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挣脱生活的框框 >

第4章

挣脱生活的框框-第4章

小说: 挣脱生活的框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经验?才怪!她可是家里的千金大小姐,连洗自己的衣服或煮东西来吃都不会,仅想秉持一份“试试无妨”的精神——谁说脏活只能由男人来干?    
    她相信人绝对有改善生活环境的能力,没有人注定该过“辛苦的生活”!    
    周复一周。室内的灯开始逐一亮起,马桶开始能冲水,莲蓬头可以用了,厕所有了光明,热水器的漏水问题后来终于在一次“大爆炸事件”之后找工人换新,所幸无人伤亡。    
    面对焕然一新的旧公寓,她体会到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远在想像之上。有时候抛开一些小成见,做些不同的尝试与调整,结果可能会比想像中的还好。    
    另一位朋友赴美留学,带着孩子住进学校准备的夫妻公寓。    
    近2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一头是卧房兼客厅,另一头是厨房和浴室。两个大人外加一个3岁大的女儿,除了从台湾带去的一些小厨具和公寓里简单的基本家具外, 几乎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    
    “这种地方住得下去吗?”是妻子的第一句话。夫妻两人对望一眼,接下来的日子可难过了。    
    想添购家具怕钱不够,而且花钱买家具几年后念完书又不好善后。夫妻两人开始到处要纸箱、捡破烂,几天后,同心协力完成生平第一个自制的书柜和鞋柜。    
    买来的二手车既小又破旧,冷气早就不工作了,开车非得开窗不可,至少吹进来的风不那么闷热。车顶布的两角垂了下来,开车时会有莫名其妙的细屑剥落,眼睛都睁不开。    
    “我跟你保证我不可能适应这台车。”妻子抱着女儿坐在后座,满头满脸的灰屑对先生说,“我们最好考虑换台车。”    
    好心的当地朋友送他们一台早就闲置的老电视机,屏幕小到只有10英寸,几十年没看过这么小的屏幕,里面的人小到快看不清五官。    
    “不可能。”妻子大大地摇头说,“绝对不可能习惯。”    
    头一个学期过去,同学到他们家来玩儿,看到他们家里所有的日用品都啧啧称奇,没见过哪个家庭里有这么多自制的玩意儿,整个家活像环保(说明白点是废物利用)展示场:“你们怎么那么惨哪?我看整个校园找不出第二家和你们一样的了。”    
    “惨吗?”回答的竟是妻子,“不会呀,习惯了耶……该有的都有了,我倒认为我们很有创意哦!”    
    我们很容易对不习惯的事感到排斥——尤其是适应改变,必须调整对自己期望或是对事情看法的时候。    
    然而人生的“无常”往往比我们所能想像的还多,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守着成见或既定的生活模式,对于自己不熟悉或毫不关心的事物,不能永远抱持着总会有别人去处理的侥幸。    
    随时抱着“试试无妨”的精神,没有人规定男人一定得如何,或是女人一定得如何; 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指出什么样的生活模式才合乎正常; 更没有任何智者定下所谓的成功准则和步骤——所有的这一切都有待开发,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与众不同的生活步调与模式。    
    你能适应的东西还很多,你能突破的成见还很多,你能看到的天空还可以更宽广,只要你试着走出自己画好的“不可能”、“做不来”框框,就会发现一切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第一部分自乱阵脚——再糟,也不过从头开始

    发生意外时,    
    我们倾向怀疑自身的能力:    
    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是不是太笨?    
    什么事都做不好?    
    停——    
    这才是我们应该勉励自己的话:    
    无论如何,至少我知道如何重新开始。    
    你是否曾很热心地投入某件事,用尽一切心思和加倍的努力,期待获得最好的成绩,却因为一连串莫名其妙的意外挫折,将原本的热劲浇熄,还让你的心情沉到谷底?    
    在心理咨询实习战战兢兢地维持数月后,我们所住的小镇忽然下了场大雪,当天约好要见面的人一个也没出现。我大可用天气因素来说服自己,但我没有,我花了很多时间拿过去所有在工作上的不顺利来打击自己——看起来和我约好的人很喜欢放我鸽子。    
    我的结论是: 因为我是黄种人,在白人的社会中不可能生存,又是菜鸟,英文不好、能力太差,大家都想逃避我——我这辈子都会这样,不可能出头了……    
    就在我这样掉进自怜的陷阱时,我的训练者刚好走进来,将我写好的7页报告改了几行,强调我重复犯的错误,要我检讨改进。接着,他要我注意对客户所说的话——一周前有位祖母带着她正值青少年的孙子进来让我做心理鉴定,祖母现在一状告到心理医师面前,说我对她们不礼貌,竟然说她孙子性向有问题。    
    “性向有问题?”我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形,我对那位祖母的印象不坏,但我不记得我和她说过什么性向问题,这些人格测验和性向怎么扯得上关系?训练者走后,我不断回想当时的状况,慢慢记起来,那天我按惯例背诵该说的话:“这是一个心理评量的测验……”    
    那位祖母大惊失色:“性向评量?”    
    “不,我说的是心理评量,做的是人格测验……”有点迟钝的我愣了一下,就接下去做我该做的事,没想到她会这么在意。我自怜的因子活跃起来,奋力打击自己——大概是我当时解释得不够好,肯定是我口齿不清,百分之百是我英文太烂,更别提这些人对我的种族歧视,我实在是受够啦!她竟然一状告到心理医师面前,再通过训练者转告我,我以后还要不要做人啊?    
    “不过没关系了,心理医师说他已经处理好这件事,你以后要小心。”训练者接着说。    
    小心什么?我愈想愈气。小心不要乱说话?还是小心别人脑筋短路还反过来控诉我是神经病?我一天只在这里工作4小时,却得花15个小时忙实习的事、想实习的事、做实习的事,这样还不够吗?    
    训练者走后,恼羞成怒的我再也受不了这阵子的劳累积下来的鸟气,看看时间也离下班差不多,便开车回家。经过某个车水马龙的路口时,我心想:“如果现在哪部车子撞到我,就可以结束这折磨人的实习工作,想想也不坏。”    
    这想法一出现,我知道自己已经被压力征服,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思考了。握着方向盘,我想起自己拿到汽车驾照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便问自己:“如果心理咨询的工作就像在开车,既然开车时也会出些小意外,也会觉得自己是很烂的驾驶员,或是怕出状况不敢再上路,但为什么我现在还是在开车呢?”    
    我回忆起来,当我觉得自己是烂驾驶员,或是马路上好危险,怕自己无法再开车时,我都会不断地告诉自己:“没关系,冷静下来,冷静下来,从头开始……最基本的步骤是注意两边来车,看到‘停’的标志要停,绿灯时……”    
    发生意外时,我们倾向怀疑自身的能力: 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太笨?什么事都做不好?    
    停——?    
    我们应该勉励自己的话是:    
    无论如何,至少我知道如何重新开始。因为我曾从无到有,爬到现在的高度。现在只是踩空、滑了脚、擦破了点皮,并不代表我爬不上去,或是我不适合——我无须将所有的问题归咎于自己。    
    再糟,也不过是从头开始。


第二部分吃苦耐劳——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话固然令人动容,    
    吃苦耐劳之前,    
    请先确定自己吃对苦、耐对劳,    
    免得一辈子都得吃苦耐劳。    
    有个勤劳苦干的男人,打从年轻时代起就安分地做一份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地牺牲奉献。他的生活平实简单,人也淡泊名利。原本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但前阵子岛内经济不景气,公司就将他给裁掉了。    
    辛辛苦苦经营大半辈子,他一直以为自己可以继续跟着公司直到退休,不料时局改变,想找类似工作又遍寻不见,一切得从零开始。他感慨很深:“年纪一大把了还得这么苦,什么时候才能再熬出头?”    
    “吃得苦中苦”已不一定保证“方为人上人”。    
    过去常听长辈说一个人最好的品格就是吃苦耐劳。    
    公司里要吃苦耐劳的人,因为能吃苦耐劳的人才有耐心一点一滴累积自己的实力。    
    学校里要吃苦耐劳的学生,因为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才有毅力一题一题地去订正自己的作业,认真地学习。    
    嫁人要找能吃苦耐劳的男人,因为吃苦耐劳的男人才够稳当,肯脚踏实地、白手起家。    
    娶妻要找能吃苦耐劳的女人,因为吃苦耐劳的女人才够贤慧,愿意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牺牲。    
    如今,会吃苦耐劳的人不再了不起,现在的人需要的是创意、慧眼和聪敏。    
    会吃苦耐劳的员工不一定懂得变通,到头来可能只能仰赖他的劳力,不能仰赖他的智力。    
    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很难跟得上学校日渐复杂的学习,大多不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嫁给吃苦耐劳的男人是自讨苦吃,多数的女人已经不想再苦哈哈地陪一个脚踏实地的男人苦干一辈子。    
    吃苦耐劳的妻子顶多守在家里,更好的女人不但能开源节流,也懂得轻松灵活地养育孩子。    
    朋友十多年前决定不想待在公司过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领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薪水。经过谨慎的考虑,他开始在下班后学习翻译。几年后,他的译作在出版界崭露头角。眼见时机成熟,也为家小存够了基本生活费,他毫不留恋地辞职,全心全意地做起翻译工作。    
    这样的转变,使他能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工时,调配出更多的时间给家人,不仅不必像以前一样忙碌,赚钱也不比以前少,工作时间却省去许多。    
    “不要只懂得吃苦,而是要懂得规划,以有限的投资赚取最大的报酬。你没有太多的力气去吃苦耐劳。”这是他的忠告。    
    另一位朋友刚毕业时做秘书起家,不久后却不计代价进入某家公司的电脑部跨入编程序的行列。    
    一年多后程序编出心得,她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翻译日文与英文杂志。她选择翻译工作并非原本就已精通,只因她认为有培养“多”技之长的必要性,以便将来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她趁着年轻够虚心,别人也比较乐意教导提拔她时努力学习。    
    多尝试一些新的工作并不糟糕,最糟的是为了保住薪水而勉强自己“吃苦”。如果你常有这样的困扰,说明你身上所具备的技能也许不太符合社会潮流所需。如果你还年轻,奉劝你尽快学习自己喜欢的一技之长。    
    别只是为了让口袋里有钱而去工作,志气是很珍贵的东西,不要轻易让环境腐蚀它。    
    只要是你喜欢的工作,而且能因此追求新技能,不妨耐着性子屈就一份较低的起薪。日后你将会发现这些投资绝对值得——也就是说,吃这样的苦,远比只是为了让荷包固定有钱而选择吃苦要明智得多。    
    惟有正确地选择工作,才能让你每次在伸手与旧识们说“Good…bye”、另寻发展之际,下一片天空才会更宽广、更辽阔。    
    傻傻地吃苦,日子也就傻傻地过去了,运气好的话也许这辈子平安无事;运气坏时,年纪一大把,才又白生出好多苦来吃。


第二部分为钱工作——掌握金钱,还是被金钱掌握

    你要掌握金钱还是被金钱掌握,    
    全看你受多少金钱吸引,    
    以及你是否看得到金钱以外,    
    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人的一生该拥有多少财富才算够?    
    从年轻时代起她就认真地宣誓,将来要住进豪宅,出门要有轿车代步,衣服要追逐时尚,饰品要讲究名牌,每天吃山珍海味,进出大门有仆人迎送,子女也要个个出色。    
    20年过去,豪宅、仆人、轿车、精品、美食、子女已样样不缺——但她还是觉得不够,总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更气派、更华丽。为此,她积极地将一笔笔钱拿去做投资,或用来将家里的生活品质努力精致化。她也继续严厉管教孩子,要他们好上加好。再将剩余的精力投注在生活中不够理想的地方。    
    就在她以为这辈子终于可以开始高枕无忧时,她的噩梦开始了。    
    她好不容易栽培成的优秀青年——最为重视的儿子,在一次和父母大吵后潇洒地将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