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 >

第12章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第12章

小说: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到宋国去吗?”

这位监考官仅仅根据《岳阳楼记》中的一处现象就轻率地得出所有的
“微”都是“没有”的意思,考生列举反例,驳得监考官哑口无言。


38。借用事物巧答难题
——借代诡辩术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一事物的名称,而用另外一种与该事物密切相关
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式。

在论辩中,当碰到一些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回答灯提问时,可以用借代
的方法,即借用其它事物来代替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达到回避对对方问题
给予实质性回答的目的,这便是借代诡辩术。

前清时,一次,某省军政要员举行丁祭(祭孔),布政使行走匆忙险些

摔倒。
平日与之有矛盾的按察使借机上告皇上,皇上令该省总督查明此事。
总督与二人关系都很深,若据实上报,布政使势必免官、若否认,按察

使又属诬告,更要治罪。
这时,只见总督灵机一动,说:
“臣列前位,不敢后顾。”
总督使用的就是借代诡辩术,他借用自己的站位来代表对问题的答复,

这样就对谁都有理由可交待。
使用借代诡辩术,关键是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事选择好恰当的可以用来代

替的事物。
有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作家梁晓声。
记者是一个老练机智的英国人。在进行一些交谈后,他突然提出一个问

题:
“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
‘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为一怔,未料到对方竟会提出如此难以回答的怪题。他灵机一
动,立即反问:
“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
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对于对方的难题,梁晓声巧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作答,反而把难题转移

到了对方自己头上。
当作家陆文夫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9 届年会上发言时,有位西方人问道:
“陆先生,你对性文学怎么看?”
陆文夫清了清嗓子回答说:
“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

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陆文夫对于对方的提问,巧妙地借用礼品盒来作答,既避免了对这一敏
感棘手的问题的直接回答,又显得和谐得体,他那充满睿智和幽默感的言辞,
使得听众席上发出会意的笑声。


39。一串反问百口难辩
——反诘诡辩术

反诘诡辩术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巧妙地运用反诘疑问来论或驳,使对方

猝不及防,入彀就范的诡辩技巧。
某寺院甲乙两僧素有嫌隙,甲僧心胸狭窄,总想伺机攻击乙僧,却又苦

于找不别借口。
甲僧于是从乙僧的小徒儿身上打主意,他向方丈诬告说:
“今天大雄宝殿念经礼拜时,乙僧的小徒儿跪在最后一排做鬼脸,亵渎

佛祖。”
方丈听后大怒,准备第二天早晨做佛事时当众惩处。
小徒儿听此消息,急得哭哭啼啼去向乙僧求救。乙僧低声对小徒儿说了

八个字,小徒儿破涕为笑。翌日,方丈在佛事完毕后叫出小徒儿,责问此事。
小徒儿:“我在后排做鬼脸,何人所见?”
甲僧抢前一步,气势汹汹地说:“我亲眼所见,你还要抵赖?”
小徒儿:“请问师伯当时站在哪里?”
甲僧:“大家都知道,我站在前排。”
小徒儿:“你不回顾,怎见鬼脸?”
甲僧顿时羞愧得脸上一阵红、一阵青,感到无地自容。
小徒儿首先反问,让甲僧亲口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在前排看见小徒做鬼

脸,然后反诘疑问:“你不回顾,怎见鬼脸?”甲僧于是百口难辩自身清白。
反诘诡辩术队形式上看,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针对对方所论及的事或理,直截了当地发出反诘疑问,就是直接反诘诡

辩术。
针对对方所论及的事和理,迂回曲折地提出反诘,即是间接反诘诡辩术。
一位姓崔的相公在寺庙里看见鸟雀在佛像头上拉屎,便故意问这个寺庙

里的大师:
“这些鸟雀有佛性吗?”
这位大师根据佛学的基本原则,当然肯定地说:“有佛性。”
于是这位崔相公紧紧抓住这一点继续问:“即然这些鸟雀有佛性,为什

么还在佛像上拉屎?”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非常难答。
哪知,这位大师却镇定自若地提出一个反问:“它们为什么不在鹞子头

上拉屎?”
在这里,崔相公用直接反诘诡辩术,而大师则用间接反诘诡辩术,这一

反诘,言简意赅,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争辩。
在广告中如果也采用这种反诘诡辩术就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

购买的欲望。例如:
欢迎订阅《天津歌声》。
您想得到喜爱的流行歌曲吗?
您想经常得到电影、电视歌曲吗?
您想得到电台经常播放的创作歌曲吗?
您想得到情调迥异的外国歌曲吗?
您想得到不同地区的民歌吗?
您想得到五四以来的优秀歌曲吗?


请您订阅《天津歌声》。
这一连串的发问,使读者一口气地看下去,便了解了《天津歌声》的整
个内容,给人一个完整的形象。


40。辩证推理富有哲理
——辩证诡辩术

辩证诡辩术,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应用辩证的推理来论证己方的观点,

反驳对方的观点的诡辩技巧之一。
《韩非子》载:
公仪休担任鲁国的相国,他非常喜欢吃鱼,人们知道了他的这一嗜好后,

便争着买鱼送给他。
公仪休呢,则一概不收,退了回去。公仪休的弟子见状,非常奇怪,问
道:
“你这么喜欢吃鱼,可人们送鱼给你,你却一条鱼也不收,这是为什么

呢?”
公仪休回答道: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不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人家的鱼,拿人

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就无法公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无法公正地执行
国家的法律,就无法保住自己的相位;无法保住自己的相位,到时人们不再
送鱼给我,我自己又无法抓到鱼,所以即使我喜欢吃鱼也还是吃不到鱼,如
果我不收人家的鱼,那么我可以保住自己的相位;保住了自己的相位,我反
而可以长久地吃到鱼。”

公仪休关于拒鱼、吃鱼的论辩就使用了辩证诡辩术。由喜欢吃鱼为前提,
却得到拒鱼的结论,这就鲜明生动地揭示了这些事物概念之间的矛盾运动的
过程,有着极强的感人力量。

美国电视片《孤女》描写一个小女孩被生母遗弃,进了儿童之家,之后

又被好心的某太太收为养女的故事。
重新获得的母爱,使女孩卡佳得到极大幸福和自豪。
一天,班里一同学成绩下降,不肯认错,卡佳批评了他,他却讥笑卡佳

是养女,不配批评别人。

“不,”卡佳说,“我有妈妈,妈妈选择了我。你们也有妈妈,可你们
的妈妈得到你们时不能选择,也不能再将你们退回去。儿童之家有那么多孩
子,妈妈却选择了我。。”

卡佳的聪明在于她施用辩证诡辩技巧,变通常养母不如生母的感觉,而
反证为养母胜于生母——因为她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要使自己的论辩深刻有力、新颖,就必须掌握辩证诡辩术。运用辩
证诡辩术,能使我们的论辩语言富有深邃的哲理性,增添一定的理性色彩。


41。相互联系相互对立
——因果诡辩术

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时同样的原因可引起多种结
果,有时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因果诡辩术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引申出互相对立结论的诡辩技

巧。
因果诡辩术的一种方式是由同一种结果引申出相互对立的原因。
一天大清早,千户长挺着肚子、晃着脑袋来到阿凡提家里。狗看也没看

他一眼,就溜进了窝。
千户长瞪大眼睛,咧开嘴巴,嘿嘿地笑了起来,说:
“瞧,阿凡提!你的狗多么怕我呀!我一来,它吠也不敢吠一声,就夹

着尾巴进窝啦!”
“不,阁下。”阿凡提瞪着千户长说:“我的狗不是害怕你,而是讨厌

你哩!”
为什么狗不吠一声就溜进了窝?
同是一种结果却引申出了相互对立的原因。千户长得出的结论是狗怕

他,阿凡提得出的却是狗不是怕他而是讨厌他的结论。这就有力地嘲讽了千

户长的可恶、可憎。
因果诡辩术的另一种方式是,由同一种原因引申出相互对立的结果。
有一次,萧伯纳的脊椎骨出了毛病,需从脚上取出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

缺损。
手术做完以后,医生想多捞一点手术费,便说:
“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笑着说:“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给我多少试验费呢?”
由从未做过的手术为原因,医生因为其难而得出多给报酬的结果;萧伯

纳则以自己的身体成了试验品而得出向对方索取试验费的结果,互为对立,
引人入胜。
另外,同样一种现象,把它当成结果推出原因和把它当作原因推出结果,
这之间也往往可以构成尖锐的对立。
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的决赛辩题是“人性本善”。正方一辩在论证

自己的“人性本善”的立场时说道:
“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而反方三辩在论证自己的“人性本恶”的立场时。则针锋相对地反驳道:
“对方一辩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一点不错,但

我请问,如果人都是性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

正方由“人性本善”的原因,得出有的人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的结果;而反方则以有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原因,针锋相对地得
出人的本性不是善而是恶的结果。这一精彩的答辩,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因果诡辩术的关键是要找出制约某一现象的原因。根据探求原因的方法
不同,因果诡辩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求同探因。
它是根据被考察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其它的情况都不相同,而只有
一个情况相同,于是得出结论说,这个相同的情况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


18 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说:

“我们搓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慢慢暖和起来;我们使劲敲击冰冷的石
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得发烫—
—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罗蒙诺索夫考察了搓擦双手、敲击石块、锤击铁块等发热情况出现的不
同场合,这些场合其它的情况都不相同,而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就是运动,
因而得出结论:运动是物体发热的原因,运动可以产生热。

·求异探因。
在被考察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其它的情况相同,只有一个
情况不同,于是得出结论说,这个不同的情况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
一位生物学教授通过试验发现,蝙蝠具有“以耳代目”的“活雷达”特
性,另一位学者持有不同意见,于是两人展开了一场辩论。
教授:“蝙蝠能在阴暗的岩洞里准确无误地飞行,这是为什么?”
学者:“因为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清周围的障碍物。”
教授:“为什么蝙蝠能在黑夜穿过茂密的树林?”
学者:“也许它有异常的夜视能力。”
教授:“当我们把它的双眼遮住,或让它失明,它仍能完全正常地飞行,

这又是为什么?若去掉它双眼的蒙罩,将它的双耳遮住,它飞行时又会到处

碰壁,这又该如何解释?”
学者无言以对,只好认输。
教授由于正确地运用了求异探因法,所以得出了无可辩驳的结论。
因果诡辩术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使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2。貌似客观卖为主观
——数据诡辩术

数据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客观的、清楚的事实,人们往往对此深信不疑,
在诡辩中是不太容易被对方驳倒的。

数据诡辩术,是指诡辩者根据人们对数据的信赖心理,编造一些貌似客
观而实为主观的似是而非的数据谎言,以此来达到其目的的诡辩术。

前几年,有本十分畅销而导致一时洛阳纸贵的社会科学著作,它书中就
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一些问题,很能给人一种振耳发聩而醒世的印象,
试看其中一段:

它在谈到中国西北部经济落后时说:

“1980 年西北部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产值65。17 元,仅为全国平均值的
56%,文盲率达到27。51%。西北陕甘宁青新5 省区,面积约为307 万平方
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2%,但1983 年的工农业总值只占全国的5。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