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你属于哪种人 >

第3章

你属于哪种人-第3章

小说: 你属于哪种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毛求疵
当你说老板刻薄时.恰恰证明你自己是刻薄的;当你说公司管理到处都是问题时,恰恰就是你自己也有问题。
人最大的缺点莫过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反而对别人吹毛求疵。
请记住,当你说老板刻薄时,恰恰证明你自己是刻薄的;当你说公司管理到处都是问题时,恰恰就是你自己也有问题:
林肯有一封写给胡克的信,可以引导我们走向这个曾经做过伐木工人的伟大心灵。在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林肯是如何驾驭自己精神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他驾驭别人的事实,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直、慈爱、睿智、老练,具有外交天赋和宽大胸襟的林肯。
11 
胡克曾经粗鲁、不公正地批评自己的总司令——林肯,这使他的上司伯恩赛德感到十分难堪。但林肯却毫不计较,而是充分发挥胡克的优点,为自己所用。林肯提拔胡克,接替了伯恩赛德的职务。换句话说,被冤枉的人提拔了冤枉他的人。事实上,林肯和伯思赛德之间的私人友谊十分深厚。
但是误会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让被提拔的胡克得知真相,所以林肯以一种既不让他出丑也不点燃怒火的方式告诉了他,用理智的方法去化解了和胡克间的矛盾。
以下就是这封信的全文:
少将:
我己任命了你为波托马克军的首领。我这样做当然有自己充分的理由,然而我依然认为你最好知道,我对你依然有很多不太满意的地方。 
我相信你是一位勇敢又有才华的军人,当然,这是我喜欢的。
我也相信你不会把你的职业与政治倾向相混淆,这一点你是正确的。
你有充分的自信心。如果这不是必不可少的优点,至少是有价值的优点。 
你雄心勃勃,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它利大于弊。但是,我认为你在接受伯恩赛德将军统帅时,这种雄心曾经受到过挑战。在这一点上,你犯了一个大错误,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那位战功卓著和值得尊敬的长官。
最近,我曾听你说过,无论是军队还是政府都需要一位最高统帅,我也相信你的观点。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但不仅仅因为如此,我给你下达了任命。只有那些赢得成功的将军才可以成为统帅。
我现在要求你的是取得军事上的成功,而我自己也冒着独断专行的危险。 
政府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支持你,不会比以往的多.也不会比以往的少,而且对所有的司令官一视同仁。批评自己长官甚至使他丧失自信心,我担心这些由你带入军队的思想会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你控制它。无论是你.还是拿破仑(如果他还活着),都无法从一个弥漫着这种情绪的军队里有所收获。
现在,请克服这种轻率,保持旺盛的精力,勇往直前,争取伟大的胜利。 
此致 
12 
敬礼 
林肯 
1863年1月26日
于华盛顿 
信中有一点值得深思。它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从一片有毒的土壤里会滋生出娄似龙葵的致命物质——我指的是对那些地位比我们高的人嘲笑、吹毛求疵、抱怨和批削的习惯。
尽管胡克有种种缺点,但他依然得到了提拔,而你的老板可能没有林肯那样宽容大度的胸襟。但即使是林肯也无法永远保护胡克。如果胡克战败了,林肯不得不再起用其他人——一个更沉着冷静,一个不妄加评论,不吹毛求疵的人取而代之。
不要吹毛求疵,这不仅是一个做人的原则,也是一种建立在自然法则基础上的商业法则。奖赏只会给那些有用的人。如果希望能对老板、对公司有真正的帮助,就应该保持宽容心,以一种温和的态度来告诉自己的老板,他的管理存在一些弊端,而没有必要激起他的不满,更没有必要与之上升到对立的地步。 
有一类人专门喜欢挑老板和同事的缺点和错误.他们自己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却要求其他人尽善尽美。他们有一种用他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聪明的心理,总是希望从挑剔错误中得到满足。
如果你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评论别人和是非上,你自己可用的时间又能剩多少呢?你还有时间去成功吗?提高自己并不需要贬抑别人;获取他人对你的信任,也并不需要中伤其他人。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除此之外,也有长处和优点。正确的心态应该是看到他人优秀的本质。如同一位伟大的企业家所言:“看人应该看到他的优点,必须尽量发掘他人的优点。当然,发现了缺点之后,也应该马上纠正,以七分心血去发掘优点,用三分心思去挑剔缺点。” 
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等种种商场冷酷无情的行为使我们睿智的目光被蒙蔽,以至于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看不到他们的长处。 
如果挑剔能使一部被撞坏的汽车恢复完好如新的话,那将是多么的美好啊!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过分挑剔,什么也不能挽同。如果我们能改变态度,少些指责,多些赞美,对自已对别人都是有好处的。
13 
眼高手低
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有人说:“无知与跟高手低是青年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也是导致频繁失败的原因。”许多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怍,都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沦,然而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公司经营需要有战略思考和整体规划,但更需要的是将种种构想付诸实施的执行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未来发展的前途怎么样,这种执行能力都是首先必须具备的。只有那些对寻常工作能够忠实地加以执行的人,未来才有可能走上重要的职位。
今天的年轻人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并且对自己说:英雄须有用武之地。然而当他们对工作感到厌倦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职业,根本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境时,通常会说:“这种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开始厌倦生活。
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总能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中找到个人成长的支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与伟大。 
那些在公习里身居高位,肩负要职的人,他们忠实地履行日常工作职责。年轻人应该像哥伦布一样,努力去发现自己的新大陆,沉湎于过去或者深陷于对末来的空想是没有前途的。你正在从事的职业和手边的工作,是你成功之花的土壤,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正确、更专注,才有可能将寻常变成非凡。 
在这个农民出生的人都可以跻身于国会议员的年代和国家,没有什么职业上的歧视和限制可以阻止有志之士追求成功。因此,无论薪水多么微薄,无论工作是多么普通平凡,都不要轻视和鄙弃它。
我在街上遇到过一位年轻人,他蹲在一个捞鱼的摊子前,用网捞鱼。可是鱼网太薄了,一碰水就破,破了三只鱼网,却一条鱼也没有捞到。摊主是一位老人,对年轻人说:“你总是想捞那些又大又漂亮的鱼,鱼网自然无法承受,你当然捞不到啦!” 
年轻人心目中要有远大的理想,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必须脚踏实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纸上谈兵的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为什么华盛顿、林肯这样的伟人永远只是少数,因为世界上有着成千上万个和他们一样富有理想的人,却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中把机会扼杀了。 
成功的定律是:心态+目标+方法+行动=成功。心态是改变命运决定成败的先决条件,目标是方向,方法是工具,然而,只有脚踏实地采取行动,其他三者才会变得有意义。 
许多年轻人也曾有过伟大的理想,但是却总是摇摆不定。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尽管行动并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结果。
不要让眼高手低束住了你的手脚,在工作中每一件事,不论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对于那些小事更应该如此。
斤斤计较
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它不但对老板和公司造成损失,也会扼杀你的创造力和责任心。
怎么看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之间的关系呢?许多员工将这一界线划分得清清楚楚,工作中表现出例行公事的态度,一份报酬一份付出,已经很难看到那种为公司付出智慧和体力的忘我精神了。 
越来越多的员工认为自己“出售”给公司智力和体力,公司发给自己薪水,解决面包问题。在一个崇尚等价交换的商业社会中,这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天经地义,但是这又是一种极为短视的想法。因为,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更为重要。 
许多人被短期的利益蒙蔽了双眼,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等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奋起直追时,已经浪费和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无法赶上了。 
在此,我想给年轻人提个建议:“在你们开始工作时,不要太多地考虑薪水问题!要注重工作本身给你带来的价值——发展你们的技能,完善你们的人格品质……” 
我经常看到,许多看起来老实巴交,缺乏灵气的人在公司里步步高升,这是
15 
为什么呢?
我有机会拜访了一位成就斐然的年轻人,他是一家大酒店的老板。一开始我丝毫没有看出他有什么特殊才能,直到他讲述了自己被提拔的传奇经历之后我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几年前,我还是一家路边简陋旅店的临时员工,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的前途可言。”他回忆道:“一个寒冷的冬天,已经很晚了,我正准备关门。进来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他们正为找不到住处发愁。不巧的是,我们店里也客满了。看到他们又困又乏的样子,我很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外。于是就将自己的铺位让给他们,自己在大厅睡地铺。第二天一早,他们坚持按价支付给我个人房费,我拒绝了。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嘛!”
“那对夫妇临走对我说:‘你有足够的能力当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年轻人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开始我觉得这不过是一句客气话.然而没想到一年后,我收到了一封纽约来信,正是出自那对夫妇之手,还有一张前往纽约的机票。他们在信中告诉我,他们专门为我建了一座大酒店,邀请我经营管理。” 
年轻人没有计较一夜的房费,而正是这一举手之劳,他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 
斤斤计较一开始只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小利益,但久而久之.当它变成一种习惯时,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它不仅对老板和公司造成损失,也会扼杀你的创造力和责任心。 
《圣经》上说:“助人就是助己。”不要计较得太多,多做一点对你并没有害处,也许会花掉你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使你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上司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需要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今天种下助人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甜美的果实,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已。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基本社会规律。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不要气馁,一如既往地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任何一位普通人都会想:“公司和老板为我做了些什么?”而那些富有远见的人则会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可以了。但是,我却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更多,才能获得更多。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在工作中投入了很多,却没有马上得到回报,而心有不甘。你会想既然不能升职,还不如忙里偷闲,反正也不会被开除、扣工资。这样一来,以后你就可能会拖延怠工,以免提前完成工作,会揽上其他的事务。久而久之,你的进取心将被磨灭。另外,如果你计较自已的付出没有在短期内得到回报,继而会产生抵触情绪,还会影响你在公司里的人际交往。 
一开始也许你从事的是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非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难道你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