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3章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3章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难道正常吗?韩信起来造反,皇上对您也产生了怀疑,希望您把皇帝的赏封让出,不要接受,把全部家财用以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意见。刘邦见萧何这样做,对他也就放心了。    
    这年秋天,黥布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出征后,几次派使者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说:“因为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勉励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象皇上讨伐陈烯时我所做的一样。”    
    接见时鲍生也在座,等使者走后,他对萧何说:“我看您离满门抄斩不远了。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功是全国第一,各方面已无以复加。您入关中以来,十余年一直深得民心,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民和。皇上所以数次问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地带。现在您何不多多购买田地,以损污自己的名声,如此皇上的心就安宁了。”    
    萧何采纳了他的计谋,用低价强买了许多民宅民田。刘邦还京时,百姓拦路控诉萧何,刘邦听了,心中暗暗高兴。    
    正是由于鲍生和召平为萧何提供的知非不处的智谋,能随机应变,因时而宜,因此萧何才能一直没有遭到猜疑。    
    萧何一生忠诚谨慎,刘邦对他还有顾虑,因此上级对下级的猜疑是人性使然,必须面对现实。    
    狡兔三窟 预留后路    
    严格地来说,狡兔三窟属于居安思危的智慧,但因其不同于一般的谨慎戒惧,而是主动寻找遇到危险时的缓冲,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进取智慧,因此我们把它拿出来分析。    
    战国时期,齐国宰相孟尝君的家里,养了很多的食客。其中有个名叫冯谖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所以来了很长时间也没引起孟尝君的注意。    
    


处世智谋第1章 背亡趋存的智谋(6)

    有一次,孟尝君准备派人到封地薛地去收债,一时找不到别人,就派冯谖去。冯谖很有礼貌地问孟尝君是否带些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随便,你看着办吧,你觉得应该带些什么回来就带些什么吧。”    
    冯谖来到薛地,召集了所有的债户,把债契收上来,又当众把所有的债契烧掉,然后对大家说:“孟尝君让我把你们的债全免啦,今后你们可以安居乐业了!”人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冯谖回来,孟尝君问他带了什么回来?债收完了没有?冯谖地回答说:“按您的指示,我觉得最应该给您带回来的是‘德’,所以我就给您带回来个‘德’。因此我就把薛地的全部债契烧掉,债免了。”    
    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可一想,木已成舟,也没说什么,就算了。    
    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免去了宰相的职务,只好回到薛地。当地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扶老携幼到大路上欢迎他。孟尝君这才恍然大悟,对冯谖说:“这就是您带回的‘德’啊。”    
    冯谖接着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保住性命,现在你只不过才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睡安稳觉,万一齐王对你再有不利,还得有另外的存身之处,因此我们还得再凿两个洞才行。”于是冯谖向孟尝君请求到魏国去游说。    
    冯谖来到魏国,对魏王说:“孟尝君名扬各国,您如果能请他到魏国来做宰相,魏国定会国富民强。”    
    魏国此时正好相位空虚,于是派人带着重金来聘请孟尝君。冯谖派人告诉孟尝君不要接受聘请。所以魏王连请了三次都被拒绝了。    
    齐王听说魏国要请孟尝君做宰相,果然吓得连忙叫人带着黄金、彩车,用很隆重的礼节把孟尝君请了回去,恢复了原职。    
    齐王为了表示诚意,特意问孟尝君还需要什么。冯谖就偷偷告诉孟尝君说:“请求齐王在薛地建立祠庙,再赐份先王留下的祭器,以保薛地的安全。”    
    齐王答应了孟尝君的请求。祠庙建成那天,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已经挖好了,你可以高枕无忧,安安稳稳睡觉了。”    
    这是狡兔三窟的原创版本,因此其智慧也更多地停留在原始意义上,寻求三个能避祸全身的地方。但这种做法并不保险,不但极易被识破,还会留下“有外心”的把柄,更高的智慧是建三窟于无形。汉初时留候张良就是这样的智者。    
    汉朝初定,张良目睹了彭越、韩信等功臣结局悲惨,又想到范蠡和文种逃生留死的教训,觉得已经到了为自己留下后路的时候了,于是开始为自己建三窟――    
    第一窟是封地。在赏封功臣时,刘邦曾准备齐地的三万户给张良作食邑,但张良没有接受,表示只要有一块小小的地盘就足够了,把它当作同刘邦会面的地方,表达对刘邦的知遇之恩。    
    第二窟是刘邦。张良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又淡泊名利,有功而不居功,深受刘邦倚重。    
    楚汉战争期间,他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身保命;他建议刘邦不要立六国的后代,以免留下后患,并建议刘邦把韩信封为齐王,以调动他攻楚的积极性;他还劝刘邦乘胜追击项羽,导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十面埋伏”,成就了汉室基业;他力主将关中作为定都之地,赢得了人心归附。有这些功劳,张良自己却并不以功臣自居,而是专心研习黄老之学,避免了受到猜疑。    
    第三窟是吕后和太子。张良曾帮助太子保住继承人的位子,吕后和太子对他感恩戴德。    
    刘邦想把吕后的儿子—当时的太子—废掉,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恳求张良帮忙,张良就告诉她,只要太子把商山四皓请来,皇上就不会废太子了。    
    商山四皓是从秦始皇时就当隐士的四个老头儿,学问好,道德高,名气大。刘邦想请他们出山,他们认为刘邦喜欢开口说粗话,还曾经把书生的博士帽子拿来当便器,不会礼贤下士,因此一直不答应。    
    吕后教儿子卑辞厚礼把商山四皓请来,待为上宾。刘邦知道后,认为太子党羽已成,改立一事就没有进行。    
    此三窟成了以后,张良就不仅保全一生富贵安荣,而且英名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我们可能没有张良那样的智慧,冯谖这样的朋友也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却可以从这个故事得到启发,在处世为人时,奉行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纵无善报,也不致于遭受恶报!    
    这样为自己留下后路,遇到问题时,起码不会有人落井下石。孟尝君有了三窟,尚且勉强能够免除一死,更何况我们往往连一窟都没有做好!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1)

    滔滔不绝表现的未必是智慧,沉默寡言的背后自有其玄妙之处。    
    把握行与言的分寸    
    有人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也有人说,沉默是金。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却包涵了一个言与行的分寸问题。    
    曾经有人问魏明帝时的楚郡太守袁安:“已故的内务大臣杨阜忠言直谏,你为什么从来不称赞他是忠臣呢?”    
    袁安回答道:“象杨阜这样的大臣只能称‘直士’,算不得忠臣。为什么说他只是一‘直士’呢?因为作为臣子,如果发现人主的行为有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使君王的过失传扬天下,反给自己捞了个梗直之士的名声,这不是应有的做法。已故的司空陈群学问、人品样样都好,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但他与其它大臣见面时,从来不议论皇帝过错,只是几十次地上奏章指出哪些事做错了,哪个缺点必须改,有批评,有建议,而同僚们却都不知道,因此后来人都称赞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和真正的忠臣。”    
    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言而无行不如行而不言。    
    汉文帝到上林苑的虎圈去看虎,对虎圈管理员的口才很赏识,要提拔他为上林苑负责人。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候周勃这人如何?”    
    文帝说:“是位智者。”    
    又问:“东阳候张相如如何?”    
    文帝又说:“也是位智者。”    
    张释之说:“这两位智者说话,经常张口结舌,结结巴巴,哪象这位一张口就喋喋不休,能说会道呢。秦朝时候的刀笔吏,争相比赛看谁说话办事更敏捷干练,却从来没有从人的角度考虑。这种坏风气一直延续到了秦二世,整个大局也就四分五裂,不可收拾了。如今陛下仅仅因这个管虎圈的小官吏口齿灵利就破格提拔,恐怕天下会从此追随这种风气,争逞口舌之能,而没有实际做事的人了。有道是上行下效,下级受上级的影响,比光传播得还要快,陛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于是文帝没有提拔那个小吏。    
    张释之的话虽然偏颇,但却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狮子如果只知道咆哮,还不如马蜂的毒针厉害,立论高杆而不去实施,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埋头做事。    
    世上有许多人,读过很多年的书,甚至做到了XX学科的博士、博士后,动辄就发表洋洋洒洒数万言的论文,可一旦要他解决实际问题,他马上傻眼了。因为这种人只会照本宣科,而不学以致用,又怎么能成为大人物,成就大事业呢?    
    在很多情况下,低论调甚至不置一言反映的不仅是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更是一种包容万物的大气度、大胸怀。宋朝的王旦就是这样一位海纳百川般的大人物。    
    宋真宗时代,寇准与王旦是枢密院同事。寇准常在真宗面前攻击王旦,但是王旦都一笑置之。    
    后来寇准罢相,辗转无聊之际,只好回过头来转托别人求王旦,想要一个职位。王旦听说后对来人说:国家官员的职位,哪里可以随便请托要求?我不接受私人的请托。    
    寇准觉得很没面子,对王旦更不满意,逢人就说他的坏话。    
    不久之后,寇准又被任命到中枢担任要职,他参见真宗的时候说:“如果不是陛下知臣,我怎么能有今天呢。”    
    真宗摇头告诉寇准:“你能担任这个职位,都是出于王旦的极力推荐。”寇准非常羞愧。    
    古人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把握行与言分寸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该多讲时大胆放言,不能少说,否则言犹未尽;该少讲的,不能多说,否则言多必失;该沉默时,奉行沉默是金,三缄其口。    
    


处世智谋第2章 行而不言的智谋(2)

    语言是行动之仆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聪颖异常,机智善辩。    
    一天,有位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说是要向他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    
    待地讲完,苏格拉底说:“可以考虑收你为学生,但要收你双倍的学费。    
    年轻人很惊讶,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加倍呢?”    
    苏格拉底说:“我在教你怎样演讲之前,必须给你加一门课,那就是怎样闭嘴。”    
    苏格拉底不喜欢滔滔不绝的人,他对人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显然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雄辩的作用,有很多纠葛与问题,再雄辩的语言解决不了,但是用行动可以轻易解决。如果用雄辩解决了,最后却无法与事实相符,比不解决的影响更坏。但是一个行动本身可能带有多重的含义,如果当事者不说明,是没有人能够从旁边揭穿的。    
    有师徒俩住在一座寺院里。师父非常有学问,弟子只有一只眼睛,因此读书很少。一天晚上,一个高僧来到庙里,要和师父辩论佛学问题,师父对他提出的题目感到非常困惑,吩咐他的弟子去辩论。    
    过了一小会儿,那个高僧来见师父,并且说:“你弟子真是个厉害的家伙,他非常机智地赢了这场辩论,所以我要走了,晚安。”    
    师父说:“在你走之前,告诉我经过吧。”    
    高僧说:“好,我先伸出一个手指代表佛陀,接着,你的弟子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佛陀和他的教导;为此我伸出三个手指,代表佛陀、他的教导和他的门徒,接着,你聪明的弟子在我面前挥动着他紧握的拳头,表示那三个都是来自一个整体的领悟。”随后,高僧走了。    
    过了一会儿,弟子气冲冲地跑进来:“那个高僧是个非常粗鲁无礼的人。”    
    师父说:“噢?告诉我怎么回事。”    
    弟子说:“他一看见我时,马上伸出一个手指头侮辱我只有一只眼睛,但因为他是一个新来的人,我想还是礼貌些,所以我伸出两个手指,祝贺他有两只眼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