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问题可把重耳难住了,他低头想了一下,回答说:“奇珍异宝,楚国都不会缺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您?”楚成王说:“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重耳只好回答:“如果我能够回国当上国君,将来万一楚晋交战,双方军队相遇,我将会率军退避三舍。”楚王满意地点了点头。
重耳离开楚国后到达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在外飘泊了19年的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登上了君位,他就是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励精图治,很快使晋国强大起来。有一次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率领军队救援,终于与楚军在城濮相遇,想不到他在楚成王面前所说的“万一楚晋交战”竟变成了事实。其实,在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大国之间刀兵相见算不了什么希奇事,只是楚成王没有想到晋国的发展会这么快,现在竟然可以与他抗衡了,当时的一句“戏言”不幸而被道中了。
为了遵守当时许下的诺言,重耳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晋军将士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认为退兵就意味失败,目前晋军士气正旺,怎么能因为当时的一句玩笑而退兵呢。
惟有大臣狐偃明白晋文公的用意。他劝大家说:“退避三舍,一可避楚的锐气,积蓄自己的力量,二可使国君立信于世人,这是上好的计策呀!”晋文公正是这样想的,退避三舍是非常有利的,并非是意味着失败。
但楚军却认为晋军胆怯,不敢迎战,顿时神气了起来,以为晋军不堪一击,便趁晋军退军之际,迫不及待地进攻。
谁知晋军守缩防线,退到了有利的地形处,便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很快就把楚军打败了,实现了晋文公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策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道义上都取了胜利。
城濮一战,奠定了晋文公称霸诸侯的基础,使他后来能够称霸诸侯。
大道理:有时候,退并不意味着失败,退可以积聚能量,只要找准有利时机,发动反攻,仍会夺回战争的主动权。
一石三鸟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但是国君的宠姬阴简十分憎恨司马熹,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历史上,臣子因得罪国王宠姬而下台甚至遭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司马熹很清楚其中的奥妙。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那么,该如何办才好呢?想了很长时间,司马熹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中山国有个智者叫田简,他看出司马熹的处境艰险,于是悄悄地向司马熹献策。
不久,越国来了一位使者,小小的中山国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马熹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赵国使臣,生怕有一点怠慢。一次在宴会上,司马熹问使者:“听说贵国擅长音乐的美女很多,是这样吗?”使者说:“并非如此。”司马熹说:“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见过无数美女,总觉得没人比得上我国那位阴姬了,她的容貌倾国倾城,仪态婀娜多姿,南直是仙女下凡。”使者回去把这一情况禀报给了赵王,赵王听了之后,还未见到本人,就已经动心了。于是,赵王派使者到中山国,请求把阴姬送给赵王。
阴姬是中山国国君最宠爱的妃子,国君视她为掌上明珠,现在赵王要夺人所爱,他哪里肯答应。但又担心如果得罪了赵王,中山国就会遭到赵国的报复,中山国国力微弱,很可能要蒙难。正当中山王束手无策时,司马熹向国君进谏说:“启奏大王,臣有一个办法,既可以回绝赵国,又可避免我国蒙难。”国君一听十分高兴,忙问:“你有什么万全之策?”司马熹说:“您可以立即册封阴姬为王后,这样就能死了赵王的邪念。”
中山国国君立即如法炮制。就这样,中山国保全下来了,阴姬顺利地做了王后。司马熹因力荐阴姬为王后而得到阴姬的尊重,阴姬从此不再憎恨司马熹,心中对他感激涕零,司马熹终于摆脱了困境,所献万全之策真可谓“一石三鸟”。
大道理:当你无故遭受别人的猜忌嫉恨时,仅仅靠辩解是不够的,还应该设法帮助别人,让别人感激你,这样可以彻底转变别人对你的看法。
刘邦伤胸反摸脚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各地纷纷揭竿起义。一次战斗中,项羽对刘邦说:“喧扰争斗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关系。我希望现在能和你决一胜负,不要为了我们,苦了天下的父子百姓。”
刘邦说:“我宁可斗智,不愿斗力。”
于是刘邦就数说项羽的十条大罪。
项羽大怒,此时弓队的伏兵放冷箭袭击刘邦,刘邦躲闪不及,被射中了胸部。危急时刻,刘邦却强忍疼痛,俯身摸着脚说:“敌人射中我的脚趾。”
当时楚兵强大,汉军弱势,如果直接说伤到胸部,恐怕军队士气会受到影响。果然由于刘邦的急中生智,汉军没有被击败,最终取得了胜利。
大道理:足智多谋的人即使在仓猝紧急的情况下遇到危难,他们的智慧也表现得跟平常人不同。
陈胜借鬼兴兵计
公元前209年,政府征派里巷左侧的农民到渔阳戍边,途中九百多人在大泽乡驻扎。陈胜、吴广都在征调队伍中,还被任为屯长。
这时下起了大雨,道路非常不好走,计算时间已经误了报到期限。依据当时的法令,延误时期是要杀头的。陈胜、吴广坐在一起商量:“眼下起义干一番事业是死,逃跑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何不举兵起义呢?陈胜说:“秦朝的暴政持续很久了,天下人非常痛恨。我听说二世是少子,不是真正的继承人,真正的继承人应该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进谏的缘故,被始皇派到外地带兵去了。现在有人听说他并未犯过什么错误,却被二世杀了。老百姓都知道扶苏贤能,但对他的死讯依然不知。项燕是楚国大将,爱护士卒,屡立战功,楚国人都很爱戴他,但他却下落不明。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假借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暴政。”
吴广赞同陈胜的说法,于是便去卜卦,卜卦人知道了他们的意图,说:“你们想做的事都会成功。可是你们还要向鬼问卜呀!”陈胜、吴广听了非常高兴,心里想着如何办好这件事,他们认为:“可以借用鬼神来在众人面前建立威望。”于是,他们就在丝帛上用朱砂写了三个字:“陈胜王”。然后偷偷塞进卖鱼人打捞来的鱼肚中。戍卒把鱼买来煮着吃,发现鱼肚中的帛书,感到非常惊奇。这时,陈胜又悄悄让吴广到驻地附近的祠庙中,夜里点起篝火,学着狐狸的叫声喊道:“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感到更加不安了。
第二天早晨,戍卒都在谈论昨晚发生的事,说话的时候经常看着陈胜。最后,大家一起推选陈胜为王,举行了起义。
大道理:善于发现并运用机遇的人,就会受到命运的垂青,为他成就一番事业。
张良巧计解危难
一天,刘邦在洛阳附近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走近他们的时候,就停止了议论,只见将军们的脸上带有埋怨的神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呢!
刘邦找来了张良,问他出了回事,张良如实汇报说:“将军正在议论造反的事!”
这句话让刘邦吃了一惊,他刚做了汉朝的皇帝,天下初定,现在居然有人出来造反,这不能不让他着急。他赶忙向张良询问底细,张良分析说:“陛下斩蛇起义,全靠这些将士们出生入死才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帝位,将军们最关心的就是授予官位和分封土地。可是,陛下分封的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处分的都是和陛下有怨恨的人。现在,将军们一边盼着陛下尽快对他们进行分封,一边又担心土地有限自己得不到封赏,还有一些人害怕平时得罪过陛下,会遭到陛下的处罚。所以他们聚集在一起密谋发难。要是处理得不合适,就会发生内乱。”
“事到如今,该如何收拾呢?”刘邦忙问。
张良不慌不忙地说:“我有一计,可以对付这个局面。陛下请告诉我,平时您最恨的而且将军们都知道的人是谁?
事已至此,刘邦只得如实相告:“我最恨的人是雍齿。此人作战勇猛,立过许多战功,在将士们中也有威望。可是他依仗着自己的功劳,说话不顾君臣之礼,几次让我在大臣面前难堪。我真想把他给杀了,以解我心头这口恶气。但想到那时正是用人之际,也就忍了。”
张良拍手笑道:“这就好了,陛下马上封雍齿为侯,那些有战功而担心陛下为难他们的人,看到陛下分封了自己最恨的人,就会消除一切顾虑,再也不会造反了?”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摆下酒宴,当着大臣和将军们的面,封雍齿为什方侯,又让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赏的进度。
在这之前还准备滋事的将军们吃过酒宴,高高兴兴地说:“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了,我们就等着陛下的分封奖赏吧!”
张良的这一计策,平息了这场将要发生的叛乱。
大道理:在奖惩方面,领导者应该公私分明。做到了公私分明,下属才会服从领导的安排。
郭舍人计救乳母
汉武帝小的时候,东武侯的母亲曾抚养过他。长大后,汉武帝就称她大乳母。大乳母一月入朝朝见武帝两次。
一次,武帝下令拿一些酒食干粮奉养乳母,并让大臣拿出五百匹帛赏给大乳母;又有一次,武帝又下令给了大乳母想要的一块公田;后来又下诏乳母可以坐车在御道上行走。可以说,武帝对大乳母所说的话都会听从。
于是,大乳母家的子孙下人依仗着这种恩宠,便在长安市中胡作非为起来,在大街上他们敢抢夺人家的衣物,拉住人家的车马。于是,主管这方面的官员就奏请武帝把乳母的家室迁到边疆去,武帝虽然不想惩罚大乳母,但还是批准了。
大乳母向武帝辞行前,便向郭舍人哭诉。郭舍人是武帝宠爱的一个戏子,他说的话经常能把武帝的心打动。听完大乳母的哭诉后,郭舍人便给她出主意说:“你马上入朝见皇上,辞别后就赶快离去,走得快快的,并要屡次回头看皇上。”按照郭舍人的吩咐,乳母向武帝辞行后,很快地离去,并且屡次回头看。郭舍人趁机大骂乳母说:“老太婆,陛下已经长大了,你还不快点走!为什么还不住地回头看?难道陛下还需要吃你的奶生活吗?”武帝听了以后,顿生怜悯之心,他认为乳母太可怜了,终于下令不要迁徙乳母,并把奏请乳母迁徙的人迁谪到边疆上去了。
大道理:大乳母这种恰到好处的动之以情,不失为身处绝对劣势的弱者向统治者谋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昭帝慧眼识骗局
汉昭帝继位时只有8岁,根据武帝遗诏,由大将霍光辅佐幼主,帮忙料理国事。由于国家事务都由霍光决定,因此必然会得罪朝中的一些重臣,如上官杰、桑弘羊等人。
上官杰等人为了除去霍光,争得更多的权力,就伪造了一封燕王的书信,派人送到朝廷。信中给霍光捏造了一系列罪名:私调羽林军,调选自己府第的校尉,独断专行,想政变夺位等。桑弘羊不失时机地加以煽动,要免去霍光的职务,可昭帝却不听从。
第二天早朝,霍光得知了此事,便站在庭外不愿上朝。昭帝见霍光没有来,便问:“大将军在哪里?”
“因燕王告他,不敢上朝。”上官杰乘机说道。
汉昭帝就下令霍光上朝。无奈之下,霍光只得上朝,刚入朝廷,他就卸下帽子顿首谢罪。
“请大将军把帽子戴上,我已知此信有假,大将军是被冤枉的。”昭帝说。
霍光非常吃惊,忙问:“陛下怎么知道的?”
昭帝说:“将军演习羽林军,这是大将军的职责所在。调选校尉这事不到10天,处在远方的燕王如何能知?况且,如果大将军想要发动政变的话,也用不着调动校尉。”
当时,汉昭帝仅14岁,他精辟地分析使朝中大臣大为赞叹,那个上书的人闻讯逃跑了。
大道理:骗局终究是骗局,善于思考的人能够找出其中的破绽,破绽一出,骗局也就被揭开了。
利用小偷灭偷盗
汉宣帝时,京都长安的偷盗现象十分频繁,社会秩序比较混乱,自打赵广汉被杀以后,京兆尹就换了好多人,后来汉宣帝就调政绩突出的颍川太守黄霸为京兆尹。但是黄霸上任不久,就因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被免去京兆尹,仍回颍川任颍川太守。如此一来,京都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长安市偷盗事件频繁发生,各行各业的商人对此十分头痛。
这时皇上颁布了一个诏令:任胶东相张敞做京兆尹。并把他召进了宫。
张敞进宫后,皇上问及张敞有没有办法制止这种偷盗现象,张敞认为能够制止。张敞上任以后,就拜访询问长安城中父老,得知几个小偷首领外出时常有童奴跟从,在家时表现都很温和厚道,左右邻居都认为他们是忠厚长者。张敞把他们召来加以责问,首先把他们以前的罪过赦免了,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情况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