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后妃列传 >

第101章

中国后妃列传-第101章

小说: 中国后妃列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南诏的分界。
开宝元年冬;柱斧再一次亮相。这回倒霉的是一个叫雷德骧的官员;也是因为言辞间对宋太祖的宠臣赵普不恭;也被这位皇帝用柱斧很熟练地敲了两枚门牙下来。
但是赵普自己也没能逃过柱斧之灾。赵普虽然为相;读的书却并不多。宋太祖曾经让他负责改年号;结果赵普选来选去;竟选了个前蜀王宗衍亡国前用的〃乾德〃。翰林学士卢多逊与赵普一向格格不入;只要逮着机会就要在宋太祖面前揭他的短;这次当然也不肯放过;向宋太祖告状。宋太祖听了果然大怒;用柱斧斫赵普的脖子;又用墨涂赵普的脸。弄得赵普颜面扫地。只不过那位告状告得很爽的卢多逊日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从所有这些关于〃柱斧〃的记载来看;赵匡胤手里的柱斧应为文具无疑。因为它即使用在武将出身力大如牛的赵匡胤手里;对他人所造成的损伤也不过就是砸坏门牙。若真是斧头砸过去;只怕飞落地的就不止是门牙了。何况老赵虽然出身武人有些武艺;却不是程咬金;世上从来只听说过〃太祖长拳〃;从没听说过有〃太祖斧〃的。赵匡胤既与斧头从没什么渊源;如今又已经贵为皇帝;好好儿地寝宫里怎么会有那么就手的斧头?——由此可见;赵光义是不可能用世人想象中的斧来做弑君之器的。
赵匡胤死前发生过什么事呢?据《涑水纪闻》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身体不适;于九日派内侍王继恩打醮祈福。傍晚;召皇弟赵光义入宫唔谈;直到夜深才散;赵光义返回自己的王府休息。就在赵光义离开不久;即十日凌晨时分;宋太祖便驾崩了。由此可见;赵光义当夜并不曾留宿禁中。然而;他即使与宋太祖之死无关;在继位一事上他也确有反常。《涑水纪闻》对此也有精彩的记录。
《涑水纪闻》接着又说;宋太祖驾崩;皇后没有立即宣布皇帝的死讯;而是让王继恩先将皇子赵德芳召来。这一般也是政权交替时常见的事情;让继位人先行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另有打算;他〃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没有去召赵德芳;而是赶去见晋王赵光义;要晋王立即入宫即位然后发丧。据说赵光义闻讯大惊失色;犹豫不敢前往;借口说要和家里人商量;进了内室就一直不肯再出来。王继恩等不得急道:〃再耽误;皇位就要归别人了!〃赵光义不得己;只得带上自己的家将程德元等人一起进宫。为防意外;程德元甚至还陪着赵光义一起进了太祖的寝殿。太祖皇后见王继恩进来;立刻问道:〃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答道:〃是晋王到了。〃皇后愕然地看着赵光义走上前来;她虽然年青;却也明白大势已去;先机已经被小叔子所占;遂立即做出反应;改口称赵光义为〃官家〃(唐宋时宫中对皇帝的称谓):〃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给官家了。〃赵光义见嫂子如此说;也就将〃官家〃的身份居之若素了;当然也不免掉几滴应景的眼泪再发个洪天大愿:〃一定共保富贵;你不必担忧。〃
迫不得已接受赵光义继位事实的太祖皇后已经不是那位王饶之女王皇后了。早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十二月的时候;王皇后就已经不幸病故;享年仅二十一岁;她亲生的三个儿女也都先后夭折。宋太祖伤心少妻早逝;迁怒于翰林医官王守愚;以〃进药不精审〃的罪名将其流放海岛。王皇后被追谥为〃孝明皇后〃;葬于婆母杜太后安陵北面。同年;宋太祖还追谥结发妻子贺氏为〃孝惠皇后〃并将其迁葬安陵西北。
王孝明死后;皇后之位一空就是五年;直到开宝元年(公元968)二月;新皇后人选才被确定。她是河南洛阳人;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宋偓;母亲是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宁公主。宋氏入宫为后时年仅十七岁;比丈夫小足足二十五岁。这位小皇后性情柔顺;每天都要穿着礼服去迎接宋太祖退朝;还亲自为宋太祖制作肴馔;虽然一直没有生育儿女;仍然很得太祖欢心。
只是宋皇后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年仅二十五岁就会成了寡妇;而且丈夫还死得如此仓猝。靠山倒了;皇位被赵光义得了;宋皇后与宋太祖的儿女们只能听天由命了。
入宫的第二天;赵光义正式即皇帝位;时年三十八岁。史称宋太宗。
赵光义不但和哥哥一样做成了皇帝;他的婚姻状况也与哥哥相差无几。他的第二任妻子小符氏也没能活着见到丈夫登基。早在宋太祖开宝八年;年仅三十四岁的她就去世了。赵匡胤便为赵光义聘开国元勋上党李处耘之女为继室;称帝后的赵光义便将李氏先册为德妃;又册立为皇后。李氏也是赵光义的最后一位嫡妻;在赵光义死后当上了皇太后。而没能赶上皇后宝座的小符氏;则被赵光义追封为皇后。符氏三姐妹虽然都算是皇后命;但是个中滋味着实令人感叹。
相比中规中矩的婚姻;赵光义的帝王生涯就要精彩得多了。从他在〃烛影斧声〃的那一天登临帝位起;令人疑心重重的事情;就一直没有断过。
十五、如此金匮如此盟
(天下第一疑问:究竟谁是皇位继承人?
无论如何;能把脑筋动到已经去世多年的太后头上;实在不能不令人佩服。)
赵光义一登基;立即大洒官帽;还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开封尹兼中书令(这是赵光义自己刚刚干过的职位);又封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为武功郡王、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尹兼同平章事。
十二月;赵光义又发布旨意;宣布皇弟赵廷美、皇侄德昭德芳;都改称〃皇子〃;宋太祖的三个女儿郑国、晋国、虢国公主均称〃皇女〃。宣布赵廷美的越德昭都〃位在宰相上〃。
然而就在颁布这些看起来标新立异皆大欢喜的举措同时;赵光义还宣布了一件令人感到非常突兀的事情:按照一般的惯例;新帝即位往往要等到第二年才行改元;何况开宝九年已经是年终岁尾。然而赵光义却连这仅剩的一两个月都等不及;就匆匆地在当年腊月把年号给改成了〃太平兴国〃。也就是说;事实上太平兴国元年的历史仅有一个月而已。
然而年号虽然改了;皇帝虽然定了;却依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对于宋太宗继位的资格;人们依然大有意见。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被宋太宗大加提携厚遇的皇弟皇侄们相继不明不白地离开了人世。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宋太祖之子赵德昭随叔皇征幽州。某夜军中夜惊;众人找不到宋太宗的踪影;竟有人打算拥立德昭即皇帝位的。赵光义听说后当然大为不悦;回京后找借口不肯奖赏随军将士战士。赵德昭便代将士们向宋太宗提出请求。谁知这位叔父却大怒:〃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他们也不迟!〃赵德昭退出宫后就立即拔剑自刎了。时年不过二十二岁;留下五个年幼的儿子。
据《宋史》称;赵德昭死讯传来;宋太宗又惊又悔;赶到德昭府中抱尸大哭:〃痴儿何至于此!〃为他大办丧事;追封魏王、中书令。
赵德昭去世两年后;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死了。不过据称他是病死的;死时二十三岁;有子三人。太宗再次亲临痛哭;追封岐王兼中书令。
接下来轮到赵光义的兄弟赵廷美了。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1)三月;柴禹锡、赵镕等人向太宗告赵廷美的状。宋太宗收到这桩汇报;立即召了一位重量级人物前来商量。
这位重量级人物就是宋王朝的开国功勋之一赵普。赵普与赵匡胤兄弟交情很好;在陈桥兵变时立下了大功;后来做了宋太祖的宰相;宋太祖仍然称赵普之妻为〃嫂〃。然而人总是会变的;没几年工夫;宋太祖便对赵普开始不满;并且起了疑心;终于在开宝六年将其免相;遂出京城去做河阳三城节度。宋太宗即位后;赵普又被召回京城;任太子太保。只是这一次赵普运气不佳;他的老对头卢多逊仍然不放过他;他虽然回了京城仍是郁郁不得志。这回遇上宋太宗召见;赵普立即抓紧机会大力表现。据说他就是在这次召见之后向太宗上书讲述〃金匮之盟〃故事的。《宋史》又说;宋太宗依赵普之言到后宫找寻;果然拿到了那只金匣。〃金匮之盟〃也从此公诸于众;为所有对宋太宗继承权有看法的世人解惑:昭宪杜太后早在大宋开国之初就已经做出决定;为使大宋王朝不至于重蹈后周覆辙;皇位应传年长者;即兄终弟及;嗣后再传回给赵德昭。
在宋太宗称帝六年之后;他的皇位继承权终于得到了一个看起来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释。宋太宗感动之下立即将赵普拜为司徒兼侍中;又封梁国公。沉寂十年后;赵普重归相位。
这时发生了一件令人回味的事情:若是照金匮之盟所说;则赵廷美完全可以继续理直气壮地〃居宰相上〃;可他却立即上表;主动要求逊居赵普之下。赵光义也毫不客气地准了。大约也就在此时;赵光义又向赵普询问该如何对待赵廷美?是否照金匮之盟所云立之为储?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呼之欲出;赵普也毫不含糊地直说:〃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容邪?〃一语定乾坤。
接下来就是赵普的拿手好戏了。他很快就以神探手段打探到了赵廷美(太宗心腹之患)和卢多逊(这是赵普自己的死对头)图谋不轨的〃消息〃。
于是卢多逊便被打入了大牢。
于是卢多逊便交代了〃犯罪事实〃;供出了大批〃同党〃。
于是卢多逊一家子被流放崖州。〃同党〃们也纷纷人头落地。
至于赵廷美;他先是和家人一起被幽禁在家里悔过。没多久;赵普觉得留在京里还是不稳当;便让开封府尹李符上表;宣称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于是又一道诏书发下;将赵廷美降为〃涪陵县公〃;安置房州。同时任命崇仪使阎彦进为房州知州;监察御史袁廓为房州通判;各赏白金三百两去上任。这诏命立即被雷厉风行地照办了。
在两个收了皇帝贿赂的正副州官监管下;赵廷美一家到房州以后的处境可想而知。雍熙元年(984);三十八岁的赵廷美〃忧悸成疾〃;逝于房州;有子十人。
赵廷美死讯传来;宋太宗表现得就象德昭德芳死时一样的哀伤;不但隆重治丧;而且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将他追封为〃涪王〃。
丧事办完;宋太宗拣了个好日子向宰相们痛说家史:〃赵廷美根本就不是杜太后她老人家生的儿子。想当年杜太后生了我;就请了个耿氏做奶妈。谁知这女人竟趁机做了第三者;和我老爸生下了赵廷美。这耿氏后来还改嫁给了另一个姓赵的;又生了个儿子叫廷俊……廷美这家伙;我什么时候都对得起他呀……〃
好话不多说;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了道理——赵廷美压根就不是嫡子;金匮之盟没他的份儿;所以皇帝犯不着弄死他;也从来没想弄死他;他是自己死的。宰相之一的李昉觉得皇帝越说越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为免皇帝说多错多;他赶紧表态兼提醒:〃赵廷美那家伙悖逆;天下共闻;而宫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
传位之争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从此以后北宋王朝的皇位;都由宋太宗的子孙们代代相传。
官方史料当然都是为获胜的宋太宗说好话。经过层层锻造的史书甚至还说;赵匡胤其实也早想将皇位传给弟弟;还曾经当着大臣的面夸奖弟弟比自己更有福份。这事光从表面来看倒也深显悌孝家风;何况宋太祖活着时;一直没有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确定太子亲王身份;皇族中权位最高的就是晋王赵光义了。
不过宋太祖之所以延迟立储;也许是因为他想将皇位传给自己偏爱的儿子;而不是传嫡传长——他死时;宋皇后原本派王继恩去召的;正是宋太祖的小儿子德芳;而不是嫡长子德昭。开宝九年;年方弱冠的赵德芳终于出阁参政了;或者宋太祖原本打算的;正是等他参政施展才华之后;再正式立他为储——而就在这时候;宋太祖死了……
更令人犯疑的是:杜太后真的留下了〃金匮之盟〃吗?且不说其它复杂的政局人事;光从情理上就很难站得住脚。
杜太后对赵光义应该还是有些偏爱的。读书不惹事的儿子当然比自幼舞刀弄棍外出流浪的儿子令人省心。但是那个不重蹈后周覆辙所以要兄终弟及的遗嘱前提就很难成立。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只有五岁;确实是个幼儿。然而赵匡胤本人却正当三十五岁盛年;杜太后一个做娘的人;自己都活到了六十岁;怎么会一口咬定亲生儿子会在皇子未成年时就死掉呢!
更离奇的是;那时杜太后已是临终;换了任何一个做娘的人到了那个节骨眼上;想见亲儿子的心都会异常的急切;更别说还牵连到了心爱儿子的政治前途;那更是要当面交代的。以她的老练精明;口授遗诏之时她怎么也应该把赵匡义找来旁听;怎么赵匡义赵廷美统统不见;反倒是一个外人赵普在场?
不难看出;所谓〃金匮之盟〃;其实就是赵普为获取宋太宗重用;迎合他的心理编造出来的谎言。
回过头来看;我们或者能理出这样一条脉若隐若现的脉络:在宋太祖猝死一事上;赵光义也许没有什么责任;但是在抢占皇位方面他却大有问题。宋皇后做为每天都迎送太祖上下朝且本人出身皇族的正宫嫡后;肯定是深知太祖心思及宫廷内幕的;她派王继恩去找的赵德芳才多半是太祖心许的皇位继承人。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