伤感道:“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确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朕虽贵为九五至尊,可是却被迫与自己的众位叔叔撕破脸皮,反目成仇。你说,这不也是一件令人深为痛心的憾事吗!”
……………………………………………………………………………………………………………………………………………………………………………………………………
。。
手机看书,就用【】,下载最好的小说看书软件,海量好书任你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