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20.黑背鱼之谜 >

第11章

20.黑背鱼之谜-第11章

小说: 20.黑背鱼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看来你看得比我仔细啊,林小姐。”王立笑着说。
小林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烫。如果是她的朋友跟她开这种玩笑,她会立刻反击,但是她跟王警官根本就不熟,所以只能假装没听见。幸亏这时候门卫及时出现,没让这话题再继续下去。
门卫室门口站着一个穿深灰色制服的男人,王立朝他走去。
“你是不是这楼里的门卫?”他问那个人。
那人戒备地注视着王立,王立出示了证件。
“是啊,我就是。怎么啦?”王立收回证件的时候,那人问道。
“昨天下午住在二十三楼B座的一位太太有没有让你收拾过她家的旧杂志?”
那人点点头。
“有啊,她说这些杂志她都不要了,让我帮忙处理一下。”
“现在这些东西在哪里?”门卫不安地瞅着王立,迟疑了一下才说:“算你运气好,收废品的昨天没来,现在东西还在我这里。”他退后一步,打开了门卫室,王立和小林跟着他走了进去。门卫指指桌下面的一堆杂志,“喏,都在这里了。”
“这些东西,等会儿我们会带走。”
“行。”
“还有,我要昨天这栋楼的保安录像带。”
听到这句,门卫的神色忽然紧张起来。
“怎么了?警官,发生案子了?是二十三楼的那位太太出事了?”他好奇地打听。
对于这个问题,王立不置可否,他又问:“那位太太是昨天什么时候来的?”
“下午两点左右。”
“你记得很清楚啊。”门卫咧嘴笑了笑。
“她不是长得漂亮吗?我看她的样子像混血儿,再说,她进门时还跟我打过招呼,人挺和气的。”
“她一个人吗?”
“哪儿啊,带了个儿子,大概十岁的样子吧。那小子看上去挺精明,看见我跟她妈说话,竟然下楼的时候,把地上的泥丢在我茶杯里。”门卫摇头苦笑。
“这孩子也出去过?”王立很留意门卫的话,“他是跟那位太太一起走的吗?”
“不是,那位太太来了没多久就出去做头发了,这是她出门时跟我说的。大概过了半小时,那小子也下了楼,我不是说了吗?他搞了一撮泥扔到我杯子里,嘿,正好让我瞧见,我正要抓他,他跑出门去了。”
王立皱起眉头,抬眼朝屋顶扫去,好像谷平的母亲和弟弟此刻正坐在天花板上。
“那位太太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概三四个小时以后吧,是那小子先回来,他出去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回来的时候,我没注意,后来不知怎么的,他又下了楼。这次我正在看风景呢,有个男人从我们这里出去时,在门口碰上个女人。那女人我一看就知道不正经,她故意把高跟鞋塞在地砖缝里,让那男人帮她弄鞋,妈的,我正看得起劲,听到身后有蹬蹬的脚步声,我一看就是那孩子,我就想去抓他,他一溜烟又跑回电梯里去了。他还在电梯里朝我做鬼脸呢。呵呵,这孩子其实挺好玩。”
谷平在拘留室把陈俊雄、陆九和常豹三件案子的资料重新查阅了一遍,发现这三起案件之间有几个共同点。
首先,所有案件几乎都发生在清晨八点到十点之间。最先进入陈俊雄家命案现场的警员是他的老熟人王立,根据他的陈述,由于陈俊雄没有参加早晨八点半的“猎鹰”行动,电话又打不通,所以在当天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左右,按上司的命令,他去陈俊雄家看个究竟。
“从那天上午八点半开始,我们就不断给陈俊雄打电话,但电话一直不通,九点半左右,我们的行动结束,陈俊雄的手机仍然关着,打他家里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所以我奉命去颐和园路二百三十四号陈俊雄家查看一番。我是九点四十五分左右到那里的,先在大门口按门铃。陈俊雄住的是带花园的公寓底楼。我按了门铃,没人开门,于是又跑到后门,但那里房门紧闭,无法进入。我只好又回到前门,这时才发现大门原来只是虚掩着,并没有上锁。我走了进去,客厅里没人,我又走到其中的一间卧室,发现那里躺着三具女尸,从年龄上判断她们是陈俊雄的太太、母亲和女儿。我立刻报警请求支援。之后,我又继续对整套房子进行勘察,很快就在另一间卧室发现了陈俊雄的尸体。他面朝下躺着,后脑中了一枪。我为了确认他是否是陈俊雄本人,曾将他的尸体翻转过来,看到陈俊雄的前胸有一片血迹。我怀疑他胸口也中了一枪,后来才知道是凶手挖走了他的心脏。”
法医报告称,陈俊雄一家的死亡时间均在案发当天的清晨八点至九点之间。
第二起案件,陆九家的灭门案。根据最先进入案发现场的警官陈述,报警的是陆九家五十三岁的女佣王姐。这个女人前一天晚上请假回家,第二天上午十点赶来上班,没想到一踏进门就目睹了惨状。
“我开门时看见屋里亮着灯,就觉得不对头了,因为我这东家平时很节省,一般不会在白天开灯。我心慌意乱地开了门,差点被吓出心脏病,客厅里全是死人。我没来得及看,扭头就跑出去报警了。”王姐后来想起来,她在第二天来上班的路上,曾经看见一个男人离开那栋房子。她没看清男人的脸,因为他戴着鸭舌帽,把脸遮住了,但她记得那个人穿了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根据法医鉴定,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均在八点至九点半之间。
至于昨天发生在常豹别墅的凶杀案,根据口供记录,常冒文是在九点五十分左右报的案,警方赶到后立刻封锁了现场。而他,谷平是在十点十分左右到达现场了,根据他的判断,所有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昨天早晨的八点半至十点之间。
三起案件的第二个共同点是,黑背鱼卡片都不是以邮寄方式送达的。
陈俊雄那张卡片是在案发前一天收到的,警方发现信封上没有邮戳,但有一枚很小的指纹,因而警方判断送信人若不是个手长得特别娇小的女人,就是个孩子。警方没能在数据库里查到这枚指纹的主人,后来对陈俊雄的朋友、邻居和同事进行排查,也没能找到任何线索。陈俊雄也没有跟同事提到过,是谁把卡片交给他的。
第二名被害人陆九,情况比陈俊雄稍微明朗一些,很多人看见一个孩子在麻将馆把这封信交给了陆九,但可惜没人看清那孩子的长相。目击者只说,那是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衣着普通,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麻将馆里某个牌友的孩子,所以没有人对他多加留意。
如果前两张卡片都是由孩子送到被害人手里的,那常豹是不是也一样呢?
这些案件的第三个共同点是,所有主要被害人都被挖走了心脏,而那些心脏几乎都是在第二天清晨六点左右,用车用冰箱装着,送抵警察局的。
陈俊雄的心脏送抵时,有三个人看见了“送心人”。其中两个称他们看到一个穿灰色外套、头戴鸭舌帽的男人,骑一辆旧自行车从警察局前飞驰而过,另外一个则称那个男人戴着一个白色口罩,手上戴有白线手套。警方调阅了当天的监控录像,从录像里找到了这个神秘男子。不过,即便有这个录像,对破案也毫无帮助,因为那个男人的脸全部隐藏在口罩里。
然而,警方在对录像上的人进行身高、年龄和其他人体特征的分析后,还是找到了两名嫌疑人。其中一位是附近街道的清洁工,名叫杜宏。据说,杜宏在工作时,总是穿着灰色制服,戴着口罩,而他的身高年龄跟罪犯完全吻合。但警方调查了他将近两个月,却无法认定他就是凶手,最后只能放人。
另一名嫌犯是附近一家公园的工人秦天。有趣的是,此人之所以被怀疑是因为前面那位清洁工的告发。杜宏在被捕后第三天向警方回忆说,他在案发当天,曾看见秦天在六点二十分左右骑车进入公园。从方向上看,他似乎就是从警察局附近骑过来的,这跟他平时的路线不一样。
警方找秦天问话,秦天承认自己的确是在那个时间进入公园的,但他解释说,他几乎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到公园的,因为他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这一点公园咖吧的老板沈均予以了证实,“他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在我的咖吧附近做清扫工作,好几年都一样,从来没变过。”
至于为什么他那天的行进路线跟平时不同,他说那是杜宏血口喷人。警方照例留下秦天的指纹样本,对他进行了调查,但一无所获。不久后警方发现,杜宏跟秦天竟然认识,两人还有私仇。秦天曾在杜宏刚清扫过的路段倒过公园的垃圾,两人为此大吵过一场,还差点大打出手。最后,因为证据不足,警方也只能把秦天放了。
三年后,陆九的心脏也是在案发第二天清晨差不多同一时间送抵警察局的。这一次,警方接受了当初陈俊雄案的疏漏,预先安排人员守在了警局的门口。六点刚过,附近一家早点店的老板就送来一个箱子,不出所料,那里面就是陆九的心脏。早点店的老板名叫王普,五十三岁,虽然年龄跟前一宗案件的罪犯有出入,但警方还是将他列入了嫌疑人名单。
王普告诉警方,清晨五点半,他刚打开店门就发现门口放着个箱子。箱子上贴着一张电脑打印的警察局的地址。王老板说,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那个东西送错了地方,于是他想都没想,就直接把它送到了警察局。警方对王老板的话进行了核实,又调查了早点店的客人和周边邻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送货人是个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的年轻男人,这次他既没戴口罩,也没戴鸭舌帽,但看见他并能记住他长相的人却不多,因为那时候还不到清晨六点,大部分人都还在梦乡里。只有一个目击者说了一句模糊不清的话——那人的脸看上去有点吓人,不像活人,像僵尸,然而警方没有采信这句充满主观色彩的证词。
一周后,警方找到了一名嫌疑人。他跟陆九住在同一条街上,现年二十八岁,名叫赵聪明。此人三年前搬到这条街上居住,平时深居简出,几乎没人知道他从事何种职业。警方调查他时,他自称是个业余编剧,但似乎从没发表过任何作品。有人看见他在案发第二天清晨五点左右曾在早点店门口徘徊。他的身高和年龄都跟罪犯相符,但警方没找到其他更有力的证据,警方也调查了他的经济情况,发现他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的遗产。他的父母是一所私人小学的股东,几年前死于癌症。赵聪明矢口否认他跟陆九认识,他辩称,他之所以在早点店前徘徊是因为他在调查小店的油烟排出情况,准备向电视台举报这家小店破坏了周边的环境。警方在电视台投诉栏目的观众来信中找到了他的举报信。虽然,赵聪明最后被放回了家,但是到目前为止,警方仍认为赵聪明是最具备凶手特征的嫌疑人。只可惜,无论是陆九案的目击者,还是赵俊雄案的目击者,看过赵聪明的照片后,都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根据王立的说法,常豹的心脏是在今天清晨六点左右送至警察局旁边的书报亭的。书报亭的主人说,一个男人骑自行车路过报亭时,丢下了这个箱子。跟陆九案几乎如出一辙,箱子上贴了一张用电脑打印的警察局的地址。报亭的主人在七点左右将箱子送到了警察局。这一次报亭的主人没有被列为嫌疑人,因为报亭主人是个残疾人,缺了一条手臂。
研究了这三起案件的共同点后,谷平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凶手应该是年龄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的男性,相貌可能跟他酷似,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凶手的脸像僵尸呢?差不多同样的话,常冒文也说过,“我不太想看他的脸,他的脸长得很怪,很僵硬,看上去像死人”,王立把这句话记录了下来,但看来他也没把这句话当回事。
第二,凶手应该在清晨六点之前,以及八点至十点之间,有一段空闲时间,这可能意味着凶手要不是自由职业者,就是工作时间相当机动,有办法在这段时间溜出来而不被别人发现。
第三,凶手应该有办法接触到孩子,并且有办法让一些孩子替他送黑背鱼卡片。谷平本人不喜欢孩子,对十一二岁跟他弟弟差不多年纪的孩子更加喜欢不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控制他们,让他们听命于他。跟他们玩球的人?卖冰淇淋的人?说话温柔的女人?还是用钱说话?他觉得这一点最难判断。
谷平又看了几遍那三名嫌疑人的简短报告。他发现,无论是杜宏、秦天和赵聪明,都至少符合三条以上的罪犯特征。除了年龄、性别、身高外,他们都有较自由的工作时间,都普经在案发时间在案发现场或“送心地点”附近逗留过,有的还拥有罪犯的作案工具之一,比如自行车。
如此之多的罪犯特征堆积在某个人身上,谷平认为决非偶然。根据经验,警方的调查范围一般不会出错,所以直觉告诉他,凶手很可能是他们中的一个。然而,他们中却没有一个跟他长相酷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