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说起来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
难度的行为模式——1)承认自己能力有限;2)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3) 敢于不去证明自
己是“好人”……
所以说,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
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
常言说,“事多故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
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自己的
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
换”;每次交换的落空,都进一步造成自己的损失,使得自己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
是质量下降,进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沦为“索取者”——恶性循环,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并全然不顾自己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这样的人,人
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他们,“谄媚”、“巴结”、“欺下媚上”、甚至“结党营私”等等。这
样的人,往往也不是他们故意非要如此的。他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
小,所以,才希望能够借助其他的力量。而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望无比强烈。
这样的人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一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亲密的方式提
及大家仰望的人物,无论他们与“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中文语境里,他们就会
只说名字不说姓氏:李开复不叫“李开复”,在他们嘴里是“开复”;李彦宏不叫“李彦宏”在他
们嘴里是“彦宏”,沈南鹏不叫“沈南鹏”,在他们嘴里就是“南鹏”;最近我听到更恐怖、更另
人毛发悚立的是,“小俞”(俞敏洪),“小邓”(邓峰),“大想”(理想)……
第…95…页 共136页
… Page 97…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整体上来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
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尤其在这些资源的获得更多地依赖出身和
运气的现实世界里。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很容易从零开始,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
也好学识也罢,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
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成
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
六个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五年,长则二十年” 。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发现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者预想到的事情
(当然我现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是多了些智慧):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
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
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
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
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
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甚至,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有价值的人,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
秀的人、有价值的人为你提供帮助。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帮助往往确实是“无私”的。正如没
有哪个医生做到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的一样,那些品质优秀到一定地
步,境界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
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已经比什么都重要,并且可以令他们身心愉悦。然而真正有趣
的现象是,被帮助的你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的道理。最终皆大欢喜,只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同时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
穷放大”。良性循环。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
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
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如果人脉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的话。事实上,我总觉得关
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其实非常虚幻,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我并不是说,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需与任何人打交道了。
善于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是提醒你,别
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那么多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好你与你身边所有人的关系。浏
览一下你的手机通讯簿里的名字吧,有多少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这么多年,我只见过两
三个人回答我说,“最长时间没联系的,也不超过两个星期。”其中一个还是特别固执而特殊
的人,他的手机通讯簿里,总计才有22个名字。
毕淑敏一次曾提到她自己的一件事:
… 我学心理学课程一事,纯属偶然。朋友XX摔断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裤,瘫躺床上三月。
我在自家墙上的挂历上写了一行字:”每周给XX打个电话。”我当医生出身,知道卧床不起
第…96…页 共136页
… Page 98…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的病人非常寂寞,希望能躺着聊聊天。后来我就按照挂历上的提示,每周都给这个人打电话,
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尽管我很忙,还是会多磨成一点时间,让她开心。后来有一次,她随
口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孟平到北师大带学生……我问,我能跟她学习么?朋友说,
那可不知道。后来感谢那位朋友说,我能学心理学,多亏你摔断了腰。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这也
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
的一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
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
已。
这实在是一个大到写两本书都可以的话题。以下是我的几个简单的,但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
容易的建议: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
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5。i “ ”
5。i “ ”
55。。ii 关于““成功学””的最后一点啰唆
May19th;2008|by李笑来|
啰唆了这么多,还需要补充啰唆的是,我个人不仅不反对,还格外崇尚“个人奋斗”,因为一
辈子是很长的过程,而心智开启之后,“进化之路”又确实“路漫漫其修远”,值得我们为之“上
下而求索”——我的理解是,可以为之上窜下跳,奋不顾身,拼命挣扎,无畏追求。
布鲁诺当年奋不顾身地宣扬“日心说”的时候,并不像大多数人肤浅地理解的那样,是仅仅为
了与愚昧而腐败的教会抗争。事实上,布鲁诺从15岁就成为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致死
都是热爱他的上帝的人。注意,我这里用了“他的上帝”这样一个措辞,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布鲁诺心目中的那个上帝与当时迫害他的那些基督教信徒心目中的那个上帝并不完全相同,
至少,是对同一个上帝的不同理解。
布鲁诺不是要与上帝作对,也不是像我们今天想的那样是要“捍卫科学”。在那个年代里,“科
学”这个概念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整——即便今天,“科学”的定义还在不停地修正,进步。
更合理的解释是,布鲁诺这样对上帝无比忠诚的人,容不得任何对上帝哪怕一点点的歪曲。
布鲁诺与教会抗争,并不是与上帝作对。而是,在布鲁诺眼里,当时的教会已经不配作为上
帝的仆人,传播上帝的旨意,所以,布鲁诺不惜自己被烧死,也要与教会死磕到底。
第…97…页 共136页
… Page 99…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我个人显然没有布鲁诺那样的境界,所谓的“成功”也并非可以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
然而,我对“成功学”啰唆这么多,来自于与布鲁诺差不多的心境。个人奋斗没错,尤其在这
个自由和民主相对真实的时代。然而,在这谬误满天飞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忍不
住呐喊。尽管这样做最终的成效如何,只能静观其变。但是,我们也确实不忍心看到美好被
扭曲,伟大被误解,现实被拒绝,原本可以实现的梦想被弄得支离破碎。
第…98…页 共136页
… Page 100…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第六章::更多思考::
6。a
6。a
66。。aa关于效率
May19th;2008|by李笑来|
每个人都想提高效率。可是,奇怪的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怎么会常常忽略一个很简单又很明
显的事实呢——事实上,就好像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一样,没有任何
人可以100%有效率。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有些时候,你会
非常有效率,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并且肯定的是,如果你竟然强迫自己一定要
如此做的话,你就会像那些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
我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只做长达好几页的任务列表。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
计划根本完不成的事情。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一个上限的。让我们看看柳比歇夫这
样的一生有无数成就的人是怎么说的: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我一天干不了那么
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十一小时三十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
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一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