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 >

第196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第196章

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围绕和平和发展两大主 题,调整外交格局和党的对外关系,发展了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 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更多了。
?? 邓小平坐在主席台上,听着赵紫阳作的报告,不觉忘了大会不准吸烟的
规定,习惯地抽出一支熊猫牌香烟点上抽起来。不一会儿,台下的代表们传 上来一张字条,主席台上的一位中央领导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请邓 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这位中央领导人想了一下,还是把纸条递 给了邓小平。
由于纸条是从下面的会场上传到主席台上的,所以立即引起了代表们的 注意,这张字条上面写的是什么呢?字条递到邓小平手里以后,大家更感兴 趣了,许多人看着邓小平,希冀从他的动作上作出判断。只见邓小平接过字 条,展开看了一遍,立即微笑着掐灭香烟。代表们马上明白了字条的内容, 一股热流顿时在代表们的身上流过。党的领袖和党员之间这样平等相处,邓 小平这样虚怀若谷,诚恳接受代表的批评,自觉执行大会的规定,诚乃我党 之福,国家之福。代表们敬爱地望着邓小平,也真希望他少抽烟,因为抽烟 是有损身体健康的呀。
邓小平掐灭了烟,歉意地朝大家笑笑,又凝神听起报告来。
报告接着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首要问题,也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在中国这样
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 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党作过有益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 价。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们曾经急于求成, 盲目求纯,以为单凭主观愿望,依靠群众运动,就可以使生产力急剧提高, 以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我们还曾经长期把发展生产力的任 务推到次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以阶级斗争为纲”。许多 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或者只适合于某种 特殊历史条件的东西,被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许多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被当做“资 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由此而形成的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 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 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教育我们,清醒地认识基本国 情,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极端重要的问题。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党中央在总结历史

经验的时候,便开始分析认清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从而分析 以往发生失误的认识上的原因。1979 年 9 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 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就指 出,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 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 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 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关 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也都强调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论断。十三大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使党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那么,中国的国情是一个什么样的国情呢?经过建国后三十多年的努 力,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定,剥削阶级 和剥削制度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 相当发展,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生 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 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 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 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 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
这种情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三大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 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 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 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 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 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 发展就可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 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十三大的报告明确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三大的报告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 倍,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 制的基本框架。十三大的报告指出,经济体制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 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 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 赵紫阳报告后,大会进行分组讨论,其间又多次举行记者招待会,1400
多名中外记者忙着采访发稿,这里就不多说了。

1900 多名代表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后,在大会表决时,全体举手通过了 十三大的报告。11 月 1 日,大会闭幕。

后记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笔者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时,就萌生了以文学形式 表现革命史的想法,并开始搜集整理一些有关重大事件的资料。作了大量笔 记,试写了若干篇章。虽然这些笔记和文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得不在 “文革”后期加以销毁,但却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研 究和创作,几易书稿,终于写成了这部书。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内子奚望红的大力协助,家严张映枢、家慈 孔惠贞也多次来函予以关心和鼓励。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闻出版署、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对本书的 创作予以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了全部书稿,全国中共党史人 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志凌教授拨冗写了序。笔者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 意。
笔者在写作中,参阅了大量有关的书刊和资料,在此特予以说明,并致 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和缺点在所难免,敬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 涛
1994 年 12 月于北京玉渊潭观湖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