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后妃列传 >

第98章

中国后妃列传-第98章

小说: 中国后妃列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更改国号;时时祭扫。
周世宗柴荣还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英武雄主。自从继承皇位以来;他就定下了一统中原;恢复大唐版图的雄心壮志。
柴荣生活俭朴;愿为天下表率;而且虚心纳谏勇于自责;曾经下诏说大臣们不批评自己;正是因为自己为人还不够坦诚;使大臣们不敢直指自己的错误;不敢畅所欲言。当大臣们先后进言献策;他也确实说到做到;不但没有因大臣们对自己的指摘施行报复;还最终根据大臣们适当的主张建立国家大策。
对于生在乱世中的平民百姓;柴荣存有怜悯之心。他整顿经济;兴修水利;治理大运河、黄河、汴河;鼓励农桑。乱世中崇佛侫道现象非常严重;柴荣在即位的第二年便下令毁铜佛铸钱币以促进商业发展。并深有体会地说:〃佛云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佛祖在世时;为了有利于人;甚至不惜割截自己的身体;何况身后的区区铜像?〃他偶尔见到唐代《均田图》;立即大为叹服;随即下令各地也按此法;让百姓照实有土地交纳租税;避免地方官吏豪强将自己的赋税转嫁给底层百姓。又下令退休的官员贵族也要和小民百姓一样照章纳税;连孔子的后人也不例外。他还将战乱中无主的土地集中起来;给流民们耕种;使他们成为安居乐业的百姓。
与此同时;柴荣精兵简政;认为农民养活军队官员不易;因此军队一定要选用精良善战之士;绝不能让老百姓的血汗钱白白浪费。他又整顿吏治;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加以重处。以各种名目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的官吏一经发现就处以死刑;虐待民夫、滥杀降人者也从不轻饶。没有真才实干靠欺诈手段当官的都被贬放罢官。柴荣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他对混乱残忍的刑律的修订。他禁止官员随意处死犯人;废除凌迟腰斩等等酷虐之刑;并下令善待关押在监的犯人;给予他们足够的食物和卫生条件;有病就妥为治疗;允许家人探视;不允许官吏虐待敲诈犯人家属;更不允许牢中有犯人无故丧命的事情发生。与此同时他派人修订刑律;并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了《大周刑统》;成为北宋《大宋刑统》的先声。
柴荣善待臣属。做为一个武将出身的帝王;他在称帝之初不免有些统帅之风;时常控制不住情绪处治臣子;事后又追悔不已。符宣懿皇后深知他的性情;时常在他情绪不佳时善加劝导;柴荣也知道自己的过失痛加悔改;因此从称帝的第二年之后;情形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又重整礼乐;广邀文人儒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文治并不是柴荣帝王之才的全部。做为一个乱世之主;柴荣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勇猛善战。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后蜀西四州(秦州成州阶州凤州)收回。又经历三次亲征;将南唐江北十四州六十四县收入囊中;迫使南唐中主李璟成为后周属国。
南征也不是柴荣最伟大的战功。他最了不起的事迹是北伐。当年后晋石敬塘为当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此事一直是中原人的心头大痛。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柴荣领兵亲征;只用四十天时间;就从契丹人手里夺回了三州十七县。若不是他在军中忽染疾病被迫中止北伐;或许燕云南归的梦想就不至于直拖到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之后了。
柴荣登基之时年仅三十三岁;当时的他满怀雄心壮志;曾经许下三十年帝王鸿图:〃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然而不幸的是天不假年;就在北伐契丹获得大胜之际;他得了急病。虽然北伐中止;但他的病情已经由于军中医药不及时而被延误;返回汴梁后;又恰逢他心爱的小女儿夭折;深受打击的柴荣病情更重了。
显德六年(公元959)六月;自知不起的柴荣册立自己的第三子(符宣懿皇后之子)柴宗训为梁王;定为皇储;又将柴宗训的姨母册立为小符皇后;定为未来太后。
十天后;周世宗柴荣溘然长逝;享年三十九岁。
《旧五代史》评价柴荣的一生说:〃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而怀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远近号慕。……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新五代史》则称〃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
壮志未酬身先死;是为柴荣一生的写照。虽然他没能完成自己的人生大志;他的英武不凡已经足以令世人为之侧目。短短几年间;后周国力大振;回鹘、鞑靼、女真、高丽……这些久未露面的使节都纷纷出现在汴梁城里。五代十国的其它国家也因此对后周望而生畏。所有这一切;都为后来赵匡胤建立北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早逝;不但使柴荣的壮志大业未酬;也使他的子孙遭遇不测。因为在他去世不久;柴宗训的皇位就被父亲生前最信任的大将赵匡胤给夺去了。
十、赵匡胤的青云路
(自从跟了柴荣这两个上司;赵匡胤就以神速晋升;短短数年间便从中层军官进入权力中心。对于皇帝的宝座;赵匡胤恐怕也早已想过不止一回了吧。但他如何能够最终成功的呢?)
骁勇善战得到柴荣的赏识信任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点;但也不是唯一的一点。真要考查起来;为夺位而做的有意或无意的准备工作;早在显德初年;赵匡胤以奉命整顿后周军队时;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赵匡胤在高平之战立下救驾之功。虽然返回后他只得了个中级官职〃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却深得柴荣和郭威驸马张永德的信任。
当时后周禁军分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司的主官分别是驸马张永德和郭威外甥李重进;照说是一家人;可惜两人关系却很恶劣;想来两位统帅各搞亲信;两支军队也免不了互相争斗;于是赵匡胤就拣了个漏。经柴荣同意;张永德将扩充自己所率殿前司的大事交给了赵匡胤来处理;负责从各军种各藩镇的兵士(包括当时已有的禁兵士卒)中;选拔真正的骁勇之士组建新的禁军。这桩差事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影响深远;赵匡胤也充分地抓住了这次机遇。这位曾经在江湖上飘荡而深谙交友之道的皇帝新贵;恰到好处地在禁军中结交了许多有前途有本事的异姓好友、拜把兄弟。最著名的当然是〃义社十兄弟〃;除了赵匡胤本人之外;还有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延让、韩重赟。除此之外;赵匡胤还借机会将自己原本的人马如罗彦环、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也安进军中担任了职务。——名义上;这支军队的顶头上司是张永德;要效忠的是皇帝柴荣;但在实际上;他们在中下级将士中的影响力都逐渐被赵匡胤所代替了。此之所谓〃县官不如现管〃。
赵匡胤玩的当然不仅是手段;他很清楚;没有真本事再有人缘也升不了官;更收伏不了身边的人。这个难不倒他。本就富于胆略的赵匡胤此后浴血奋战;功劳越来越大;官也就顺风顺水地升得越高。迅速成为皇帝的亲信。
除了结交将领士卒、联姻世家大族;赵匡胤还极尽可能地在身边搜罗了一批智囊: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楚昭辅。没几年的工夫;这个当初的流浪汉就已经把自己安排得极具规模了。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大军走到半路时忽然得到一块长约二三尺的木牌;上写〃点检做〃字样;令人莫测高深。看到这块牌子后;柴荣便起了疑心;认为上天示警;自己的妹夫、郭威第四女永寿公主的丈夫、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有图谋不轨之意。两个月后他病情危重时;这块木牌仍然是他的一块心病。于是;临终前五天对朝中人事做大量调整的时候;他做了这样的决定:将妹夫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的军职换成〃同平章事〃的文职;改由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后周军队。假如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也许柴荣会干脆把这个职位都取消;但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柴荣这个决定仍然可以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赵匡胤是个外姓人;何况后周军队还有一半在皇族李重进的控制中。再说;柴进还定下了让自己真正最信任的旧属王著任宰相的计划。
王著很有个性;在柴荣面前也散漫自由;但柴荣偏偏就认为他有才可信;如果不是因为实在好酒;当宰相的早就不是范质而是他了。如今柴荣人之将死;怎样保障儿子身边都是忠臣才是第一要务;王著不但忠心;而且交游广阔人脉极广;颇有能量;区区喝酒小事也就无所谓了;因此他直到临终;都在叮嘱范质和赵匡胤:〃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讳;当命为相。〃
柴荣之所以没有早几天直接发下王著的任命书;大约是因为他自己也并不认为自己真会这样年青就死掉。然而竟真的死了;这是柴荣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他另一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刚一咽气;范质和赵匡胤就扣下了他任命王著为相的遗嘱。
范质做为现任宰相;眼见得皇帝死了;自己以首辅身份指手划脚说啥算啥;当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让王著来分好处。赵匡胤愿意帮他隐瞒此事;那真是大合了范宰相的心意;也就毫不犹豫地将赵匡胤引为生平第一知己;无论朝臣怎样向他进言;要他提防赵匡胤;他都嗤之以鼻。不但不提防;还对赵兄弟有求必应。在小皇帝登基后事实上掌握了后周权柄的范质;就这样堕入赵匡胤殻中。周世宗去世仅一个月;范质便应赵匡胤之请;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调动。将一向与他赵兄弟所掌殿前司为难的后周另一支重军〃侍卫司〃的皇族统帅李重进、重要将领袁彦统统以升官的名义调离京城及侍卫司;转而将赵匡胤的死党高怀德、张铎(张令铎)都安了进去。——如此一来;原本能够轻松制约赵匡胤嫡系部队殿前司的侍卫司中;除了一个孤掌难鸣的副帅韩通(他也升了个无关要紧的官职)之外;也全换成了赵匡胤的人马。赵匡胤的老友死党们也一律升官;但是所升之官却有微妙的区别:异姓兄弟石守信、亲信慕容延钊等人提升的是军职;老友兼老上司张永德升的却只是个〃开国公〃的虚爵(谁让他是后周皇族)。
在一片大家都升官发财的恭喜声中;赵匡胤不动声色地完成了自己谋夺帝位的关键棋局。
他将要奔向自己那条青云路的最高终点。
十一、兵变
(一场被动的兵变造就了后周王朝。如今又一场兵变却终结了它。只是;这一场新的兵变出于主动。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兵变对于乱世中的人而言已经司空见惯;只是陈桥兵变和随之而来的新王朝;却给后人留下更多的记忆。)
而赵氏家族两个女人在兵变前夕的言谈举止;恐怕比赵氏兄弟策划兵变的能耐更绝更妙。
紧接着;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十二月;赵匡胤派亲信韩令坤、张令铎等人率军去河北一带巡边;并于河北成德一带屯驻;在事实上将这一带置于控制之下。
然后;压轴戏出场了。
显德七年(公元960)正月初一;正当汴梁城里的皇帝太后官员百姓们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时候;十万火急的军报却从河北镇、定二州分头传来;令众人一时间手足无措:契丹人为报去年周世宗北伐之仇;趁此节日人心松懈的机会;勾结北汉;率军大举入侵!
两州同时报警;说的又是同样的内容;那是绝对错不了了。何况军情急如火;哪还有时间去搞什么调查研究;赶紧派兵是正经。不用说;无论军职高低还是历年战绩;赵匡胤是担当此重任的最佳人选。令宰相范质欣慰的是;赵兄弟毫无推脱之意;〃危难之处显身手〃;毅然决定立即整兵亲征;为失去世宗的后周王朝打赢第一场大战。
正月初二;慕容延钊率前锋先行出发。
正月初三;寒风凛凛;旌旗猎猎;在小皇帝、符太后、范宰相的极目远望中;满脸肃穆之色的赵匡胤率主力大军出征了。
初三下午;主力军队到达距汴梁城仅四十里的陈桥驿。
接下来就是环环紧扣的精彩表演了。
这时接到消息:慕容延钊的前锋大军已经准时进入河北境内。赵氏兄弟当然心领神会;知道亲信们先后所领的军队都已经会合了。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军中星相家适时粉墨登场。这位叫苗训的老兄宣称这天将要西沉的太阳之旁竟出现了另一轮太阳;两日互相争斗;黑光激荡。啥?那会儿大家赶着埋锅造饭没看见?不要紧;俺苗训当时也以为眼睛花了;特地喊了个叫楚昭辅的门吏来验证过;所以此事如假包换。
这消息很快就在整支大军中迅速传了开来。本来就对奔赴前线心里没底的将士们不禁越发人心惶惶;在某些人士适当的引导提点下;大家的议论很快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