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闺话 >

第174章

闺话-第174章

小说: 闺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氏低声道:“我瞧着他长大的。他哪会做什么生意,倒是喜欢赌赙。”

    陈湘娟摇了摇头。

    那庶子又道:“这赌坊也是一门生意,怎就不行了?小娘说这话可不妥,只要能赚来钱,许就能替马家还债。”

    赌坊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陈湘娟垂首想着,她这辈子就从未计较过所谓的声名,能让她上心的人和事都不多,上心的人是陈湘如,上心的东西是银子。这上心的事么……大概就是关于这人和东西的事。

    庶子抱拳道:“大嫂,只要你开赌坊,你七。我三,如何?真的可以的,这可是一笔极好的生意。”

    陈湘娟又问邓氏:“婆母,他赌技如何?”

    “能如何,十赌九输。”

    陈湘娟摇头。

    六房侍妾里,其间一个穿着整洁的妇人走了出来。行礼问道:“大奶奶,婢妾早年原是绣娘。不知……能不能到大奶奶的绣庄上帮忙?”

    她身后的两个半大男女惊呼一声“姨娘”。

    她所生的孩子瞧着就要大了,尤其是女儿,因是庶出,又不得大老爷欢心,这往后可如何是好,就连马府嫡长小姐都只是与人填房的命,嫁到孙府还被婆家刻薄,上交回娘家,手臂上被打的都是瘀痕,瞧着就让人心疼。

    嫡长小姐是这命运,这庶女又会是怎样的?

    六姨娘不敢想,只想尽一份力、用一份心,早早替两个儿女攒些银钱,有了嫁妆,总好过没有。

    陈湘娟正色看着她,“若是大老爷不反对,我允你去,可允你从绣庄上拿活回家做。”

    六姨娘连声道:“谢大奶奶。”

    五姨娘走出来,道:“大奶奶,婢妾会种西瓜。”

    陈湘娟依是很认真地样子,“好,到时候我给你二十亩地,你或种西瓜,或种庄稼,收获赚钱时,你五我五,若赔了算我的。”

    这样也行!

    早前姨娘们还觉得不公,这会子似看到了新的希望。

    二姨娘支吾着左瞧右看,她只得一个女儿,早年已许给一个知县做了贵妾,瞧着倒比嫡长小姐还过得舒坦些,这些年她吃斋念佛,也不指望做什么,不过是得过且过,微眯着眼睛,嘴里念着经,只是静默地听着。

    四姨娘虽说上了年纪,却颇有些风韵,道:“大奶奶要弄个渔塘么?”

    陈湘娟张嘴惊愕。

    邓氏低声解释道:“三姨娘原是渔家女,最会打渔。”

    陈湘娟道:“一会儿散了,你留下说话。”

    四姨娘应声“是”,她身后的庶子倒认为这太丢人了,轻扯着她的衣袖,“你怎说这事。”

    四姨娘道:“没瞧她们都在争呢,我可听人说,陈家大院的大小姐出手阔绰呢,说不准这个也是阔绰的。那二十亩地,许就给老五了。”

    七姨娘不甘示弱,大声道:“大奶奶,我原是勾栏里的艺伎,弹琴、跳舞我样样精通,你开不开青楼?如果开,我可以……”

    立时,所有人有鄙夷的,有暗自发笑的,表情各异。

    七姨娘原是风尘女子,早前也是个绝色女郎,如今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也是一个珠圆玉润之人。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失声大笑起来。

    七姨娘又气又恼地看着四姨娘,“你……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你早前还是个寡妇呢。”

    这话一出口,惊得陈湘娟险些坐不住,马大人这是什么人物。种瓜的、打渔的、寡妇、艺伎、绣娘全都齐全了。而大姨娘邓氏,原就是买回来为妾的,与她们相比。竟成了她们中间身份不差的人。

    四姨娘扬了扬头,颇是得意地道:“我早前是守过寡,那又如何,我这辈子只跟过老爷和那个死鬼,可你,一双玉臂千人枕……”

    邓氏学着早前马夫人的样子,厉喝一声“够了”。打断二人的话,“今儿我与大/奶奶叫你们来。是议事的,可不是听你们在这儿拌嘴。”

    大厨房新上任的管事闵大娘来了,哈着腰禀道:“小太太、大/奶奶,今儿大厨房又给采买了。米粮、面粉、油,还有菜蔬。”

    马庭妻扬了扬头,“大嫂,我们二房和大太太屋里可不敢劳你操心,既然如此,我庄子上的供给也会停了。”

    这应对的招术来得够快!

    陈湘娟可不怕,“好啊,从今儿开始,大太太屋里、二爷和五小姐那边就不必到公中大厨房取食物了。”她吞了一口唾沫。冷声道:“你们这三处自给自足吧。”转而对闵大娘道:“米粮还够几日的?”

    “许还能吃五日。”

    陈湘娟想了片刻,“这不打紧,两日后。从江宁府过来的粮船就到了,我陪嫁庄子就有数千亩,供这府里几十号人的吃食还是足够的,只是这菜蔬还得自个种。”

    她一转头,又对大管家道:“叫你儿子盯紧些,我要置处田庄。用来种瓜果、蔬菜的。”

    大管家道:“现在已经五月了,这一时半会儿怕是买不到好的。”

    “还有。昨儿用我嫁妆银子买下来的几个店铺,也得尽快装修好了,赶紧营业。”

    大管家应了。

    闵大娘见她把话扯远了,又重复了一遍:“大/奶奶,这鸡、鸭、鱼、蛋等物还得采买……”

    陈湘娟颇有些头疼。

    闵大娘道:“早前在陈家,这些都是自家庄子上养着的,一年到头吃的、用的、穿的,都是自家有的,只买些燕窝、人参什么的备用,再就是主持中馈与各家往来花些银钱。大/奶奶,我们府是不是也得学着陈家。”

    邓氏连声道:“对!对!我们也开绣庄、田庄,也养鸡、鸭、鱼,自家吃不完还可以卖。”

    陈湘娟摆了摆手,“婆母,你是打理后宅的,你拿过主意。”

    这都得花钱啊,她心疼了,这一下怕得不少呢。

    邓氏哪敢应,她手头有些银钱,怕是这一回就得花进去,只笑问道:“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闵大娘道:“木耳、莲子、燕窝都得预备些,先支二百两银子,过了这个月,奴婢就知道一月需多少花销了。”

    二百两啊!

    陈湘娟叫嚷着,要她拿银子啊。

    一屋子的人都盯着她。

    就在她要拿,却又舍不得拿时,只听一个陪房小厮进了花厅,喘着粗气道:“大/奶奶,江宁府来人了,是周夫人遣人送吃食了,鸡五十只、鸭五十只、鲜鱼二百斤……”

    有了!

    陈湘娟顿时跳了起来,“一个个还愣着做什么,快去搬东西呀。”

    各房的婆子招呼了跑腿小厮,一时间下人们就忙碌开了。

    三姨娘嗫嚅着道:“这陈家大小姐好奇怪……”后头的话还没说完呢,邓氏就恶狠狠地盯着她,一副要与她拼命的样子。

    倒是邓氏身边的婆子先开口了,“三姨娘这话怎么说的,啊?什么叫奇怪?这是陈家人仁义,虽是出嫁的姐妹,有哪家的姐妹能像我家大奶奶与周夫人那样情感深厚的。”

    陈湘娟也听到了,也是一样看着三姨娘。

    直吓得三姨娘所生的三爷连忙扯了她一下,忙碌抱拳道:“三姨娘是夸周夫人好,是天下奇女子,怪不得江南人都赞她是第一贤惠的。”

    陈湘娟心下欢喜,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陈湘如对她真是太好了,知马府要采办东西,就着人送来了。

    吴奶娘与小桠都知陈湘娟的性子,对她们来说,陈湘如快成菩萨了,总是在帮着陈湘娟。

    小桠也跟着不悦起来:“周夫人乃是正五品宁远将军嫡妻,更是大/奶奶嫡亲的姐姐,就是在江宁府谁不敬重,谁要是敢在背后非议周夫人,那就是忘恩负义。”

 第256章 礼物

    谁还敢再说话,一个个低垂着头。

    几人正说话,就听外头有人道:“绿叶姑娘快请!”

    绿叶一袭翠绿色的茧绸褂子,下身穿了条嫩绿色的石榴裙,挽着双髻,神采奕奕,又带着几分风尘,笑着行礼,“夫人近来挂念着二小姐,让奴婢带了一船的吃食、物件过来,着奴婢过来探望。”

    她一抬头,后头相迎的婆子递过一只绿绸包袱,包得四四方方,长约一尺,宽亦有一尺,高有半尺,瞧着还沉甸甸的。

    绿叶道:“夫人说,这是二小姐搁在她那儿的东西,当时走得匆忙许是忙了,夫人说许是大小姐给马府众人的见面礼。”

    陈湘娟笑得灿烂如花,抬手令人接过,启开一看,里面竟是各式各样的银质首饰,还有男子使的坠玉折扇等,还腰上挂的银鱼佩饰等,其间又有二十几盒胭脂水粉,更有一只只鲜艳夺目的封红。

    邓氏愣了一下,没想即便陈湘娟来到苏州,陈湘如也是挂念着的,居然令人送吃食,连陈湘娟给马府众人的礼物都备好了。

    陈湘娟想着反正不是她自己的银子,笑得更灿烂了,“是我搁大姐姐那儿的,是让江宁府王记首饰铺子打造的呢,那天还是让吴奶娘、小桠去挑的……”

    各位姨娘、爷、小姐们站列好,陈湘娟坐在尊位,叫一人就上前领了自己的礼物。

    虽说他们的月例降了。但这首饰也值几两银子,一个个如过节一般,尤其是庶出小姐们。已经许久没添置东西了。

    三姨娘、七姨娘这几日给陈湘娟添了堵,这会子,陈湘娟拽着了机会,只给了她们最薄的东西,连现下没有儿女在府中的二姨娘都不及。

    七姨娘则明白,这是自己早前仗着老爷得宠,没将陈湘娟和邓氏放在眼里。惹恼了她们,故意要给她难堪。

    三姨娘则是因为近来与马夫人他们走得亲近。

    小姐们多是一样的:一支漂亮的钗子。再一对银耳坠,再一条银项圈珍珠花坠。

    爷们,各人一把折扇,再一对腰上佩饰的银鱼挂佩。又一只男子头上的银嵌白玉发钗,又只一只封红,各人掂了一下,那里面许有一两银子。

    虽说得的一样,可各人的式样又有些不同。

    比说如银鱼挂佩,有的是鲤鱼跃龙门花样的,有的则是鲤鱼戏水,还有的是莲花鲤花图纹,就算同是鲤鱼跃龙门。摆尾的动作也各有不同。

    姨娘们各得了两盒胭脂水粉,又一对银镯子,到了三姨娘时。只给了两盒胭脂,七姨娘也是如此。

    若在大富人家,不过是对银镯子,也没什么要紧的,可马府则不同,一对银镯子就得不少钱。况上面还嵌了珊瑚、玛瑙的,虽是寻常的珊瑚珠儿。但那也得花银子的。

    因着七姨娘惹了陈湘娟不快,就连她三岁的儿子也只得了对鱼挂佩便没了旁的。

    三姨娘也是如此,她生的庶子、庶女也比别人的少了一半。

    邓氏见没自己什么事,道:“儿媳,我得打理内宅,我去大厨房瞧瞧,让人把鸡、鸭都养好,这么多好东西,够我们府吃好几月了。”

    陈湘娟淡淡地应了一声,笑微微地看着众人,“各自都散了!待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该添置我都会添置。姨娘们留下,我有话说。”

    二姨娘依旧半眯着眼继续捻佛珠。

    三姨娘又不敢张口问:为什么给我的这么少。

    两个庶子也跟着对三姨娘生了怨恨,其间一个已经成亲,还有一个没成亲呢。

    早就听闻江宁府陈家乃是富贵人家,家里的家业多,日子过得又好,如今瞧来,还真是出手阔绰的。

    吴奶娘轻咳一声,道:“大/奶奶请你们留心,是要与你们商量,你们屋里早前的小厮、丫头着实没个规矩,午后牙行会送来一批丫头、小厮,你们各人替爷、小姐们挑选新的服侍丫头和小厮。”

    而牙行们得了令,送来的丫头都是姿容平平,更有的长得着实是丑,甚至还有几个被毁容的,瞧着这样的丫头,能吃得下饭才怪。

    小厮们倒是一个比一个清瘦,瞧上去倒也是聪慧的。

    “三姨娘身边的丫头是个爱挑驳是非的,年纪也大了,我做主将她配人。七姨娘身边的丫头牙尖嘴厉,也得赶出去。你们屋里的服侍丫头都另挑吧。”

    各处各房早前的丫头,转卖的转卖,配人的配人,新来的丫头也充实到各处。

    此刻的迎春院,马庭妻与五小姐正在说发生在青花堂的事,尤其看到那么大盒子的东西,连姨娘们的礼物都是体面的,马府已许多年没有这样打赏下人了。

    陈湘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马府上下的管事、下人都换了,留下来的也都是胆小老实的,唯有迎春院方向的马夫人母子三人屋里没有换了。

    马夫人沉吟道:“真没想到,这周夫人竟下如此大力帮衬陈氏……”

    马庭妻勾唇笑道:“可外头的债务那么多,陈氏总不能变卖了自己嫁妆还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