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辩课程训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
这个青年被弄得晕头转向,最后承认自己失败,甘拜欧底姆斯为师。
这个智者违反了同一律,混淆了“不知道的东西”和“已经知道的东西”这两个概念。“不知道的
东西”是指学习之前不知道的东西,“已经知道的东西”是指通过学习后已经知道的东西,智者
将它们混为一谈,乘机制造混乱,以难倒对方,这属于诡辩。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2。充足理由术
有一个小伙子在热闹的夜市上叫卖乌龟。
“卖乌龟!卖乌龟!谁买乌龟?鹤命千年,龟寿万年。活1万年的乌龟,便宜啦!”
有个中年人听说龟能活1万年,就买了1只。可第二天一看,乌龟已经死了。到了晚上,
他气呼呼地跑到夜市上,找到那个卖乌龟的人,气愤地说:“喂!你这个骗子!你说乌龟能活
1万年,可它只活1个晚上就死了!”
卖乌龟的笑哈哈地答道:“先生,这样看来,昨天晚上它刚好满1万年。”
这个小伙子说的“这只乌龟昨天晚上刚好活了1万年”是毫无根据的。只要令其拿出理由,
其谎言就可以立即揭穿。
逻辑学认为,在一个思维过程中,要确定某一个思想的正确性,就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这就是充足理由律。同样,在论辩过程中,要确定某一个论点的正确性,也必须有其可靠的
根据,有充足的理由,而有些诡辩者的观点往往缺乏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揭穿这类诡辩的
最锐利的武器。
违反充足理由律式的诡辩形式有这么几种:
(1)虚假理由式诡辩
诡辩者用来确证某个思想为真的理由却又是虚假的。
古代有个叫叶衡的人,病得很重。他向人打听说:“我很快就要死了,不知道一个人死后
状况好不好?”
有个人答道:“非常好。”
叶感到奇怪:“你怎么知道呢?”
那个人回答说:
“假如人死后以后状况不好,那么这些死者就会返回来。现在不见一个死
者返回来,由此可见人死以后肯定是很好的。”
这个人论证人死后状况很好的理由是:“如果人死后状况不好,那么死者就会全部返回。”
这个理由是虚假的。
(2)预期理由式诡辩
诡辩者用来证明自己论题的真实性的论据,却是尚未得到证明的命题。
《十五贯》中的无锡知县过于执在尤葫芦被杀案发以后,得知熊友兰与苏戊娟当晚一路
同行,而熊身上正好带着15贯钱这一情况。在提审苏戊娟时,刚打个照面他就断定是“通奸
谋杀案”,其理由是:“看她艳如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会冷若冰霜?她与奸夫情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双飞之意。父母阻拦,因之杀其父而盗其财,此乃人之常情。这案就
是不问,也已明白十之八九的了。”
过于执证明这是“通奸媒杀案”的论据都是想当然的产物,其真实性都是尚未得到证明的。
(3)循环论证式诡辩
诡辩者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还要论题来证明。比如:
甲:“凡是女人心肠都软。”
乙:“不一定,没听说〃女人似蛇蝎〃吗?”
甲:“那决不是女人!”
乙:“为什么?”
甲:“因为女人心肠都软。”
这种诡辩是“首尾一贯”的,翻来覆去没完没了。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的,而论据本身的真
实性又需论题来证明,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证明,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4)推不出来式诡辩
诡辩者的理由和推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苏格兰人佛。斯图恩为安装假牙付了伪钞,在法庭辩护时,佛。斯图恩辩解道:“牙科医生
给我安装的牙也不是真的。”
不能因为牙科医生安装的牙不是真的就推出可以付伪钞的结论。
(5)强词夺理式诡辩
诡辩者信口雌黄,蛮不讲理。
有个人喝了酒路过人家大门口,便对着人家大门呕吐起来,守门人大声呵斥说:“你为什
么对着人家大门呕吐?”
他斜了斜眼睛说:“是你的门不该向着我的口。”
守门人不觉失笑:“我家大门早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又不是今天刚造好对着你的口的。”
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说:“我的这张嘴巴也有一把子年纪了。”
这个醉汉蛮不讲理。
以上诡辩伎俩变化多端,但是归根结底都是违反了充足理由律,他们的论证缺乏真正的
理由。
13。问句制敌术
疑问句是提出问题的句子,这种句式看起来“其貌不扬”,平常得很,甚至似乎表现出说话
者的幼稚无知和软弱。但是在论辩中恰当地运用这种句式,它却可以成为投向论敌的一枚重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型炮弹,发挥出无以伦比的巨大杀伤力。
古希腊哲学家苏戴莫斯告诉苏格拉底,像欺骗、偷窃之类都是不正义的。于是他们之间
展开了一场论辩。
苏:“如果在作战时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尤:“这却是正义的,不过我说的是我们的朋友。”
苏:“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制止了
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
苏:“又如一个孩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当作饭给他吃了,而由于用
了这欺骗的方法竟使孩子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
苏:“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气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
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当然,也应放在同一边。”
苏:“就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应该在无论什么时候都坦率行事的?”
尤:“的确不是,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
苏格拉底通过巧妙设问,终于使对方的认识有了转变,取得了论辩的胜利。
使用问句制服论敌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质问制敌式
在论辩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论敌观点的认真分析,抓住论敌的自相矛盾之处,针对论敌
的致命点主动出击。一声质问,即可置论敌于死地。
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们绞尽脑汁地宣扬: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
们这个世界就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等等。为了反驳经院哲学家的胡说,有人一针见血地提
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上帝能否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呢?”
对于这个问题,经院哲学家们被问得目瞪口呆。因为,如果回答说上帝能造出一块他自
己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就有一块石头是上帝举不起来的,这样上这就不是全能的;如果回
答说上帝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就有一块石头是上帝造不出来的,上帝
也不是全能的。总之,不管怎样,上帝都不是全能的。
(2)反问制敌式
反问,就是一种用否定的问句表达肯定的语意或用肯定的问句表达否定的语意的一种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句形式。巧用反问,可以给语言增添一种凌厉逼人的雄辩气势。
30年代发生了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事件”,国民党费尽心机,抓住“七君子”和共产党、张学
良有过公开电信来往的事实,大作文章,竭力想审出他们联合共产党反对政府的罪名。“七君
子”之一的邹韬奋在法庭上反问道:“我们打电报请张学良抗日,起诉书说我们勾结张杨兵变;
我们发了同样的电报给国民政府,为什么不说我们勾结国民政府?共产党给我们写公开信,
起诉书说我们勾结共产党;共产党也给蒋委员长和国民党发公开信,是不是蒋委员长和国民
党也勾结共产党?”
旁听席上一片笑声。
邹韬奋的几声反问,辞锋犀利,锐不可挡,直逼得检查官支支吾吾,有口难言。
反问制敌术的长处还在于:我们有时可以利用对手的问话组成反问,巧妙地将问题推给
对方,以取得以逸待劳的功效。
某人问自己的犹太助手道:“为什么犹太人在回答问题时总喜欢用反问句呢?”
助手惊奇地反问:“为什么犹太人在回答问题时不能用反问句呢?”
这个犹太人用对方问题组成反问,很巧妙地把问题推给对方来回答。当我们对某些问题
认为是不屑于回答时,不妨采用此法。
14。复杂问句术
复杂问句术是以预设作为取胜的手段。所谓预设就是预先设定的意思,即在论辩过程中
双方共同接受了某种事实或命题。比如:
甲:“小王今年考上了大学!”
乙:“小王今年没考上大学!”
甲和乙的话虽然尖锐对立,但都共同预设“小王今年考了大学”。预设有的是真的,也有的
是虚假的。比如:
“永动机是钢铁制造的还是稀有金属制造的?”
这就是虚假的预设,因为永动机并不存在。
复杂问句术就是运用一种隐含着某种虚假预设而要求对方回答的问话(对方不论回答“是”
或“否”都得承认这个预设),使论敌陷入困境,进而将论敌驳倒的方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清朝时,有一天,两个差役对庞振坤说:“你家养着的贼,偷了这一带财主的东西,现在
在县衙候审。”
庞振坤一听,就知道是他得罪的财主要陷害他,而且估计贼不会认识他,于是就跟着走。
在街上他向熟人要了一个纸盒,戴在头上,把脸盖住,只留着两只眼睛。来到大堂上,他对
县官说:“因为家里养了贼,没脸见人,所以才用纸盒盖住。”县官问那贼:“这就是你的主人?”
贼说:“是的,我在他家已经3年了。”这时,庞振坤问那贼道:“我庞振坤不出名,我这个庞
大麻子可是远近闻名的,你在我家里3年了,你说我是大麻子还是小麻子?是黑麻子还是白麻
子?”
那贼愣了一会儿,心想,好厉害的角色,我说个活络话来对付你,于是说:“你这个麻子
嘛,不大不小,不黑不白。”
这时,庞振坤取下纸盒来:“县太爷,你看我脸上哪有麻子?”
原来,这贼是财主们买通了一个二流子,这人被治了诬陷罪。
假如盗贼确实是庞振坤家养了多年的,那么就必然知道主人脸上是否有麻。庞振坤料定
盗贼不知道这一点,因而用了
“我脸上是大麻子还是小麻子,是白麻子还是黑麻子”这种复杂问
语来询问对方。不管对方怎么回答都得承认这一虚假的预设:“主人的脸上有麻子。”情况果然
不出所料,这样对方的谎言便一触即破。
由于复杂问语术包含有一个预设,而预设可以有效地鉴别某个观点的真假,因此,在需
要辨别真伪的场合,往往可以用复杂问语术来达到目的。
在杭州西湖边,有个中学生拾到一只皮夹,拉开看了看,正欲交给民警。忽然有个中年
男子箭步上前,说:“好同学,谢谢你,这皮夹子是我的。”
中学生机警地问道:“里边有多少钱?有几张10元一张的票子?”
男子答:“哦,大概有四五张。”中学生拉开给他看看,只有4张5元的票子。
中年男子:“哦……我记错了,里面还有粮票。”
“多少斤?是全国的还是浙江的?”
中年男子答道:“不是全国的,是浙江的。”
中学生轻蔑地一笑,当众把粮票拿出:“这些都是山东的,没有一张是全国的,也没有一
张是浙江的。”这个中年男子原来是个冒领者,只得在众人的奚落声中,红着脸离去。
值得注意的是,诡辩者为了达到其诡辩目的,也往往制造复杂问语,诱使对方落入他的
陷阱,以便将某些错误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这就是狡诈诘问式诡辩。比如以下一段对话:
甲:“你打过群架吗?”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