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 >

第166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第166章

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罪犯的口气 同我说话。”
法官几次讯问,张志新每次都拒绝回答审讯。法官无奈,只好说:“你 不回答也行,那你就谈谈,到这里来以后,有什么想法,对个人问题怎样认 识?”张志新说:“9 月 24 日批斗后逮捕了我。我认为,我的言行不构成犯 罪。”法官问道:“你始终以为没有犯罪,始终不认罪,劲儿到底别在哪里?” 张志新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说的都是事实,是真理,我没有向任何人乱 讲,包括我的爱人,我是按照党章规定的组织原则向党讲心里话,这是党章 的要求,也是党员的权利,怎么会是犯罪。”
法官默默地听着,他把党章、律法的条文想来想去,觉得张志新确实构
不成犯罪。因为党章上没有一条条文规定一个党员对另一个党员在组织内提 出批评是反党大罪。律法也没有条文规定说一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提出批评 就构成犯罪。反之,党章上一再强调党员有权向组织反映自己的想法,律法 也强调公民有言论自由。这位法官想来想去,确认为自己有义务维护党章和 律法的尊严,便在张志新的审讯结论中写上了自己的判断:“张志新纯属思 想问题,构不成犯罪,无法判刑。”
张志新一案是毛远新直接抓的,这个结论自然要送给毛远新看了。毛远
新一看拍案大怒:“好嘛,张志新这么猖狂,把审判员给拉过去了,这是反 改造,要严加管制。这个审判员已经站到阶级敌人立场上去了,马上给我撤 下来,送农村监督劳动。”
此令一下,地动出摇,盘山监狱马上加强了监管,给张志新上了背铐。
新来的法官虽然熟悉党章、律例,但有了前车之鉴,他也不敢书生气十足了, 一来到监狱的审讯室,就声色俱厉地审讯起来:“张志新,你为什么猖狂地 反对林副主席?”张志新针锋相对地回击道:“这是我的看法,这不是反革 命行为。”法官一拍桌子:“反对林副主席就是反党,反革命!”张志新反 问:“党章上哪一条规定一个党员批评另一个党员是反党、反革命?”法官 一拍桌子,喝道:“你不要党章、宪章的,现在是按公安十条办罪!”张志 新问道:“那宪法、党章还要不要?”一句话问得审判员说不出话来。
审讯结束后,张志新回到狱房。高墙黑影,云重星稀,镣铐铿锵。张志 新夜不能寐,用戴铐的手写诗言志。她先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谁之罪”, 文革以来国家民族及个人的悲惨遭遇一齐涌上心来,她在纸上悲愤地写道:在漫长的岁月里,

在尖锐的斗争中, 夺去党的具体领导, 她可知怎么行? 呼唤没回应, 喉干泪水尽, 在战友的带领下, 她锻炼成长, 红心献革命, 永不忘誓言! 为真理而奋斗, 誓死捍卫党。 今天来问罪, 谁应是领罪人?! 今天来问罪, 谁应是领罪人?!


张志新是天津一个知识分子的女儿,父亲酷爱音乐,张志新姐妹三人受 父亲影响,也都酷爱音乐,能曲善奏,妹妹志勤后来还成为专业乐团的小提 琴一把手。写完《谁之罪》,张志新为这首诗谱了曲子,轻轻地哼起来。
法官捧着张志新写的《谁之罪》和“万言书”,手在发抖,心在激跳。
他心里明白,当今天下的人谁不在骂秦桧和妲己,人们只是敢想而不敢怒, 更不敢言,张志新却敢想,敢怒,敢言,一次一次向秦桧和妲己投去了投枪 和匕首。他的良心被感动,毅然违背上头要判张忐新无期的旨意,判了她十 五年徒刑。
这次的判决案卷没有送到毛远新手里,因为省上政保部门知道这样的判
决送上去只会受到毛远新的申斥。政保部门的一个负责人亲自来到盘山,想 亲自审判,被张志新训了一顿,他恼怒地责令法院从严判决,推翻原判,判 处她无期徒刑。
1970 年 10 日 26 日,被判无期徒刑的张志新从盘山监狱转到沈阳监狱,
五年的铁窗生涯没有销蚀掉她的斗志,于是,一份新的张志新案情报告送到 了毛远新的办公桌上。
1975 年的 3 月,关内已是桃红杏白,但关外的沈阳城却还是寒冷的冬天,
毛远新的办公室里暖气开得很足,他呷着香茶,审视着报告,脸上的杀气越 来越重??
原来张志新被判无期徒刑后并没有屈服。她被转到沈阳监狱后,用每月 仅有的两元零花钱买了几十本马列著作和毛选。没有纸张,她就在手纸上写 读书笔记,批判极左思潮。1970 年 12 月 25 日,是她入党十五周年纪念日, 她在手纸上写下了《迎新》,诗曰:

十五年前的这一天, 我庄严地宣读了誓言, 为社会主义而奋斗,为人类解放而献身, 十五年后的这一天, 我严肃地接受党的“审判”,

不是我违背了誓言, 也不是党来把我屈冤, 为什么还没有落案? 时间和实践将公正裁判! 追求真理,坚持战斗, 奔向党指引的航线。 驾驶起生命的航船。 铲私根,战恶浪,永向前, 勇敢地去接受考验, 用胜利去迎接春天。


写完,她用仅有的一点白纸做成小白花,又用床栏的紫红颜色弄了一点 红水,把纸花染红,打开藏在身边的党章,让党旗露出来,然后把党旗放在 桌子上,摆上小红花,对党宣誓,永不违背入党誓言。她轻轻地哼起国际歌: “要为真理而斗争毛远新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份案情报告,越看越恼,此人怎 么这么顽固,林昭、遇罗克、史云峰这些人的案情比她的轻得多,但都被处 决了,张志新这么顽固,她就不想想后果,不想想丈夫和孩子的命运,怎么 办呢?是杀还是不杀?
毛远新在办公室考虑着张志新的案情,想到了中央上层的斗争。四届人
大一开,邓小平当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兼第一副总理,江青、王洪文、姚文元 被冷落了。他清楚,自己的命运是和“文化大革命”系在一起的,“四人帮” 倒了,自己也得下台。想到这里,他更清楚了张春桥宣讲全面专政的深意。 是啊,不把那些走资派的社会基础扫掉,他们要否定文化大革命是很容易的 事。要杀,大开杀戒!
主意已定,毛远新把省政保部门负责人召来,指着案卷问道:“张志新
这么猖狂,为什么不采取措施?”负责人回答:“能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 不能采取的措施也采取了,上重铐、背铐、关小号、延长工时。”毛远新摆 摆手:“不要说了,张志新死心塌地,活一天和我们干一天,杀了算了。” 毛远新一声令下,专政机器迅速运转起来。4 月 3 日,张志新被带到审 讯室,法官宣布:改判张志新死刑。张志新拒绝在审判书上签字,法官也不 管她,立即招来几个警官,给她戴上背铐,带入一间囚室,把她锁在一根铁 钩上,带来四名女犯围着她,警察持枪在屋内外警戒,这是决囚前的例行监
护措施。
张志新被锁在铁钩上,浑身不能动弹,被多次刑讯和凌辱过的身体虚弱 不堪,但她头脑异常清醒。她早陪过法场,上过刑场,早已是死过一次的人 了,在今晚诀别人世的时刻,她心安理得,只是想起幼子、弱女,白发老娘 来一阵心酸。
待决室外面来了一队警察,他们进了房,把张志新从铁钩上解下来,挟 着出了囚室。张志新以为是深夜处决,想喊叫抗议,却被一只大手捂住嘴。 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她押往刑场,而是把她带到了小楼上的一间房间,房间 里有几个穿白大褂的人等着。这些人把张志新推进来,仰面按倒在一张矮床 上,死劲地压住她身体的各个部位,一个穿白大褂的手里拿着锋利的手术刀, 切开张志新的喉部,一刀割断她的声带,几针缝合了伤口。警察一把把她拉 起来。伤口疼得要命,张志新大声喊叫,却没有一点声音,人们只能从她张

合的无声嘴巴上看到她在抗议。
第二天凌晨,张志新被推上囚车。上午 8 时,囚车离开沈阳监狱驶向刑 场,上午 9 时,囚车在刑场停下来,张志新被推下车,一声枪响,突然倒下。 毛远新把张志新的案卷调去审查,他翻看着现场照片,见被处决后的张 志新脖子上缠着一条黑带,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政法部门的那位负责 人回答说:“临刑前,怕她进行反革命宣传,就割断了她的声带。处决后拍 照时给她脖子里缠了块黑布,掩盖掩盖。”毛远新点点头说:“好,现在要
全面专政,手不能软。我很快要去北京,你们要把工作作好。” 毛远新要去北京干什么,这位政保部门的领导人是不知道的,毛远新也
没有告诉她,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又是机密的任务。 毛远新离开沈阳,坐飞机到了北京,下了飞机直奔游泳池,毛泽东欣喜
地接待了他:“你在外面锻炼一个时期了,现在该熟悉一下中央的事情,先 给我当联络员吧。第一件事情,你告诉邓小平,贺龙的追悼会可以开,悼词 我也同意。”
毛远新答应一声,通知中央政治局,贺龙的追悼会可以开了。姚文元是 管宣传的,谦和地,甚至是诌媚地望着毛远新:“主席说没说要报道?”毛 远新摇摇头说:“主席没讲。”姚文元说:“那就不发消息了。”
6 月 9 日,贺龙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周恩来毅然拔掉针头,
要去参加追悼会,医生劝阻他说:“总理,你站都快站不起来了,哪还能去?” 周恩来叹口气说:“同志们,你们不知道啊,1927 年大革命失败,多少人都 往蒋介石那里跑。贺龙同志是军长,不去升官发财,毅然把自己的队伍交给 党,参加领导南昌起义,这样的好同志硬是被活活整死,我难过啊!我没有 保护好贺胡子,心里有愧啊!”
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礼堂前,已经来了不少人,追悼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突然,一辆大红旗轿车驶进广场,人们马上认出来,这是周恩来的车。总理 来了!人们一下围了上来。周恩来从车里钻了出来,人们一看不禁呆了,总 理简直瘦得不成样子,过去很合体的制服,如今空荡荡地挂在身上,大家难 过得低下了头。
周恩来一下车,无暇顾及其他,就问:“薛明呢?薛明同志呢?”工作
人员领他穿过走廊,到薛明休息的房间去。周恩来一边走着,一边悲痛地喊 着:“薛明?薛明啊!”薛明闻声迎出来,抱住总理哭了起来。周恩来歉疚 地说:“薛明啊,我是来向你检讨的,我没有保护好贺胡子啊!”薛明哽咽 着说:“总理,你别说了,你比谁都难,看,都病成这样了。你要保重啊!” 周恩来摇摇头说:“没有用了,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人们闻声大哭起来。 周恩来向司仪说:“今天我来致悼词。”薛明担心地问:“总理,你的身体??” 周恩来叹口气说:“贺龙同志把一切都献给了党,难道我还不能为他致致悼 词么。”
追悼会开始了,司仪喊道:“三鞠躬。”周恩来随着司仪的指挥,恭恭 敬敬地向贺龙遗像三鞠躬。人们鞠躬完了,周恩来还在鞠躬,一共七鞠躬才 停下来,泪水早已浸湿了他的衣襟。
司仪宣布:“请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悼词。” 周恩来用发抖的手拿着悼词开始念起来,不,是讲起来。对于贺龙,周
恩来是太熟了,在他的眼前,闪过了北伐时的铁军旗,南昌起义时的总指挥 部,洪湖里的红旗,会宁城下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令周恩来遗憾的是,他

一直暗暗地予以保护和同情的彭德怀元帅新死不久,连个追悼会都不能开。 元帅英魂,不能安兮。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续回。


第九十二回 毛远新联络吹冷风邓小平整顿遭大忌


话说周恩来开完贺龙的追悼会后回到医院,病体更加沉重。这时张春桥、 江青、姚文元等人又开始大批经验主义,大评《水浒》,大批“投降派”, 宣称评论《水浒》的要害是架空晁盖,现在党内有人架空毛主席,进一步把 斗争的矛头指向周恩来总理。这种险恶的政治形势迫使周恩来不能安心养 病,他得时刻提防着四人帮射向他的明枪暗箭,就是在这样的严重时刻,周 恩来仍然操劳着国家大事。
这天,周恩来吃过药,抬头一看日历,已是 7 月 7 日。他吩咐护士秘书: “扶我起来,今天我要会见克立总理。”医务人员把他扶起来,给他套上显 得宽大的旧制服,拿来了那双特制的肥大布鞋,周恩来在医生们的帮助下, 费劲地把肿胀的脚套到鞋子里去。
泰国总理克立是来华签订中泰建交公报的,具体的谈判工作已由克立总 理和邓小平副总理谈好了,今天到医院是来和周恩来总理正式签署建交公报 的。周恩来的手战抖着,费力地在公报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服务员端上酒 来,克立总理端起了一杯酒,周恩来总理端不住酒杯,由护士帮着举起酒杯 向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