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重复25~30次,哪怕是无意识重复,就足以养成一个新习惯。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家长培养他好好吃饭的习惯,其实也是一次又一次言传身教,然后他才逐渐学会的一种本能——不然孩子饿了就哭,吃了就睡,他们怎么会知道一天该在什么时候吃饭呢?
同样道理,成年人也如此。每天上班走什么路?最爱吃的饭菜是什么?这些都是习惯。再往深里说,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是小心翼翼还是大大咧咧,是与人为善还是提心吊胆?这些也都是习惯。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由过去的一点一滴所组成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就是从一个人的种种习惯(生活习惯和思想习惯)上,看他日后的发展。
但习惯不是凭空而成的。就像盖房子总要有地基,要想养成习惯,总要有基础。那么养成习惯的基础是什么呢?
◇ 能改变习惯的只有自己
没人能替别人下决定,也没人能替别人改习惯。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对其他人负有责任,对那些我们的朋友、亲人或者爱人,总希望能改变他们身上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东西,但事实证明,这样企图通过自身施加影响去改变他人的努力总是白费——说不定还会让两人反目成仇。
就算是负有养育之责的家长,对孩子习惯的改变也不是无止境的。当孩子尚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塑造他。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家长的影响就仅限于“潜移默化”了,因此也才会产生诸如“心理断乳期”之类的问题。
而对那些同辈或者长辈,我们常常自以为对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足以让他们改变某些习惯,但实际上这只是错觉。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鼓励或影响。凡是想改变的,必是从心里自愿改变的。
◇ 旧习惯不会自动消亡,只是被新习惯替代了
除了你培养新的习惯,旧有的习惯从来不会自己消亡。你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培养一种新习惯来替代它。期待随着个体心理不断成熟,某种习惯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就像刷牙时的刷法,从小到大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短短几个教育片或宣传海报就能完全“下岗”。新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很多时候,它需要的时间同培养旧习惯时花费的时间成正比。
思维方式也正是如此。谈及心理,必涉及思维。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人,就像鼻子上的眼镜一样。外在世界是美是丑,是真是假,全要经过眼镜的把关。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结论,也正是因为眼镜在其中起作用。
而这个眼镜是不是能如实地反映客观?这就要看这个人的思维习惯如何了。我们常说:某人是负面思维,指的就是他在看到任何事物时的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在面对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他的反应常常是“逃避”或者“挑刺”。这种习惯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普通的说教等等完全不起作用。
是真的不起作用吗?并非如此。新习惯取代旧习惯,是一个主动而漫长的过程。
◇ 不断地重复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
你知道电视里经常放的广告意味着什么吗?重复!广告人每天都在研究,用何种频率进行重复,最能调动人的购买欲,最能培养人们的消费习惯。
同样道理,人要是想培养个好习惯,也必须不断重复。想培养把桌子收拾干净的习惯,就要在每次看到桌面上有杂物时就去收拾。当你重复足够多次以后,这种习惯就会深深地植入你的性格当中。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轮到自己做决定时,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人可能因为与他人比较而自惭形秽,然后决定培养某种习惯。但这种“见贤思齐”的激情,很难持久。所以必须在主观上确定,“不断地重复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这个观点。
同样,人也要注意不能重复那些准备抛弃的旧习惯。如果你想抛弃每天晚上不洗脚的习惯,就要牢牢记住,哪怕你已经快沉入梦乡,只要想到自己还没洗脚,就要爬起来把脚洗干净。
◇ 远离那些充满诱惑的环境
环境总是充满着诱惑。戒烟者之所以重新开始吸烟,往往就是来源于身边朋友无意中递出的一支烟。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理性的。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在下定决心改变习惯后,却仍然管不住自己呢?很大程度就是环境的压力。当周围人都采取某种动作时,个人会因为处于群体当中,所以感觉到“责任分散”,即“大家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也这样做呢?”同时,周围人都采取某些行为,也会给坚持不这么做的人以压力:“我不这么做,是不是显得太异类了?他们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不合群?”
人是社会的生物。环境的砝码足以改变一个人内心的天平。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很难,同样,坏习惯的养成也很难。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什么“学坏容易学好难”的说法。只是我们有时会放纵自己,结果回头一看,似乎生命中总是些“不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是什么?其实就是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习惯,就像“饭后不刷碗”,或是“起床不叠被”之类。
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好习惯与坏习惯,就像一棵树上的枝丫,跟随着天性而自由生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一个“园丁”的本分:用那4个法则为剪,以爱心为肥料,调整我们的心灵之树,呵护好自己温柔而美丽的花园。
芦 淼 告 诉 你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由过去的生活所组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种种习惯。但不管怎么说,能改变习惯的只有自己。我们应该像个辛勤的园丁那样,呵护自己生活之树上的“习惯”果实。
学习爱
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会黯然失色;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爱情,它就会毁灭。
——法国作家 亨利?德?蒙泰朗
有位中学班主任,她班里有个爱偷东西的学生。这个学生已不可用顽皮来形容。从最开始偷拿同学一枝铅笔、一块橡皮,渐渐发展成偷拿别人的钱财,说他是“小偷小摸”,实在不够贴切。甚至有一次,趁老师课间帮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人多手杂的时候,他甚至把老师收的班费都偷了去。
班里的同学对此敢怒不敢言。有几个学生曾经私下向老师举报过,但苦无证据,也拿他没有办法。但后来他愈演愈烈,其他学生渐渐忍无可忍。终于有一天,他们联名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要求老师把那个学生开除,至少也要调到另外的班去。
老师却说:不,我不能把这个学生调走。
学生的家长们听说这件事后很愤怒,来找老师理论,并且威胁她说:你是不是怕那个学生有后台?告诉你,如果那个学生不走,我们就让自己孩子都转学。到时候不管他有什么后台都救不了你。
老师却慢慢地说:不,他没后台,而且我也不怕什么后台。不过哪怕你们都走,只剩下他一个人,我也要教。
学生家长都蒙了。有个家长问:为什么?莫非他与你沾亲带故,所以你才这样铁了心?
老师说:你们的孩子品行端正,毕业走上社会,我放心。但这个孩子,他现在正需要人的关心,需要人爱。我怎么可以舍弃他呢?
家长们听了哑口无言。
那个孩子,后来果然不再偷东西。
这个故事有很多变种。有的故事里,充满爱心的不是老师,而是老和尚,学生们则是小和尚;有的故事里,那个老师是校长;还有的故事里,干脆就是一堆志趣相投的朋友。
不过最终的焦点,都落在了老师的身上。其实有时候我会想,那个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翻然悔悟,学会了人间最美的事——爱?
长久以来,我们的学校只教知识和技能,似乎知识到位了,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品学兼优了。这颇有几分过去“一美遮百丑”的意味。也可能在他们看来,“爱”这种东西,和生理卫生课本一样,讲起来都要羞煞人。又或者,随着学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老师能把课讲好已属不易,实在没有多余的爱心拿出来教育小朋友。关于如何爱人,如何被爱,似乎孩子们都理所当然地应该从家里学到。
其结果就是那些小太阳和小皇帝们,不是不愿意去爱,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爱。
那个教师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在所有人都准备放弃这个孩子时,发现了这个孩子身上充满了学习爱的渴望。
那个学生不懂得爱,他只懂得去通过别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资格获得爱——但爱是什么,他不明白。
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爱”的产生,是一个很奇怪的历程:最开始婴儿呱呱坠地,他就像一张白纸,什么也不了解。外界给他什么,他就会学习什么。外界给他善意,他就会学习善意;而外界如果告诉他自私,他也就会因此而变得自私。
因为“爱”是技能而非本能,所以它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学会。有很多人虽然年纪一大把,却仍然不知道,或者说从来也没学会过该如何去爱。他们就算在谈情说爱时有过那么一丝半缕的萌动,但更多的却是操纵与盘算。等到那萌动消失时,他们就又回归到了计算机般刻板的生活——既不懂得爱人,也不知道该如何爱己。
爱是什么?当两个人真心沟通交往时,感情就像一种能量,能够在两人之间流动。在这种沟通里,人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陌生的、奇怪的感觉。不要为此而担惊受怕。这种新的感觉,往往就是人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就是“爱”所带来的感觉。
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这个层面上讲,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两个相爱的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心有灵犀”,正是因为“爱”,让交流过程里,两个人的情绪可以相互感染,进而相互影响。而如果把“爱”的外延放开,不局限于情人,而放到整个人际交往过程中,就会发现:在这个故事里,教师和那个学生就是一对互动。教师提供了爱,而学生正好要学习爱。如果把这对互动比喻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是借相互交流,让负责理性思维的大脑与负责感性思维的大脑之间相互传递了信息。
爱,把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融合在了一起,迸发出了生命的奇迹。要学习爱,首先就要知道:当一切都终结时,爱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其他一切价值,归根到底都要归结于此。按照马斯洛的人格实现理论,人的一生有五种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它们呈递进关系排列: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比较低,其意思就是“能安生活着”。而社交需求更多地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连接。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这种人最高级的需求,恰恰正与“爱”这种终极情感相关。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很难做到对别人和自己尊重,也没有足够多的力量去给别人提供帮助,更无法做到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
其次,要想获得这种爱的能量,或者说要想学会爱,最基本的来源就是——自爱。
因为在最开始学习爱的过程中,其实人是很脆弱,很容易受伤害的。在将爱逐渐放出的交往过程里,人很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而灰心丧气。所以在最开始联系的时候,先应该将这种爱投注于自身。不妨试试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说服自己将这些优点发扬光大,然后再找出5个缺点,说服自己接受这些缺点。
再次,要习惯接收爱的回馈。
正如前面所说的,爱其实是一种流动的能量。或者说,它是由付出和接收共同组成的一个过程。单纯像太阳一样只付出而不接收(哪怕是不懂得接收)爱的回馈,其实不能说完成了学习爱的过程。举例而言,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觉得该对父母好,所以给他们买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和滋补品。但实际上呢?我们一方面没有关注到他们真正的需要(可能他们更需要的是和我们一起说说话),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回馈。我们只是很简单地付出,然后就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我已经付出过了”,全然没想到其实这根本不是爱,而只是对自己责任心的满足。
最后,不要企图用其他任何的东西来衡量爱。
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就爱的本质而言,任何爱其实都是伟大的,也是无法衡量或比拟的。它在数量上会有所差别,但是在质量上却一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