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 >

第2章

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第2章

小说: 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稻盛答:前面的问题中我已做过解答,人生也好,企业经营也好,前景难测,波澜万丈。
针对严峻的形势,我们曾经通过拼命努力来降低成本。这里没有什么秘诀,直面严峻的现实,努力钻研创新,彻底削减成本,尽最大努力克服危机。我想中国企业今后也会被迫做出同样的努力。 
《IT经理世界》问:中国企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 30 年。在稻盛先生看来,今后 30 年中国企业凭什么制胜?对中国企业有何祝愿或期待?
稻盛答:中国企业在这 30 年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实现了 30 年前无法想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不论整个国家还是各个企业都是这样。我认为,只要继续做出与过去相同的努力,中国企业仍然可以快速发展,这应该不会错。
但是,过去的 30 年和今后的 30 年,企业经营者的思想观念会发生变化。在贫困和严酷的时代,经营者们能够谦虚、不骄傲,能够做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但在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富裕和繁荣后,往往就会产生松懈的情绪、自满的情绪,追求奢侈的生活,走上与过去不同的道路。
日本有一句话“胜了仍要系紧头盔”(意思是不要打了胜仗就麻痹大意——译者注)。在业已繁荣的今天,能不能重新系紧自己内心的疆绳,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付出与过去相同的努力,这将决定今后 30 年的命运。要知道今后 30 年将与过去不同,今后 30 年的行程将更加艰难,要警惕自己心态的变化,要意识到最危险的是骄傲松懈的情绪,我认为以正确的心态去经营企业最为重要。

无锡盛和企业经营哲学研究会会长  曹岫云  译



推荐一:从一种个人价值观到一种企业家精神 
《IT经理世界》杂志社执行总编
张  鹏
我对于稻盛和夫先生最初的了解,是源于日本企业界“经营四圣”的说法。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是公认的日本战后最卓越的四位企业家,而稻盛和夫是四位中目前惟一健在的一位。
稻盛和夫先生不仅仅是成功的企业家,他还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企业思想家,其创立的“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汲取了佛家文化的营养,在日本经济界、经营理论界影响颇深。
说实话,早年间由于并没有深入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我在“敬天爱人”这四个字中很难感觉到震撼和收获,总感觉无非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和“以客户为中心”这种耳熟能详的口号而已。但是,在有机会更深入接触其个人信仰和价值观之后,我发现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对当今中国企业界甚至中国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而这一年在中国商业界和整个社会发生的很多事件都有着强烈的总结性意味。特别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瞬间摧毁了众多曾经被看做是“中国优秀企业代表”的企业和“中国优秀企业家典范”的企业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而 2008 年则让这个群体的力量在一个令人担心的层面展现出来。人们开始关心他们的价值观甚至信仰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些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企业家们的“永恒动力和终极目标”; 不仅仅会决定企业的成败,也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刘斯奋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文化是一种现世文化,没有恒定的全民宗教信仰,没有安定灵魂的彼岸世界,没有一套由上帝掌握着的先验天条,只有由现世哲人构筑的一套道德操守和价值观念,一旦时移世易,社会形态发生剧变,就会随同发生坍塌,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多年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对所有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持否定态度,而与此同时,我们对于“灵魂彼岸”的废弃,也让心中失去了“终极约束”——不管这是因为失去了敬畏,还是因为失去了希望。
在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财富和金钱,更取决于整个社会,特别是社会精英群体坚守的精神和信仰。而且,后者更是前者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的支撑点。
如同稻盛和夫先生所认为的,企业经营者的人性、人格对企业的经营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展开很好的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这种受东方佛学文化影响颇深的观点,恰恰与西方文化中新教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异曲同工。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曾经指出过信仰带来的精神力量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一个强调竞争、优胜劣汰、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理性的经济伦理 ——诚实、信任、责任心是很难建立起来的。而欧洲新教改革带来的勤奋、诚信、敬业,视获取财富为上帝使命的新教精神,在中世纪末期适时出现并成为“终极约束”,帮助西方酝酿出了资本主义生活秩序。这种制度背后的巨大精神力量,很长时间来恰恰被片面的唯物主义所忽视。
在今天的社会里,宗教的影响力已经比几百年前大大衰落,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但是如果人类的信仰也随之衰落和崩溃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稻盛和夫先生对“人为什么活着”的思考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他不是在宣扬某种宗教,而是在告诉人们他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以及自己 J 洛守的信念是什么。我相信大家从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信念是怎样从一种个人价值观转移为另一种企业家精神,进而让大家从如何做人领悟到如何做企业的真谛。
当然,我个人也并不是完全认同稻盛和夫先生的所有观点,但是我非常认同其把企业和人的成就看做是人性光辉闪耀的一个表现形式,而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其实,这种价值观在任何的宗教和信仰体系中都是被共识的。
我坚信,真理可以被不同的方式来表述,你信奉哪种表述方式并不重要。就如同当今的中国并不需要某种宗教或者意识形态来统一,人们只要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活着”,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推荐二:人生的格局
著名管理专家、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王育琨
曾经读过许多企业家的传记,书中所描绘的他们在奋斗中的谦虚、坚韧与执著,一次次打动了我们。可是,在成功之后,他们除了不厌其烦地在那里述说那些成功的往事,常常很难再有更深入的主题——他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
而稻盛和夫,则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
稻盛和夫在四十余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 500 强,并把个人的股份全部捐献给员工,他退休后饭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的财富——提升心智。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才使他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在新著《人为什么活着》中这样写道: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 有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傲慢无礼,这就表示其人性堕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时领悟到单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因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无论成功或失败,真正的胜利者都能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在书中稻盛和夫的这句话可谓一语惊人。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可以经受任何艰难困苦的炼狱,却偏偏经受不住成功的磨难。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像稻盛和夫那样认识到“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没有回到人生和心灵修为的原点去经营企业。其实,正如稻盛和夫在本书中竭力阐发的:人生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
让我们回想一下, 2008 年,黄光裕、牛根生等遭逢困境的企业家,其实都是在成功中折戟沉沙的。黄光裕 17 岁开始闯荡江湖,凭借敢想、敢做、敢坚持闯出了国美的一片天地。他克服了常人无法面对的困难,经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炼狱,抓住了常人往往会嗤之以鼻的机会,终于走向了成功。当被成功的鲜花和掌声淹没时,他看人看事的视野开始发生了变化。
起初,当一个人说他有非凡的智慧和魄力时,他一笑置之;当 10 个人、 100 个人都说他非同寻常时,他将信将疑;当成千上万的人和各种媒体,整天都在传播他的创业奇迹时,他陶醉了。于是,他的判断力来了,而自以为是也跟着来了。他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他沉迷于财富的数字之中,开始为了更大的数字而战。那些创业时曾经使用过的以及没有尝试过的伎俩,只要能够拓展他的财富帝国,一时间都成了有用的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黄光裕的字典里,没有办不成的事。
他忘了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小公司生存靠“钱”,大公司生存靠“道”。现代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机构。先前人们会为他身上体现的、从一无所有到中国首富的“中国梦”而喝彩,而不去计较他那些不具备社会合宜性的伎俩。现在,当他置于首富的位置上,当公平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首富就不再仅仅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头衔,而是处于社会 360 度的监督之下了。这时,他再去玩弄那些过往的伎俩,便很难逃脱成为众矢之的的命运。
挫折和失败,打不倒他们。而唯有成功可以葬送他们!黄光裕的滑铁卢,不是个案。他代表了中外一大批企业家的走向。在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之后,他们忘记了当初打天下的武器——如履薄冰的敬畏和开放头脑的谦虚。这些最可宝贵的东西,被他们一股脑儿丢到了九霄云外,而自以为是的恶魔开始吞噬了他们的心智。
谦虚带来的是开放的头脑,骄傲带来的是自负的武断。
俯瞰受苦中的中国一线企业家,我内心焦急万分。他们总是在成功的当下,忘了谦虚,态度开始变得傲慢,开始目空一切。他们只想留下更成功、更幸运的欲望,并且任凭欲望肆意膨胀。但是,一旦失去了谦虚和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撑自己成功的支点,也因而走向最终的没落和衰退。他们有着高远的志向,却唯独没有“大义”。所以,尽管他们的企业帝国已经看上去很雄伟了,可就是缺乏了大的格局——他们遭遇的是格局的困境。
大义和志向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志向”主要是指个人目标,“大义”则是指对共生的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事物。在汉川大地震发生仅仅两个小时后,企业家陈光标就开始打车从兰州赶往灾区。在路上,他调集了江苏本部的 60 台挖掘机和起重机驰援灾区,还取出了 200 万现金。他自己救出了 27 个人,他的团队救出了 100 多人。他还充任前线指挥,电视上那一幕幕鲜活的场景,让全国人民看得心潮澎湃。现在,陈光标的公司无论到哪一个城市去参加城市改造投标,都“百投百中”。他的公司有一种大的格局,让所有人相信——把工程交给这样的人放心!
企业家把企业做大以后,如果延续此前的小志向,就很难把公司带进大的格局。如果成功以后能够时刻用“大义”来鼓舞自己和激励员工,就可以激发出真正的勇气,这股勇气能够使自己和团队拥有无与伦比的“地头力”。
地头力,是稻盛和夫没有明确使用的词汇,却是他的一贯思想和逻辑的起点。地头力是一种在田间地头往前拱的力量,是嫩芽破土而出的冲力,也就是黄光裕说的“敢想、敢做、敢坚持”的力量。推而广之,就是在公司运作的一个个现场,清除掉所有那些教条和经验,能够把握住一刻接一刻的本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这种力量,依靠单纯的物质刺激不会经久,必须有一种大义来把握和驾驭。
稻盛和夫在企业的经营中,非常推崇“现场有神灵”和“答案永远在现场”。他真正意识到公司的成败与全员的地头力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公司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股东的利润,也不是为了客户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司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他坚信,一个公司无论规模多大,一只要建立起员工心有所属的平台或道场,就可以释放全体员工的地头力,公司才可能拥有持续的竞争力。正是窥见了这个真理,他在京瓷建立了1000 多个阿米巴组织,最大限度地取消官僚层级,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贴近工作现场,释放他们的地头力。
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大爱),这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是一种责任自觉,是一种使命意识的发现或回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